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0一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,今世也是善人,努力修善,这个善业将来感得的是天道。欲界天,第五层化乐天,第六层他化自在天,跟西方极乐世界一样,是你的福报、福德累积变化成就的。化乐天跟他化自在天也没有人设计、也没有人施工。往上去,禅定功德之所成就。这不稀奇,在宇宙里面这些事情很普通。如果你要是造作恶业,心恶、言恶、行为也恶,这个恶业所现的,变现出来的是地狱。地狱也没有人设计、也没有人去建造,怎么来的?造作罪业的那个人业力自然变现的。

 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,认识一位老居士朱镜宙,也是我祖父辈的,他大我四十三岁,那时候我二十六岁,他六十九岁,我那一年认识他。非常慈悲,把我当小朋友看待,他的故事挺多,故事是真的,都不是假的。他给我讲他老岳丈,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,我们才晓得这民国初年国学大师。曾经做过一个月东岳大帝的判官,可能他是去代理。他说东岳大帝,这是鬼王,管六个省,他的范围很大,他那时候办公的地方就在泰山东岳庙,那是东岳大帝办公的处所。可能是他的判官,判官的地位很高,相当于现在所讲的秘书长,东岳大帝好像是个总督,管五个省,这个秘书长地位很高。他每天晚上,那时候没有汽车,有两个小鬼抬着轿子来迎接他,还有些好像卫队一样,迎接他。晚上就到鬼道去上班,天亮送回来,所以日夜都不能休息,也很累。他说有一天他试一试,写个请假条,用黄纸写了,在门口烧掉。那天晚上小鬼就没有来接他,东岳大帝批准了,准他一天假,有这么回事情。

  最精彩的故事,他是个佛教徒,虔诚的佛教徒,听说地狱里头有炮烙地狱,就是铜柱用火把它烧红,让受罪的人去抱这个柱子。章老先生很慈悲,向东岳大帝建议,这个炮烙的刑罚可不可以废除,为什么?不人道,太残忍了。东岳大帝就告诉他,你先去看看,你到现场去看看。叫了两个小鬼带他去,他就跟他去了。到那个地方,小鬼就告诉他到了,就在面前,他看不到,这才恍然大悟。地狱不是阎罗王设的,与东岳大帝、与阎罗王没关系。怎么来的?是他自己的业力变现出来的,你没有这个业力你看不到。这才真正体会到佛在经上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谁的心想?自己的心想。所以自己造的业必须自己承当,别人想救你,看不到你。你看章老先生他想救这些人,看不到。真正明了佛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,因果所说的,各人造业,各人承当,谁都不能够替代。佛菩萨也没有办法替代,佛菩萨只能教给你修忏悔,你真正忏悔,真正回头,后不再造,这个地狱的相立刻就不见了,就没有了。

  念力,现代科学家发现,念力的能量之大无法想象,它太大了。近一点来说,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关系非常密切。人的念头要善,身心健康,念头不善才有很多毛病。我得找人替我查查资料,下次讲经遇到我跟大家细说。五毒贪瞋痴慢疑,对应我们身体里面的五脏六腑。中医里面常说怒气伤肝,人发脾气,常常发脾气肝不好,肝火上升容易发脾气。贪心感应的是水,所以贪婪容易引起肾病,它对我们身体内脏有对应的。对外面,外面也有,贪婪招感来的是水灾,江河泛滥、海水上升,贪心有关系。今天全世界的人,哪个人没有贪心?全世界的人都有贪心麻烦大了,海水上升,大地沉沦。瞋恚感应的火山爆发,地球温度上升。全是人不善心行所招感,不是自然灾害,自然是最美好的,自然是最健康的,是我们的心行不好。愚痴感应的是风灾,傲慢感应的是地震,怀疑感应的是山崩地陷,统统都有对应。

