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八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「上帝与我同在」,是这个意思。它统没讲清楚,上帝是上帝,我是我。上帝爱我,大概就是这个意思,同在,他不知道一体。这个东西佛讲清楚了,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,无不是依这一个体作依作正、作法作报、作自作他,全是这一体,一个体,一体无二体。「乃至能说所说」,这个地方能说的是佛,所说的是法;能度的是佛,所度的是众生;能信的是众生,所信的是佛法;能愿的是自己,是愿心,所愿的是求生净土,亲近弥陀。「能持所持」,持是受持,我接受,我一心来学习,这是自己,所持的是经教。「能生所生」,能生是我们这些人,是我自己,所生的是极乐世界。能赞的是诸佛如来,所赞的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。「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」,实相正印就是自性,没有一样不是自性所生、自性所现,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。蕅益大师讲得好!

  「由上可见全经囫囵在一实相中」,囫囵是全部。囫囵这两个字是中国古老的形容词,形容完整没有欠缺,我们今天讲全部。整个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法,就在一实相中,这个实相就是贤首国师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,没有一法离开。所以我们说,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,阿弥陀佛听了点头,不会排斥,不会说你胡说八道,不会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,都是说的真话。不到这个境界说不出来,古来大德已经证得圆满菩提,他说出来的。他说的我们今天听懂了,我们能相信、能接受,不怀疑了,做为我们修学的一个指标,我们向这个目标去迈进。「故云以实相为体性也」,这是说明为什么这部经体性用的是实相,实相为本经之体性,实相是一切大乘经论的体性。

  最后这一段,本经讲三个真实。本经的三真实,真实之际、真实之利、真实智慧。我们看念老的批注。「又本经《德遵普贤品》云」,这是本经的第二品,还是序分,「开化显示真实之际」。「大教缘起品」,这第三品,有这句经文,「欲拯群萌,惠以真实之利」。「积功累德品」里面有这样一段话,「住真实慧,勇猛精进,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」。这把三个真实的出处说出来了,本经里所说的三种真实不可思议。什么叫真实之际?接着老居士给我们解释。「真实之际者,真如实相之本际也,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也」。这部经上,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些什么?就是讲真实之际,全经无不是真实之际。所谓真实之际就是真如实相之本际。真就不是虚假的,它是真实的;如,性如其相,相如其性,性相是一不是二,这叫真相。本际,本来如是,佛经上常用叫法尔如是,一切法本来就是这样的。性在哪里?相就是性。古人用金作器做比喻,金在哪里?器就是金,金就是器。你要找金,器就是金;你要找器,金就是器,金变成器了,金跟器是一不是二。但是你可不能着相,你要着相,错了。不执着,不执着你完全对了,你明白了;一着相,着相迷糊了。

  佛家讲真的是妄,假相,真性假相。这个真、假怎么说法?真是永远不变的。我们晓得,能现的这个真,它不是物质现象,它不是精神现象,也不是自然现象,它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。它是宇宙万有、宇宙时空的本体,时间空间都是从它变现出来的。时间空间都是一种波动现象,它没有波动。我们再用一个最明显的比喻,这个比喻大家就会很清楚。我们看电影,在电影的银幕上看到的色相,那个色相是波动的,这个大家都知道。一秒钟二十四张幻灯片,它是波动的,你看到所有现象动的,动就是假的,银幕不动。所以,动中有个不动,不动是银幕,银幕代表自性,色相代表万象。所以万象是假的,它是动的。我们现在看电视,电视也是如此。电视的频率高,不容易发现,不像电影,电影那个波动还能看得出来,因为它慢,一秒钟二十四张。现在电视,一秒钟用线条算的,多少多少个波动,不知道事实。所以电视上看的画面比电影逼真,电影跟电视一比,电影模糊,这个逼真。为什么?它频率高了、快了,我们很难发现它。电视的屏幕就是自性,画面就是万法,能生万法,它自己如如不动。你在动的当中看到不动,你就见到真相。在不动的里面看到动,动的里面看到不动,这叫什么?这叫大彻大悟,见到实相了,见到真实之际了。诸位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,凡是动的,动的是生灭相,不是真的,不动的它不生不灭。

