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,别教初住,圆教初信」,这都是位不退。「通教菩萨,别教十向,圆教十信」,这是行不退。「别教初地,圆教初住」,这叫念不退。「但此净土法门,横生圆超,不可思议」。净土法门确实,为什么叫横生?他从我们人道直捷就往生。不像一般法门,从人道提升到欲界天,欲界天提升到色界天,色界天再提升到无色界天,然后才出离六道轮回生四圣法界(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),再超越十法界,到佛的实报庄严土,这叫竖出,时间长,非常困难。净土,从人道这边就过去了,这叫横出,容易!不必经历那么多的时间、那么多的阶级,从人道就横超、就直捷到极乐世界去了。
「凡往生者,不再堕凡地,是证位不退」,哪有那么麻烦,到了极乐世界,不会再堕落了。「极乐国土,唯一佛乘,故不堕于小乘,是行不退」。极乐世界就是成佛之道,比菩萨还要高一级,所以这行不退。「既生同居,即同生上三土,圆修圆证,于此土中,必破无明,显佛性,而证念不退」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等于说你圆满证得三种不退转。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圆满具足三种不退,这是极乐无比殊胜之处,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找不到第二种,只有这一门。
我们今天用了六十年的时间,这不是个短时间,五十三年与同学们在一起分享,肯定了这一个法门。往后还能活几年无所谓了,活一年干一年,专学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》,我就学这一样。我们每天功课,除自己念佛读经之外,我读经就读这一部,跟大家在一起分享四个小时。一天四个小时,三百天一千二百个小时,以这个为目标。大概这一部经,需要的时间是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个小时,一年讲一部。我活一年就讲一遍,如果活十年,我就讲十遍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。大家看着我,会不会得念佛三昧,会不会大彻大悟。我相信大家不会认为我感情用事,因为我学教学过六十年了,也讲过几十部经论了,选择不会有偏差,不会有错误。
下面这一段,五逆十恶,带业往生,皆得三不退,这还得了!这蕅益大师说的。我们看批注,「如《要解》云」,蕅益大师的《弥陀经要解》。「五逆十恶」,这个造作罪业极重,地狱罪业。五逆是杀父、杀母、杀阿罗汉、破佛身血、破和合僧,这五条叫五逆罪。父母恩德太大,生我、养育我、教导我,世出世间都把父母摆在第一恩德,你不报恩,怎么可以杀害?所以杀害父母,无间地狱。在过去确实太少太少了,很少听说有杀父母的。可是在今天这个世界时有所闻,真有,而且不少。这是什么?没人教了,儿女不知道父母的恩德,不知道父母的辛苦。第三个,杀阿罗汉,阿罗汉这个世间没有了,你也找不到他,可是跟阿罗汉有相同等级的就是老师,所以阿罗汉代表老师。老师的恩德大,我们的法身慧命得自于老师,所以杀老师的罪跟杀父母的罪是相等的。
可是现在社会乱了、世界乱了,真正好老师找不到了,真正好老师他不教了。为什么不教?学生不肯学,老师没法子教,不是老师不教。圣学建立在尊师重道的基础上,老师并不是要求你要尊敬他,老师如果有这个心,他就不是好老师,他没有离开名闻利养,而是什么?尊师重道的那个心,能接受圣贤教诲。如果没有这个心,孔子来教你、释迦佛来教你都没用,你不能接受。所以老师教学生,最重要是看学生的态度,学习的态度。如果他很认真敬业,所教的他都能听得懂、都能吸收,真正变化气质,那这个学生一定要教,老师没有理由不教他。纵然这个学生一分钱的供养都没有,缴不起学费,老师还是要教他。古时候私塾的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,不但要照顾学生免他的学费,甚至于他家里的生活困难,老师还要送一点米、送一点钱给他,让他家里生活能过得去。为的是什么?为国家培养人才,为社会培养人才,为一切众生培养人才,为这个。现在没有了,现在人不懂。
五逆罪第四个,是破佛身血,这是有典故的,从提婆达多来的。提婆达多跟释迦牟尼佛是堂兄弟,佛的父辈,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兄弟四个,净饭王是老大,大哥,释迦牟尼佛又是长子,在堂兄弟当中他年龄最大,是长子,提婆达多是他的堂弟。这个人心术不正,傲慢,嫉妒心很重,人非常聪明,看到释迦牟尼佛成佛了,多少人恭敬供养礼拜,他生嫉妒心,想尽方法要把释迦牟尼佛除掉,他来作佛,他有这个意思,将释迦牟尼佛取而代之。怎么杀他?他知道佛每天出去托钵经过的路线,路途当中有一个峭壁,山涧峭壁,经过那个地方,他就在峭壁上面放了一块大石头,释迦佛经过这个地方,推下去,想把他打死。佛福报太大了,有护法神,韦驮菩萨天天跟着,看到发生这个事情,用金刚杵把石头拦截了,石头就破碎了,碎片砸到佛的脚背出一点血,所以提婆达多堕无间地狱。现在佛也不在了,为什么还有这一条?恶意破坏佛的身像有同等的罪业。不是恶意没有关系,无意的没有罪。痛恨,恨他,要把他灭掉、除掉,这就是阿鼻地狱的罪,所以有这一条。最后一条叫破和合僧,六和敬的僧团,你造谣生事去破坏它,这个罪也是无间地狱罪。五逆罪。
