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0集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人讲的。我讲的是中国人,那你自己夸自己,人家不相信,英国人讲的。我回答这个问题是在伦敦剑桥大学,我跟他们汉学系的学生,跟他们的教授举行一个小时的交流,他们提出来的。我说你们英国人讲的,我问他们,你们能相信吗?这个话可以问他们,他们研究中国的儒释道,拿儒释道的经典去写博士论文,那将来都是欧洲的汉学家。他们讲一口北京话,读中国的文言文,我们不能不佩服,你看面孔全是欧洲人。所以我问他们,你们相不相信汤恩比说的话?他们看着我笑,不说话,不承认也不否认。我然后再反问一句,我说难道汤恩比博士讲错了吗?他们还是不说话,包括他们教授,坐在旁边都笑。

  我才向他们解释,我说汤恩比的话没说错,而是什么?我们解读错误。如果提到儒,你们就想到四书五经、十三经,你们现在正在研究的,这个东西能解决今天社会问题吗?太高了,做不到。讲到佛,你一定会想到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、《般若》这些大经大论,你们也都念过,能行吗?没有把握。我说汤恩比博士没说错,我们要知道,四书五经、十三经是儒家的花果,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是佛家的花果,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是道家的花果,好看,令人羡慕。这东西从哪来的?跟一棵树一样,它枝上长的;枝从哪来的?干上长的;干从哪来的?追疑到最后是从根生的。那我们要问,儒释道的根是什么?这个大家就没想到了。能生儒释道的东西,那是儒释道的根,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?花果不能解决问题,根能解决问题。儒的根是什么?《弟子规》,道的根是《太上感应篇》,佛的根是《十善业道》。如果能把这三样东西恢复起来,这世界真的太平了,汤恩比的话说得没错。这三样东西是普世教育,你们所想的那是儒释道的尖端的教育、教学。我们要从扎根教育下手,这个世界得救。

  用什么心态?我们也遵循汤恩比博士的指导。什么是儒?孔孟学说是什么?「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」,孔孟之道是仁义。「仁者爱人」,要用爱心;「义者循理」,义是什么?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我们用这个心态落实三个根,汤恩比博士没讲错。大乘是什么?大乘是真诚、慈悲,这是菩提心。用真诚慈悲落实《十善业道》、落实《弟子规》、落实《感应篇》,这个世界就有救。这是我在伦敦大学跟剑桥大学跟他们讲的,我跟他们讲的时间不长,一个小时,对他们很有启发。

  他们的教授是当代的汉学家,到香港来一定来看我。现在他退休了,在北京大学做客座教授,所以常常从香港经过,一定要来看我。我们汤池的成就他知道,二00七年他特地到汤池去住了四天,亲自去考察,回去的时候到香港跟我谈了六个小时,两天,一天三个小时。非常诚恳邀请我到伦敦去办学,书院名字他都想好了,叫大乘佛学,他要我去那里办一个书院。英国大学是书院制,像剑桥跟牛津大概都有将近五十个书院。希望我在那里办一个大乘佛学,属于剑桥大学的。剑桥大学在全世界排名第三,很难得!我很感激他,我说我不能去。他说为什么?我说你们学校的制度,那个框架给我,我不能教学生。他非常惊讶,他说那你用什么方法教?我说我没有方法,我们老祖宗有方法。他愈听愈起劲,老祖宗什么方法?我就问他,《三字经》你有没有学过?他会背,四书都会背,我们真佩服他。我说《三字经》前面的八句话,就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办教育的最高指导原则。他会念、会背,他不懂得这个意思。他很惊讶,问我,怎么这八句话是教育最高指导原则?是的。

  我说办教育要用什么心态去办?《三字经》前面两句话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我们要有这个心态,所有的人本性是好的。他不好,不好是习性。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是让他从习性回归到本性,教育成功了。你把恶人变成善人,把坏人变成好人,教育成功,头一句就教你这个。「性相近,习相远」,本性大家是一样,本性本来是佛,佛法就本来是佛,现在变成这个样子,这习性变的。习性要把它断掉,回归本性就成佛了。教学目标搞清楚,我希望把学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。所以中国古时候教学的目标是圣贤,读书志在圣贤,我要成圣人、要成贤人。圣人在中国是以孔子、孟子做代表。读书不是为升官发财,不是过什么富裕的生活,不是这个意思,教育的目标是把人教成圣人、教成贤人、教成君子,这是东方教育。佛的教育是要把凡夫变成佛、变成菩萨、变成罗汉,佛的教育成功了,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。教育怎么兴起的?下面两句就是,「苟不教,性乃迁」,你要不把教育办好,慢慢就变成习性,习性代替了本性,人就堕落了,你说教育多重要。

