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九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七十九集)  2011/12/13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079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三百二十一面倒数第三行:

  「诸佛剎中,以下共八句,显会中菩萨智德。文中诸佛剎中,皆能示现(见《唐译》),表诸大士普门示现之德,不但于此国土示现八相,亦于十方世界普现八相」。正是哪个地方有缘就在哪里现相,可以说菩萨的智德无量无边。在十方世界与有缘的众生,有缘就是有感,佛菩萨就有应,感应道交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无处不现身,无时不现身。下面这四句是比喻。

  【譬善幻师。】

  这个『幻师』就是现在讲的魔术,变魔术的,这一类叫幻师。这次我们在澳洲看到浙江的杂技团,变的那个确实很逼真,我们看不出破绽。一个纸袋子里面,拿出好像三盆花一样,怎么放进去的?那么大的体积,你真正无法想象,他就能变出来。一根棍子,在他手上动一下就看到许多花出来了。他们告诉我,这是这次表演里头最精彩的,特别表演给我看。这是幻师,他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但是让你看不出破绽。这些佛菩萨也如是,他在十方示现,应以什么身他就现什么身。像《普门品》里面所说的三十二应,三十二应是把他平常所示现分成三十二大类,每一类里面无量无边。形状、相貌统统可以不一样,与众生说法也无有定法可说。所以从这些地方我们就能够真正明了一桩事情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从谁的心想生?从我自己的心想生。不是从他,他没有心想,诸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着。他所有的示现完全是依我们的念头,我们起心动念,依这个来应的,众生有感,他来应的。感的人有念头,应的人没有念头,没有起心动念;应的人有起心动念,他就没有这个能力了。所以,吉凶祸福、智愚不肖全是自己身边的事情,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干。这个道理很深,大乘经上常说,我们细细去揣摩,我们没有感,他就不会有应。

  这是比喻,幻师是比喻。「《智度论》曰:西方有幻术人」,西方在当时普遍是指我们中国的西方,现在的西域、东欧,包括印度也都算西方。印度实在是南方,但是那个时候路是从西方再转到那边去,所以统统都称之为西方。有幻术人,就是魔术师,会变魔术。「一切皆能化现,宫殿城郭廊宇」,他能变现这个手法那确实非常高明,「结巾为兔,竖带为蛇,种种变现等」,这他常常在外面表演的。「故今借术者之幻化」,来比喻这些菩萨们,「大士之普门示现」,普是普遍,没有障碍、没有拘束,随时随地他都可以表演,「故曰:譬善幻师,现众异相」。这个善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明,很高明的魔术师,他能够变现种种异相。

  下面说,「于彼相中,实无可得」,这就是幻师。「因实知是幻,故于幻不迷」,我们晓得他是变魔术,知道全是假的,没有一样是真的,所以不被他迷惑。「如《宝积经》中学幻天子说偈赞佛」,学幻天子也是喜欢这些游戏,这些娱乐的方式。他赞佛,他说「如幻师作幻,自于幻不迷;以知幻虚故,佛观世亦然」。这个赞叹,四句偈赞叹得很好。幻师在那里变现,我们中国人叫把戏,现在叫魔术,自己知道是假的,所以他自己不迷。观看的人迷了,看不出破绽,以为是真的,其实全是假的。以知幻虚故,他为什么不迷?他晓得。所以诸法实相,一切法的真相他完全了解。佛观世间亦然,佛晓得这个世间全是幻化,所以佛不迷,众生迷了。觉悟的人告诉我们,这个世间所有的一切「如梦幻泡影」,《金刚经》上就说得很好。到你觉悟之后,你就明白了,原来全是假的。这是梦醒了,作梦的时候不知道梦中是假的,都当真,醒过来之后,这梦是假的。六道是一场梦,什么时候醒过来?证得阿罗汉果就醒了。醒了怎么样?六道不见了。醒过来是个什么样子?是声闻法界现前,六道没有了。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还是一场梦,这个梦什么时候醒?破无明就醒了,无明就是我们讲的起心动念。

  起心动念这句话说得没错,可是我们一般人听的会错会意思,不知道佛说起心动念的意思。佛讲起心动念是非常微细,这微细起心动念我们不知道。弥勒菩萨给我们说破了,一弹指有多少个起心动念?三百二十兆,一弹指。如果一秒钟我们能弹五次,那就一千六百兆,一秒钟。一秒钟里面起心动念多少次?一千六百兆次。这里头的一次,你能知道吗?这叫无明,这叫起心动念。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是这个一念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这一念不起了,接着念念不起,这个断掉了,念念不起,觉悟了。觉悟了十法界也是假的,十法界里头阿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全是假的,都不见了。这一醒过来是什么境界?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,平常大乘教里头把它称作一真法界,十法界是假的,这是真的。这个真假,佛法里头有个界定,凡是有起灭现象的是假的,起灭现象就是生灭;没有生灭现象叫做真的,诸佛如来的实报土里头没有生灭的现象。大乘经上常说,这宇宙万法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,十法界里面,心现识变统统具足;一真法界里面,只有心现,没有识变。他已经转识成智了,他没有识,识的作用没有了,就是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这个都没有了。所以那个境界里面所现的现象就没有生灭。

