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到,所有现象都是相互依赖而生存的。
所以人与人之间要把关系建立好,这个关系就是互相依赖,你才能够生存。人是这样的,物质现象也是这样的,山河大地、矿物也是这样的,统统都是相互依赖它才能生存,这个现象才能维持;如果不能相互联系,这个现象就灭了,就没有了。虽然互相依赖,它还是生灭,但是生灭现象存在,就像我们在银幕上看电影的画面,它画面在,它一张一张的相互连起来的,它不能独立。如果它要独立的话,它的时间就是二十四分之一秒,它就没有了。如果说我们现前所有的一切现象,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,要照弥勒菩萨的说法,它存在的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我们怎么能知道?我们用一秒当中所看到的,实际上它是一千六百兆个画面浓缩在一起,我们看到了。分开了,分开就没有了;它混合在一起的时候,我们看见了。这是实际理体,这是诸法实相,这是佛知佛见。
下面说,「又《长阿含经》曰:如来大智,微妙独尊」。这个话是真话,没有丝毫夸张。如来大智,这个如来不是讲释迦牟尼,也不是讲阿弥陀佛。如来是什么?如来是自己的自性。如果他称佛,佛是从相上看的,指定某一个人;从如来,如来是讲自性,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如来就是《华严经》上佛所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自性本具的,大家都平等,没有哪个比哪个高,没有哪个比哪个差,没有,平等的。我们今天看到这些现象完全是不平等,不平等是你自己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,自性里头是平等的。自性里头一法不立,一法不舍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来不去,不常不断,真的是平等。所以我们要以平等的心来看这个世界、来看万物,以平等的心,以真诚的爱,这个爱就是慈悲,就是我们中国老祖宗教给我们的「父子有亲」那个亲爱,那个亲爱是性德、是自性。真诚的这个爱心,你是用真心、用性德与所有的现象、所有的众生和睦相处,这个世界就非常美好。决定没有竞争,决定没有控制,决定没有占有,是幸福美满的人生,彼此都能互相尊重,没有任何妨碍。这些是从电子这些极微之微里头看到的现象,这一个粒子在此地,一会它又跑到那边去了,那个又跑到这边来,它都是交互的,它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,而且都是和睦相处,没有排斥。这是什么?从物理现象看到基本的物质,它是什么一个状态。
我们能够随顺自然,那就是真正的幸福美满;违背自然,我要控制、我要占有,这是违背自然,我不跟人合作,这违背自然。所以佛,你看看普贤菩萨教我们「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」,这就是没有占有、没有控制,没有这些错误的念头。跟一切众生平等对待、和睦相处,这是随顺性德,普贤的十愿就是把性德归纳为十大类。我们把性德恢复起来,礼敬诸佛,一切恭敬,没有一样不恭敬的。毁谤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对他恭敬,没有一丝毫怨恨的心。对于蚊虫蚂蚁恭敬,跟对诸佛如来的恭敬是平等的、一样的,决定没有等差。但这里头要晓得,我们在形式上有等差,心境上没有等差。我们见到佛会顶礼三拜,我们看到一群蚂蚁你也顶礼三拜,那就笑话了。但那恭敬完全一样,我们的表态不一样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所以礼是讲节度的,我们看到一群蚂蚁,我们恭恭敬敬站在那个地方,或者蹲在那个地方,合掌称牠蚂蚁菩萨,这对了,你趴在地下磕三个头错了。
恒顺众生,我们今天学佛,学佛的同修都知道,见到出家人无论在什么地方,公共场合也趴在地下磕三个头,对不对?不对,错了。错在哪里?你这么一做,让许多人想学佛的人:不行,我不学了,在这个场所,大庭广众之下要我磕三个头,我不干。你把人家学佛的心打断了,这就错了,要恒顺众生、随喜功德。现在最敬礼是三鞠躬,我们合掌三鞠躬,这最敬礼了,通常合掌一鞠躬就可以了。这是什么?大家都能接受的,一定要懂这个道理,因人、因时、因地、因事不同,不是一概而论的。中国在古代,最敬礼是三跪九叩首,在那个时候你见到长辈,你不行这个礼,别人骂你。现在时代不一样了,在今天,你要行这个礼人家就要批评你,你行三鞠躬大家称赞你。古时候那个时代行三鞠躬,人家会骂你大不敬,时代不一样了。所以学佛,佛是真实智慧,通权达变,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。你在外国,外国礼节就不一样,过去我常常访问印度尼西亚,印度尼西亚是伊斯兰国家,他们见面是拥抱。那我们到那儿,他要抱着我,我要拒绝他,这个人家要骂你。一定要随顺,入境随俗,这就对了,大家就欢喜,这是很浅显的例子。饮食起居都有一定的规矩,他们对我们很好,知道我们素食,招待我们的时候他也做一盘素食给你,这个我们就很感激,会把我们吃的东西分开。
