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解科注 第六十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中国人讲和平,和是因,平是果;平是因,安是果;安是因,乐是果。

  今天这个世界,无论是贫富贵贱,在这个世界上觉得没有安全感。为什么?没有安,因为没有平等。为什么没有平等?没有和谐。我们一步一步细心去追寻,原因就找出来了,找到最后是迷失自性。于是我们明白了,为什么这些圣贤,古今中外都重视教学,而教学的内容总不外乎仁慈博爱。仁慈博爱这些性德,都是每个人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,是我们迷失了。惠能大师开悟告诉我们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什么?具足真实智慧,真实的德行、才艺、相好,样样具足,没有一样欠缺。现在我们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?

  今天的问题,多少人都在盼望着,用什么方法能恢复社会的安定和平,化解地球上这么多灾难。经典、宗教现在世间人说是迷信,不要了,不能接受,都相信科学,科学家不能解决当前问题。好在出现了一批年轻的、新兴的科学家,他们也真用心,从物理的两个极端去研究。研究宏观宇宙的叫太空物理,跟它相反的是研究量子力学,一个是无限大,一个是无限小。量子力学研究的报告,居然跟佛经上所说的相同,讲的宇宙源起。宇宙从哪来的,万物从哪来的,生命从哪来的,最后一个核心的问题,我从哪里来的。他们的成就相当可观,几乎要达到透明的程度了。但是这种新兴课题,什么时候社会大众才能相信,才能接受?真正相信、真正接受,我们的生活必然改观,肯定把以前老祖宗东西慢慢都找回来。找回来再加新的研究,看看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有没有价值,慢慢都会发现了。老祖宗的东西不迷信,里头有大学问!

  于是有很多人怀疑,在五千年前、一万年前这些人,他们的智慧从哪里来的?量子力学家发现,人的意念有一种本能,无需要学习,自然对于宇宙的原理他就知道。证明心理跟物理是一不是二,说明二分是错误的,这个二分就是科学里面的心理学跟物理学。现在发现心理跟物理不能分,它是一桩事情。所以,新兴科学提出「以心控物」,就是佛法里常讲的境随心转。心是什么?念头,念头可以转变世界,而不是科学技术。念头要好,不能有损害的念头,不能有逼恼的念头。但是损害别人的念头、逼恼人的念头很多,这个念头非常强大,《念力的秘密》那本书里面讲得很清楚。可是,别人的念头再大,那个力量再强,他们人数众多,现在有善念的人少,恶念的人多,善念还能够存在,真是因为古人所说的「邪不胜正」,正念只要坚定不移,邪念没办法破坏。如果你有丝毫动摇,那你就保不住;一丝毫动摇都没有,你会成功。

  念佛的人坚持西方有极乐世界,有阿弥陀佛,这个念头非常重要!全世界人都不相信,我相信有,我相信是真的,到最后我能往生极乐世界。不信的人不能往生,依旧搞六道轮回,这都是事实真相。我们肯定佛是圣人,佛不害人,佛没有逼恼人,佛菩萨都有真诚的慈悲,我们要向他学习,要培养自己真诚慈悲心,这决定是正确的。任何的障碍也障碍不了我,我们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加上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我们就可以成就。最重要的是要把性德恢复,这个十条全是性德。

  第三「乐守护心」,这个乐是爱好,喜爱佛法。喜爱从哪里生的?真正认识它,真正了解它,你对它才生欢喜心。你对它不认识、不了解,这心生不起来。真正认识,真正了解,这个爱心就生起来了。所以「念佛之人,于佛所说正法,当须不惜身命,守护爱惜,是名乐守护心」。我们常常讲的正法久住,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正法久住?自己真信、真愿、依教修行,这就是正法久住。佛在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好,有讲经的、有听经的、有真修行的、有真往生的,那就是正法。现在在时间上讲是末法时期,末法时期有正法;换句话说,正法时期也有末法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在舍卫大城讲经,经上有记载,舍卫大城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,不认识,连名字都不知道。释迦牟尼佛所有的活动不知不闻,那不就是正法时期的末法吗?我们生在末法时期,遇到这部经典,遇到净土法门,这就是末法时期的正法。我们遇到了,能解、能信、能行,我们真求往生,临命终时佛来接引往生净土,那就是证果,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正法。正法要这样才能久住世间,没人学了,正法怎么住?

  第四「无执着心。念佛之人,常以智慧观察于一切法,不生执着,是名无执着心」。这一条重要!学佛不能成就,只能够增长一点善根,这一生不能成就,还得来生后世,原因就是分别执着放不下!执着里面特别是情执,所以要用智慧观察,才能破情执。情是迷。只有佛菩萨把情执让它还原,它本来是什么?本来是智慧,智慧迷了变成情执。情跟智是一体,一体的两面,觉悟了叫它做智,迷的时候叫它做情,是一而二,二而一。事实真相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情就变成智慧;搞不清楚、搞不明白,迷执,智慧就变成感情。智慧深是好事,感情深,麻烦了。古德有句话说得很好,叫「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净土」。我们想想我们现前,自己认真反省,是不是情爱很重?如果这个东西确实很重,难分难舍,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想脱离六道轮回就真难了!我们念佛的心专不专一?专念阿弥陀佛,不但要专,还要非常专注,感应自然现前。我们自己完全不知不觉,我们专什么?情执很专,你细心去观察,情执专,念佛散漫。所以念佛功夫不得力,情执想把它拔除拔不掉。在我们眼前摆的,这是真相。

  怎样拔除情执?这是大事。念佛是很好的方法,佛号念不下去,于是就功夫不得力。要怎样才能产生效果?还是智慧。这智慧从哪来?从读经,古人说的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这话是真的。佛说得非常好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慧开了,情执就化掉,化成智慧,问题真能解决。所以学习,决定不能疏忽「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」。我们知道这个方法,没做到!我们长时间都是在胡思妄想,没有把这么好的时间、宝贵的时间专注在一门上。如果真的专注在一门上,我们在世出世间典籍里面所看到的,中等人的禀赋,应该在三、四年之间心就能定下来。只要他专在一点上,叫专心,在佛法称之为三昧,得定。我们这边前面讲的身心安静,就会得到这个境界。身心安静的人生智慧,不生烦恼。

  烦恼里头最严重的就是情执,只有身心安静下来,才有智慧把情执化开,真正解决了问题。人聪明了,不迷惑、不胡涂了,眼光扩大了,不专注重在现实,会想到将来,会想得很远。我们在这个世间再亲爱的人,聚散无常,纵然活到一百岁也不过三万六千日,不长!真正觉悟了、明白了,大家一起念佛求生净土,将来到极乐世界个个无量寿。这是聪明人干的事情,这是真的爱、真的情,到极乐世界。到那边去成佛,到那边去成菩萨,志同道合,永远护持正法,帮助一切苦难众生,为一切苦难众生做福田,这个有意义。所以只有智慧开了,眼光远了,才知道这是我们应该走的一条路。现在我们想这个、想那个,全想错了。

  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解科注 第六十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