  我们要是往生到那个地方,那个地方是化生,不是胎生,胎生、卵生、湿生都没有,他是化生,变化的。只要你进入那个境界,你就现身,这个身相就很大,而且这个身相非常庄严,「身有无量相,相有无量好」。这个身相里头没有男女,真正叫平等相。佛的报身有多大、有多么庄严,你到那里去往生所现的相,跟那边诸佛菩萨就完全一样,完全是平等的。寿命很长,不老,他没有变化,寿命有多长?三大阿僧祇劫,这么长的寿命。但是没有变化,永远年轻,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生老病死在那个地方找不到。我们这个世间的八苦,生老病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五阴炽盛,在它那里全没有。所以,那个境界里头才是佛家常说的离苦得乐,那个里头没有苦。

  这个寿命确实无量寿是有量的无量,但是有量的无量到你把无始无明习气断尽了,就变成真的无量。去的时候是有量的无量,修成了,真的无量,不是有量的无量,真的无量。修成就是妙觉如来,比等觉还高一层。到你证到妙觉,实报土没有了,好像还是个梦境,这不存在了。出现的是什么?出现的是常寂光,你回归自性了,这才叫究竟圆满。说明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连实报土也是虚妄的,因为它有相。常寂光里头没有现象,没有物质现象、没有精神现象,也没有自然现象,它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。因为它三种现象都没有,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它存在。不是物质现象,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;不是精神现象,我们第六识、第七识想象不到;它也不是自然现象,连阿赖耶的见分也见不到。但是它能生一切现象,就像这个善幻师一样,惠能大师说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。宇宙、万法是它变现出来的,它自己,本体什么都不是,能现一切法。你要记住,所现的一切法都不是真的,现在科学家所说的,全是波动现象里面所产生的。所以整个宇宙是个波动现象。这些现象不一样、不相同,这什么原因?频率不一样,波动的频率不一样,有快有慢。波动频率慢的变成了固体,坚硬的东西,快一点的变成液体,再快一点变成气体,比气体更快的,就变成了光、变成了电磁波。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宇宙琳琅满目,道理在此地。真的看到实相了,像科学家今天观察到的,实相是什么?实相是波动现象。佛法没有讲波动,佛法讲从心想生,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心想就是波动。

  佛看这个世间,看器世间、看有情世间、看智正觉世间,大乘把世间分为这三大类。这三大类都不是真的,你不能执着,执着就错了。不但不能执着,你分别都没有这个必要,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你想想看,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生灭,它怎么会是真的?弥勒菩萨说得好,「念识极微细,不可执持」,不可执持就是说不能够分别执着,于一切法里头分别执着是大错特错!诸佛如来示现在世间,无论示现什么身分,三十二应,都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;不但没有分别执着,连起心动念都没有。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好像神通广大不可思议,其实这种能力每个人都有,平等平等。我们只要放下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跟诸佛平等。放下执着,只放下这一类,就跟阿罗汉平等;放下分别,我们就跟菩萨平等;放下妄想,跟佛平等。众生本来是佛,这个要记住。学佛学什么?回归本位,我本来是佛,我希望回归佛的位子,这叫真学佛。

  下面说,「亦正如《圆觉经》曰:知幻即离,离幻即觉」。这两句话讲得非常好,精彩极了!知幻是看破,离是放下,我们因为迷了,不晓得它是假的,所以分别执着。如果知道它是假的,根本就没这回事情,你在一切法里头自然就不起心不动念。这就是我们要问,为什么那些修行人,就是有功夫的人、佛菩萨,在一切法里头根本不起心动念?他知道真相,这个现象是假的不是真的,所以他不起心动念。连袁了凡,这明朝时候人,被一个算命先生把他的命算定了。真的,不是假的,二十年年年跟算的完全一样,所以他就不起心动念了。起心动念没用,何必操这个心?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面坐了三天三夜,不动一个念头。云谷禅师很惊讶,一个人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,不容易,佩服他,功夫高!向他请教。了凡先生很老实:我没功夫,我命给孔先生算定了,二十年来一点差误都没有,我起心动念不是冤枉起心,算了,不起心动念了。这不是真不起心动念,这是无明,他那个境界有一点像四禅天的无想定。佛法不起心不动念,但是他一切通达明了,他没有一样不知道。了凡先生不起心不动念,他什么都不知道,这完全不一样。他没有开悟,他完全被无明覆盖住,所以这还是错误。云谷禅师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七十九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 第4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