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道。搞宏观宇宙的那些科学家,他们的报告说,现在最精密的仪器能够帮助他见到外层空间。实际上,这都是根据数学推演的,要不然哪里知道?能够观察到宇宙的边缘是全宇宙的百分之十,百分之九十不见了。我们听到这个报告,我们就知道百分之九十到哪里去了,我们晓得,他不晓得。诸位知不知道?百分之九十的宇宙回常寂光,归到零那就不见了。归到零在不在?在。它有没有现象?有,那个相是隐而不显。佛家讲隐显、隐现,回到常寂光是隐,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」。本自具足是隐,它并没有出现,它能现,遇到缘就能现。众生之感是缘,它的应就现;感没有它就又隐了,就不现,隐现自在,它什么都能现。然后你才晓得,学佛学什么?就是学回归自性,学到最后是隐现自在,确实能帮助一切苦难众生。
我们今天地球有灾难,佛菩萨为什么不把这个灾难化解?他有没有能力化解?有能力,决定能化解,让地球恢复正常。为什么他不化解?是他的大慈大悲。为什么?众生造的业,业一定要消掉。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,有这个东西回不了自性,回不去;回去一定要干干净净,连无始无明的习气都不能带,你才知道干净到什么程度。那我们现在天天在造业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。这个东西怎么样?你造的善,三善道是消你的福报,你去享福把它消掉;你造的罪业,到三恶道去消你的罪报,统统消干净才行,不消干净回不去。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住在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三大阿僧祇劫,是为什么?把自己无始那些业,无论是善业、恶业、染业、净业,全部在那里沉淀消除,就这个事情。自己沉淀消除没问题,时间上问题,它不妨碍你,你跟妙觉如来一样,有能力跟十法界一切有情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你就能应,你隐显自在。那是在极乐世界的实报庄严土,同样也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,跟他方世界的实报土不一样!
人家问我,为什么要学佛?咱们得讲出一套道理来,这值不值得学?要不要学?学佛不知道学的什么,人家说你是迷信,你能怪人吗?你真迷信。经上讲的这三种,真实之际就是自性、就是常寂光,真实智慧,真实利益,你要讲不清楚,别人不相信。真讲清楚、讲明白了,我相信他会考虑,就像上大学念书我选择科系,我研究这个科系值不值得学习,喜不喜欢学习,他就会生起欢喜心。这是一切学习当中最究竟、最圆满的学习,学校就设在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是校长,诸佛如来常常到极乐世界去授课、去担任教授。所以到极乐世界等于到了一切诸佛剎土,见阿弥陀佛等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你都见到。我们不知道那没法子,知道了要不干,责任是自己负,自己把这个缘分错过,这太可惜了。所以弥陀这些示现,是大权示现当中达到极处,慈悲到极处,方便到极处。愿常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,尽未来际拯济负荷,度尽众生,方成正觉。这都表演给我们看的!
常指的是时间,「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为三际。常即竖穷三际,即包括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时间。无边兼指空间,遍及十方虚空,即横遍十虚,包括一切空间。故无边者,乃十方三世无量无边」。这个无边,就可以用中国这两句古话来验证,「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」,这就是无边。「法藏菩萨于一切时中」,这是时间,「于一切处」,这是空间。「大慈大悲度脱众生,务期度尽方休。但时间无有穷尽,空间无有穷尽,众生亦无有穷尽,故此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亦终无穷尽也」。这些话里面的意思很深,从事上讲是真的没有穷尽,从理上讲有,譬如说布施,布施从事上讲能穷尽吗?那就跟此地讲的,布施亦终无穷尽也。那佛法布施是什么?布施是对治悭贪的,悭贪的意念断尽,布施就圆满了。持戒是度恶业的,真正觉悟之后一个恶念都没有了,持戒波罗蜜圆满,所以有圆满的时候。但是度众生真的是没有圆满。那就是说,大慈大悲与自己的弘誓是没有圆满的时候,自己成佛是圆满的,成佛跟这是两桩事情,成佛是自度,这是利他;利他的事业无尽无边际,自己成就是有界限的,是可以圆满的。圆满之后会不会做这个事情?会做。为什么?自他是一不是二。这里面的意思深,不能去思惟,思惟想象完全落在意识里头,不能解决问题;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问题就解决了。
