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一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,『已度之者使成佛』,已经入佛门,皈依三宝了,要帮他成佛。「拯济负荷,悉登彼岸。此之四句,实摄四宏誓愿。」用什么方法帮他成佛?净宗法门,他能够真信、真愿、真肯念佛,他决定得生净土,他能生净土就是帮助他成佛。蕅益大师说得好,纵然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到极乐世界也是作阿惟越致菩萨。这个法门的殊胜,真正是难信易行,难信帮助他信,这个功德无量无边。修功德从这个地方修,才叫修真实不可思议的功德,帮助人往生,劝修这个法门。

  再看下面第五段「坚求正觉」,这全是讲的法藏比丘。

  【假令供养恒沙圣。不如坚勇求正觉。】

  这一首两句偈,我们就知道了,哪一个重要?求正觉重要。供养恒沙诸佛如来是修福,修福固然重要,修福要不能往生,就变成六道里面的福报。这个福报,你要细心去观察,是个很麻烦的事情。讲经教学的人,有戒定慧、有六度,不能往生,来生在这个世间,人天大福报,很多都是在人间的帝王。帝王有没有好下场?帝王造多少罪业,你就晓得了。这叫做三世怨,大乘经上讲的,第一世修大福报,第二世享福,享福又造作无量的罪业,福享尽就堕三途去了。不能享福,不能发这种愿,世间名闻利养不能沾。所以学佛要知道,学佛就是求成佛,求成佛一定摆在第一位。净土宗求成佛的方法最简单、最容易、最可靠,而且最快速,成就高。释迦牟尼佛介绍,十方诸佛做证明,能不相信吗?不相信,自己吃亏。

  我们有没有过不相信?可能有过很多次。在今天我们这样虔诚的心来学习佛法,决定不是初学,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在修学。有没有遇到净宗?有。为什么没去?不相信,信心不够。这一生又遇到了,看这一生能不能相信,如果不相信,那就再等下一生;下一生的时间好长好长,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。李老师说,我们一失人身,长劫轮回,时间是论劫数算的。了解事实真相,这一生非把握不可,我就想这一生去,决定去。你有决定的愿、决定的信心,你就决定去得了,到极乐世界决定一生成佛,不能再干傻事了。

  我们看念老的批注,「恒沙者,指印度恒河之沙」。这是因为世尊当年在世讲经教学,在恒河流域时间很长,所以数量之多通常都用恒河沙来做比喻,大家都很亲切。「因恒河沙多,又因大众眼见,故佛常引为喻」,用它来做比喻。文的意思是「假令供养如恒河沙数无量诸佛」,圣就是诸佛,「不如求正觉,坚勇而不怯」。一定劝导我们坚勇,勇猛精进,求生净土。别的法门难,勇猛精进未必你能够求得到,为什么?断烦恼太难了。这个法门最大的好处,不要断烦恼、不要消业障。为什么?这句佛号就是断烦恼、就是消业障,佛号念好了,烦恼、业障自然没有了。你要问多少时间?最短的,一天就行了,《弥陀经》上说的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,就成功了。你看到哪里去找这个法门?最长的,我们在《往生传》、在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去看大概是三年,就成功了。真叫易行,它真难信,真的易行。

  易行里面,我们在《净土圣贤录》里面看到一个人,宋朝的莹珂法师。他学了几天?三天,念三天佛,真信,诚心诚意。他是个出家人,破戒,恶习气很重,禁不起诱惑,真叫心浮气躁。还算不错,他还有一点善根,他相信因果。他自己知道,出家像他那种行持一定堕阿鼻地狱,想到地狱苦他就害怕了,自己必定堕地狱。向同学请教,有没有方法救他,能够让他不堕地狱?同学给他一本《往生传》,他看了,每看一个人都感动得痛哭流涕。这本《往生传》看完了,他效法这些人,自己寮房关上,三天三夜不眠不休、不吃不喝,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,真把阿弥陀佛念来了。感动!百分之百的真诚。

  佛来告诉他,你还有十年阳寿,等你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。他很有智慧,他告诉阿弥陀佛,我的劣根性很重,禁不起诱惑,十年我又不知道造多少罪业,我十年的寿命不要了,我现在跟你去。阿弥陀佛答应他了,告诉他,这样好了,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。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当时把他带走?当时带他走,他一个人得度,三天之后带他走,连我们现在人都得度了,你看影响多大。做样子给后人看,这个重要。他高兴了,欢喜了,房门一打开,告诉大家,我三天之后往生。庙里没有一个人相信,好在三天时间不长,看你走不走。三天之后真走了。他要求大众,那天早晨做早课,希望大家念佛送他往生。大家当然欢喜,我们念佛送你。念到一刻钟,中国古时候的一刻是现在的十五分钟,他告诉大家,阿弥陀佛来了,我看到了,跟大家告辞,他走了。真走了,没有生病。三天!不是假的,《净土圣贤录》不会捏造这个故事,我们要相信。这是我们的好榜样,给我们真正的信心,我们一点都不怀疑。灾难来的时候我们叫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就答应,真的一叫就来了。所以今天什么样的灾难不惊不怖,要保持镇定,一点恐慌都没有。平时就要训练自己,绝不可以心浮气躁,心要保持定,常在定中。定在哪里?定在阿弥陀佛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这就是我们『坚勇求正觉』,这是真的,这不是假的。坚固的心,勇猛精进求生净土。

