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四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为极乐世界,做得到,不是做不到。用什么方法?用阿弥陀佛的方法。阿弥陀佛是什么方法?教学。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天天教学,没有一天不上课。往生在极乐世界那些菩萨们,天天在学习,没有一天空过。极乐世界无比殊胜,阿弥陀佛是校长,十方世界诸佛如来是极乐世界这个学校的教授。所以生极乐等于生一切诸佛国土,亲近阿弥陀佛等于亲近十方一切诸佛如来,真正不可思议。

  我们看底下一句,「从行显理」,佛法所讲的诸法实相,从我们的行当中,我们的思想、言语、行为,理显示出来了,这个理才是真理,这个理没有秘密。「注家释题」,批注经的人解释经题,「须明本经题中别具之教行理」,这一定要知道,不能不知道。「专就本经」,现在就我们这个经上的经题,十五个字,「则佛说大乘是教,庄严清净平等觉是行,无量寿是理。无量寿表三际一如」,三际是讲时间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是一不是二。不但三际一如,十方一如。三际是讲时间,十方是讲空间,空间跟时间合起来,现在科学称为四维空间。三维是长、宽(这是二维),再加上个立体,就变成三维,科学里面讲点、线、面,再把时间加进去就变成四维空间。空间维次有多少?在理上讲,无尽无量。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?是从分别执着上产生的,换句话说,我们不分别、不执着,这个现象就没有了。所以空间维次是可以破除的,它不是真的。

  我们再看下面,「涅槃常住之法身本体,亦即众生本具之佛性,是心是佛之本心。故判属于理,盖其为实际理体也」。实际理体就是自性、就是本性、就是法身、就是涅槃,这是理。「佛说大乘是教,即依此无量寿之理体,直指大乘为喻,为宣说众生本具之大经,判之为教,义甚分明」。这个里头一定要知道,教行理都是自己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是外头来的,自性本具。「又从教起行,故下文中庄严清净平等觉,即是佛所教化之妙行。一句阿弥陀,以之庄严自心,清净自心,是即依教修行」。这个四句非常重要,无比的殊胜,这就是教我们一向专念,真信真愿就是发菩提心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这是真正修行。这个修行,庄严自心,清净自心,只有这一句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,一个杂念都不容它渗透进来,你的自性清净心就现前了,是即依教修行。在行门里面,这个修行方法最简单、最直捷、最稳当、最可靠、最殊胜,八万四千法门再找不到跟这个法门相同的。这个道理事实如果我们真的明白了,那是大福报。为什么?你这一生作佛去了。世出世间一切法还有比作佛更殊胜的吗?没有了。这一生就没有白来,这一生过得真有意义、真有价值,确实无与伦比。

  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」,这是「大势至圆通章」讲的。「圆显本具之平等觉,是以行显理也」。显示什么?显示平等觉。不需要用任何方法,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,把自己的烦恼念掉了,把自己的业障也念掉了。所以这个法门,烦恼再多,不需要断,佛号念好自然断了,业障再重,造五逆十恶罪,佛号念得纯熟,业障也消掉了,真正不可思议,平等觉就现前。断烦恼、消业障、证平等觉,这就是以行显理。「又得往生者,悟无生忍,从体起用,复以此平等妙法,平等普度一切众生,往生净土,同证大觉,复是从行显理。」你看只要往生,往生决定证无生法忍。无生法忍是什么?见到宇宙万有的真相。真相是什么?真相是一切法不生不灭,这叫无生忍。忍的意思有同意的意思,认可,有肯定、承认,一切法无生,一切法无灭。从体起用,再以这个平等的妙法平等普度一切众生,为什么?你的心真的平等了。平等就是于一切万法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有分别、有执着就不平等了。为什么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?一切法的真相你见到了。

  真相是什么?《金刚经》上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这是一切法的真相。又说得更简单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这个相就是现在科学家所说的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,三种现象都不是真的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那什么是真的?没有这三种现象就是真的。哪个地方没有这三种现象?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这三种现象,真如本性里头没有这三种现象,那是真的,真的就是哲学里头所说的宇宙万有的本体。佛证得了,法身菩萨也证得了。法身菩萨证得,没究竟,必须要等无明习气断尽了,你才证得究竟。证得究竟只有一个位次,妙觉。我们可以这样说法,这大乘经上佛常讲,八地菩萨就能见到,换句话说,宇宙人生的真相八地菩萨见到了,他不是听说的,他是自己看到了。看到什么?看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看到像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法无所有、毕竟空、不可得」。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,愈来愈清楚,愈来愈明白,到妙觉位,实报土不见了,究竟圆满,回归寂光,契入常寂光了,跟常寂光融成一体。所以自己证得之后,也用这个方法普度一切众生。方法就是劝人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就这个方法,同证大觉,这又是从行显理。

