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科注 (第七十九集) 2011/12/13
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7-0079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大經科注》第叁百二十一面倒數第叁行:
「諸佛剎中,以下共八句,顯會中菩薩智德。文中諸佛剎中,皆能示現(見《唐譯》),表諸大士普門示現之德,不但于此國土示現八相,亦于十方世界普現八相」。正是哪個地方有緣就在哪裏現相,可以說菩薩的智德無量無邊。在十方世界與有緣的衆生,有緣就是有感,佛菩薩就有應,感應道交,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,無處不現身,無時不現身。下面這四句是比喻。
【譬善幻師。】
這個『幻師』就是現在講的魔術,變魔術的,這一類叫幻師。這次我們在澳洲看到浙江的雜技團,變的那個確實很逼真,我們看不出破綻。一個紙袋子裏面,拿出好像叁盆花一樣,怎麼放進去的?那麼大的體積,你真正無法想象,他就能變出來。一根棍子,在他手上動一下就看到許多花出來了。他們告訴我,這是這次表演裏頭最精彩的,特別表演給我看。這是幻師,他全是假的,不是真的,但是讓你看不出破綻。這些佛菩薩也如是,他在十方示現,應以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。像《普門品》裏面所說的叁十二應,叁十二應是把他平常所示現分成叁十二大類,每一類裏面無量無邊。形狀、相貌統統可以不一樣,與衆生說法也無有定法可說。所以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夠真正明了一樁事情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從誰的心想生?從我自己的心想生。不是從他,他沒有心想,諸佛菩薩沒有起心動念、沒有分別執著。他所有的示現完全是依我們的念頭,我們起心動念,依這個來應的,衆生有感,他來應的。感的人有念頭,應的人沒有念頭,沒有起心動念;應的人有起心動念,他就沒有這個能力了。所以,吉凶禍福、智愚不肖全是自己身邊的事情,與外面境界毫不相幹。這個道理很深,大乘經上常說,我們細細去揣摩,我們沒有感,他就不會有應。
這是比喻,幻師是比喻。「《智度論》曰:西方有幻術人」,西方在當時普遍是指我們中國的西方,現在的西域、東歐,包括印度也都算西方。印度實在是南方,但是那個時候路是從西方再轉到那邊去,所以統統都稱之爲西方。有幻術人,就是魔術師,會變魔術。「一切皆能化現,宮殿城郭廊宇」,他能變現這個手法那確實非常高明,「結巾爲兔,豎帶爲蛇,種種變現等」,這他常常在外面表演的。「故今借術者之幻化」,來比喻這些菩薩們,「大士之普門示現」,普是普遍,沒有障礙、沒有拘束,隨時隨地他都可以表演,「故曰:譬善幻師,現衆異相」。這個善,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高明,很高明的魔術師,他能夠變現種種異相。
下面說,「于彼相中,實無可得」,這就是幻師。「因實知是幻,故于幻不迷」,我們曉得他是變魔術,知道全是假的,沒有一樣是真的,所以不被他迷惑。「如《寶積經》中學幻天子說偈贊佛」,學幻天子也是喜歡這些遊戲,這些娛樂的方式。他贊佛,他說「如幻師作幻,自于幻不迷;以知幻虛故,佛觀世亦然」。這個贊歎,四句偈贊歎得很好。幻師在那裏變現,我們中國人叫把戲,現在叫魔術,自己知道是假的,所以他自己不迷。觀看的人迷了,看不出破綻,以爲是真的,其實全是假的。以知幻虛故,他爲什麼不迷?他曉得。所以諸法實相,一切法的真相他完全了解。佛觀世間亦然,佛曉得這個世間全是幻化,所以佛不迷,衆生迷了。覺悟的人告訴我們,這個世間所有的一切「如夢幻泡影」,《金剛經》上就說得很好。到你覺悟之後,你就明白了,原來全是假的。這是夢醒了,作夢的時候不知道夢中是假的,都當真,醒過來之後,這夢是假的。六道是一場夢,什麼時候醒過來?證得阿羅漢果就醒了。醒了怎麼樣?六道不見了。醒過來是個什麼樣子?是聲聞法界現前,六道沒有了。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還是一場夢,這個夢什麼時候醒?破無明就醒了,無明就是我們講的起心動念。
起心動念這句話說得沒錯,可是我們一般人聽的會錯會意思,不知道佛說起心動念的意思。佛講起心動念是非常微細,這微細起心動念我們不知道。彌勒菩薩給我們說破了,一彈指有多少個起心動念?叁百二十兆,一彈指。如果一秒鍾我們能彈五次,那就一千六百兆,一秒鍾。一秒鍾裏面起心動念多少次?一千六百兆次。這裏頭的一次,你能知道嗎?這叫無明,這叫起心動念。不起心、不動念,就是這個一念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這一念不起了,接著念念不起,這個斷掉了,念念不起,覺悟了。覺悟了十法界也是假的,十法界裏頭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全是假的,都不見了。這一醒過來是什麼境界?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,平常大乘教裏頭把它稱作一真法界,十法界是假的,這是真的。這個真假,佛法裏頭有個界定,凡是有起滅現象的是假的,起滅現象就是生滅;沒有生滅現象叫做真的,諸佛如來的實報土裏頭沒有生滅的現象。大乘經上常說,這宇宙萬法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十法界裏面,心現識變統統具足;一真法界裏面,只有心現,沒有識變。他已經轉識成智了,他沒有識,識的作用沒有了,就是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這個都沒有了。所以那個境界裏面所現的現象就沒有生滅。
