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集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的东西,我想我们要不把它流通,不把它广泛的介绍,这两个人的苦心谁知道!这个责任我要把它肩负起来。我《华严经》暂停,我先把这个经讲十遍,十遍之后我还活在世间,我再讲《华严》。我为什么讲十遍?十遍要十年,一年讲一遍。这个分量很大,一遍一千二百个小时,一天讲四个小时要三百天。十遍十年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我来做个榜样,做出来给大家看。这部经,真正你把它看明白、看清楚,你对净宗的信心就坚定了,真信切愿。而且这部经如果学上十遍,所有一切大乘经教你全通了。彭际清居士说,《无量寿经》即是中本《华严》,《阿弥陀经》是小本《华严》,他把这三部经看成一部。而且告诉我们,我们能遇到这部经,遇到这个法门,这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之一日,开经偈上说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真不容易,「专修专弘」,自利利他。

  「念佛三要」,这是古大德提出来的,第一个不能怀疑,第二个不能夹杂,第三个不能间断。这三句话,实际上就是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的,他老人家讲的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」。都摄六根是放下,就是放下万缘,眼不攀缘外面的色尘,耳不攀缘声尘,乃至于意不缘法尘,这叫都摄六根。都摄六根就是万缘放下,一心专念,就这个意思。净念相继,净念,怀疑就不是净念,你心不清净;夹杂不是净念,心就不清净。所以净念,不怀疑、不夹杂是净念,相继就是不间断。这个不但是修净土成功的秘诀,世出世间自学都离不开这个秘诀。你真正能把这九个字掌握住,无论学什么你都能够达到登峰造极。登峰造极在佛法里讲,明心见性,净土里面讲理一心不乱。世间人学东西,为什么学不成?怀疑、夹杂、间断。

  所以李老师在台中教导我们,学经教只能学一种,决定不可以学两种。你学两种,他就直截了当告诉你,你没有能力,你不是这个根性。斩钉截铁告诉你,你要学老实,你要守规矩,一门深入。一门深入十年,没有不开悟的,大彻大悟不敢讲,大悟肯定。大彻大悟那是见性了,大悟是什么?教理、教相通了,只是没有见性而已。这个地位相当于大乘权教菩萨,通宗通教,显密圆融,只是没见性,跟见性就差一点点了。要念佛求生净土,生方便有余土,上辈往生。这个十年八年的时间有价值、有意义,没空过。如果学得太多,学得太杂,统统学的是佛学常识,为什么?没得三昧,三昧就是禅定。从念佛法门里面修得到的禅定,叫念佛三昧,用《华严》来修的叫华严三昧,用《法华经》修就是法华三昧,用《般若经》修叫般若三昧。方法不一样,三昧是相同的,都得定了。这个定就是清净平等。权教菩萨心清净平等,没有觉,就差在那一层,那个觉是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所以他能到那个层次。清净心得到,念佛三昧就得到了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随时可以去,跟阿弥陀佛就通了,什么时候想去,佛就什么时候来接引你。佛没有来接引你,你应该晓得大概你还有任务,你还有工作没做完。这个工作不是别的,为一切众生表法。还有众生你应该劝导他,带他们一起到极乐世界来。没有别的事情,就这么一桩事情。代表阿弥陀佛接引有缘众生,跟你有缘的。

  所以这么好的法门,我们遇到了,明白了,遇到不明白没用,你心生不起来,菩提心发不起来。真正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们就得真干。「流通疏注,广结胜缘」。流通头一个,自己要做到。世尊大乘教里头常说,「受持读诵,为人演说」,这八个字重要。这八个字是佛的愿望,佛的心愿。我们要孝顺佛、要尊敬佛,就得要满他的愿望。他的愿望我们不能满足,这不孝。他愿望我们自己受持读诵,接受,接受保持不失去,天天要读诵,天天要念佛。还得为别人表演,演是表演,做出样子给大家看。说是说明,演说,演在前,说在后,不能颠倒。自己真干,自己真有成就,你劝别人,别人会相信。

  我这一生过去在经教,各宗的典籍都涉猎。有些人误会,说我专讲净土,错了!我讲过《华严》,是华严宗的;我讲过《法华》,是天台宗的;我讲过唯识,是法相宗的;我讲过《六祖坛经》、讲过《金刚经》,讲过永嘉大师《禅宗集》、《证道歌》,那是禅宗的。我好多宗都涉及,律宗的我也讲过。现在我归净土,这些都是表法。那个为什么不学?我的根性不行。我记得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我到香港来讲《楞严经》,那次来讲四个月,每天晚上讲,法缘很胜,听众都挤得满满的,而且很多法师都来听。特别的是圣一法师,那是个参禅的,天天都来。而且非常难得,他叫他的信徒:你们都要来听。劝他们信徒来听的,只有这一个法师,我很佩服他。他邀请我到大屿山他的寺庙,宝林寺,在宝莲寺的后面,要走路走半个小时,车不能进去的,在那个地方。他供斋,要我在禅堂里面,那个时候还有四十多个坐禅的,很难得,真正修行,四十多个人,在禅堂里讲开示。讲,我行,我讲过《禅宗集》,讲过《证道歌》,讲过《六祖坛经》,讲过《金刚经》,我会讲。我赞叹圣一法师,赞叹禅宗,赞叹大家的修学,希望大家都能够跟着这么个好老师认真修学,希望能够得定,能够开悟。