  惠能大师见性,两面都见到了。他说了五句话,前面四句话都是不动的。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清净心不动的,没有变化。第二句说「本不生灭」,这是自性,自性没有生灭;生灭是个动的现象,自性永远不动,它没有生灭。第三句话那是真实智慧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这一句太难了,清净不动容易见到,本自具足怎么看出来的?具足什么?具足智慧,具足德能,我常说的,具足才艺,具足相好,具足一切万法。虽具足怎么样?没出现。就好像我们看电视屏幕,什么都没有,没有,打开频道,本自具足,具足无量的频道,你一打开它就现相;不打开的时候他就知道了,这是真实智慧。第四句说「本无动摇」,它真的是不动。最后一句「能生万法」,动的出来了。前面四句是讲自性体,后面一句是自性起作用,起作用能生万法。一切法不离自性,五句话,把自性的体、相、作用全都说出来了。清净、不生不灭是讲的体,本自具足、本无动摇是讲它的相,后头能生万法是讲它的作用。你看能大师,多简单、多扼要,总共二十个字。五祖一听,真开悟了,不是假的,真的明心见性,衣钵就给他了,告诉他,「你为第六代祖」,就传位给他。这个东西难懂,真搞清楚了,什么问题都解决。这是真实之际,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也。

  「极乐妙土」,下面说极乐妙土「乃真实智慧之所庄严成就者」。前面讲体,真实之际是讲本体,现在讲真实智慧。真实智慧就是能大师说的「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么?头一个就是智慧。这智慧不是外来的,是自性本有的。智慧、福德都是本有的,而且人人平等,没有说哪个比哪个高,哪个比哪个差,没有,完全平等。所以有智慧的人他不傲慢,他不会瞧不起人,知道有,不是没有。你现在迷,你没有觉悟,你觉悟了跟他一样。诸佛菩萨有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福报,从来没有一丝毫的傲慢。什么原因?他知道一切众生统是一样的。他成佛了,这个众生现在做蚂蚁,佛能看不起牠吗?不会,牠是一尊佛,牠将来破迷开悟了牠也成佛,跟自己完全一样。这是一根小草、是一片树叶、是一粒尘沙,统统一样。为什么?全体就是自性,无二无别!傲慢心就不会生起,贪瞋痴慢疑才真正放下,断掉了,不再自以为是。「法法平等,无有高下」,一切法,佛在《金刚经》说的。所以,极乐妙土完全是真实智慧之所庄严,这是阿弥陀佛成就的。

  我们这个地球怎么成就的?地球上这些居民杂心、妄想之所成就,或者说是一切众生烦恼习气之所成就,是这么回事情。杂心、妄念、妄想、习气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所以这个世界,我们现在现前这个世界,这是一场恶梦,不是真的。这个梦要醒来了之后没事了,只是一场恶梦而已。要紧的是我们在这场恶梦赶快醒过来,这个要紧。醒过来没事了,这个时候我们就值得很庆幸、很幸运了,为什么?在这一生这一世遇到了净宗法门、遇到了《无量寿经》,知道有极乐世界,知道有阿弥陀佛。这是我们回归自性,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的一个机缘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满愿。这可不能错过,什么都是假的,就这一样东西是真的,我们好好的把这句名号抓住。

  世尊教给我们执持名号,执是执着,你看什么执着都要放下,就是阿弥陀佛执着住,这叫带业往生。因为一切都不执着难,太难了;我执着一个,放下别的执着,这个好办,就容易太多了。我就执着阿弥陀佛,执着不放,阿弥陀佛就能现身接引我到极乐世界。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好!蕅益大师他就满意了。蕅益大师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:你老人家将来往生极乐世界,希望证什么样的品位?他很老实:我只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满意了。不跟人竞争,不好高骛远,老老实实。为什么?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萨,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。这句话、这个意念,能令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统统得利益。因为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,连五逆十恶的人都可以做到,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。善导大师说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漏。