  再看底下,「今此经文,正与《华严普贤行愿品》一味」。念老举《行愿品》的经文,「《行愿品》曰:善男子,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,所谓如说修行供养」,这摆在第一句。法供养是什么?依教奉行。经教不是学了就算了,讲给人听没用处,自己真正做到。心里头确确实实有阿弥陀佛,口里头有阿弥陀佛,行为当中有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是什么?阿弥陀佛是劝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,劝一切众生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的身语意不离开这个。一部经,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都可以,净土五经一论,五种都修,行,五种当中专修一种也行。这部经是《无量寿经》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,它集得非常好。佛在五种原译本里面所讲的,这个本子把它搜集得一句也没漏掉,读这一本,五种原译本全读到了。所以这是最好的会集本,善本。

  我是李老师传给我的这个本子,今天无论什么人反对,我不能反对,我有老师教的。我要反对了,净空法师背师叛道,这个罪名可不得了。所以我说,全世界人反对,我不能反对,我有师承。老师没有传授给你,你可以反对;老师传授给我,我不可以反对,我要依教奉行。我依教奉行不能往生,我的老师负责任。我们对老师要有信心,对老师没有信心还学什么?所以反对的人愈多我的心愈坚定,决定没有动摇,坚定的信心从这环境当中能够见到。不但没有动摇,我还发了个大愿,从今而后专讲这部经,其它的不讲了。你愈反对我就愈专。活一天讲一天,快乐无比!学这部经就是入无量寿境界,无量寿境界就是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不快乐,还有什么地方快乐?所以法喜充满,常生欢喜心,从哪里来的?从《无量寿经》上来的。

  所以你看,第一个,如说修行供养,第二个,「利益众生供养」,要干,全心全力利益众生。印光大师在晚年,早年不行,早年穷和尚,没人知道,没人供养,七十岁一出名可不得了,供养人可多了。他老人家有智慧,也给我们做了个示范,所有供养做一桩事,印经布施。他做得很专,用这些钱办了个印刷厂,苏州报恩寺里面的弘化社就是印光大师他建的。弘化社自己出版书,在那时候铅字排印。所有供养都做这个弘化社的经费,自己一分钱没有自己用,真的是好榜样。我出家跟他学这个,所有的供养全部是印经、印善书。

  现在我们讲这部《科注》,当然我们要印这部《科注》,大量印,分送给全世界。许许多多人在网络上收听、在电视上收听,所以我们每堂课把这经本的页数报出来,他们拿到这个书的时候,都能够对着这个页数来听讲,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。居住在这个地球上的同修个个都有分,希望大家辗转流通。辗转流通的方法,现在科技发达,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很小的机器,里面就是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去年讲的,《净土大经解演义》。一共一千二百个小时,现在做到一个盒子里头,全的。很便宜,真好!能够看到画面,能够听到音声。再配一本书,你说过年这个礼物多好,真好。我们今年的过年礼物就是《大经解科注》,将来讲完之后,你看有这么个小盒子,真方便。一遍没有听懂,听两遍,无限制的给你讲,人怎么能够不成就!

  古时候难,没有这些工具,老师讲一遍,不讲第二遍,你要忘掉了你就没有办法。现在可以,老师可以给你讲一千遍,可以给你讲一万遍,只要你自己愿意听。古人说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那就开悟了。这么好的工具,我们要会用,如果不会利用的话就太可惜了。我也看到是录音的,没有画面,录音,那机器更小,可以放在口袋里,也是一千二百个小时,完整的一部《大经解演义》。这些好工具我们要充分的去利用它,现在讲经的人少了,这个可以代替,学习方便。一门深入,十载寒窗,你就成功了。就这一门,除了听经,就念阿弥陀佛,万缘放下,什么事都不要管,什么都随缘,不要执着,不要跟人家争。一切,像我一样,都请佛菩萨安排,我们一生再不要操心。佛菩萨安排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,自己没有意见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就会得大自在。

  「摄受众生供养」,如果遇到有缘的同学,要帮助他建立信心,帮助他建立信心、愿心都是属于摄受,引他入门。「代众生苦供养」,在现在这个苦难的世界非常有必要,我们自己能多吃一点苦,希望众生少受一点灾难,这个话是真的。我举个简单的例子,对于毁谤我的人、障碍我的人、陷害我的人,他都造很重的罪业,我每天讲经都给他们回向,纵然将来他堕恶道,也少受苦。我希望慢慢的他们能觉悟、他们能回头,不堕恶道。造再严重的罪业,只要一口气还没断,都有救,念佛统统能往生,弥陀的愿力不可思议。只要能忏悔,只要能改过,一念、十念必生净土,我们将来到极乐世界还会再见面,大家都是同参好友。

