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哪些地方不一样,是什么个道理,我揣摩这些东西,所以进步就很快。而且我是第二天复讲,他是星期三晚上讲,我星期四晚上复讲,把老师这天讲的经也讲一遍。那个听我讲经的,只有六个同学,我们七个人小组,周家麟、徐醒民我们一共有七个人。十年在一起,每个星期聚会一次,我们来学习、研究讨论,复讲老师的东西。一个人讲,六个听,都是学讲经的,都懂得讲经的这些方法。所以我这部《楞严经》,老师讲完了,我也讲完一部,三年。因为他一个星期讲一次,三年,学得非常踏实。学完之后,我到台北讲《楞严》,到香港来也是讲《楞严》,讲熟了。先后好像讲了七遍,七遍只有两遍讲圆满,其它的都没有讲圆满,所以每个地方缘不相同。

  在那个时候我对于经教是非常有兴趣,因为方老师给我的影响整整三年。我学佛,把经典都当作哲学来研究,对于净土就没放在心上。李老师他是跟印光大师学的,他的教跟梅光羲居士学的,就是黄念祖的舅父,这说起来都是一家人。他的净宗是跟印光大师学的。他学过密、学过禅,都是民国初年这些大德的指点。所以他对于显密宗教都通达、都圆融。所以非常难得,尤其国学的根基深厚,这是我们没有办法跟他相比的。他老人家劝我学净土,送我四本书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,正续两辑,一共四册,叫我看。他叫我看,我一定要看;他不叫我看的,我都不能看。不过老师这三个条件是很苛刻,最后他告诉我,有期限的,多久?五年,五年一定要遵守。到了五年,我跟老师讲,我很得受用。我说老师,我跟你约定,我再遵守五年。他笑笑,点头。

  根要深,不深不行。这个方法好在哪里?好在我们什么不能看、不能听,大概三个月心就清净了,就感觉到烦恼少了,智慧增长。到半年的时候效果就非常显着,才晓得这个方法好。但是我也没有问,老师也没有告诉我,他怎么会想出这种方法?一直到他老人家过世了,我到新加坡去讲经,遇到演培法师,我把李老师过去教我这个方法,我告诉他,他听了哈哈大笑。我说笑什么?他说他小时候,他很小出家,沙弥出家,十几岁,跟谛闲法师,谛闲法师也是用这个方法。我才恍然大悟,这不是他的方法,是中国老祖宗祖祖相传的老办法,现在没人用了。才真正搞清楚这叫师承。非常可惜,演培法师没有能够始终追随谛老。他年轻,心是浮动的,听说太虚法师在厦门办闽南佛学院,他是偷偷偷跑出去的,去跟太虚。如果他要是跟谛闲法师,他的成就就大了。太虚是采取新式的教学法,西洋方法教学法,课程很多,像学校功课一样,那个只能学到知识,不能开智能。如果跟谛老,那是祖传的方法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那他真的能成为一代祖师。我算是很幸运的,没有再去另外找别的老师,一个老师跟到底。所以这是不能不知道的。

  中国古人这个方法用了几千年,效果卓著,如果不是好办法,跟现代的教学法不能相比,那早就淘汰掉了。这些祖师大德为什么还要坚持?一定有他的道理。所以善教,没有别的,就是训练你要把妄想分别执着要把它控制住,把它降伏住,让你的清净心能够现前,清净心是真心,清净心生智慧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是从自性流露的,也就是说,从清净心流露出来的。那个清净是最极清净心,如来果地上的,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佛法里面清净的标准是阿罗汉,就是见思烦恼断了,才叫清净;尘沙烦恼断了,才叫平等;不起心不动念,那叫大彻大悟。它走的是这个路。悟了之后,问题就解决了,悟了之后,世出世间法你全明白了。这个道理一般人不懂。佛法里头讲得很清楚,我们一直到近代,这些量子力学家研究这些结论报告,把佛经上所说的这个证明了。他怎么会知道的?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,你把心想的源头掌握住,你怎么会不知道?当然知道。没有缘来触动你,你不知道,因为你心清净,什么都没有。有缘触动你,样样都知道,人家一提问就知道;没有人问的时候,不知道。所以,《般若经》上说般若无知,真智慧,起作用,无所不知。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,你必须要到无知,然后你才会无所不知,你要有知就有所不知。

  近代一些科学家讲,科学的说法是要我们归到零,连夏威夷古老的治疗法也有讲求这个。归零是你脑子里空空的,什么都没有;真正归零的时候,头脑就灵活了,它就起作用。不归零,只要有一样,那就是无明,叫根本无明,决定不能有。这个难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真是上上根人才有分,上中下三根都没分。净宗的妙法,叫暗合道妙,这个方法是教我们心里头装上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装阿弥陀佛好,好在什么地方?阿弥陀佛是自性本觉的德号,它不是外来的,是自性里本有的。阿弥陀佛翻成中国的意思,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作觉,无量觉。无量觉是你自己的自性,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。所以,一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,把所有一切杂念都把它打掉,以一念制止一切念头。这是专念阿弥陀佛的道理,要懂!