  我们要认真学习,为什么?一切过失不在外面,在自己。万修万人去这个人,他把净宗真搞清楚、真搞明白了,所以他才能放得下;不但世法放下,佛法也放下。确实像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那个法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,都应该舍掉。舍掉怎么样?专心求净土,你肯定得往生。不要有一个心,「我要去争取高品位」,那是什么?那是妄心,那不是真心。蕅益大师为我们示现的真心,真心,往生可能品位更高。你带着我要争品位,可能都去不了。为什么?经上有句话非常重要,我们刚才念过,「心净则佛土净」。我们有个竞争的心,里头带着就有傲慢的习气,这个东西伤害,这个是把你品位降低了。你一颗真诚的心,一点竞争、一点傲慢都没有,你到极乐世界可能你品位自然提升,出乎你意料之外的。这桩事情,最重要就是要老实、要听话,听世尊在佛经上讲的这些话,要真干,干真的,可不能干假的。

  我们再看下面一句,「弥陀世尊摄此妙土,宣此妙法者,欲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也」。这多难得,这是多么大的恩德,超过父母恩德太多太多了!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一生,一生一世,佛菩萨对我们生生世世。摄此妙土,这个妙土是极乐世界,就是《往生论》里面讲的成就佛土庄严。成就佛土庄严是为什么?接引众生。他给我们打造一个修学环境,让我们在这个环境里头安安稳稳,再没有丝毫的障碍,也没有退堕的业缘,平平安安在这里修行,一直到证得妙觉佛果。宣此妙法,这个妙法就是《大乘无量寿经》,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经本。佛的用意何在?佛的目的何在?是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,这说出来了。佛没有别的意思,没有别的目的,就是希望众生快快成佛,不愿意看到众生再受苦受难。

  「此三真实,即一即三,方便究竟,不可思议」。这句话要记住,一就是三,三就是一。真实之际里面有真实智慧、有真实的利益,真实智慧里面有真实之际、有真实之利,真实之利里面有真实智慧、有真实之际,它是一体的。惠能大师讲得笼统,他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天亲菩萨把本自具足就说成三个真实,具足什么?具足真实之利,具足真实智慧,具足真实之际。真实之际是本体,是体,真实智慧是相,真实之利是作用,你看自性的体相用。《华严经》上用「大方广」来代表,真实之际是大,真实智慧是方,真实的利益是广。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方便究竟,不可思议。这法到哪里去找?找不到,只有极乐世界有。

  所以我们下定决心,这部经好好的学十年,除这部经之外,其它的统统放下。放下不是我不学了,我在这部经上一门深入,十年熏修。十年开悟了,开悟之后,一切经只要一接触就通达明了。古人所说的,一经通一切经通,我们要把这个教训证实,证明它,实际上前人有例子。一经通,通到哪里?通到见实相,教下叫见实相,禅宗里面叫明心见性。我把这个意思都说出来了,教下叫大开圆解,净土宗叫理一心不乱。理一心的境界,万法一如,六根对六尘境界不再有分别执着;不但分别执着没有,起心动念都没有了。问题解决了,你说这多欢喜、多自在!所以念老有这么这两句话,「方便究竟,不可思议」。

  「极乐依正,净土法门,举体是真实之际,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性」。真是有凭有据,不是随便说的。极乐世界的依报、正报,依报是极乐世界四土,同居土、方便土、实报土、寂光土,正报是佛与菩萨。佛是阿弥陀佛,究竟妙觉如来;菩萨,去往生的,地位高的有等觉菩萨,地位最低的有五逆十恶地狱众生,遇到缘也能往生,真的是方便究竟。一切众生,从地狱众生到等觉菩萨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地位平等,皆作阿惟越致菩萨。所以,极乐世界才叫真正平等、真正自由。再给诸位说,真正的共产。极乐世界的人个个没有私心,都有共同的认知,我们讲共识,共识里面第一条,就是都能肯定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。修净土的人不能没有这个共识,这个共识在六和里头第一条「见和同解」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极乐世界是个大的六和敬的僧团。「戒和同修」,在极乐世界没有犯过失的人,每个人都能够自动自律,确实自修自证,阿弥陀佛不会管这个事情的。大菩萨特别多,大菩萨是谁?是等觉菩萨。我们这个地方见一个等觉菩萨,那真是凤毛麟角,极乐世界遍地都是等觉菩萨,给大家做最好的榜样,真的是身行言教。弥陀如是,菩萨们亦如是。所以,天亲菩萨赞叹国土庄严、佛庄严、菩萨庄严。净土法门「举体」,全体是真实之际,这记住,全体是真实智慧,全体是真实之利,究竟圆满。所以说「本经以实相为体性」,一点不为过。

  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十八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