  无论你用什么心态对我,我不介意,没放在心上,我对你恭敬,我对你赞叹,我看你像看阿弥陀佛一样,不然我这六十年佛不叫白学了!学了六十年,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。心地清净快乐,没有一个怨恨的人,人人都是佛菩萨,人人都是善知识,统统在帮助我。毁谤是消我业障,他怎么不帮助我?他帮助我,我的业障、烦恼、习气就这么消掉的。如果我要是接受,我就会生怨恨,生怨恨的时候麻烦来了,造成什么?造成长劫轮回,冤冤相报没完没了。那个错了,那不是学佛,学佛是把冤结全部解开。冤家宜解不宜结,学佛的人会解,统统解开了。你不解,我这里解开了,我这里解开,你就结不上,所以你肯定也化解了。这个好,这是如来的真实智慧,不跟任何人对立,不跟任何人冲突。所以佛法能化解冲突,佛法能带给社会安定和平。汤恩比博士为什么赞叹佛法?为什么说佛法能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?他懂得。

  学佛的人心地慈悲,没有怨恨,杀他,他也不会怪你,也不会怨恨你。经上有例子,释迦牟尼佛前世修忍辱,做忍辱仙人,被歌利王割截身体,凌迟处死,没罪。一点怨恨都没有,感谢歌利王,什么原因?因为他忍辱波罗蜜圆满了,他提前成佛。对他不但没有害处,好处,让他提前成佛。他本来是在弥勒菩萨之后成佛的,弥勒是贤劫第四尊佛,释迦是第五尊,因为这桩事情释迦牟尼佛提前,弥勒菩萨退后了。所以,忍辱仙人告诉他,我成佛第一个度你。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,第一个得度成阿罗汉的憍陈如尊者,就是那时候的歌利王。佛说话算数,不是随便说的,成佛真的,歌利王头一个证阿罗汉。你看看佛法它怎么样化解对敌、化解纷争,忍辱波罗蜜、般若波罗蜜,用忍辱、用智慧,决定没有丝毫怨恨。这是我们在今天社会迫切要学习的,要真学,学到智能你会得大自在,你就有智慧。现前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,你有冲突,我没有冲突;你有灾难,我没有灾难;你生烦恼,我很快乐,我生欢喜。你说佛法多殊胜,这世间还有哪个法子能跟它相比?有更好的我就会学习。代众生苦,这是真的,不是假的,那些造作罪业的众生,我们代他受苦,让他减轻将来在果报上所受的苦。现在他不知道,到那时候他感恩,他才会认错,他真的错了。我们也不希望他将来怎么样,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这样做就要这样做法,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都是这样做。

  「勤修善根供养」,世间善根,三善根,不贪、不瞋、不痴,菩萨只有一个善根,精进,这个要勤修。对世出世法没有一丝毫贪恋,没有瞋恚、没有愚痴,勇猛精进。「不舍菩萨业供养」,菩萨业就是教学,不能不教学,不教学不是佛弟子,这里讲了。释迦牟尼佛教了四十九年,你能不教学吗?人家四十九年没有中断过。出家人的事业就是教学,是个职业的老师,选择佛法来修学就等于进师范学校一样,师范学校毕业了,一生服务于教育界。佛门就是个师范学校,世间所有这些教育都包括在其中。主要的,伦理的教育、道德的教育、因果的教育,提升到最高的,就是科学的教育、哲学的教育,世间教育全包括在其中,不教学、不上课那怎么行?哪有这个道理!所以这个菩萨业要懂。「不离菩提心供养」。菩提心,真诚、清净、平等、正觉、慈悲,念念不离菩提心。菩提心就是菩萨行,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。

  「善男子:如前供养无量功德」,前面所说的,供养无量功德,「比法供养一念功德,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」。这就是说,大乘经上常讲,若以大千世界七宝供养,都比不上为人讲四句偈的功德,《般若经》上佛说的。为什么?大千世界七宝供养只能解决他物质生活问题,他不能开悟。物质享受再丰富,离不开轮回,离不开十法界;四句偈的供养让他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他就作佛去了,那怎么能比得上!所以佛法重视法供养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送人家礼物,送一部经比什么礼物都贵重。经要印得精美、印得庄严,让人家看到生欢喜心,不学佛也舍不得丢掉,这个现在我们可以做得到,成本高一点不要紧,让人生欢喜心。草草率率不行,人家请的不尊重,这个效果就达不到,一定要庄严。大本便于在家里阅读,小本可以随身携带,各有各的方便,统统可以流通。

  这几句话是比较,说法供养的功德不可思议,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「百千俱胝那由他分、迦罗分、算分、数分、喻分、优婆尼沙陀分,亦不及一。何以故?以诸如来尊重法故。以如说行,出生诸佛故」。真正功德利益就在这一句,如说修行,出生诸佛,你看这多重要。佛从哪里来?从佛法里头生出来的,没有佛法就没有诸佛,所以佛法比什么都重要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一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