  我离开的时候,跟着我去的大概也有十几个人,在路上,因为要走半个钟点路,走到宝莲寺才能搭车。同修们就问我,他说净空法师,你对于禅这样推崇,你为什么不学禅?我都赞叹他们。讲开示,这是李老师以前教我,要懂规矩,规矩就是赞叹,自己谦虚,赞叹别人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你看哪一位善知识不是赞叹别人,谦虚自己。所以古人讲,「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」。我告诉他:禅好,我的根性不行,他们是上上根,我是下下根,我修净土能往生,我参禅不但不能开悟,得定都得不到。真的,不是假的。

  所以人在世间上一生,最重要的有自知之明,你就会有成就。如果你自己不知道你自己,好高骛远,这一生肯定空过。知道自己是什么根性,知道自己烦恼业障深重,那念佛,至诚心念佛,清净心念佛。要像这里所讲的,不怀疑、不夹杂、不间断的念佛,一声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我们今天念佛号,天天念佛,为什么业障消不了?怀疑、夹杂、间断。怎么知道怀疑?你没有专一就是怀疑。你相不相信?真正不怀疑,他心里只有一句佛号,只有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其它东西他绝对不看。我还想看看这个、想看看那个,对于净宗没有死心塌地,不疑两个字不容易做到,不是彻底明了了,你怎能不怀疑。所以我们是一年讲一遍,心都用在这上,十年之后,我们可能达到不怀疑。不怀疑就了不起,声声佛号灭罪无量,真的会消灾免难,真的会消除业障,那往生的时候,品位大幅度的提升。

  用念佛法门,能不能证到阿罗汉?能;能不能证到等觉菩萨?能。理搞清楚了,我们的信心坚定,不会再怀疑。菩萨五十一个阶级,我就用这一个法门就能完成,一直到回归自性,妙觉如来。我搞这一门,别的门通不通?肯定通。为什么通?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,《华严》上说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门就是无量门,无量门就是一门。但是你怎样能够通无量门?一定从一门。好像这个大厅,圆形的,四面八方到处都是门,你没有进去,门很多,进去之后,就全通了,一即是一切,一切即是一。我们看看古大德表演给我们看,释迦如来也不例外,一通一切都通。

  我的缘,在内有障碍,在台湾都有障碍,要没有障碍我怎么会住到居士家里去!在居士家里住十七年,不是短时间。找我去讲经的,寺院有,不多,大多数都是居士来找。海外的缘,是因为早年李老师在台中慈光图书馆办了个大专佛学讲座。台湾大学生对佛教有兴趣,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佛学社,学生们自己组织。老师利用寒暑假开班,时间长,两个星期到四个星期,让他们在台中来学习。平常是每个星期天,有一次大专佛学讲座,是对台中附近的这些学校学生,他们星期天可以来学,来听一堂课。这些同学我都认识。这个方法也是我想出来的,我向老师提议的,他采取了。很多一些事情老师会找我商量。讲座期间当中,他自己担任三门课,一共是七门功课,他之外还有四个老师。另外一门,老师担任的是「佛学概要十四讲」,这是他老人家自己讲的,这是介绍整个佛法,十四堂课。另外《阿弥陀经》,这他自己讲。还有一堂是每天有两个小时解答问题,同学们听课,有问题提出来发问,他解答。

  

  所有的老师也都是李老师的学生,但是里面有两位年岁很老了,是大学教授,我们都很尊重他。一个是刘汝浩老师,年岁很大了。另外两位就是徐醒民跟周家麟,等于是我们同班同学。老师第一堂课他来解答问题,到第二堂课,他就让我代他。所以我没有担任特别课程,是代理老师应付这些同学们的疑难杂症。这一堂课是没有东西准备,唯一的准备就是把精神养足,到时候他提什么问题,给他解答。好在老师做后台,我们答不出来的时候找老师。居然这么多年的讲座,这么多学生来问,没有把我问倒,一个难题都没有把我难倒,老师让我有这个机会去练习。因为他们所学的这些课程,我都学过。开的是六门功课,概论方面的,十四讲是老师编的,《八大人觉经》是佛经上的,等于说佛经里面的佛学概论。另外就是行门、解门。解门一个是唯识,一个是《心经》,《般若心经》,就是性宗、相宗。行门是《普贤行愿品》跟《弥陀经》,这是修行的。所以这六门功课。修学的期间两个星期到四个星期,四个星期讲得比较详细,两个星期就讲得比较简单。用这个把佛法简单介绍给大专学生,这些学生跟我就结了缘。

  以后他们出国留学,我一到美国去,那时有三百多个学生在美国,在美国各个州,他们知道我到美国。所以我到美国去,就每个大城市都要去走。一次走了之后,年年都要走,每一年都来邀请。所以那时候我每年要到美国去两次到三次,帮助他们,海外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