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一二0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生,才真的见到。没有见到,假装不得的。人家问,自性在哪里?他在地下捡一片树叶比一比,老和尚点头:没错!我们也去捡个树叶比一比,行不行?不行!他是真见到了,我们没见到,我们学不来的。现在学禅的人,拿到古人的《语录》,人家怎么比法,我也来怎么比法,结果比的都不像,不是见到那个境界。所以禅宗的承传弊病很多,你不是真正明白人,往往被他骗了;还有一个密,也容易骗人。所以,妖魔鬼怪渗透在佛门里头,宗门跟密教渗透得最多。唯独教里头他渗不进来,为什么?教要讲经,你讲错了人家马上听出来,这个很不容易渗透进来。尤其没有办法渗透是净土的经典,这个他没有办法。魔也讲阿弥陀佛,也劝人念佛,他就是佛了,他就不是魔,魔就变成佛了。教下,假的东西不太容易进来,禅跟密是最容易的。不坏就是不动。《大佛顶经》上讲首楞严大定,自性本定,首楞严就是不坏的意思,是属於自性本定。

  【无为者,无所作为也。若无所为,妄何能除,真何能证。】

  无为跟有为的意思,要辨别清楚。无为跟有为不是对立的,这是佛法的关键,一定要明了。不是对立,就是六祖讲的「佛法是不二法,二就不是佛法」。有为、无为要是二,那就不是佛法,这就变成世间法。佛法是觉,世间法是迷,由此可知,二法就迷,不二就觉,这是整个佛法,特别是大乘佛法关键的所在。要知道,一切法都是不二法。你要把它分作二,无为,无为是无所作为,这个没错,解释得没错,如果真的要是无所作为,好了!我们也不要修,也不要持戒,也不要修定,什么都不要干了,这样子我们的烦恼能断吗?无明能断吗?菩提自性能证吗?你就把佛的这个意思搞错了。佛法里面这个无为意思深,不是世间法的概念,是教你断恶修善,心里头若无其事,那叫无为。无为而无所不为,这才行!不是偏在一边,世间人讲「为」是一边,「无为」是一边,总是偏在两边。所以菩萨走的是中道,不落两边,两边都是障碍。经上常常用河流来做比喻,两边是两边的岸,你那个船走的时候,靠著岸就被障碍住,就行不通;要走到河道的当中,畅通无阻。两边不著,这才是真正的无为。底下说,凡何能转?圣何能成?这是连著上面一起的。

  【故无为法,须从有为法做出。】

  这是真正佛说无为的意思。

  【故曰应作也。应明了者,是以无为法为目的。借有为法作路径,若只认无为,舍弃有为,是自绝也。】

  这个意思深!所以大乘,尤其是圆顿大乘法、一乘法,通常是不跟初学人讲的。为什么?怕初学人听错会了意思,错会了意思,那个麻烦就大了,佛在经上讲,破戒的人好救,破见的人没救。你《般若 经》要是听错会了意思,一切皆空,那什么都没有了,杀盗淫妄都没有了,什么都可以干了,这个糟糕了!这是佛没法子救。就怕听到一切都没有,一切都空,那就错了。所以大乘法特别交代你,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,这是事实,这个我们也讲得非常透彻。因果不空,所以你要断恶修善,这才是个正理。

  世出世间这些现象,凡夫执著有,坚固的执著;佛与大菩萨们看到,没有!看到这是什么?梦幻泡影。那个梦有没有事?有;有相,有相有事,没有实体,不是没有相。我们晚上作梦,睡觉醒过来,那个梦中境界还很清楚、还能记得起来,怎么会没有?有,相有,作用有,体没有。这样说法,进了一步。彻底究竟的说法,那就是这经上讲的,相也没有,作用也没有,体相作用都没有,这是《圆觉经》上这一段讲法,那是完全事实。佛与大菩萨的境界,这个大菩萨是地上菩萨的境界,圆教地上菩萨的境界,确确实实没有。一切都没有了,体相作用统统都没有了,我们要问问:佛跟这些地上菩萨,以我们的见解分别执著来说,佛讲的十二个位次,从初地到十地十个位次,等觉一个位次,佛一个位次,这十二个人他度不度众生?普度众生。他不是不度众生,哪个地方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。他那个感应,到底是有为还是无为?给诸位说,有为、无为都没有,这是真的。为什么会有感应?因为是一体,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己的平等性显现的,它是一体,所以感应道交是自然的,没有意思在里头。

  在前面这个阶段,我们讲三贤位的菩萨,其实来说,在一真法界里面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都是自性的感应道交,都没有分别执著。十法界里面的菩萨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还有佛,天台大师讲的藏教佛、通教佛,贤首大师讲的,贤首讲五教:小始终顿圆,小教的佛、始教的佛都在十法界,没有超越十法界。十法界的这些佛菩萨,众生有感他有应,那是他在初发心的时候曾经发过愿,他曾经发了愿:众生无边誓愿度。说话要算话,所以他有这个能力,众生来求他,他要不来的话,那背信,这个不可以的。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是愿力,是过去生中的宿愿,宿世的愿力。但是在一真法界里面已经不是愿力,完全是性德,就是自性的本能,比那个愿力还要高,所以称之为无缘大慈,没有条件。十法界的愿力还是有条件的,为什么?因为从前发了愿,还有个条件在。到一真法界,没有条件,什么条件都没有了,自自然然的感应道交。所以我们了解这个意思,无为真的是目的。

