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九十一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经》,全心全力学习、弘扬。

  《法界记》里面说,华有生实之用,行有感果之能。特别是《无量寿经》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阿弥陀佛,决定得生极乐世界,那就是果,我们行有感果之能。花,跟这个经上用这个做比喻,「虽复内外两殊」,华严是自性的,这是内,花果这是外面的,形象,但是「生感力用相似」。「今即以法托事,故名华也」,这是「华严」华的意思。「严者」,严是庄严,「行成果满,契合相应,垢障永消,证理圆满,随用赞德,故称为严也」,严是庄严。这几句话说得好,修行成就,果圆满了。菩萨修行,从初发心到初信位,经历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这就圆满了,行成果满了。契合相应,与自性圆满的相应,心行就是自性,自性就是心行。无始劫以来的垢障,垢是染污,障是障碍,业障,永远消除了。烦恼断尽,业障消除了,在净宗只用一句阿弥陀佛,多简单、多省事!一句阿弥陀佛,把我们无始劫来的烦恼断掉了,无始劫来所造的这些业,业障都化解了,不必用另外的方法,自然就没有了。只要你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帮助你消业障、断烦恼。所以念佛人不要把烦恼放在心上,烦恼自然没有了,不要把消业障放在心上,业障自然消了。一切法门里头找不到这样方便的,找不到这么稳当、这么踏实、这样有效果的,真的,在无量法门这是第一法门。

  世尊,我们的本师为我们推荐,特别介绍给我们,十方诸佛赞叹,我们还不相信,这说明什么?说明我们的染污有多重,我们的业障有多大。对他怀疑,生不起信心,而不知道这一句佛号的功德、能量无量无边,太大了,没有比它更大的。所以断烦恼、消业障那是小事一桩,今天还有大事,我们遇到了,这个大事是地球上的灾难现前。香港的同学们发起万人念佛大会,很难得,为什么?科学家告诉我们,集体的意识,能量之大无法估计。这个能量确实,不能把灾难全化解,但是把灾难减轻一半这是有可能的。如果说减低三、四成,这是决定可靠的,把这个灾难再延后几年,这也是可以做得到的。延后几年也有好处,让一些根性没有成熟的,再有二、三年的时间他成熟了。我们看《净土圣贤录》、看《往生传》,这些往生的人,我估计一半以上都是三年成就的。如果这个灾难再推迟三年,这些人个个成就了,这是好事。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到了,灾难的信息从四面八方传来,假如我们真的有这个能力把它延后几年,可是世间人会起怀疑,对这桩事情不再相信。根本就没有灾难,你们这些人胡造谣言。于是他们的胆量愈大,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干得就愈干愈起劲,为什么?根本就不相信那些东西,古圣先贤说这些东西全是骗人的。那延长这几年,他们所造的业愈来愈严重,严重的业报就报得更苦了。所以,果报现前报、延后报各有利弊,十全十美做不到。

  我们学佛,尤其学净宗的人,用什么心态来应对这桩事情?我们不必去管它灾难有没有,不要去操心这些,不要去问这些,我们能够把机缘抓住,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,还有三百多天。我们把这三百多天抓紧,我在这个时间当中,我要求念佛念得三昧。最低的三昧是什么?功夫成片,太高的三昧我们没有把握,最低的功夫成片肯定可以得到。功夫成片是什么意思?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,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。心里头有阿弥陀佛,口里头念阿弥陀佛,身体是礼敬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在哪里?一切众生统统是阿弥陀佛,我礼敬就有对象。我见人恭敬,他是阿弥陀佛,我对他是真诚的恭敬,对事恭敬,对万物恭敬,对一切众生统统恭敬,这是普贤十愿的第一愿,「礼敬诸佛」。「称赞如来」,没有贡高我慢心,没有嫉妒障碍心,见到别人的好事赞叹,尽心尽力协助、成就他。看到众生不善的事情不放在心上,更不可以放在口上,若无其事。《坛经》说得好,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,只见自己过,不见他人过。

