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常清楚。「华藏世界品」跟我们讲今天的宏观宇宙,「世界成就品」跟我们讲宇宙的源起,万法的源起,生命的源起。接着给我们讲怎样超凡入圣,依据这些道理修正我们的心行、错误的行为,这叫修行,修是修正,行是行为。行为,有心理的行为、有身体的行为,佛法讲身口意,身是造作,口是言语,意是思想、见解。错了,把它修正过来,叫做修行,就是修正身口意错误的行为。修正了,那就是佛;错误了,就是凡夫。
修行的阶段,你看它分五十一个阶级,就像念书一样,一年级、二年级,十信是小学,十住我们把它比作初中,十行是高中,十回向是大学,十地是研究院,等觉是博士班。我们把它这样子一比,大家就很清楚,一共五十一个阶级。小学十年级,一年级到十年级,中学也是一年级到十年级,所以一共五十一个阶级。学满了就是妙觉,妙觉就是拿到博士学位,最高的学位拿到了。方法,讲得非常非常圆满。不但有理论、有方法,后面还带表演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,做出来给我们看。当年方东美先生把这个介绍给我,告诉我,这是全世界哲学书里头第一部,没有比它编得更好的。圆满的理论,周详的方法,后面还带精彩的表演,做出来给你看。他说这样的教科书,全世界找不到第二种。所以,老师对这部书非常欢喜。早年在香港,新亚书院的唐君毅也是方老师的学生,好像我一九七七年来讲经,他在,他在香港。
「而一生圆满之因,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,十大愿王,导归赡养」,赡养就是极乐世界,「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」,华严海会的大众。也就是十方世界修行,超越十法界,都到哪里去?都到华藏世界去。就是修一般的法门,都在华藏世界,华藏世界就是毘卢遮那佛的实报庄严土。文殊、普贤率领华藏世界这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极乐世界,这是无比的殊胜。诸佛菩萨这个海量,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我们要学习。我们的量也是这么大。你想想看,一般,我们以道场来说,把它缩小。这个道场里面的修行大众,如果有人把他带领出去,去到另外一个道场去学习,这个道场的主人能欢喜吗?我们的人,怎么能把他都带走?毘卢遮那佛不然,看到文殊、普贤把他们带到极乐世界去,去拜阿弥陀佛,欢喜!认为他们做得好,做得对。原因是什么?在华藏世界修行,四十一个位次也是竖出,到弥陀极乐世界去,那四十一个位次可以横出;换句话说,在时间上大幅度的缩短,菩萨成佛的时间缩短了,好事。所以毘卢遮那佛欢喜,一点障碍都没有,一丝毫嫉妒心都没有,做对了。我们也是看到这个例子,回头再细心去思惟、去观察,极乐世界有大道理,太深了,我们不能懂,不能接受,是我们自己浅薄。看到这些情景,了解了,再深入,慢慢就不一样了。
「凡夫例登补处」,这是极乐世界稀有、庄严之处。因为生凡圣同居土都是凡夫,不是圣人,也就是六道凡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统统是凡圣同居土。但是,到极乐世界就得到补处菩萨的待遇,这怎么可能?补处是等觉菩萨。蕅益大师的话绝不是随便说的,这是一代的宗师,他说的话一定有根据。我们常常想,凡圣同居土,在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皆作阿惟越致。阿惟越致一般上来说,从初住到等觉,四十一个位次都叫阿惟越致。最高的是等觉,他跟最高的平等,不是跟初住、二住平等,跟等觉菩萨平等。你能相信吗?谁不相信?华藏世界的菩萨不相信,所以一定要亲自到极乐世界去看看是不是真的。他去一看才晓得,是真的,不是假的,不可思议。这个东西让我们也细心的在想,究竟是什么道理?我们今天看到外国的科学报告,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议,我从这里体会到一点。
为什么凡夫在极乐世界有等觉菩萨的待遇?念力,谁的念力?阿弥陀佛的念力。阿弥陀佛凭什么?我们从这本书里头看到,十五劫之前,这是大劫,十五个大劫之前,阿弥陀佛那个时候没成佛,菩萨,行菩萨道,发四十八愿。愿发了之后,愿要兑现;愿发了不能兑现,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怎么兑现?得修行,要积功累德。修多久?五劫修行,五个大劫。大劫是世界成住坏空一次是一个大劫,五次成住坏空。这么长的时间,把四十八愿愿愿都兑现。所以极乐世界怎么来的?没有人设计,也没有人去施工,它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、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,它是变化出来的。阿弥陀佛愿愿都圆满了,他今天用这个来加持你。我们今天这个加持是假的,我们念几部经加持那不管用,没做到,有口无心。阿弥陀佛加持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同时,世尊告诉我们,极乐世界成就到今天十劫了。这个十劫当中,阿弥陀佛接引遍法界虚空界一切,主要是六道众生,六道我们得加个有缘众生,什么叫有缘?真信,真愿意去,真念阿弥陀佛,这就是有缘的。信,不愿意去,没有用处,去不了;愿意去,不念佛,也去不了。蕅益大师讲的,它的条件就是真信、切愿、念佛,这三句话,你做到了,跟弥陀就有缘,你就决定得生,就这么简单。但是不相信的人多,相信的人太少太少了!我们如果要是命短,我的命实在讲,早年人家跟我算的,我相信,我的命只有四十五岁。四十五岁那一年往生,能不能往生,没把握。寿命延长了四十年,现在往生有把握,这是寿命延长对我最大的好处。没有么长的时间,不会相信;这么长的时间在大乘经里头熏习,相信了。所以相信之后我要做个好样子给大家看看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就这一部经、一句佛号,我其它的全放下了。你们喜欢的,去努力,八万四千法门,门门都好,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,从理上讲的。事上,各人根性不相同,程度不一样,缘分不一样,差别就很大!
