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追寻无暇甘露·基本教法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之欲而杀生是否恰当。他决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,于是要求御屠切开他的筋脉,将肉切成薄片拿去供养婆罗门;但御屠拒绝为王切肉放血,于是国王自己动手,并拿去供养婆罗门。当大家正高兴地享用美味时,国王为他们开示一切有情生命的珍贵,因此不应任意伤害他们;他同时也为卫斯拉瓦那讲说五戒,也就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妄语、不邪淫、不饮酒。

  佛陀开示完后做功德回向,然后向他的弟子们如是说:“强贝托王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而发的。诸位若能遵循慈悲的典范,严守五戒,必能证悟成觉。”佛陀在故事讲完全后向众徒透露,他的过去某生即强贝托王,而他的五名苦行者的弟子在过去世是卫斯拉瓦那和其随从。

  在我们对一切有情修习慈悲观时,首先要回想累世的母亲对我们的慈爱。当我们呱呱落地时,就像一只小虫子全须依赖他人,之后,母亲辛苦养育我们:给我们衣服穿、找地方蔽身、事事都想让我们高兴,甚至在她本身不富足的时候也会想尽办法满足我们的需要——她给孩子的东西都是经过劳力辛苦获得的。母亲照顾我们不受水火伤害、碰撞跌倒等种种危险;她担心我们的健康,也关心我们的一切:出生时,我们什么都不懂,母亲教我们说话;当我们结结巴巴说出第一句话、会走第一步路时,都让她欣喜若狂;她监督着我们的教育,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成为顶尖拨萃之人。

  若有朋友帮我们一点忙、给我们一杯茶喝,我们就会觉得很感激,那么,想想母亲为我们做这么多,我们又该如何感谢她呢?

  然后,我们要再想想看,我们已在轮回中流转了无数生,因此,一切众生都曾在此生或他世生为我们的母亲,一切众生也都曾对我们非常慈爱,所以我们要修慈悲观以为报答: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安乐及乐因。接着,我们要将对母亲的慈悲扩及自己的亲戚、朋友,然后是同胞,而最终则普及于法界一切有情——甚至是仇敌。吉天颂恭尊者说:“若你无法忆起母亲的慈悲恩情,就想想一位至友吧!然后由此向外扩展。”

  慈悲代青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及苦因的愿力。倘若你的母亲或至友正在急难中,你便有责任拉她们一把;即使你的母亲是个疯子,你也一定要帮忙。同理,你一定要度尽受三毒烦恼障污染的一切众生;可能的话,一定要改正他们的知见。

  若人对一切都具大慈悲心,便能证到佛的功德,好比佛自己说的这个故事:在印度的瓦拉那西城出生过一个小孩,他的父亲是个船长,但在一次寻宝的航海中遇难死去了。孩子的母亲从未向他提起其父亲的职业,深怕他也会到海上工作而遭溺毙。孩子非常尊敬母亲,但有一天当他了解到真相后,便向其母表示要上船工作的意愿。母亲抓住了孩子的后脚跟,泪眼婆娑地哀求他不要去。孩子动了怒,对着母亲的头一阵猛踢,但母亲依然祈求孩子不会因伤害她而受到报应。

  在一次航行中,年轻人的船被鳄鱼撞坏了,他漂流到了一块陆地,在那里,他受到许多美貌仙女的招待,供养他美食、妙饮、锦衣和财富;在那之后,不管他到那里,都受到更多仙女更热情丰盛的招待。最后,他到了“铁城”,但当他一踏入后,身后的城门马上关闭,且上了拴。他通过重重大门,最后看到了一个可怕的景象:有一个巨人头上顶着一个正在转动的铁轮,这巨人正在吞喝由头上渗出的浓血。札欧布莫(年轻人的名字)问巨人为何受如此悲惨的折磨?他答道:“因为我伤害了我的母亲。”札欧布莫马上了解到业力已将他带到“铁城”,因为他也曾踢母亲而伤害她。

  此时天空传来一阵声音:“把被绑的松开,未被邦的立刻绑上。”刹时,头上有铁轮的巨人被放开了,那转动的铁轮移到了札欧布莫的头顶,他开始接受可怕的痛苦折磨。他问:“铁轮在我头上要转多久?”天空传来的声音回答,轮子将紧紧定在他头上六万年。札欧布莫又问:“是否还有其他人会遭受同样的命运?”回答是任何伤害母亲的人都会受同样的苦。札欧布莫由于受折磨,遂对其他众生产生了很大的怜悯心。他发愿:“愿我承担一切有此业力而同受铁轮之苦者的痛苦。”札欧布莫刹那就解脱了,轮子浮在空中约有一棵棕榈树高的距离;之后他就死了,并投生到兜率天。

  佛陀接着说明,他在过去某生即是札欧布莫。在发现母亲隐瞒真相前,他将所赚的钱都给母亲,自己亦觉得十分快乐;但对母亲拳打脚踢后,自己就吃尽苦头。

  终生修习慈悲观是证悟菩萨道的方便法门。慈悲是诸佛智慧的本质,也是能将一切化为良药、治疗心疾的甘露——它是驱除无明之暗的智慧光。

  菩提心可指引证悟成觉

  皈依

  发菩提心之前,我们必须接受皈依,但具大法力的世间神鬼,如山神、树神、天神、龙神等,或自己的父母、亲人,都无法授与我们皈依,原因是能授与皈依者必须自身已离一切恐惧、痛苦,以及痛苦和无明之因。凡夫无法避免恐惧、无法成为皈依的对象,而佛是已完全净除无明、恐惧和痛苦者,法是证觉的唯一之道,僧则是修行道上唯一的法友。大家常有这个疑问:若人在皈依时心存疑虑,是否仍会受到庇护?答案是:在此情形下,即使由一位具德的上师授与皈依,也不会得到三宝的庇佑。因此,人若要接受皈依,就必须全然地无疑无惧。

