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明白了,耳听明白了,还有鼻嗅香开悟了,舌尝味开悟了,身接触开悟了。这些完全显示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当中,那叫真会修行!外面的境界,无论什么境界,逆境顺境、善缘恶缘统统都帮助你提升,问题确实在你自己会不会。宗门的祖师大德常常测验学生,「你会么!」就问这句话。会,你得到是圆满的。怎样才会?清净平等觉的心态就会了。我们见色闻声,跟善财一样,他见色闻声开悟了,我们见色闻声迷惑了。怎么迷了?见色闻声起了贪心、起了瞋恚心。合自己意思起贪心,不顺自己意思起瞋恚心、怨恨心,你看起这个东西糟不糟糕!那个会的人,见色闻声成就自己的定慧,这三种忍是定慧;也就是清净平等心提升了,觉心提升了,觉是慧,清净平等是定,定慧不断向上提升,那不是烦恼。为什么人家能提升定慧,我们提升烦恼?这个事情不能不好好去研究研究它。我们每天头脑里想的就是那些烦恼,就是贪瞋痴慢疑、怨恨恼怒烦,所以我们见色闻声一定起这个东西,就这个。人家修行功夫深,把这个玩意儿放下了,心里头贪瞋痴慢疑放下,情绪里面怨恨恼怒烦也放下,所以他每天造作的决定是仁义礼智信,决定不是杀盗淫妄,不干这个事情。所以他所接触的境界提升他的。我们所学的不一样,心态不相同,因此端正心态就非常重要。要端正心态,你想想贪瞋痴慢疑能不放下吗?这些菩萨给我们做示现,他们见到树能够获三种忍,不可思议。我们见到这个树,如果树长得很好,愈看愈欢喜,又起贪恋,贪恋的心增长了;如果这个树长得不好讨厌它,把它砍掉,或者把它移走。不一样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反应的不相同。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教学太重要了。
中国老祖宗懂得教育,把这门事情看得特重。在一个家庭里,家庭里头什么是大事?把小孩教好是大事,头等大事,其它都摆在第二、第三。为什么?小孩教好了,代代都有人才出来,这个家庭会兴旺。家庭的兴旺要靠人才,能不重视吗?国家的希望也是在人才。人才怎么培养出来的?教出来的,「苟不教,性乃迁;教之道,贵以专」,祖宗千万年前就这样教导我们,我们把这些话没听懂。不懂,所以不重视它,甚至于把它忘得干干净净,还以为自己做得对,做得比祖宗还高明,现在灾难来了。我们祖宗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灾难,历史可以做证明。今天社会的混乱,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,任何一个朝代,即使在中国春秋战国,那个时代是五百年的动乱,也不像今天。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诸子百家都出现在那个时代,讲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人多,学习的人多,相信的人多,所以虽然是动乱,它还是有个限度,没有越轨。今天社会动乱,是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完全不相信了,所以这个动乱回不了头来。春秋战国的动乱,你看,到汉朝有文景之治,它能恢复。唐朝有贞观、开元,乃至于到清朝都还有乾隆、康熙。出现过盛世,那是什么?老祖宗东西没有丢失。我们这一代是把老祖宗的东西全丢掉了,统统不要了,所以灾难比从前不知道要严重多少。
下面说,「佛告阿难,如是佛剎,华果树木,与诸众生而作佛事」。佛事是什么?帮助众生觉悟,这就叫佛事;帮助众生回头,这是佛事。「一见彼树,可证无生」,为什么?极乐世界的树,实报庄严土里面的树,永远不会凋谢。那个世界的一切法是化生的,确确实实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。它只是心现,它没有识变,识是什么?妄想、分别、执着,它没有,所以它只现不变。实报土的寿命是三个阿僧祇劫,真叫长寿。这么长的寿命,人的身体、容貌没有变化,不会像有衰老,那个地方没有衰老,绝不是健康出状况,永远年轻,三个阿僧祇劫看起来是年轻人。没有变化,所以叫一真。它那里头有真常,「常乐我净」这四样东西在那里看到了。「常」是永恒不变。「乐」是没有烦恼,什么烦恼都没有,烦心的事情都没有。「我」是自己做得了主宰,得大自在。我们这个地方没有我,做不了主,如果做得了主,我希望我的身体长命百岁,年年十八。做不到,你做不了主。极乐世界能做得了主,各个都是年年十八,一点没错,活了三大阿僧祇劫还是年年十八,没有变化。「净」是清净,一尘不染。所以常乐我净四净德,在实报土就看到了,十法界里头有名无实,一真法界真的是这样的。
「一见彼树,可证无生,是正为托事显法生解之玄旨。」你看到万事万物都会觉悟,为什么?看到它的真相。事是事物,见色闻声,生解就是开悟。所以,「华果树木,皆作佛事,亦复如是」。我们这个世间,花果树木有没有做佛事?有,是我们自己烦恼习气太重了,我们看到只生烦恼,不生觉悟,不能说没有。为什么?前面我们学过相即相入,相即相入是一不是二。我们这个世界花草树木,跟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也是相即相入,重重无尽,没有例外的。只是我们粗心大意,看不出来,听不出来,闻不出来,接触也没有感觉。什么时候我们真正能够接受、肯定了,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,我对于一切法都有亲身感触,那就不一样了。还是从经教上下手,我们经教不熟,要熟透;熟透,自己的心性就显现出来。经教是个工具,它能把我们自性智慧、德相引发出来,所以它称之为宝,叫法宝。没有这种功能,怎么能称为法宝?佛不在世,经典是无上的法宝,一切要靠经典,佛在世可以靠他,他不在世,要靠他的遗教。
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五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