  无为而无所不为,无知而无所不知,这两句话合起来讲,就是一般人赞美上帝全知全能。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,那是我们的性德,本来就是这样的,这不是从外头来的。现在我们的本能失掉了;佛说了,就是妄想执著。佛法教我们修什么?除妄想执著而已。除妄想执著,还是要从有为做起;换句话说,还是要从妄想执著做起,用妄想执著把妄想执著打掉,这是佛法教学第一个阶段的手段,我们要懂得。所以要「应作」,你平常持戒修定,戒定慧三学都是有为法。到开了智慧之后,这就契入到无为。到了无为之后,还要不要有为?还要有为。为什么?有为来表现他的无为;如果没有有为,无为法就落空了,空了。所以一切诸佛菩萨应现在世间,那就是他示现的无为法。释迦牟尼佛就是个好例子,在这个经上一开端,入舍卫大城乞食、著衣持钵,它是无为法,它无为表现在有为上。无为表现在实际的生活上,表现在工作上,表现在应酬上,那叫真无为。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;什么都干,心里头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若无其事。心是无为,身口是有为,就是这个意思,心是无为的。修有为法而不著,后头这一条清楚,已经说出来了。

  【修有为法而不著,便是无为,除此别无所谓无为法也。】

  如果你是错解了意思,那叫三世佛怨,三世佛都喊冤枉!你把他的意思解错了,那个不叫做无为法。无为是有为法里头不执著,刚才讲了,心地干干净净,一尘不染,若无其事,这就是无为法,我们应当要学习的。你要学习,会学的能够契入一点,有一点功夫,你在生活上会得真正的幸福快乐,会得真正的自在,那是真实的受用。世间人要是不懂这个,他所有一切享受都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我们一般世间愚痴人,看到世间大富大贵生起羡慕的心,这是只看到表面。真正大富大贵的人,他幸不幸福?不见得!你深入一层去观察,他有他的苦。你贫穷下贱,你有你的苦,他有他的苦,他的苦并不比你差,你们两个要是仔细比较一下,我看不分上下。你有你的乐,他有他的乐,你的乐可能超过他的乐,他的苦可能比你更苦,有什么好羡慕的?这是真实话。位子愈高权力愈大,愈容易堕地狱。一个念头错了,一桩事情错了,要多少人受害,那个业因就堕地狱。你没有这个权力,没有这个位子,你天天起瞋恨心、骂人、恨人,不会堕地狱,你没干多少坏事!人家一个错误的决定,就不得了,他要负多大的责任。如果他心不清净,还有贪瞋痴慢,还有是非人我,怎么可能不造业?

  所以现在人愚痴,跑去竞选,这真叫莫名其妙!从前人,人家来请你作官,听说的时候,赶快逃。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个许由,诸位念过古书知道,请他去作皇帝,他跑到深山里去,找不到了。刘备请诸葛亮请了三次,他绝对不会出来竞选,什么原因?知道这个责任太大,答应出去干这个事情,真是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战战兢兢,就怕事情做错了要负因果责任。我们佛法讲因果责任,他们那些人讲对历史负责任、对群众负责任,对历史负责任。如果不负责任,你去做的时候,没有一个不堕落的。你现在不管怎么样,好像炫耀一时,没有几年就往三途去了。你要是看到这个现象,你才晓得这是多悲惨的事情,哪有值得羡慕的?

  财富,这个我也讲得很多,财富是你的吗?不是。那个财富是从你面前过一下,就像流水一样,在那里过一下。在你面前过一下,你有机会去处理它,你处理得适当,你修福;处理得不当,你造罪业。祸跟福,一念之间。我们中国人,中国古人是很聪明的,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比不上中国人的,你看中国人造的祸福,很像,祸福差不多,要不注意就把福看成祸,祸看成福,要很仔细的去辨别。我们中国古代这些老祖宗真有智慧,这是外国人确实是比不上的,中国文字充满了智慧。

  这个修学法,实在讲就是《金刚经》教给我们观行的纲领。我们在生活上,像佛,早晨起来穿衣、吃饭,上班工作,待人接物,样样都要认真做,样样都要负责做,对人、对事、对物尽忠职守,利益一切众生这是修善,不为自己这是断恶。诸位要晓得,为自己就是恶,这是一般初学佛的人没有办法理解的,为什么为自己就是恶?哪个人不为自己?为什么为自己是恶呢?念了《金刚经》就晓得。为自己,增长我执。《金刚经》教你要破四相、破四见,你起心动念为「我」,你还能破得了吗?道理在此地。所以它那个善恶的标准,是十法界的水平,十法界里面是恶,十法界上面是善;一真法界是善,十法界是恶。你起心动念有个「我」就不行,就是恶。起心动念有个「我」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著了我相。起心动念都为国家,为民族,…

《《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》第一二0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