  我们如果明了,我们真正相信,这不是迷信,把贪瞋痴慢疑断掉,灾难就没有了,身体病痛就没有了。身心健康,居住的住所、山河大地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。极乐世界跟我们这里没有丝毫差别,只是人家那个地方居民心善、言善、行善,纯净纯善;我们地球上的居民现在心不善、言不善、行不善,搞成这个样子。现在这个世间,多少学者专家、多少国家领导人都怀疑,我们的社会还能恢复安定和平吗?心里常常念着、常常想着,一点办法都没有。近代量子力学家发现了安定和平的道理,理论依据,那就是肯定了我们的念头可以决定物质环境。这个道理如果普遍被群众接受,就会产生很大的变化。我们断恶修善、改邪归正,把老祖宗伦理、道德、因果的教育再恢复,我们认真去做。身心恢复健康,家庭恢复幸福美满,世界恢复安定和平,地球不再有灾难,可以办得到。佛经上这样说的,我们老祖宗传统文化也这么说的,现代科学家也这么说的。现代科学家跟佛法、跟中国传统文化相距至少三千年,科学家证明三千年前佛说的、老祖宗说的一点都不错。错在我们把它丢掉了,我们不相信它,才造成这么多灾难。这个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。

  所以佛的欢喜,第一个是念阿弥陀佛,他成就了,他的行德成就了极乐世界,值得庆祝,欢喜。第二「念众生得益时至」,这更喜欢了。遍法界虚空界许许多多造业深重的众生得救了,谁救他?极乐世界救他,阿弥陀佛救他。一切诸佛都希望来救众生、度众生,也是想不出方法。阿弥陀佛想出来了,不但想出来了,他真干,真的把极乐世界现出来。这是无比的欢喜,满足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的弘愿。所以一切诸佛如来讲经教学,没有不介绍极乐世界的。只要这个众生肯信、肯愿,等于说佛保送他到极乐世界,让他在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就,这是无量的欢喜。

  『光颜巍巍』,光是光明,颜是容貌、容颜。《无量寿经笺注》,这是民国初年丁福保居士他作的,「佛之颜有光,故云光颜」,佛的面孔放光,称它作光颜。「巍巍者,高大尊胜之貌」,就是佛放光非常明显,无论什么人都看得清楚,不是说有功夫的人可以看到、心地清净的人可以看到,什么人都看到。「《嘉祥疏》曰:巍巍言德盛高显也。总表佛之德容,显曜光明,超于一切。」一切天人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这些人相貌都好,也都有光彩,比不上佛。不比你觉得他很不错,跟佛一比就比下去了,不如佛。

  底下这一句,『宝剎庄严』。「集自宋译」,这个集就是会集,这句经文是从宋译来的。「上有面色圆满四字」,就是「面色圆满,宝剎庄严」,「表佛面容所放妙光明中,映现十方佛土之庄严宝剎」。五种原译本里头,其它的四种里头没有这一句,只有宋译有这一句,说明佛面孔放光,光中显现十方诸佛剎土。「剎者,《法华文句记二》曰:此云田」,就是土地,「即一佛所王土也」,就是一尊佛他所教化的这个区域、这个地方。「故知剎即佛土、佛国之义」,诸佛如来的报土。「宋译续云:如是功德,得未曾有。」「盖为昭示十方,佛将开演第一希有之法,故现是前所未见之瑞」。佛今天非常欢喜,大众的缘成熟了,净土的缘成熟了,跟阿弥陀佛的缘成熟了,今天讲这个经,专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第一欢喜的事情。为什么?别的法门虽好,要断烦恼、要消业障,烦恼不断、业障不消你学不成功,难!叫难行道。八万四千法门,哪一个法门都不例外,都要消业障、断烦恼;只有这一门可以不要断烦恼、不要消业障,你就能往生,就能成佛。这么一个条件,人人都有分,太难得、太稀有了!这就是善导大师常说的,「四土三辈九品,总在遇缘不同」。

  如果我们遇的缘非常殊胜,胜到究竟极处是什么?是这部经。这部经会集成功大概是不到八十年,换句话说,八十年前的人没遇到,八十年后我们今天遇到了。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一切经,这个本子是第一经,普度众生,只要你接触到,你就得度了。能不能得度在你自己,你只要有三桩事情相应,你就决定得度。第一个真正相信,决定不怀疑;第二个我真正想去,极乐世界好,我真想去;第三个条件,我真念阿弥陀佛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你看,你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,极乐世界就注册了,你就是极乐世界的人,随时你可以去。佛怎么会不欢喜?佛天天讲经,还有比讲这部经欢喜吗?最欢喜的了,所以现这个瑞相,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。「佛将开演第一希有之法」,就是这部经,「故现是前所未见之瑞」,阿难尊者从来没有见到佛这么欢喜过、这样开心,做佛的侍者没见过。