十恶是杀盗淫妄,就是十善的反面。身造杀盗淫,口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,意贪瞋痴,如果这十个都具足,而且都很严重,这也是无间地狱,叫五逆十恶。造作这种罪业的人,如果他遇到善知识告诉他,他能听得懂,他能忏悔,他能改过自新,修念佛法门,求生净土,临命终之前十念都能往生。这个法门太了不起!换句话说,没有一个不救。「带业往生,居下下品」,往生净土地位很低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。但是怎么样?皆得三不退,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,他都得到。这样殊胜功德利益没人相信,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。佛在经上讲的话,句句是真的,尤其是《要解》,蕅益大师说的。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很简单,它后头有一篇跋文,字数不多,说明他写《要解》九天完成。近代印光大师对于这个小册子佩服得五体投地,印祖说:即使古佛再来给《弥陀经》重作一个批注,也不能超过其上。这个赞叹还得了!《要解》里面所说的就是阿弥陀佛自己所说的没有两样,所以我们要相信,这话是真的。
「又」,下面还是《要解》的话。「了此」,了是明了,对于上面讲的你都明了了,「方能深信弥陀愿力」,你对阿弥陀佛才能生起深信之心。有深信,有切愿,蕅益大师讲,你就具备了往生的条件,决定得生。我将来到哪里去?我就到极乐世界去。你就决定能去得成。到极乐世界,你是什么样的地位,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。实在说那是次要,往生是最重要的。我只要得生,这是最重要的,品位不在乎,好好修,那个不重要。有人曾经问过蕅益大师:你老人家求往生,什么样的品位你就满足了。蕅益大师回答说:我只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我就很满意。这个话是说给我们听的,下下品就很满意了,为什么?下下品圆证三不退,下下品也是阿惟越致菩萨,这还能不满足吗?这不得了!多少菩萨羡慕,他们想,想不到,你不想就全得到了,真的不可思议。
「信佛力,方能深信名号功德」,这连带的。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得了!我们讲积功累德,要怎样修善积功累德?念这句名号就是积功累德。我要多积一点功德,那我就分秒必争,我分分秒秒都在念阿弥陀佛,这还得了吗?不得了!因为这一句名号,它包括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善法的一个总的纲领。你只抓到它,全部都抓到,不必再去找别的麻烦,心里头就这一句佛号,口里头也是这一句佛号。你看真正念佛的那些老太婆,六、七十岁,一天到晚念着阿弥陀佛,你跟她讲什么话,她都跟你阿弥陀佛,你问她什么,她回答都是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,她没有第二句话。真念佛!那个人真了不起,她在那里教你,你不懂。这个老太婆,你看看好像念呆了,念痴了、迷了。我们用这种心态去看她。她真的在作佛,她教导我们,我们误会,产生误会。她那个形相是表法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那个样子,那个样子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。她在这个世间表演给我们看,几个人看懂了,几个人会了。
「信持名,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。」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造成的,阿弥陀佛是这样造成的,我现在学阿弥陀佛,也在造极乐世界。我的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一个世界,自他不二。我们把这个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还会有别的妄念吗?没有了,还会有别的经教吗?没有了。一切经教全都在这一部《无量寿经》里头,无论你学什么,你先把这个东西学通,然后你所想学的自然就通了,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《华严经》上说,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多不二」。我们对于这些最深奥、最深密的教诲,要能体会,对我们修学有大利益,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