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一一八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

  底下说,且如是用功,是贯彻到底的。菩萨修什么?就是修这个东西。这个地方给我们讲的是总纲领,根本的原理原则,我们所讲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诸位要晓得,那都是枝枝叶叶上的手段与方法。无论用什么方法,都离不开这个原理,这个原理就是看破、放下。贯彻是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。离开这个原理原则,你用的这个功夫叫错用了功,我们佛门里面常讲盲修瞎练。违背这个原理,不管你修什么功夫,都叫做盲修瞎练。

  从初入手,这是初入门,乃至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初入手是十信位,这就五十个位次;加上等觉、妙觉,四十二个位次,大乘圆教所列的四十二个位次,皆不外此。妙觉就是成佛,就是究竟圆满佛。经上所说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」,意思是「无上正等正觉」。初住以前是正觉;从初住到等觉叫正等正觉,正等正觉里头有这么多的位次,四十一个位次,我们通常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是属於正等正觉;妙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。你问他们修的是什么?就是这个方法。我们要明了,明了之后要能够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确确实实用这种功夫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这四十一位菩萨们,在《华严经》上为我们表演,为我们做示范,菩萨示现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这是《华严》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我们在这个经文上看到,修行人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方式,没有改变他的工作行业,就在自己本位上修证无生,修证无上正等正觉。可见得,他的确没有障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

  佛在本经上说:「离一切相,则名诸佛。」离一切相就是不取於相、就是应无所住。要把无住贯彻到底,要把不取於相贯彻到底,这就叫诸佛。这个诸佛的意思是广义的,广义到什么程度?你现在开始依照本经的理论方法去做,坚持去做,就是看破、放下相辅相成的去做,你现在就入诸佛位。则名诸佛,你现在就是诸佛。我烦恼还没有断,没断你是初入手的佛,初学的佛。你走的这个路子,的的确确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走的路,没错!你是刚起步,你就是诸佛,天台大师讲得好,这叫观行即佛。

  天台家讲六即佛。第一个是「理即佛」。理即佛是什么?如如不动,那是理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佛性就是理即佛。从名字位这就开始修了,「名字即佛」,我们今天是名字位。名字位,是在这里学习,希望理论、方法、境界我们都搞清楚,搞明白,还没做,没有开始做,这叫名字佛,有名无实。开始做什么?什么做法?真的看破,真的放下,这是开始做了。怎么看破法?佛在这个经上教的方法太多太多了,「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,是名三十二相」,这是看破。看破什么?身是假的,身不是真的。佛的身,三十二相是讲佛身,佛是举自己做例子。佛身尚且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,何况凡夫?佛不执著这个身是自己,这叫看破。看穿这个身相是刹那生灭相。佛在《仁王般若 波罗蜜经》里面讲,一弹指六十刹那,一刹那九百生灭。刹那九百生灭是《仁王般若 经》上讲的。我刚才跟诸位说的,不止九百生灭,九百太粗了。刹那确确实实亿万生灭,哪只九百,九百太少了。可是从刹那九百来说,这个生灭的相你已经没有办法抓到。你所看到的,刚刚生就没有了,就灭了。刹那九百生灭,我们照这个说法,大概是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;也就是说,一秒钟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。二十一万分之一,那个零头咱们不算了,二十一万分之一秒,你能够看出来它生灭吗?这个相是很粗的了。如果我们用光波来讲,那比这个更微细,那是一秒钟亿万次的生灭。

  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,眼见的、耳听的,念念能够提得起观照的功夫,这就是觉照。晓得所有现相,是一个刹那生灭波动的现相,确确实实没有自体,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,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缘当中,你能够这样的看法,这叫观照。你能够这样看法,你怎么会放不下?愈是放下,那个观照的功夫就愈微细。观照这个智慧生起来了,心清净,观照得更微细了。观照微细,你就更能放下了。这个功夫就是这么交互用法。诸位要是读《华严经》,你看到那个大菩萨的修行,实实在在讲,我们凡夫决定看不出。看出他跟平常人一样,生活一天忙到晚,该做的事情他都做,他也没有参禅,也没有打坐,也没有读经,也没有念佛,他怎么就成佛了?他怎么成菩萨了?人家用的那个功夫,我们不知道。人家眼睛看的这个东西是「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」。什么也不放在心上,什么事他照做。前面讲,动跟不动是一不是二,他没有把它分开两截。由此可知,我们今天干的是著相,著相修行。著相修行得到什么结果?人天福报而已。如果五戒十善修不好,人天福报都没有,三途福报。我们前天偶尔在电视里看到,外国人养个宠物猪,那很有福报,一家人都照顾它、都伺候它,非常有福报,福报是它前世修的。饿鬼道里面去享福,当土地公、当鬼王,搞这些去了。