  「故本经中续曰:从昔以来,所未曾见」,这是阿难尊者从过去到现在,阿难尊者从来没有看见佛这么欢喜,现的这个欢喜相,全身喜悦。阿难「喜得瞻仰」,阿难看到也欢喜,「生希有心」,太稀有了,这个希有是法门稀有、这部经稀有。「此表阿难虽久侍佛侧,但如斯瑞像」,像这样的瑞相,「前所未见」,以前没有见过。「今日幸能瞻视钦仰,见此光明,心中欢喜,乃起希有难遭之想」。今天看到了也无量的欢喜,钦佩、仰慕,见到佛放光现瑞,心中欢喜,自然生起稀有难逢,这种相佛不常现。下面,这请法:

  【即从座起。偏袒右肩。长跪合掌。】

  这是礼节。阿难从座位起来,『偏袒右肩』。通常入座,袈裟是把两边都覆盖住,披在身上。行礼的时候,一定把右臂露出来,像我们穿的这个袈裟,右臂,平常的时候两边都可以盖起来。这叫「偏袒右肩」,右肩露出来。表示承事,佛有什么吩咐,办事方便,不耽误时间,就是动作非常敏捷,取这个意思。时时刻刻愿意为长者服务,这是偏袒右肩之礼。我们世出世间常说的奉事师长,这有奉事的意思在里头。『长跪合掌』。「乃比丘致敬之极」,从外面的仪表显示内心的恭敬承事。「长跪」是双膝着地。不是一个脚着地,一个脚着地叫胡跪,长跪是双膝着地。「合掌者,合左右两掌之十指,故又名合十」,表恭敬。十个指头表散乱,表我们的心散乱;合掌就是表一心,一心专注,表这个意思。这是恭敬的仪表。

  今天阿难遇到这桩事情,行最恭敬的礼,表一心专注,唯有一心专注,才能感佛教诫。不是一心,佛就不讲了,讲了没人听。有一个一心专注的人,佛就会非常欢喜来讲,这一个叫当机,其它的叫旁听。旁听能得多少利益是自己的事情,当机一定得圆满的利益。为什么?他最真诚、他最恭敬,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没有诚敬,虽然在听,得不到利益,有这个意思在里头。

  【而白佛言。世尊今日入大寂定。住奇特法。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。最胜之道。】

  这一段是赞叹,对老师恭敬赞叹。前面「即从座起」这三句就是普贤菩萨的「礼敬诸佛」,这段这五句就是「称赞如来」,普贤行愿里头前两愿。『而白佛言』,「白者,表白」,是下对上,白佛言,下对上。上对下用「告」,告诉你,「佛告阿难」,那是告诉你。阿难是弟子,弟子对老师不能用「我告诉你」,这很没有礼貌。现在学校的学生对老师:老师,我告诉你。在古时候这不可以的,这大不敬。可是我们生在现在的时代,要随顺现代的风俗,不能用古礼,用古礼的时候我们就行不通了。所以叫通权达变,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要懂这个道理。「阿难长跪合掌,向佛陈说,敬发所问」。

  『入大寂定』。「离一切散动,究竟寂静,谓之大寂」。为什么说大寂定?前面放光现瑞,要没有定慧,就没有光瑞。放光现瑞是现相,相从哪里现的?是智慧、禅定。这种稀有的光瑞那一定是大寂定,不是普通的定功,不是普通的智慧。「大寂定者,如来所入之禅定」,菩萨没有。《涅槃经》第三十卷说,「我于此间娑罗双树,入大寂定。大寂定者,名大涅槃」。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,最后在双树间,娑罗双树间,示现入无余涅槃,离开这个世间。有没有真离开?给诸位说没有。他示现在这个世间八相成道这个身体离开了,有生有灭。实际上,佛不生不灭,他哪有来去,他没有生死,这个生死是示现的。

  「又《甄解》云:普等三昧及大寂定,并是念佛三昧异名也。」普是普遍,遍法界虚空界,等是平等。什么叫普等三昧?你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,用平等心看待,再没有分别执着,这个三昧叫普等三昧。普等三昧、大寂定都是念佛三昧的别名。「今佛为说念佛法门,住念佛三昧。故知大寂定,通说即为佛之禅定,名大涅槃」。「若按今经」,用本经的义理来看,那就是指的念佛三昧,「念佛三昧称宝王三昧,为三昧中王。今日世尊开演净土法门,故入念佛宝王三昧」。才能够显如此殊胜的光瑞,让阿难尊者看到欢喜,发问,就是来请法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0一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