我們要是往生到那個地方,那個地方是化生,不是胎生,胎生、卵生、濕生都沒有,他是化生,變化的。只要你進入那個境界,你就現身,這個身相就很大,而且這個身相非常莊嚴,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。這個身相裏頭沒有男女,真正叫平等相。佛的報身有多大、有多麼莊嚴,你到那裏去往生所現的相,跟那邊諸佛菩薩就完全一樣,完全是平等的。壽命很長,不老,他沒有變化,壽命有多長?叁大阿僧祇劫,這麼長的壽命。但是沒有變化,永遠年輕,不老、不病、不死,生老病死在那個地方找不到。我們這個世間的八苦,生老病死、求不得、怨憎會、愛別離、五陰熾盛,在它那裏全沒有。所以,那個境界裏頭才是佛家常說的離苦得樂,那個裏頭沒有苦。
這個壽命確實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,但是有量的無量到你把無始無明習氣斷盡了,就變成真的無量。去的時候是有量的無量,修成了,真的無量,不是有量的無量,真的無量。修成就是妙覺如來,比等覺還高一層。到你證到妙覺,實報土沒有了,好像還是個夢境,這不存在了。出現的是什麼?出現的是常寂光,你回歸自性了,這才叫究竟圓滿。說明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連實報土也是虛妄的,因爲它有相。常寂光裏頭沒有現象,沒有物質現象、沒有精神現象,也沒有自然現象,它無處不在、無時不在。因爲它叁種現象都沒有,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它存在。不是物質現象,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接觸不到;不是精神現象,我們第六識、第七識想象不到;它也不是自然現象,連阿賴耶的見分也見不到。但是它能生一切現象,就像這個善幻師一樣,惠能大師說「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」。宇宙、萬法是它變現出來的,它自己,本體什麼都不是,能現一切法。你要記住,所現的一切法都不是真的,現在科學家所說的,全是波動現象裏面所産生的。所以整個宇宙是個波動現象。這些現象不一樣、不相同,這什麼原因?頻率不一樣,波動的頻率不一樣,有快有慢。波動頻率慢的變成了固體,堅硬的東西,快一點的變成液體,再快一點變成氣體,比氣體更快的,就變成了光、變成了電磁波。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宇宙琳琅滿目,道理在此地。真的看到實相了,像科學家今天觀察到的,實相是什麼?實相是波動現象。佛法沒有講波動,佛法講從心想生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,心想就是波動。
佛看這個世間,看器世間、看有情世間、看智正覺世間,大乘把世間分爲這叁大類。這叁大類都不是真的,你不能執著,執著就錯了。不但不能執著,你分別都沒有這個必要,它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。你想想看,一秒鍾有一千六百兆的生滅,它怎麼會是真的?彌勒菩薩說得好,「念識極微細,不可執持」,不可執持就是說不能夠分別執著,于一切法裏頭分別執著是大錯特錯!諸佛如來示現在世間,無論示現什麼身分,叁十二應,都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;不但沒有分別執著,連起心動念都沒有。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好像神通廣大不可思議,其實這種能力每個人都有,平等平等。我們只要放下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跟諸佛平等。放下執著,只放下這一類,就跟阿羅漢平等;放下分別,我們就跟菩薩平等;放下妄想,跟佛平等。衆生本來是佛,這個要記住。學佛學什麼?回歸本位,我本來是佛,我希望回歸佛的位子,這叫真學佛。
下面說,「亦正如《圓覺經》曰:知幻即離,離幻即覺」。這兩句話講得非常好,精彩極了!知幻是看破,離是放下,我們因爲迷了,不曉得它是假的,所以分別執著。如果知道它是假的,根本就沒這回事情,你在一切法裏頭自然就不起心不動念。這就是我們要問,爲什麼那些修行人,就是有功夫的人、佛菩薩,在一切法裏頭根本不起心動念?他知道真相,這個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,所以他不起心動念。連袁了凡,這明朝時候人,被一個算命先生把他的命算定了。真的,不是假的,二十年年年跟算的完全一樣,所以他就不起心動念了。起心動念沒用,何必操這個心?跟雲谷禅師在禅堂裏面坐了叁天叁夜,不動一個念頭。雲谷禅師很驚訝,一個人叁天叁夜不起一個念頭,不容易,佩服他,功夫高!向他請教。了凡先生很老實:我沒功夫,我命給孔先生算定了,二十年來一點差誤都沒有,我起心動念不是冤枉起心,算了,不起心動念了。這不是真不起心動念,這是無明,他那個境界有一點像四禅天的無想定。佛法不起心不動念,但是他一切通達明了,他沒有一樣不知道。了凡先生不起心不動念,他什麼都不知道,這完全不一樣。他沒有開悟,他完全被無明覆蓋住,所以這還是錯誤。雲谷禅師…
《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九集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