  所以一定要知道放下,知道一切皆空,你就肯放下了。这个真正做,真正做,你是真修行了。真修行就是,从前看不破,现在我学著看破;从前放不下,现在我学著放下。真干,这就入观行即佛,那不是名字,你是真干了。观行佛,你就「则名诸佛」,这个不是假的。理论正确,方法正确,成就当然是正确的。什么时候「我」放下了,不再把这个身当作「我」,诸位晓得,「我」放下了,我所有的当然放下了。我所有,是这个「我」附属的,我所有的一切统统放下了,这个境界就高,入「相似即佛」。你很像,跟佛很相似了。等到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,叫「分证即佛」。那是真佛,不是假佛,就入初住的位子。由此可知,如果用广义的来讲,你能够闻到正法,「名字即佛」。这是大乘圆顿的经典,你能有这个福分、有这个缘分听到,你真听懂,真听明白了,名字就入佛位。因为你明白之后,你一定会真做,你由名字,而观行,而相似,而分证。

  「一切诸佛,从此经出。」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我们晓得佛法法门无量,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佛,为什么统统是此经出?此经讲的原理原则,无论哪一个法门,无量无边的法门,都不能够违背这个原理原则。这个经上是给我们讲基本的原理原则,通一切经,通一切宗派,通一切法门,所以从此经出。「无上菩提法,皆从此经出。」无上正等正觉是所证的,一切诸佛是能证之人,无上菩提是所证之法,能所不二,法法皆如,这些道理都是佛在此经所说的。

  【本经以无住破我,为唯一主旨。全经皆是诠显欲破无明,当不取相之义。后半部说诸法一如,说一切皆是等,即是诠显如如不动义。后更畅发缘生性空之义,是全经之要旨在后半部。】

  本经一开端,佛就为我们说明,「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」由此可知,没有一个著相的菩萨。菩萨皆不取相,这是这里讲的不取於相。我们刚才说了,从观行位就开始,一下手就用这个方法。是不是真的?真的。从哪里见到?本经里面跟我们讲的小乘的四果,须陀洹是初果,刚刚入门。须陀洹著不著相?不著相,这是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的。须陀洹没有觉得我证得须陀洹果,没有!这就是说明,从一下手就离四相。离相难,非常非常难,我们又何尝不想离相?为什么离不了?不知道这一切现相的真相,所以离不掉。也就是你为什么放不下?你没有看破,你不知道事实的真相,事实的真相是一场空。底下就说,这底下是总结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个才是事实真相。不知道事实真相,以为「我」是有的,以为一切万法是实在的、真实的,在这里面起了取著,取相、著相,生起这个妄想。这个妄想演变成贪瞋痴慢严重的烦恼,而贪瞋痴慢的习气,可以说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堕在这里面,一下去除怎么能去得了?因此,了解事实真相比什么都重要。

  这个也是我们前面曾经说过,佛法的修学知难行易。因为知难,所以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经四十九年,知难。行易,那真的是修行证果,上根利智的人这一念就转过来了。这是我们上一次跟你们讲的,无始无明、无始涅槃,说明无始是没有开始。刹那九百生灭,哪有开始?就是那一念,一念迷了,迷了以后,念念迷,这个麻烦了。如果一念觉了,念念觉,不就成功了吗?迷觉就在一念之间,那个一念的时间是非常非常短,真的是亿万分之一秒。你要从这个地方觉,觉了之后要念念觉,在佛门讲: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。」这个话总懂了吧!可是我们的老毛病、老习气很重,我们有没有一念觉?有!可是一念觉,第二念又迷了,又回去了,麻烦就在此地。第一念觉,第二念也觉,念念接著觉,那就成功了。

  这一桩事情对我们来讲,一定要观行功深。我们观照的功夫要深,天天要做,认真的要做。怎么做法?就是必须要知道,一切法无有自性,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一切法的现相,就是业因果报刹那生灭的相续相,这是说明这个现相怎么来的。实际上,诸佛菩萨看这个世界是什么?就是一个因果报应的连续相。就像我们看电视一样,看电影一样。电视、电影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有没有相?有相。什么相?连续的相,刹那生灭连续的相。诸位现在常常看电视,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看电视。看电视你看什么?你不要去看画面,你去想那个电视,电视画面怎么成就的?这是我们现在有这个常识,那个画面是线条。线条怎么组成的?线条是点。你要是能明白这个道理,看那个画面,画面是无数的点密集在那里组合的,每一个点都不相连,你才晓得这个画面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明白这个道理了,我们眼前十法界依正庄严,包括我们这个身体也是如此,这就看破了。

  这个观念要有,这个观念不能一分一秒没有,念念当中都有这个观念,这叫观行功夫,有了功夫。知道事实真相,事实真相已经被我看到了。看到事实真相,哪里还会执著?哪里还会…

《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一一八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