  下面第五段,「以经题配三觉」。「则无量寿是体大,庄严清净是相大,平等觉是用大」,跟《华严经》一样,体相用三大。「依《汉译》,无量清净平等觉即阿弥陀佛义」,在这一句佛号里头。「更可以本经题配三觉」,在经题里头。「无量寿佛,是我本觉。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以庄严自心,是名始觉。始觉合本觉,直趋究竟觉,即题中清净平等觉也」,圆满的大觉。这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义理无量无边,无有穷尽,世出世间一切法全在里头,它是自性的德号,是自己自性的德号,也是一切众生共同的德号,念这一句名号就是念自性的全体。世尊在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、德能、相好一切具足,没有一丝毫欠缺,就在这一句佛号当中。念佛的人很多,对于佛号里头含义知道清楚的人不多。这部经里头讲得清楚、讲得明白。末后这一段,始觉合本觉,直趋究竟觉,就是题中所讲的清净平等觉。

  最后一段,「又可解为平等觉是我本觉。起心念佛,以自庄严,是为始觉」。本觉,我们中国人讲本性、讲本善,本性本善跟此地平等觉是一个意思。什么是善?觉才善,不觉就迷了,迷了才会有十法界、才会有六道轮回,觉就没有了,所以平等觉是自性里头本有的。起心念佛,以自庄严,这是始觉。这句话不可思议,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庄严自己?金银财宝不足以庄严,格物致知也不足以庄严。格物两个字的意思有一些人错解了,把格物两个字当作研究一切的物质现象。古来的祖师解释这两个字是,格是格斗,物是物欲,格物的意思就是要跟物欲去做一番格斗,你能把欲望打败你就胜利了。所以格物的意思是什么?断烦恼,放下习气,这叫格物。格物致知要用章嘉大师的话来说,格物是放得下,致知是看得破,看破智慧就生起来了,这个解释得好!圣贤学问,佛菩萨之道,首先就在把烦恼习气放下,就是格物,从这开始。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闻利养,放下贪瞋痴慢疑,放下杀盗淫妄,你才能够体会到圣贤教诲,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经你才能看得下去,你才会看得懂。这些东西不放下,它是障碍,堵住你的悟门,你怎么看不会开悟,怎么听也不会开悟,烦恼在扰乱你。

  为什么有的人听经一听就开悟?他没有烦恼,他没有习气,他心地清净平等,所以一接触很容易开悟。不能开悟的原因就是心里杂乱无章,严重的染污,他所学习的这些圣学都变成了知识,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也。如果没有障碍,真正体会到了,那是你自性本具的性德,一一性德皆具足无量功德,不一样!像本经上讲的三种真实,真实之际,你得到了,真实智慧,你也得到了,真实利益,都得到了,三种真实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。所以怎样庄严自己?念佛就没错。念的是自性佛,起心念佛,这是始觉,「始本不离」,始觉不离本觉,本觉不离始觉,「直趋觉路,顿入寂光」,这还了得!「证无量寿」,无量寿就是自性的理体。这个寿字在此地是代表,举出这一个例子,性德无量,真的无量,无量寿命、无量智慧、无量德能、无量相好,样样都无量,样样无量里面以寿命为第一德,如果没有寿命,一切无量全都落空。所以寿命是无量功德里头第一德,首先要有寿命,一切无量你才能够享受得到,不至于落空。

