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师。古时候人人都懂得。帝王跟老师见面不能坐在他座位上,他那个座位是坐北朝南,北方的地位高,南方是下方,北方是上方,坐北朝南,接见人都是这个仪式。老师来了就不行,他得下来,不能坐在这上位。老师来是东西向,皇上坐在哪里?坐在东边。东边是主人叫东道主,西边是客人,老师坐在西面,以宾主之礼接待,不用君臣之礼,用宾主之礼。这是什么?这是教化人民。你看看皇上对老师都这么恭敬,一般人对老师能不恭敬吗?恭敬老师就是尊师重道,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自自然然就兴旺起来,皇上带头。
从前皇上真了不起,他的工作没那么多,没那么多案件,所以皇上有时间听课。你看看清朝,《四库全书》里头有记载,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这些皇帝,经常邀请儒释道的高人,都把他们看作老师,自己很谦虚的求教,这些人到宫廷里面去上课,皇帝带着嫔妃、文武大臣上课,他的国家政治能办得好。因为大家在一起学习,取到一个什么?见和同解,让我们对于国家的政策看法、想法能一致,这就和了,家和万事兴。帝王跟大臣和合,这个国家哪有不兴旺的道理,哪有不强盛的道理!是这么个道理造成的。民主难,民主因为分子是各有各人的看法,各有各人的见解,不容易统一。你细细去观察、去思惟,你就晓得。我赞成君主,不赞成民主。我喜欢皇上,不喜欢总统。因为他真负责任,他真要把它办好,他才能传给儿子、传给孙子,世世代代传下去。做不好?做不好就亡国了,别人起个革命把他推翻了。所以他要真做,他不敢马虎,一定要把他教好,要找全国最好的老师,有德行、有学问的,多半封为国师,自己亲自接受教育,做榜样。
现在这个社会动乱,我讲很多次,我遇到国家领导人,我也劝导他们,你们要做出好样子出来,学习。现在社会混乱没有别的,就是缺乏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,就是没有这个东西,有这个东西马上就解决问题。那怎么做法?除了学术界之外,另外还要搞一个机构,宗教。决定不能把宗教废除,宗教废除的时候永久乱下去了,再也回不了头来。宗教是什么?先把宗教团结起来,然后把宗教教义都讲清楚、讲明白。如果这个教室里头,这种课堂里头,国家领导人坐在那边听,也带着文武大臣一起来听课,现在卫星电视这个镜头播出去,全国人民就震动了。会什么?一起来学习。一起来学习不要一年,社会就恢复安定和平;三年、五年,天下大治!我相信会超过贞观,会超过文景,这是中国历史上国家政治做得最好的时候,超过康熙、乾隆。为什么?那个时候没有这么方便的工具,现在电视可以让每个人在家庭里头学习,所以它快。
过去我们在汤池做实验,三个月,人的良心就唤出来了,我们感到非常惊讶,想不到!证明了老祖宗所说的「人性本善」。《三字经》上头一句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把本善、本性唤出来了,人有良心,不好意思做坏事,他懂因果教育,不敢做坏事。这中国几千年来长治久安靠这个。现在这个工具多好!每一堂课看到国家领导人都在那里听课,都在那里学习,带动全民学习,带动全世界人民学习,你说这还得了!我常常在讲,常常在劝导,哪些是有大福报的人,国家领导人、宗教界的领导人都是大福报。这一次罗马教皇邀请我,本来我不想去,以后想想还是去一趟再劝劝他。去年我劝他,今年再去劝他,希望他把梵蒂冈跟罗马城做为一个实验点,培养一批老师讲经教学。如果他心量大一点,就联合各个宗教;心量小一点就完全天主教,其它宗教没有。把梵蒂冈建成地球上天主教的天堂,就在罗马。梵蒂冈是个圣城。我们信息传达他了,希望他能够做。成败关键在师资,老师第一,所以首先要培养一个老师的班子,能够有五、六十个老师就会做成功。
「又《智度论十一》曰」,《大智度论》有一百卷,第十一卷里头有这么几句话,「是人邪见网,烦恼破正智。魔见网,即邪见网。《智度论八》曰:有念堕魔网,无念则得出。可见起心动念皆堕魔网,惟有净念相继,无念而念,方得出离也。」这后头几句话说得好,这是念老的总结。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只要有念头,你就堕在魔见网里头。必须要怎么样?必须要无念。实际上我们今天无念还是在魔见网,出不来。为什么?我们说无念不是真的无念。为什么不是真?有个无念,还是有一念,还是有念,它有个无念,所以你出不了。有念出不了,无念还有个无念也出不了。怎么出来?有念无念全没有,那就出来了,叫真无念。无念千万不要搞到无想定去,搞到四禅无想天去,外道。记住,佛法里面讲的无念,念头真的没有了,但是怎么样?没有一样不知道,他智慧开了,什么都晓得。如果说无念,什么都不知道,那就错了,什么都不知道,那叫无明。无念是大定,定开智慧,所以什么都知道、都通达,那就对了,性德现前。要是无念,什么念头都没有,但是什么都不知道,这错了,堕在无明里头。必须将邪见网破除,你才真正能够解除,缠缚就是烦恼。