  怎么教法?「教之道,贵以专」。我就详细给他讲解这一句,为什么要贵以专?不可以学很多东西。像你们现在学校,很多功课交叉排课,这个把人都糟蹋掉了,从小学到研究所没有例外的。譬如第一个钟点,第一个小时教语文,第二个小时教数学,头一个小时还没有吸收进去,又换了题目,所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,头脑都是像浆糊一样,迷迷糊糊的,什么东西学了一点点的时候都不精、都不通。这种教学的方法是错误的,我们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这种教法的,学生学的时候就是一门功课。如果像你们现在这种课程,我们可以教,但是不用交叉的这个课程。譬如第一年教语文,全年教语文,把小学六年的语文一年教完。学生头脑是一样东西,他想一个东西,他会学得很有进步,他专,心专。到第二年,第二年教数学,六年的数学一年完成。学的时候只可以学一样,不能学两样。

 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是用这个方法,学生学得很轻松,书包只有一本书,不像现在背了一大堆,累死了。所以我就讲中国跟印度的教学方法都是贵以专,真能出人才,学生心是定的,学得很快乐、很欢喜。太多、太杂了,没有一样东西学好,所以六年学完了,拿不出基础的东西出来。如果课程重新一编排,还是那么多课程,门门都有成就。所以我就向他建议,你回国去跟学校研究研究,能不能换这种方式,教之道,贵以专。如果实验成功了,可以介绍给联合国,让全世界教学法都重新改变,那你就救了全世界的儿童,这个功德太大了!我鼓励他。没有想到他是年龄到了,六十多岁,不到七十岁,学校年龄到了就退休。所以中国古老的教学法好。

  我们做了实验,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,李老师教学方法就是一部一部的,不可以同时学两部经。我们学习的进度,一个月学会一部经。老师学会的标准是你可以上台去讲,他在底下听,讲得不错,没有过失。好不好没有关系,只要没讲错、没过失就及格、就通过了,你就可以学第二部经。那个时候我没出家,我在台中住了一年三个月,就十五个月,我学了十三部经,十三部经我都能讲,还讲得很好。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,佛学院一个学期教一部经,佛学院三年毕业,我只用了六部经,还有七部还没用上。你说这个差多远!在台中一个月学一部,有成就感;佛学院念了三年什么都不会,一部都不能讲。中国这个教学法值得去研究,值得去提倡,真的是好办法。

  根要扎上,那是什么?那是德行,那是基础。出家四个根,儒释道三个根,还要加上《沙弥律仪》,这四个根,叫四平八稳,然后一部经一门深入。你天天学、天天讲,一部经讲十年,一遍一遍的讲,讲十年,十年之后你就变成专家。专讲《阿弥陀经》,十年之后大家见到你,阿弥陀佛,你是活的阿弥陀佛;你专讲《普门品》,大家看到你,观世音菩萨;专讲《地藏经》,那就是地藏菩萨,世界第一,顶尖,不要搞太多。全世界这么大,每一个地方叫你去讲一部,你活到一百岁你才讲个小的局部,全世界没讲到,何必去学那么多!讲经的标准不要超过一个月,这部经就讲完。经要长的话,一天四个小时;经要短的话,一天一个小时,不超过一个月。为什么?现在人他只有这么大的耐心。说是这部经要讲几年,他不来听了,太长了,没兴趣了。你说一个月的话,他会来听,从头听到尾;如果说是五天、七天、十天,那他非常欢喜。接引初机,这些方法我们要真的接受过来,古圣先贤他们的方法真好。

  我住在澳洲,陆克文当选澳洲的总理,邀请我到堪培拉,到首都,去访问。我见面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他,希望他推动教育改革。他告诉我,最好你在图文巴先把它做出来,用这种教学法做出来,就是做实验做出来,实验有成就了,他会带着国会议员去参观、去考察,然后制定法律向全国推动。我现在只会说,我没有时间、没有能力去做,做不行,我只会讲。所以现在学院交给悟行法师,悟字辈他们,我希望他们去做,真正做出成绩出来了,会有很大的影响。办一个小学,我们自己办,办个小学,用这个方法来教。政府规定的课程我们统统把它教完,我们再补充伦理道德的教育进去,这种学生培训出来一定非常优秀,身体健康、快乐。就是一门一门的学。无量功德!做好了,要把全世界教学统统改成这样,你说多少学生受惠,都得到真实利益,这个功德多大,救了全世界。不要小看这个小学,它就救了全世界。真正做出来,可以到联合国去做报告、做宣传,那个影响力非常大。那一个活动全世界都知道,每个国家主管教育的一定会访问,一定亲自去看,去考察、去学习,这个事情有意义。

  这是讲什么叫第一义谛,与性德相应,中国老祖宗的东西,五伦是第一义谛,五常是第一义谛,四维八德全是第一义谛,都是从父子有亲那个亲字里头流出来的,性德!在道家《感应篇》,在佛法里头,三皈、五戒、十善、六度、普贤十愿,本经四十八愿,全是性德,统统都是自性流出来的。确确实实它是实际理体,不可思议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0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