所以「如来大智,微妙独尊」,这叫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这最尊,没有比这个更好的、更高的,没有。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这叫如来大智。「综上而言,得微妙法者,即契世尊之佛智」,如来所见、所闻、所知的是究竟圆满的。「入实相之妙理」,这个妙字用得好。自性永远如如不动,它起作用的时候,真的是像贤首国师《还源观》上所讲的「出生无尽」,这就是妙理,没有边际的。就像我们玩万花筒一样,千变万化,找不到两个图案是相同的。构造非常简单,会产生无量无边、无数无尽的变化,妙!「证正真之菩提,故成正觉」,这个证就是得到,科学里面讲的证明。正真的菩提,正是不邪不偏,真不是虚妄的,菩提是觉悟、觉了、明了,这就叫成正觉。成正觉一般叫成佛,这个正觉是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。「正觉者,如来之实智」,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,「故成佛曰成正觉」。「最正觉者,崇显佛觉」,崇是崇尚、崇高,显是明显,佛之知见是「无上圆满究竟」。
今天科学跟哲学,他们终极的目标就是这桩事情,这桩事情他做不到,科学家自己也说做不到,什么原因?他用心意识,他还是用的分别心,用第六意识。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这桩事情用心意识,心意识是虚妄的,妄心,妄心只能够缘假的境界。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问题,他会搞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十法界以外的他无能为力。因为十法界具足三种现象,自然现象、精神现象、物质现象,所以他用五根眼耳鼻舌身,他用第六意识,第六识的分别、第七识的执着,他可以缘得到,自性缘不到。自性就是它没有现象,它无处不在,它无时不在,它是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。就像电影的银幕一样,一切画面都在它那里动,它什么都没有,它没有现象,没有画面。不是物质现象,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缘不到,眼要看、耳要听,没有物质现象,五根缘不到;它不是精神现象,我们第六意识、第七识缘不到,你想不到它;它不是自然现象,连阿赖耶见分也缘不到。所以佛说,这桩事情「唯证方知」,证是什么?放下就是。科学家不肯放下。他们从高深的数学里面推断,有这个可能,有这个理论、有这个现象的可能性,然后再用精密仪器去观察、去寻找、去探索,找到了。这全是世间法,用心意识。本能不要用心意识,见得比科学家还要清楚,还要真实。所以佛法、古圣先贤他们用本能,无需要用这些机械、这些仪器,不需要用这个。
下面说,「最正觉者,崇显佛觉之无上圆满究竟。如《释迦谱》曰:得无上正真之道,为最正觉。《会疏》曰:觉之中为最极,故云成最正觉。成最正觉即究竟成佛」。这在《华严经》上称之为妙觉果位,就是此地讲的究竟成佛,等觉再上去就是妙觉,妙觉就圆满了。等觉是菩萨的圆满,因为菩萨的位次到这儿最高了,上面没有了。往上提升就是究竟的佛果,回归到常寂光。等觉还住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里面地位最高的,再提升就回常寂光了。所以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实的,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没有说实报土例外;没有讲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实报土除外」,没有说这个话,所以实报土也是虚妄。真的呢?真的就是自性,那是真的,它不生不灭,它没有现象。它什么都不是,能为一切法作本体,也就是一切法都是从它显现出来的。怎么显现的?为什么显现的?感应道交。
这个感应道交,现在科学也有一点发觉了,发觉什么?我们的念头能够控制物质,能够改变物质现象,他现在发现这个事实。提出「以心控物」,我们的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现象,最小的范围是控制我们的身体,我们的身心都是物质现象。肉身是物质现象,思想是精神现象,意念可以控制物质的身体。物质身体那就是疗愈,我们有毛病,恢复健康,不需要医药,不需要诊断,用意念,好的念头身心就健康,负面的念头身体就会有生病。大的作用可以改变宇宙当中星球,有这么大的能量,我们的念头能改变宇宙当中星球。能改变星球,我们地球上这些灾难,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化解吗?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那我们要问,诸佛菩萨、阿罗汉、辟支佛都有这个能力,现在地球上灾难这么多,为什么不帮助我们化解?他有能力,不帮助我们化解,这未免太不慈悲了!我们会向这个方向去想。可是灾难还是会发生,为什么?众生造的业太重,迷得太深、迷得太久,他不会觉悟,他回不了头来,那怎么办?这个灾难是帮助他觉悟,帮助他回头。我们这才明白,灾难是救众生的,是让你在这个真正省悟过来,回头是岸。好像小朋友做错事情,父母、老师惩罚他,你说那个惩罚他,是怨恨他还是爱他?不是自己小孩犯错,你为什么不惩罚他?爱他!那我们知道,灾难、地狱、饿鬼、畜生是爱众生,不是怨恨,这个道理要懂。这是一种手段,不是这个手段不能让他回头,不是这个手段不能让他觉悟,不是这种手段不能让他成佛道。这个灾难、这种手段,多少人往生极乐世界,本来能不能往生?不能。一听说灾难来,赶紧念佛求生净土。不是这个灾难你不会发这个心,你还去搞六道轮回,不晓得搞到哪一辈子。现在遇到这个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三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