解决大问题是这个原理原则,解决我们身边小问题也是这个原理原则,妙!但是人不会用,总是用思考我想什么方法,愈想愈糟糕,愈想愈乱。社会乱了,冲突已经遍及这个地球上每个角落,哪个地方没冲突?家庭有冲突、团体有冲突、国家有冲突、世界有冲突,地球跟其它的,星际上有冲突,怎么解决?五种见惑断了,冲突就没有了。我断我没有,你断你没有,他断他没有,不断的人有,断的人没有,解决问题在自己不在外,外面永远不能解决。佛法称内学,经典称内经,佛法是向内不向外的,它知道向外问题愈来愈复杂,不能解决;向内很容易就解决,里面解决,外面就没事了。现在科学家知道了,提出一个口号,「以心控物」,这个说得好。以心控物,跟释迦牟尼佛所说的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是一个意思,以心就是世尊讲的制心一处,控物就是无事不办。科学如果承认这个理念、接受这个理念,我们这个世界会改观。好,我们看下面第四段,「请证」:
【我行决定坚固力。唯佛圣智能证知。纵使身止诸苦中。如是愿心永不退。】
「本颂」,这是说这品经,「法藏因地第四」,这品经全是偈颂,总共分为三大段,第一大段赞佛,第二大段发愿,「在末后四句偈,则为请佛证明」,在这品最后,请佛给他证明。「法藏比丘发愿已」,发愿尽了,「即请世自在王如来为作证明」,世间自在王佛是他的老师,他跟这尊佛出家的。『我行』,「我」是法藏自称,我之愿、我之行,「所具决定坚固之力」,这句话非常重要。我们今天缺的就是这个,我们有愿、有行但没有坚固之力,随缘会随着变,这个麻烦大!他要是有坚固之力,他就随缘不变,这个人就能成就。随顺境、随善缘不起贪恋、没有贪心,随逆境、随恶缘没有瞋恚。换句话说,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、什么境界里头,他的心永远是清净平等觉,这个人决定成功。如果在缘里头,顺境善缘起贪爱,逆境恶缘起瞋恚,这个人堕落很快。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,「高名厚利」,高名是大官,请你做部长、请你做总理,高;厚利是大的财富,亿万黄金给你动不动心?一动心就完了。高名厚利不动心的人太少太少了,小名小利益可以不动心,自己保不住自己,你没有遇到那个境界。今天人家请你做部长每年待遇给你一亿万,你动不动心?一动心完了,又回到六道搞轮回去了。
所以释迦佛为我们示现的,一生没有改变过念头,三衣一钵,日中ㄧ食,树下一宿,这示现一个什么?就是示现决定坚固之力。他要做个国王,要统一印度,有没有能力?有。为什么?他底下这一千二百五十弟子个个都是能人,都有智慧、都有德行,要来打天下,统一全印度,可以做得到,不是做不到,为什么不干?不能干,不能跟后人开这种例子。不但佛不干,孔老夫子都不干。孔老夫子周游列国,目的是什么?求人家赏他个一官半职,他来施展他的抱负。真有治国平天下的本事,没人用他。那照现在没人用不要紧,我们把它推翻,我们来干,孔子下面这些弟子各种人才都有。当时人家国君不敢用他是什么?就是怕他篡位,他太能干了,害怕他。孔子不干,不能做这种榜样,这都是大慈大悲,真正的德行,一定要循规蹈矩不能破坏秩序。
汤武是圣人,汤武革命那是有缘分;孔子春秋战国不是那个缘分,那些国君都不错,没有那么大的罪过。夏桀、商纣那真叫无道昏君,残害百姓,应该被推翻的,所以成汤、周武王那是应运而生,他遇到那个缘可以做;孔子不是那个缘,不能做。释迦不是那个缘,你看那个时候,每个国家不管大国、小国都治理得不错,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,怎么可以造反?现在人不一样,现在人不管这一套,一切都是掠夺。这些都是属于教育,教育就是我们守住人的本位,守住五伦五常、四维八德,决定不能越轨,越轨这个罪重。所以什么时候、什么因缘,什么事情该做、什么事情不该做,都要知道,佛是绝对遵守。在中国历史上有三武灭法,佛弟子都不错,都非常守规矩,没有反抗的,没有不服从的。三年五载国家领导人看到、人民看到了,学佛的人这样有规矩,是最好的公民,佛教马上恢复,国王支持、护法,正法能常住在世间,道理在此地。
学佛的人不争权、不夺利。佛灭度教导我们「以戒为师,以苦为师」,不怕苦,苦一点是什么?消业障。我们求的跟世间人求的不一样,世间人求富贵,我们求明心见性,跟富贵不相干,走的是两条路子。现在我们的德、我们的智慧都不足,我们的烦恼、习气、业习很严重,学佛知道很难,要无量劫、要生生世世,不是一世能做得出来的。现在我们遇到净土法门,遇到阿弥陀佛,这一生就能成就,无量的欢喜。这个缘分那要抓住,若不抓住,要错过了,那叫真错了,世间什么样的大错误都无所谓,这桩是真错了。我们这一生,每个人遇到就能成就,就怕你遇不到,所以这个缘是不可思议,无比殊胜的缘分。
法藏了解能给他作证的只有佛,他所具足的『决定坚固力』,「唯佛世尊三觉圆满,五眼明朗,智慧无碍,始能为我真实证明」,故云『唯佛圣智能证知』。除佛之外,没有人能跟他作证的。他的缘也非常好,遇到的时候也好。佛在世教化四十二劫,释迦牟尼佛只有四十九年,这四十二劫,寿命长证明福报大,那个世间太平盛世。「又法藏发愿时已是地上菩萨,境界甚深,故非余人所能知,唯佛圣智始能作证,此亦深表法藏大士妙德难测」。实际上我们从前面读下来所看到的,他不是法身大士,他是妙觉如来再来的,比法身大士还高。世间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四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