  「如是则平等觉是我因心,无量寿是我果觉」,这两个合起来了,有因就有果,因是清净平等觉。经题里面给我们显示,我们念佛目的在哪里?目的就是要把清净平等觉心找回来。我们今天的心不清净,严重的染污,见思烦恼染污我们,尘沙烦恼染污了,无明烦恼染污了,这三样东西统统放下了,清净平等觉就放光,完全恢复了。用什么方法?就是一句佛号,这么简单,这么容易。问题你要用真诚心去念,才能产生效果。印光大师说得好,「一分诚敬,得一分利益」。念佛用什么心?诚敬心。百分诚敬,你得百分利益,万分诚敬,你就得万分利益。不诚不敬,那是古人所谓的,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,一分功德都得不到。为什么别人念佛能成就,我念佛不能成就?用心不一样。学佛最重要的无过于用心,用什么心?用真诚心,学着用真诚心待人接物。别人用心是欺骗我,我还用真诚心对他吗?没错。为什么?因为我要作佛,我用真诚心是因为我要作佛,他用欺骗的心、不真诚的心,他搞六道轮回的,我如果跟他一样的话,我也要搞三途、搞六道,这就错了。只要是我真正发心求生净土,我对待任何人,一切人事物,我都用真诚心,一心无二心,我才能成就得了。别人欺骗我,别人羞辱我,别人陷害我,我还有报复的念头,还想有报复的行为,错了,你跟他是同一等,这就是搞六道三途,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,搞这个事情去了,这错了,大错特错。应该怎么样?应该要觉悟,我要学佛、学菩萨,我不能学他们。

  我们在经上看到,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,做忍辱仙人,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,有没有怨恨?一丝毫的怨恨都没有。被歌利王凌迟处死,菩萨在临死之前跟歌利王说,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。释迦牟尼佛成佛了,第一个得度的憍陈如尊者,憍陈如就是过去的歌利王。佛说话算话,真的第一个度他,这是佛陀现身说法做给我们看的。为什么?因为佛知道,事实真相是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,不是别的,一体,哪有不爱护的道理!牙齿咬到舌头,舌头要不要报仇?要不要把牙齿消灭?不要。为什么?一体。能真正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,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自然生出来。无缘是无条件,慈是爱心,悲是怜悯心、同情心,自然生起,没有任何条件,而且全心全意去帮助他,没有丝毫怨恨。这样的心态念阿弥陀佛,决定得生。如果不是这个心态,还要造业,你怎么能脱离六道轮回?

  说到这个地方我突然想起,前天有个同修告诉我,说外地,那当然就不是香港,有人拿着我的名义去募款,说我交代他的,要建道场。这些事情过去我也听说,我也曾经做过多次的报告,同修们决定不能相信,尤其是在国内。我一生不建道场,我也不要道场,我也不要钱。同修们在此地供养我的这些钱财,我全部拿去印经去了。现在印经、做光盘,流通佛法,这是好事。建道场,把钱财埋在地下,错了,不起作用。而且道场如果建得大,建得富丽堂皇,多少人看了起不善的念头,想据为己有,那你就造业了,你帮助别人堕落,不是成就人,这是不应该做的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没有建道场,一生游化在世间,哪里有缘哪里去,居无定所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要道场干什么?在我们这个时代,有多少同修希望有个安定的地方在一起修行,我觉得印光大师的教诲非常好,建小道场,共修的人数不超过二十人。道场小,容易维护,二、三个护法就有能力照顾到,这是正法道场。道场不在大,同修人数不在多,在个个有成就。个个都能看破,个个都能放下,将来个个都能往生,这是成就,这是如法的道场。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晓得,现在国家的政策,境外人士,我们算是境外人士,台湾、香港、澳门都算是境外人士,出家人在国内不可以从事宗教活动,我们一定要遵守。探亲、旅游没有限制,我们随时可以进去。进去不能讲经、不能参与宗教活动,这是什么?我们得持戒。世尊留下最重要的戒,「不谤国主,不作国贼,不漏国税,不犯国制」,制就是国家的法律,不能违犯。我们做一个好公民,做一个好榜样,一定要服从。所以有人说我要在大陆建道场,全是假的,没有一个是真的,用这个名义去化缘、去募款,大家要提高警觉,那是假的,骗人的。如果有这个事情,你们可以打电话来问我们这个地方,香港佛陀教育协会,你打电话问问这边有没有这个事情,你就清楚了,千万不要上当。认真的听经、念佛,功德无量无边。

  「如是妙义辗转无尽,悉在一题之中。是故《圆中钞》疏曰:闻首题名字,获无量功德。钞曰:如《金光明》,及诸大乘,多作此说。」这是诸佛如来、祖师大德在解释经题的时候都有这个说法。闻首题就是经题的名字,就获无量功德。闻首题名字,对这部经的大意也就略知大概,我们学习的方向、目标、宗旨就能掌握住。所以名字功德不可思议。本经如是,一切经亦如是。「总释名题」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四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