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一样。万花筒只要转动,我们这边摆了一个人家送给我的,只要转动,里面的图案千变万化。我们起心动念跟这个东西一样,一个道理,但是范围广大,无法想象。为什么不起善念要起恶念?为什么不生净念,而生染念?对于六道凡夫初学的,帮助他断恶修善;向上提升,帮助他破迷开悟;再向上提升,帮助他转凡成圣;终极的目标,帮助他回归自性,成佛作祖。佛祖是大导师,他在十法界里头肩负起教化众生的使命,帮助一切众生「裂魔见网,解诸缠缚」,缠缚就是烦恼。
八缠里面首先无惭无愧,接着第三个,「嫉」,嫉妒。看不得别人好,看别人好自己就难过,这是很严重的烦恼,对自己的伤害很大。自己的福德已经不太大,这个嫉妒对福德的伤害非常大。我们在课堂常说,嫉妒障碍别人、破坏别人,别人受到的伤害是三分,自己受害七分,来生的果报在地狱,你就晓得多可怕。菩萨聪明,反过头来教我们修随喜功德,我们看到别人好,欢喜赞叹,全心全力帮助他、成就他,这个功德跟他一样大。人家带头在做,我们沾光,我们分享他的功德,这叫聪明。我们把它破坏,破坏对他没有什么损失,对自己、对大众产生重大的损失。为什么?这是一桩好事,是大的福报,破坏之后,这个地方的人没福,你把这个地方的人福报全破坏了,你造的罪多大。你别以为是一个人,牵累的人有多少?牵累的人愈多,你的罪就愈重。反过来,你要帮助他、成就他,将来得福的人愈多,你的福报愈大。如果说是这一个地区的人得福,这一个国家的人得福,全世界的人得福,你的福报还得了?不得了!
有机缘的人、有福报的人应该去做,在他有福报、有这个缘分的时候,他做起来轻而易举,很容易,修无量无边的大福报。如果说是障碍,让一切众生得不到福,那他造的罪业就重。世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就是教学,千万不要轻视教学。教学的生活虽然很清苦,值得。你不从事教学你不知道,教学里头有乐趣,佛家叫法味,这个乐趣超过世间,人间天上的福报没有法子能跟它比。所以真正聪明人、真正觉悟的人他肯干,这里头有法喜充满,人活在世间一辈子非常快乐、非常欢喜,你到哪去找!哪个行业能做得到?教学能做到,圣贤教育才能做到,不是圣贤教育做不到。为什么?他心不清净,他自私自利,只要有自私自利就不行,只要有八缠就不行,有八缠三缚这个味道他得不到,必须把这个东西除掉。人决定不能没有惭愧心,惭愧是人性、是本善,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人有良心。人忌讳别人指责,人不能够嫉妒,随喜、欢喜。
现在的人奇怪,让我们无法想象。古人聪明,你说著作,中国古人这个著作决定没有版权,别人要印欢喜、谦虚,我这个东西不好,你花钱要印对不起你,但是欢喜,承蒙你看得起,你去翻印流通。现在的人奇怪,版权所有,不准人翻印,换句话说,你的好东西(福报),这有版权所有就把它圈住了,你的福报就这么大;版权没有的时候,你的福报海阔天空。二00六年我在巴黎联合国总部开会,办了一个活动,才知道版权这桩事情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搞出来的。所以教科文组织没福报,搞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办法发展。它地方我去过,不大。这桩事情不是好事情,这桩事情把它的智慧福德全障碍住了,怎么会想出这个东西出来?这个人不是佛菩萨,这是魔王、外道。我们中国人家做的东西都是欢迎翻印,佛教的东西后头还加一句功德无量,提醒你印得愈多愈好。障碍,麻烦就大,那个罪业就造得重。
第四个「悭」,悭是吝啬,自己有的舍不得给人。悭里面最重要的是吝法,吝财他的果报是贫穷,吝法果报是愚痴。所以我们了解,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,你没有办法控制,你没有办法得到。人早晚都要离开这个世间,只是早迟而已,哪个人不死?肯定有生老病死。如果你要是想到一样都带不去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,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干什么?多积善业。积功累德是什么?这我带得去的,此地名闻利养没有一样能带去的,人家要给他,我要争取能带得去的,带得去的是真实功德,这做大好事。有这个机会要把握住,常常听经的人他觉悟,他明白了。今天做最大的好事,说老实话,救自己、救家庭、救社会、救国家、救世界,就是伦理道德的教育。有力量的人有,他不做,我们想做没福报,这福报是过去修的。劝人人不听。
四十多年前,星云法师找过我,他办了个东方佛教学院,就是佛光山刚开山,请我做教务主任。我给他建议,那个时候有一百三、四十个学生,我很想把学生分组,三个人一组,让他们自己志趣相投的,自己成立一个小组,每一个小组专攻一部经。我跟星云法师说十年之后,佛光山最少会出二十个世界顶尖的法师,那就佛光普照全球!他不听,他说这个做法好是好,不像学校。他采取一般大学里面那种教学的方法,就是交叉开课,请很多老师。不能接受。现在见面谈这个事情,后悔莫及,那时候要做还得了!现在他福报大,道场遍地球,真是五大洲每一个地方都有他的道场,都有佛光山的道场。我问他有多少?二百多将近三百个,很辛苦!我们两个同年,他还小我五个月,身体不如我。去年我跟他见面,我说你太累、太辛苦了,操心操得太多了。我是什么都没有,我不操心,一个道场也没有,所以我轻松。除了讲经之外读书,没有别的事情,所以身体还不错。那个时候我们在一块都是四十几岁,四十出头,这一晃四十年。
时间到了,这个八缠三缚还没讲完,我们留着下一堂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二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