诸烦恼,烦恼太多,无量无边,大乘教把诸烦恼归纳为三大类,见思烦恼、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,这三大类。每一类里头都没有边际,佛说法用归纳的方法,把众多烦恼归纳成几类,这讲的时候方便。《瑜伽师地论》里头弥勒菩萨把烦恼归纳为六百六十类,天亲菩萨嫌太多,对于初学的人非常不方便。所以天亲菩萨把六百六十法再归纳成为百法,《百法明门论》是天亲菩萨根据《瑜伽师地论》重新整编便利初学的一个教科书,《百法明门论》就变成相宗入门重要的一个科目,从这入门。所以百法展开就是六百六十法,六百六十法展开就是无量无边法,就是八万四千法,无量无边法。这一切法实际上就说一桩事情,这桩事情是什么?一切法无我,这是相宗里头的总纲领、总原则。一切法就是百法,就是六百六十法,就是八万四千法,就是无量法。说什么?说无我。让你真正把我放下,这一放下,转末那为平等性智,有我不平等,真正无我,平等了。我们常说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,平等不容易,真正平等,无我才平等。小乘须陀洹只破身见,没有破我执;要到阿罗汉才破我执,小乘里头最高的位子。我执破了,法执没破,破法执是菩萨。二边不住,中道不存,这才是法身菩萨。
下面这一句,『解诸缠缚』。「缠者,绕也」,缠绕,这绳子缠绕起来的,这是做比喻。「缚者,捆也,系也」,捆绑,是这个意思。「依憬兴师意,缠缚者即八缠三缚(余诸家多谓十缠四缚)」,佛学里头有这些名词。「今取憬兴说」,在这个地方念老取憬兴法师的说法,八缠三缚。八缠下面给我们列出来,第一个是「无惭」,第二个是「无愧」,就是惭愧心没有了。惭愧心没有了是什么?中国人讲良心没有了,羞耻心没有了,他什么样坏事都能做得出来。惭是对内讲的,是对自己良心讲的,做恶事心不安,这是惭。无惭,做什么样的坏事,他还是心安理得,好像若无其事,我们中国人常讲良心没有了,这很可怕的事情。愧是对外说的,怕别人批评,做了坏事人家指责你,觉得没有面子,觉得羞耻,我们今天讲舆论的指责,大众的指责,不敢做坏事。这叫惭愧。有惭愧的人,内怕违背良心,外怕别人指责,所以不敢做错事。
现在这个社会好像这两个字都没有了,这就很可怕,这是属于道德的范围。这个东西没有了怎么办?真的因果能救。如果真正明了作善定有善果,作恶定有恶报,他就不敢了。不是干了没事,后患无穷,你怕不怕?过去在历史上有人做了很不善的事,死了以后都堕在地狱。现在这么多年了,地狱里头的人觉悟的很多,都来求佛、求超度,真的用种种方法来找我们超度。在过去只要找我们,我们都给他立牌位,都给他回向,现在愈来愈多。这也是给我们做证明,真有果报,不善的念头不可以有,不善的事情决定不能做。人要为自己,真有智慧可以为自己,不是真有智慧,他只晓得这一生,他不知道来世,只看眼前,看不到以后,就会铸成大错。在这个社会上,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,哪一个行业是最大的善业?没有人知道。谁知道?释迦牟尼佛知道。释迦牟尼佛干的这个事业,就是全世界可以说遍法界虚空界最善的事业,一生教学,帮助人破迷开悟,自己一切放下,这真正伟大。帮助人觉悟,帮助人认识诸法实相,帮助人回头,帮助人念佛往生成佛,还有哪个好事能跟这个好事相比?找不到!
我当年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,老师告诉我,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。第一个代表就是释迦牟尼佛,代表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佛陀在世的时候到处游化,讲经教学,劝善规过,教学的目标没有为自己,自己名闻利养什么都不要,帮助众生转恶为善,转迷为悟,转凡为圣,这还得了!自己的生活一生不改变,当时的人见到没有话说,后人在典籍里面看到的时候,也没有话说,他是真的,他不是假的。给我们示现的是老师,永远是老师的地位。佛经的内容是什么?是伦理、是道德、是因果、是哲学、是科学。这五个科目都讲到登峰造极,都讲到究竟圆满,你不能不佩服。释迦牟尼佛不但说到,他老人家做到,这五个科目都在他生活教学当中完全展现出来。
宇宙从哪里来的?佛告诉我们,心现识变。谁的心?你自己的心;谁的识?你自己的识,与别人毫不相关。这是佛经里头最精彩的一部分。告诉我们,一切法从心想生,起心动念对自己身心有影响,对家庭、对社会有影响,对国家民族有影响,对法界虚空界也产生影响。就像贤首国师《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》上所说的,我们起心动念第一个周遍法界,第二个出生无尽,这个出生无尽就表产生的变化。所以念头不能不负责任,不能不小心谨慎,决定不能有个恶念。不要说行为,念头都不能有。善念、不善念全周遍法界,我们这个地方没有看到影响,可能别的地方看到影响,肯定有影响的。这个道理确实像万花筒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八十二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