  我们用这个方法去回归自性,就是宗门里面讲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我们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。所以念佛有事一心、有理一心、有功夫成片,三个阶段。功夫成片就是你伏住了,真正把念头伏住,心里头确实就是一个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,什么念头都没有,你就决定得生,生凡圣同居土。这叫功夫成片,不是一心不乱,一心不乱是烦恼断了。事一心不乱相当于阿罗汉果,见思烦恼断掉了,就用念佛的方法,自自然然它就没有了。理一心不乱就是大彻大悟,就是不起心不动念,纯是一个佛号,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。不起心、不动念,佛号又不断,妙在这里。那就是宗门明心见性的境界,往生净土是生实报庄严土,不必阿弥陀佛加持,他就是阿惟越致菩萨。这个方法太妙了!很不容易讲清楚、讲明白。讲都讲不清楚,怎么会听得懂?所以我跟老师那么多年,他是专修净土的,都没有办法教我真正去相信净土。我跟他学,只是对净土不反对,对净土很尊重,不想学它,想学《华严》。

  《华严经》也是我们启请的,我们八个同学。怎么会启请这部经?老师年岁大了,八十多岁了,我们希望他常住世间,别走,找一部大经给他讲,经不讲完,总不好意思走。所以我们联名启请,老师答应了。而且讲得很清楚,我把这部大经讲圆满,再讲一遍《阿弥陀经》,我就往生。我们听了很欢喜,以他的体力、精神状况,至少也能活到一百二、三十岁。为什么提前走了?这都是缘分,食物中毒。而且食物都是一些同修,莲社的同修,莲友煮的面,老师喜欢吃面,去供养他。第一次中毒,因为他自己是个非常好的中医,吃完之后,他就把它解毒就解掉了。过了半年之后,第二次又碰到。老师慈悲,他曾经告诉我,我在台中,他到哪里去应酬都带我一道去,要我坐到他旁边。像豆腐什么,有了味道馊的了,他就碰碰我,这不要吃。所以他吃东西很小心、很谨慎。但是很慈悲,要是同修自己亲自做的,端在手上,他的习惯就马上在你面前吃完,碗你就端走,人家很欢喜。如果这个人端一碗面来,老师不吃,那大概老师嫌不好吃,他心里很难过。所以他就吃掉了。吃掉之后知道,这个面大概过期了,那个干面条,一把一把的那个,里头有防腐剂,过了时候,他知道味道不对。回去之后解毒,那个毒已经扩散,来不及了。这个亏吃得很大,这一病,他病了三个多月。我到台中去看他,他老人家告诉我,千万不要到馆子吃东西,交代我吃东西要小心谨慎。这个话不止一次,每次去看他,他都提醒我,总有五、六次,所以我的印象就很深刻。饮食中毒,提前走了,九十七岁。

  九十五岁,他都不要人照顾,自己煮饭,自己洗衣服,自己照顾自己。住一个小房子十五坪,一坪是三十六呎,香港的三十六呎,十五坪还不到七百,我们这个七百呎比它大。就在那个小地方住了三十八年,住了一辈子,生活非常节俭。工作量差不多是五个人的工作量,每天吃一餐,日中一食,精神特别好,精神、体力都好。我们跟他学佛法,也羡慕他的生活,简单,多自在,不浪费时间。他是山东人,济南的,喜欢吃面食,非常简单。他中午吃一餐,就中午吃一餐,一餐饭从起火到吃完,把他那个锅就是碗,碗就是锅,带把的小锅,洗刷干净的时候,半个小时,真是干净。

  我就学他,我本来是一天吃两餐的,晚上我是不吃的,很多年了。我早晨那一餐也不吃,中午,跟他学习。我吃到第八个月我才告诉他。他说怎么样?你感觉得体力有没有什么变化?我说很正常,没有什么变化。他桌子一拍,永远做下去!「人到无求品自高」,生活简单不求人,你一生就得自在。这是真的。我在台中吃了五年,也成了习惯。以后离开台中,到台北讲经,住在韩馆长家里,韩馆长说不行,她说万一你有什么问题的话,我们家里担当不了,逼着我一定要吃三餐。我那个时候吃一餐的时候,一餐是现在的小碗三碗饭。叫我吃三餐怎么办?好吧!一餐吃一碗,把一餐饭的量分做三次,我用这个方法。没想到在韩馆长家里住了十七年,以后我们有个图书馆,她去经营、去张罗,她护持我三十年。我只有一个条件要求她,每天要讲经。我要有讲经的讲堂,要有听众,听众不拘多少,三、五个都行。这个她要帮忙,这一点她做到了,所以三十年才能成就。为什么住她家里?道场没有办法住。这个话老师早年就告诉我,学经教不是受人欢迎的一桩事情,是非常重要,但是现在人不欢迎。他说你讲经,讲得不好,人家笑话你,讲得好了,你就走投无路了。这些话统统应验了。所以一生流浪,心里有时候很难过,但是有的时候想想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,他老人家做了榜样,一生流浪,我比他还好多了。他住在树下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我们还有个房子可以遮蔽风雨,比他温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