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六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(第四十六集) 2011/11/15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046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净土大经科注》,第二百二十七面倒数第五行,从九看起:

  「九、十世隔法异成门。此门表延促无碍。以上八门横示圆融之相,此是竖示」。上面横示,我们现在叫空间;竖示,现在叫时间,时间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前面所说的都从空间上讲的,看出整个宇宙是圆融的。圆融显示出它是和睦的,不但是和睦,还是兼容相即,确确实实它是一体的。无论是大宇宙或者是小宇宙,小到一毛一尘,经上讲的一尘是佛所说的极微之微,也就是最小的物质,不能再分割,再分割就没有了,佛经上叫它做邻虚尘,跟虚空做邻居,物质最小的。

  近代科学跟我们所谓客观环境肯定有密切的关联,科学走到最后就是世界毁灭。早年我们在美国的时候,看到一些科学家的报告,根据他们的考据,在五万年前地球上科学技术也是发达到高度,亚特兰提斯,能源从太空当中取得的,没有噪音,没有染污,比现在还进步,飞机、车辆没有声音。人们大概也像现在一样,对于古圣先贤不尊敬,对于宗教也忽视,贪瞋痴慢增长,伦理道德没有了,人与人之间几乎跟现在差不多,所以感召得一个大灾难,这块国土沉到海底去了,就在大西洋。美国有些预言家,卡西好像在美国很有名,卡西曾经说过(他过世了),他说他将来还会来,他来看这一次的大灾难,他说他会来看。当地球科学发展到这个时候,那次灾难就又来了。

  我相信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知道,所以对于科学技术他不发展,他走的是人文,他不走科技。有科技的,但是他不让它发展。这个里头我们愈想愈有道理,有很深的道理在里头。那就是我们今天讲指标,中国古圣先贤确确实实是把我们人生幸福做第一个指标,真正的幸福美满不是财富、不是地位,与这个不相干。我们学佛我们所看到的,在这个世间最幸福的、最美满的应该是佛陀。佛陀一无所有,一生连个道场都没有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,每天教学,一分钱也不要,也不收学费,不接受任何供养,每天出去吃饭就托一钵,一天一餐,日中一食,就托钵。这个生活一般人认为很苦,我们现在懂得那是最幸福、最快乐、最圆满的生活方式。从什么地方看?快乐,法喜充满!孔子的学生颜回,很多人都知道,颜回的生活比释迦牟尼佛还好一点,他还有个房子可以住,释迦牟尼佛没有,树下一宿。颜回还有粗茶淡饭,不像释迦牟尼佛,释迦牟尼佛生活方式在中国人所谓是乞丐,他乐在哪里来?他的乐,我们在经典上可以看出,对于宇宙人生过去未来无所不知、无所不晓,你说他多快乐!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不是很健康的身体做不到,我们普通人不能跟他比,我们过个二、三天这样的生活,肯定就加护病房去了,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成问题,他那个生活能过一辈子。当时十六大国王都是他的学生,他要建个道场太容易了,只要点个头就有人供养。不要!为什么?做样子给我们看,放下才是真正的幸福,才是真正的美满,身心都没有牵挂,没有忧虑,没有烦恼。不但人间对他老人家尊敬,连天神、天王对他都尊敬。

  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,我们应该要多想想,乐在什么地方?乐在是境界天天提升,智慧天天增长,烦恼业障逐渐全消除干净了。他的身分是人天师,所以他不是宗教,他不是神,他也不是仙,他是人,是一个充满伦理道德智慧的人。他就告诉我们,人世间第一等的行业是什么?是教学。他选择是人间第一等的行业,给我们做出了典范,「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」,帮助别人断烦恼消业障、开智慧增福报,多有意义!这是佛陀一生的事业,我们学佛得样样都学。当然要帮助别人幸福美满,先自己要得到幸福美满;自己没有得到,怎么能帮助别人?自己真正得到了快乐人生、幸福人生,这才能帮助别人,人家才会相信。

  尤其在现代,我们如何跟一切人相处,现在交通便捷、信息发达,环绕地球一周就两天,所以这个地球上无论哪个地方跟我们都有关系。任何地方的居民,我们不是一家人,是一体,比一家人更亲密,学了大乘了。没学大乘是儒家的境界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,大乘比那个亲切多了,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。所以学佛学什么我们一定要清楚,我们要学释迦牟尼佛全部的,不是学他一样东西,点点滴滴我们都要契入。然后看他老人家怎么对环境,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,这里头有形无形,佛陀统统都念到。我们真学会了,这个世间人就相信了。佛用的是什么?念力,今天科学发现了。佛对一切众生做出什么样的贡献?这部经上讲的真实智慧、真实利益,利益就是相即兼容。所以连花草树木对佛菩萨都有从自性流出来的爱心,我们用真心,就非常明显的起感应作用,这些小动物都通灵,都通了,知道我们的意思。我们的菜园菜长得特别好,颜色好,花开得特别香,果特别甜美,没有农药,没有化肥。我们对这些植物决定没有伤害,用爱心去栽培它,它也以爱心来回报。小动物,我们爱心照顾牠,牠也以爱心照顾我们,和睦相处,真的像一家人一样,感动山河大地,怎么可能有灾难!