  我们能够行一年,功夫成片就能达到,达到功夫成片,往生就有把握了。有没有灾难不相干,我有把握往生。如果真有灾难来了,我到极乐世界去了;没有灾难,我继续弘法利生。根本不要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,提高警觉,没有一丝毫的畏惧,这就对了。它给我们最好的警策、鼓励,让我们非干不可。我们就像古人所说的克期取证,我就在这一年时间我一定要证得,一定要做到功夫成片,一切万缘统统放下。放下不是指事,事上放下没用,心上放下,心里头真的干净,什么都没有,这才管用。希望我们的同学要有这个认知,欢欢喜喜、快快乐乐,一年当中把这句佛念好。我们垢障永消,往生见佛日期愈来愈近,这是无比的庄严。

  下面说,「三昧者,理智无二,交彻熔融,彼此俱亡,能所斯绝,故云三昧也」。这个意思说得比较深。理是自性,智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,它是一不是二。这两样东西在唯识里头,唯识里面讲的四分,理是自证分,智是证自证分。你怎么晓得有自证分?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古人把它比喻,理比作一盏灯,智是什么?智是这灯放光,点燃放光。这个光还照这个灯,灯跟光是一体,这个比喻也很好,这是古人常用的。交彻熔融,灯放光,光照灯。彼此俱亡,有理、有智,亡是什么意思?不是真的亡,不要执着理,不要分别理,也不要执着智,也不要分别智,于理、于智不起心不动念,这叫彼此俱亡。能所斯绝,能是理,所是智,能放光,智是理所放的光,能所二边都不执着,这叫三昧。三昧也是个假名,也不是真有,执着三昧这个假名错了,清净心中一法不立,又说清净心中一法不舍。为教化众生一法不舍,为自己境界提升是一法不立,你才能明心见性。见性之后,众生有感,你就有应,那就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现身说法,他有用。

  「《华严经》又云:一切自在难思议,华严三昧势力故」。一切自在是见性的人,不见性哪来的自在?见性就是证得实相,宇宙万有的真相。真相是什么?相有性空,事有理空,性相一如,理事不二,一切自在,一尘不染。这不可思议的境界,难思议是不可思议,那是华严三昧势力故。「又《合赞》曰:法界唯心,名佛华严。以因行华,严果德相,令显著故。入此三昧,现见十方佛及佛土。」祖师说得多好,法界唯心,这是真的。遍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?心现识变的。心能现、能生,这叫佛华严。识能变,那是众生界庄严。众生界是十法界,十法界依正庄严识变的,八识五十一心所变现出来的。但是你要知道,能生能现是自性,自性要不生不现,阿赖耶变什么?变不出来。阿赖耶一定要依靠心现,把心现所生所现的产生变化,不是它本来的样子,把它改变了。就像今天的物理学,地球能生能现,可是科学能把它改变。科学好比阿赖耶,没有识,那就是自然的,识能改变自然,我们今天说个不好听的,叫破坏自然。自然本来是美好的,我们觉得它不够美好,要随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,好像让它变得更好。是变出来了,没想到结果还不如以前那个好,因为它有副作用。这就是我们改变自然必须要付出代价,这个代价是很苦、是惨痛的。

  用因行花,花是比喻,花代表因行,就是修行。修什么?与性德相违背的统统把它放下,这叫修行。性德里头没有的全断掉,我们才能回归自性。一切都放下,这就是庄严果德的相,严果德相,令显著故,果德显出来了。果德是什么?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。为什么?把阿赖耶所变的那些相统统断尽,它就完全恢复正常了。入此三昧,现见十方佛,现就是现在,你就见到十方佛,及十方佛的国土,你就见到了,一点都不假。为什么?我们本来有这个能力,我们本能就见十方佛跟十方佛土,而是因为我们迷了自性,受阿赖耶的改变,把我们的性德扭曲了。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,阿赖耶给它一变,变成什么?变成烦恼,智慧变成烦恼,德能变成造业,相好变成六道轮回,这是阿赖耶变的,不是自然的。如果是自然的,那就是实报庄严土,心现出来,识没有变,因为它没有识。纯粹是大自然原始的容貌,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土,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。我们得认识清楚、得搞明白,这一点不能不知道。