所以大师在此地惊叹,都是做给我们看的。「奇倡极谈」,这个倡导不是平常的,是非常殊胜奇特。这个谈就是讲这部经,教导我们修学这个法门,这是登峰造极。「不可测度」,不但凡夫不能测度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都没有办法测度。「华严所禀,却在此经」,《华严》到最后,真正圆满成就,就在文殊、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《华严经》才得到圆满。所以,这个经是《华严》的归宿。我学习经教不多,我学《华严》、学《法华》、学《楞严》,这些经最后的归宿都在极乐世界。
「而天下古今,信鲜疑多」,鲜是少,信的人少,怀疑的人多。「辞繁义蚀」,辞是言语,说得太多,但是义理不明显,就像日月之蚀一样,讲得人多。为什么辞繁义蚀?与前面讲的信心有关系。印光大师说得非常好,凡是圣贤之学,跟我们现在一般学术不一样。所以现在人学圣贤之学最大的困难,是受近代学术的影响。近代崇尚科学,科学崇尚物理,物理崇尚怀疑,圣教一怀疑就完了。这跟中国传统完全相悖。中国这个教学,从小就教你信,不教你疑。仁义礼智信,哪有怀疑的道理?信里面最重要的是信自己,你才会有成就。中国古人教学,首先你看《三字经》,是小孩上学最初读的第一本书。头一句话就教你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要相信自己的本性本善。本性本善就是圣贤,换句话说,相信自己本来是圣是贤。教育是什么?教育就是恢复圣贤。你看释迦教人,《华严经》上佛常说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这都是教你信心。你要相信自己是佛,你才能成得了佛;你不相信自己是佛,你绝对成不了佛,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没有人教怀疑的。现在的量子学家提出来了,近代三百多年的科学,有一桩事情值得质疑,就是二分法。把物理跟心理分成两门,这是不妥当的,因为物理跟心理分不开的,是一不是二。
德国的普朗克博士,他一生研究物质,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?被他看出来了。我们不能不佩服,为什么?他发现了佛经上讲的阿赖耶。跟阿赖耶的三细相一样,不过他是从物质下手,物质到底是什么一回事情?最后发现物质是意念变现的幻相,所有一切物质的基础是心念。佛在经上讲,「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」,这个无明就是阿赖耶,阿赖耶的业相,业相就是科学讲的能量。能量从哪里来的?自性里头本有的。不动,你不会发现它,你感觉不到它。一念不觉,你就看见它了,你就能发现。由能量变现信息,由信息变现物质,所以物质是第三个现象,能量是第一个,信息是第二个,物质是第三个。在阿赖耶的名词上,业相是第一个,转相是第二个,境界相是第三个。这就说明,心跟物是一体,不能分割,分就错了,问题出来了。现在物理出了问题,不能解决,心理能解决,念头转过来就能帮助它解决,科学举了很多的例子。意念的能量太大了,不可思议。
蕅益大师这些话,太正确了。「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」,这是说他写这个《弥陀经要解》,写《弥陀要解》是蕅益大师剖心沥血,来劝告大众,这个法门殊胜,这个法门重要,只有这个法门能解决问题。
下面这一段,都是《要解》上的。「《要解》复云:故当来经法灭尽」,总有这一天,佛法灭了,在这个世间灭了,「特留此经」,指《无量寿经》,我们今天有理由相信,就是我们现在学的这部经。到最后,它还能够在这个世间流通一百年,「广度含识」。「阿伽陀药」,阿伽陀是印度梵文,这个药什么病都能治,而且都能治好,好像中国讲的万灵丹一样。「万病总持」,把这部经比喻作阿伽陀药,什么病都能治。业障深不怕,烦恼重不怕,什么都不怕,只要碰到它,你决定能往生,决定能成佛。「绝待圆融,不可思议,华严奥藏」,《华严》里头最奥秘的,「法华秘髓」,《华严》到最后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就圆满了。「一切诸佛之心要」,一切诸佛的心,都是希望众生快快成佛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这一愿是诸佛的心要。「菩萨万行之司南」,八万四千行门,都是指归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这部经是走在最前面,因为它最快速,它最稳当,它最可靠。「皆不出于此矣。欲广叹述,穷劫莫尽」,要想细说,说一劫都说不完。
《弥陀要解》上的话,蕅益大师的教诲,我们这一生遇到,一定要珍惜,一定要真干。成功的秘诀,六个字,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听佛的话,听祖师的话,依教奉行,没有一个不成就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