  过去我们听圣人的话,圣人都出现了,我们听佛菩萨的话,佛菩萨都来了。现在不听了,现在人不相信;不相信,这些人就隐居、退隐了,就看不到了。为什么?他不想叫你造罪业。这个人出现了,你毁谤,你对他不恭敬,不但不听,还排斥。圣贤不是不来,有感就应。我们今天善的念头没有了,全是恶念,恶念所感得的是什么?妖魔鬼怪,都感应,他来了。这非常非常明显,我们细心冷静去观察,你看十年十年一个比较就不一样。十年前的社会跟今天比较,十年前再十年前,再往上,十年十年做一个比较,你就看出来了。现在连鬼神都批评我们,他说现在人有三无,无天理、无良心,真的不是假的,无道德。这些东西没有了,灾祸就来了。

  这段经文里面告诉我们时间不是真的。「十世者」,什么叫十世?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这叫三世,每世又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,这就成了九世。过去的过去、过去的现在、过去的未来,现在的过去、现在的现在、现在的未来,这么个说法,所以三世就变成九世,成为九世。「九世互入,为一总世」,这就是第十世。「总世与前九相合,而为十世」,佛比我们世间讲得更清楚,世间只讲到三世,没有发现有十世。这十世怎么来的?相容相即来的。「此十世隔历之法,同时具足显现,是曰隔法异成」。底下有括号解释,「别异之法俱时成就,谓之异成」。因为它俱时成就,所以过去未来都能看到,都能知道。

  「晋译」就是《六十华严》,「《华严初发心功德品》曰」,有这一句经文,「知无量劫是一念,知一念即无量劫」。念劫圆融,一念当中有无量劫,无量劫里头有一念,这个好懂。这一念清净心当中展现出无量劫,无量劫的事情哪有不清楚!这个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,一秒钟里面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,其中的一念,这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我们无法想象。弥勒菩萨说得好,「识念极微细,不可执持」,我们无法掌握,它太快了。但是每个念都是一个完整法界的现象,就那么小的一念里头,今天科学家说它有全息的现象,宇宙全息的现象就在那一念里头。这个宇宙全息用佛法来说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念念里头都有十法界依正庄严。但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一样,念念不相同,我们从近处看好像似乎是一样的,把它扩大来看就知道完全不一样,念念差别都很大。

  「又《普贤行愿品》曰:尽一切劫为一念」,一切劫是无量劫,无量劫是一念。下面说得更清楚,「我于一念见三世」,这个「我」是普贤菩萨,他在一念当中能看到过去现在未来。「皆显」,延是延长,促是短暂,一念是促,三世是延,所以「延促同时」。所以佛经上不说年月日,佛经上都讲一时,你看佛经展开,佛什么时候讲经?「如是我闻,一时」。一时好,意思太好了,一时里头有过去现在未来。

  「故《大疏》曰:若一夕之梦,翱翔百年。」这是举一个例子,梦中境界时间非常短暂,可是在梦中好像时间很长很长。由此可知,时间是从我们概念里头变现出来的,它不是真的。人有念头的时候,就有时间这个概念,如果念头没有了,这个概念就没有了。所以时间、空间在《百法明门论》里面,都列在不相应行法。不相应行法有二十四种,这里头有方分,方分是空间,有时分,时分就是时间。不相应是什么意思?它跟心法不相应,跟心所法也不相应,这就是跟精神现象不相应;跟色法也不相应,色法是物质现象。它也不是物质现象,也不是精神现象,所以叫不相应行法,不能说它没有。不相应行法现在人叫它做抽象的概念,所以时间空间是抽象概念,不是真的。清净心现前,空间没有了,空间没有了就是说什么?距离没有了,远近没有了。经上说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个世界西方十万亿佛国土,如果我们的分别执着没有了,极乐世界在哪里?就在现前。时间没有了,所谓过去现在未来就没有了,过去无量劫在现前,未来无量劫也在现前。你在这里如如不动,全见到了,遍法界虚空界过去现在未来都在现前,一丝毫都不要劳动,完全看到了。

  「本经之中,亦多显此」。这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《无量寿经》也有。「如《大教缘起品》云:能于念顷,住无量亿劫。」念顷是一念,一念里头有无量劫,无量亿劫,这是时间。「《德遵普贤品》云:于一念顷,遍游一切佛土。」这一念之间,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你都到了,都能到达,用了多少时间?一念。「又《歌叹佛德品》云:于一食顷,复往十方无边净剎。」一食顷是吃一餐饭的时间,不长,往复是来回,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剎土,你到那个地方去供佛修福,听佛讲经说法是开智慧。拜佛为的什么?为的福慧双修,十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无量无边诸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