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六集▪P2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佛剎土,你一食顷的时间,去、回来就都圆满了,这都是诸法真相。佛法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信,坚定的信心,决定不怀疑。你要问这是什么道理,这是自性本能,自性本具的德能,它不是修来的,自性里头本来就有的,不是修来的。智慧、神通、德相都不是修来的。有没有修的?有,修来都是不太大,都是有局限的。自性的智慧德能是没有边际的。世间有修定的,修定,从定开悟,小神通,小智慧,顶多人间天上或者包括三途,他的局限是六道,他出不了六道轮回,六道里面事情他很清楚。

  见性才圆满,佛法的教育就是明心见性。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例外的,门门都是趣向明心见性,所以说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。理上是平等,事上不平等,事上是什么?每个人根性不相同,善根不一样,因缘有差别,缘分有差别,于是法门本来是平等的,从平等当中生出差别,差别就有难易。净宗这个法门在八万四千法门里头,它是易行道,就是最容易的,但是是最难信的。实际上难在哪里?理太深了,很不容易把这个道理说清楚、说明白,这个太不容易了。说都不容易,听明白当然就更难了。

  所以说的人要用真心,听的人也要用真心。说的人用真心是亲证,所以说善巧方便。听的人要用真心,真心跟真心它有感应,能够触动你,帮助你大彻大悟。如果这个里面你还有烦恼习气在里面,那就成了障碍,你听了不能够悟入,听了怎么?听了你会想,你还是用分别心去分别它,这个很麻烦。因为这个分别心无量劫来我们就用它用成习惯了,不用,不知不觉又用它了。用妄心去分别,你所得到的信息是虚妄的,不是真实的。所以这开经偈讲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你不是真实的心,你就没有办法知道如来真实义。有人听经听一辈子,还有人听经听了多少世,把意思都错会了,是自己的意思,不是如来真实义。这种情形多,这种情形也很正常,他习惯了。

  所以我早年跟章嘉大师学习的时候,对这个老人家有非常深刻的印象,这个老人真的像经上所说的,「那伽常在定,无有不定时」,你看他照片那个样子,就在定中!行住坐卧全在定中,说话也在定中。他的话很少,但是字字都有力量,有很大的能量。我跟他三年,他往生了。三年当中我们每个星期见一次面,见面的时间都有一、二个小时,但是谈话顶多二、三十句,他说话很慢。跟我说话一定要等到我心平气和他才开口,有一点点浮动,他不说话。我们提问题,必须到整个情绪稳定下来,他才告诉你。为什么?你真听进去了。如果心浮气躁,没用处,你听了右耳听进左耳出去了,你没有印象,他的教学法很特殊。我跟诸位说过,第一次我跟他见面,我提出一个问题,半个多小时之后才答复我,给我印象最深,从来没有遇到过。十几年之后我才悟出来,他为什么不答?心浮气躁。问题是真心问的,但是态度很急躁,年轻人的习气,一定到你整个稳定下来了才给你讲,讲一个字。我向他老人家请教:大乘佛法好,方老师介绍给我的,我知道这个里头是高深的哲学,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契入?我问这么一个问题。他看着我,我看着他,半个多钟点之后才说出一个字,有!我们听到有,精神马上就振起来了,其实那不是精神振作,那是浮躁的习气又冒出来了,他就不说了。再等了六、七分钟才告诉我。

  所以十多年之后,我想到他老人家教学这个方法,那种态度,高明!但是这种教学法一般人受不了。现在讲速度,讲快,他是讲慢,完全跟你相反的。现在人急着要想学东西,其实什么都没学到。所以章嘉大师给人印象就非常深刻,让你终身都不会忘记。李老师的速度就快了,他把古大德教学的方式放松了,为什么?不放松没有学生,没人跟他学。虽然放松了,没有耐心的人还是没有办法。我在台中求学,当时有个慧忍法师,人很聪明,他大我五岁,人心地也很好,很聪明,也有一点悟性,我就劝他一起到台中来学经教。他好像在台中住了三个月,住不下去了,他为什么?进度太慢了。老师的经学班,一个星期只上一天课,三个小时,这要学到哪一年!没有耐心,走了,走了就赶经忏。以后他到香港来,在香港往生的,他是江苏人。所以我就有耐心,一个星期学六个钟点,两次。

  一次是听老师讲经,两个小时;另外一次是老师讲古文,三个小时。跟李老师每个星期接触就两次,总共五个小时。慧忍法师,我跟他讲,我在台中一个星期五个小时,对我来讲非常合适,为什么?我能够完全把它消化,我很轻松。如果时间加一倍,要是一个星期学十个小时,我还能学、能接受,不过要紧张一点,不会那么轻松。学的东西要彻底消化,才真学到东西。李老师的标准实在讲很简单,你完全懂得,你能够讲得出来,他的标准是这个。我听他讲经一个小时,我复讲大概可以讲到五十五分钟,有这个能力。但是我听他讲经,我看古人的批注,我至少要看四种批注。然后听他讲经,他是怎么讲这段经文的,我心里就有个盘算,我要讲我是怎么讲,他是怎么讲的,他哪些地方比我讲得好,我哪些地方没有见到,不如他的,我学这套东西,我不是完全学经文。因为经文有文、有批注,但是怎么样表达,怎样灵活运用,这个东西是要你长时熏修,你才体会得到,老师没法子教你,老师只能教规矩,不能教你巧。