  皈依的功德力在佛陀的故事里可以看出来:当佛陀在灵鹫山上时,当地住着一位名叫巴贝的人,他是一群嫉妒佛陀教法的外道道师的虔诚徒弟。这些持有邪见的人怂恿巴贝说:“那位叫佛陀的人有如遍知者般骄傲,他已经把很多年轻人变成了尼姑与和尚,这将对我国不利,所以你必须要这么做:在你家外面挖一个洞,在洞里生起一堆火,然后找一张薄薄的草皮覆盖在上面藉以掩饰陷阱;接着,办一场午宴,把食物都洒上毒药,再去邀请佛和他的随从前来赴宴。如果佛如他自称的是一个遍知者,便会预知危险而拒绝参加;否则,他和他的随从将不是被火烧,就是被食物毒死。”

  隔天,巴贝邀请了佛陀和他的随从前来午餐,佛陀知道要调伏这户人家的因缘成熟了,于是便接受邀请。巴贝返回家里,相信佛接受邀约正表示其自称的遍知全是假的;但巴贝的妻子把他所做的事全看在眼里,心里感到很害。她说:“倘若你杀死了佛陀,你一定会非常悔恨的。”巴贝深怕妻子会把秘密泄露出去,于是将她反锁在小房间里。这时,佛陀在灵鹫山上指示阿难:“虽然平时都有我的弟子在前引路,但今天任何人都不要走在我前面。”说完,佛披起法衣、拿起食钵,便和他的随从往巴贝的家走,一路上大梵天和帝释天也都护随着他。

  当佛陀到达拉加嘎哈时,大地震动六次,群众均感敬畏。眼见佛陀就快到达巴贝家时,有一位在家居士哀求佛转身回去,并提醒他巴贝有意陷害他。佛陀回答:“你想火会伤得了我吗?当我生于畜生道时,都曾避开火灾的危险;现在我已证悟,火还会对我造成什么伤害吗?由于我已净除贪、嗔、痴等三毒之火,因此一般的火无法伤我。”

  当佛陀的金足踏上覆盖的草皮时,地上的洞马上化成一个开满莲华的池子,许多蜜蜂围绕着嗡嗡作响,天神洒下成罐的檀香,群众心中充满了神奇。这时,巴贝和他的假道师们一直躲在屋内。巴贝的妻子听到群众的欢呼声,深怕巴贝诡计得逞,于是把门撞坏逃了出来。当开满花的莲华池映入她眼中时,她刹时喜极而泣。佛陀越走越近巴贝的家,巴贝心里一阵恐惧,毛发都竖了起来,最后他跪倒在佛陀面前说:“如来,我因误交了法友而犯下了严重的错误,请原谅我由于邪见而产生的一切作为,将来我再也不会犯作任何恶业了。请留下来吧!我会再准备没有毒的新鲜食物供养。”

  佛陀回答道:“你不必另外准备食物了。即使当我生在畜生道时,毒害的危险也对我毫无影响;现在我已证悟,任何危险的东西更是不可能再伤害我了。在你分发食物之前,先念这些句子:“贪、嗔、痴为轮回之三毒。佛已净除三毒,更将摧毁三毒之力;法乃清净无毒,以佛法之力,毒将被净化;僧伽净极无瑕,以此殊胜僧团之力,毒亦将被净化。”由于我——佛陀——轮回中之无可匹敌者,已完全证悟,故毒害无法侵我;由于圣法——最圆满的法教,以清净而着,故毒害无法侵我;由于僧伽——最殊胜的众合,乃净极无瑕,故毒害无法侵我身。贪、嗔、痴三毒造成众生的烦恼业障,藉由佛、法、僧三宝的清净力量,人心才能完全免受三毒的侵害及污染。”佛陀就此将食物里的毒净除,而巴贝也皈依了佛陀。他记住了这些句子,每天念三遍并做供养,从此被佛陀调伏而成为他的一位虔诚的弟子。

  任何人要做皈依前,都必须先了解轮回是痛苦的,并对能庇护我们免于痛苦的三宝生起信心。佛陀是三圆满身(法、报、化)的化现,已完全净除任何障碍,圆满了智慧和慈悲,具足一切殊妙功德。

  佛法包括三种层次的法教,均由诸佛菩萨之智所证,实为道之真理、离苦之真理。

  一切曾发愿欲度众生者,皆列属为僧伽。凡夫僧指较四清净僧、尼之层次更高者,而圣僧则指一切已出轮回之证悟者。

  不过,究竟之皈依即是佛,因为他是法身、是智慧的本体、是法的圆满表现、是僧的究竟境界,他离于生、住、灭,完全清净,无任何染着。佛如一位医者,法如治病良药,而僧则如护士。就像医生诊断病情和病因再开出处方治病一样,佛陀也宛如一位医者,说出轮回中各种层次的痛苦及其原因,并教导我们佛法,帮助我们脱离痛苦,得到安乐。譬如由护士处取得药物一样,我们也经由僧伽获得指导修行。若我们能如实遵循法道。将远离痛苦,达到勇猛无惧的境界。

  想受皈依戒的人必须向一位现世的上师求授。受了皈依戒后,有以下数点很重要:不论我们身在何处,都要对三宝做身和意的供养;吃、喝任何东西前,要先做供养;不以放弃皈依戒做为交换或保身的条件。

  藉由佛、法、僧三…

《追寻无暇甘露·基本教法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