  所以,我把阿赖耶比喻作科学家,把我们的地球完全改变了,改变之后灾难来了,不改变没有灾难。我们因为有阿赖耶,灾难就是六道轮回,就是十法界。我们真的放下见思烦恼,六道没有了,放下尘沙烦恼、放下根本无明,十法界没有了,回到一真法界,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,是我们自性的实报庄严土,这个要知道。自性就是佛,一切诸佛如来、一切佛土不离自性。所以你能入三昧,这个三昧在净宗是理一心不乱,证得,现前就见十方佛、见十方佛土,理一心不乱。

  「又《嘉祥疏》曰:此三昧皆饰法身,故云华严」。念老这有解释,「因此三昧,庄严法身故」,华严三昧庄严法身,念佛三昧庄严法身。「以上诸说皆明华严三昧之义,其中《合赞》所谓法界唯心,名佛华严」,这句话说得好。法界唯心名佛华严,这个意思就是,是我自心不是别人,法界是我自心,佛华严是我自心,「此表一真法界,唯是自心」。佛在大乘经上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,不就证明了吗?「于此了达,即华严三昧」,你真的明白,你真的通达,你肯定了,不再怀疑,你就入华严三昧。「如《嘉祥疏》云:此三昧皆饰法身」,饰是装饰,就是庄严的意思。这个三昧庄严法身,不是阿赖耶,不是八识五十一心所,那个不是庄严法身,清净心是庄严法身。华严三昧是什么?经题上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这是庄严法身。阿赖耶的藏识,末那的意根,第六的意识,跟前面的前五识,都不足以庄严法身,法身里头没有这个东西。

  后面念老这几句话说得好,「盖谓此三昧悉庄严法身,法身即本妙明心,即是自心」,就是自己的真心。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明白了,全宇宙,遍法界虚空界就是自心,你自己的真心。法界虚空界是自己心现的、心生的,十法界、六道轮回是识变的。我们把识放下,识放下就是什么?就是放下执着、分别、起心动念。放下执着就是放下末那,放下分别就是放下第六意识,放下起心动念就是放下阿赖耶。不必让它当家做主,要把这批人换掉,不用它,自心做主,你就成佛了。「故知一切法,无不从此法界流出,复又会归此法界也」,这两句话说得非常有味道。从此法界流,这个法界是华严法界,华严法界就是自己的心。一切法是什么?宇宙、万法,都是从自心流出去的,迷了,迷了自心就变现出这些东西。今天科学家所说的,自零点出生,一切法是从零点出生,在佛法讲一念不觉,一念不觉就是从自性出生。因为一念不觉就出现一个阿赖耶,阿赖耶就是一念不觉,阿赖耶的出现没有原因,接着念念不觉,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。

  我们这个旅行,苦头吃尽了,现在怎么样?现在回头,回头是岸,回归零点,回归零点就是回归自性。西方极乐世界的常寂光净土就是零点,今天科学家称它作零点能量点,很像我们讲的自性,要归零。所以这是个最大的循环,从迷失自性这天起,历尽了沧桑、苦难,遇到佛法,佛把事实真相讲清楚、讲明白了,劝我们回归。回归最直截的方法、最快速的方法、最稳当的方法、最有效的方法,无过于念佛,往生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就是原点的门口,我们要回去从这儿回去,回归到原点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妙觉如来。你由其它的门回归,你必须要断烦恼、要消业障,必须通过菩萨五十一个阶级。像念书一样,一年级、二年级,到五十一年级毕业才到妙觉,你才真的回归。极乐世界不要这么麻烦,这是特别法门,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成就我们,我们不能不感恩。不是阿弥陀佛就没有极乐世界,没有极乐世界,我们就没有这样方便法门,不断烦恼、不消业障能回得去,没有这个道理。因为有极乐世界、有阿弥陀佛,他把他自己如实修行的功德加持给我们。我们今天得到《念力秘密》的证明,别人真修,一心专注回向我们,等于我们自己修的一样。今天科学证明了,那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德太大了。我们怎样感恩戴德?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感恩戴德,他就非常满意了,真欢喜,「我铺的这条路接引,你真过来了!」我们不能辜负他,辜负他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
  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,刚好这是一个段落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九十一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