  这规矩怎么用法那所谓是在乎你自己,「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」,那就要长时期去观察老师怎么运用的。原理原则很简单,我在台中不到一个月就统统学到了,学了不会用,就好像兵法一样,《孙子兵法》,我用两个星期把它学完了,不会打仗,你没有法子在战场上去用,学讲经也是这个。基本的原理原则两个星期就学完了,如何在台上八面玲珑,那老师没办法教你,只有你多看、多听、多去观摩,看他老人家怎么样运用。所以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。所以学是学活活泼泼的东西,不是死呆板的经文,那个不需要学。没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,你怎么能体会?场景千变万化,你如何来应付?尤其这种讲座属于叫大讲座,为什么?听众程度不齐,年龄有七、八十岁的,到十几岁的;程度有小学没有念过的,还有大学毕业念博士班的,程度不齐。你如何能叫这些听众听了都点头、都欢喜,这可不是一桩容易事情。学校上课学生程度整齐,好讲,这个不好讲。这个东西就是学的难处。

  古时候讲经的大德都是长时跟老和尚的熏习,担任复讲小座,培养弘法人才就是教他讲小座。今天听的这部经,一个小时经,到明天你再讲回去给老师听,用的是这个方法。自古以来全都是复小座成就的,这个方法从哪里来的?从阿难尊者来的,你看阿难结集经藏全是复讲,不能有自己的意思,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,不增不减,把老师所讲的东西全说出来。自己有见解,甚至于比老师还高明,不许你讲,培养你的忍辱波罗蜜,不让你发挥,这是什么?这就是压住你,不让你有贡高我慢的习气,不许可你自以为是的这种意念产生,一定要学谦虚、学卑下,都在这生活当中去锻炼。学经教,德行都在里头,才真能学到东西。

  末后第十门,「主伴圆明具德门。横竖万法成为一大缘起」。这就是前面九门所显示的,前面的八门都是从空间上说的,第九门是从时间上说的,时间是竖,时间跟空间这一交叉,相即相入,十法界依正庄严就现起来了,这是一大缘起。十法界上面四法界是佛法界、菩萨、缘觉、声闻,这个通常称之为净土。因为这个里面没有见思烦恼,见思烦恼都断了,尘沙无明都轻,都不重。下面这是六道,就是天法界、修罗法界、人法界,再到三途,这合起来十法界。六道是染,染污,叫秽土。所以这个一大缘起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出现了。

  「法法交彻」,这一句话非常重要,任何一法都不是独立的。现在科学发现了,宇宙之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独立存在的,就包括一个极小的电子、原子、粒子,都不是独立存在的,都是互相交叉的。你看这个佛在三千年前说出来,现在科学家把它印证,真正找出来了。一切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,统统是交彻的,就是互相关联的,不能独立的,所以宇宙是一个整体。「故随举一法,其它一切法即伴之而缘起」。真的是随便拈一法,这一法出现了,一切法统统出现,都跟着一起起来。这一法称之为主,一切法是伴。譬如我们到人间来了,我是主,我到人间来的时候,看到这么多人,这么多众生,那就是伴,是跟我同时起来的。那我们要问,我没有的时候,这个宇宙在,它本来就有了,它不是跟我同时起来的。这话讲得好像是有道理,它不是事实。事实是什么?事实是我起来了,跟我一起起来的。这个话很难懂。如果你真正能够明了弥勒菩萨所说的,「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,念念成形,形皆有识」,你就明白了,全是假相!科学家讲得对,如果不是科学家提出这些报告,我们对这个真有问题,真有疑问,这个疑问找不到答案。其实答案就在面前,我们迷而不觉,几时开悟,就明白了,没有开悟,你没有见到,开悟就明白了。

  像我们从灵界得到的信息,这梵师在我们身边学佛这么多年,为什么还造那么重的罪业?半信半疑,所以造作重业,该堕地狱,她自己清楚。得这么多善缘的加持,让她能见到阿弥陀佛,一见佛,她完全相信了,把所有这些疑根断掉,那就变成功德了,所以她能够往生,还能往生实报土。证明了善导大师的话,「三辈九品,总在遇缘不同」,她遇的缘殊胜,她就能高品位往生。多少人修得比她好,品位没有她那么高,缘的关系很大!给我们的同学们带来信心。她能够忏悔,我们看到她的忏悔文,她的忏悔文我是这几天才看到的,以前没有看到,看到我都感到很惊讶,如果这个忏悔文是真心的,真会消业障。但是这个忏悔文是半年之前写的,这半年当中她能不能保得住?如果能保住,一直忏悔,没有后悔的心,没有改变的心,她就得利益了。能不能往生,关键是在最后一念,所以她还是属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十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