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的。水煮青菜,煮出来之后,煮开青菜就好了,面放下去,一滚,然后锅盖盖上,火熄掉,焖个五分钟就熟了。你看多简单!端出来之后,锅跟碗是一样的,就是带把的一个瓢,那就是锅,也是碗,省事,不要去洗碗,就一个。吃的时候油再倒下去,盐再放,盐可以放,盐煮的时候可以放,油倒下去。营养是足够了,没有问题,非常简单,生活愈简单愈自在。
第二个就是《净影疏》里面所说的这三种,第二种。我们看它底下的文,「若有所施、能施及所施之物,存于意中,是为违理有相之行,即为恶。如是则上从佛菩萨,下至阿罗汉,所修之善法名善」。为什么?他们已经离相了,阿罗汉我执破了,菩萨法执破了。「人天众生所修之善法都是有相行」,他都着相,着相就是恶。这个善恶的标准是以凡圣为标准,圣人与理相应,凡夫跟理相违,理是法性,就是第一义谛。
第三是「体顺为善,体违为恶」。这是第三个标准,这个与第二,前面所讲的相兼,亦同于《璎珞》。「法界真性为己自体」,这句话非常重要。我从哪里来的?我到底是什么?很多哲学家都有这个问题,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的?我来这里干什么?这些都是大问题。佛在此地告诉我们,法界真性是我们的本体,是真的我,我就从这儿来的。不但我从这里来的,宇宙也是从这儿来的,万事万法都是从这儿来的;换句话说,我们本来就是一体,都是从这个自体变现出来的。这个自体就是第一义谛,就是法身,就是法性,就是佛性,就是自性,说了那么多,都说这桩事情。
「体性缘起而成行德。所行只是自体,心无所缘,随心所欲而不越轨,是名为善。」这是什么?菩萨行,这哪里是凡人!这些人,这些佛菩萨,他们对于自体跟自体所现的现象、作用完全明了,一点都不迷惑。所以知道所行的全是自体,自体的相,自体的用,都没有离开自体,心无所缘。心地清净平等觉,随心所欲而不越轨。随心所欲,那就是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应现什么身他就现什么身,应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,他自在,他没有起心动念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示现的八相成道,他有没有起心动念?我们现在知道他没有。他有没有分别执着?他没有。所以他是纯善,没有一样不跟自体相应的。这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才能做到,权教、小乘统统做不到。「依此」,依照这个标准,「则无论凡夫二乘,纵上至三乘」,到菩萨,「凡是缘修之善行,俱名为恶」。只有诸佛如来跟法身大士,他们的行才真的叫善,与自性完全相应。你看善恶的标准不一样,我们今天能够用到唯识这个标准就不错了。《净影疏》的三种标准,第三种高,第三种跟《菩萨璎珞经》里面讲的没有两样。
第四,「天台宗立六种善恶」,智者大师所说的,他说得细,说得详细。第一种,「人天之善,五戒十善之事善也」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普世教育,我们能帮助这个社会恢复安定和平,这个可以做,人人都能够持五戒、修十善。「然人天之报尽,还堕于三恶道,故亦为恶」。那要我们这个人报尽还能够得人天身,这就要对他施行教育,要教他。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样的重视教育,这个道理在这里今天看到了。你要不教,他肯定会学坏,他要学坏了,这一生不错,来生就完了,来生到三途去了。如果来生,他这一生贪心重,贪赃枉法,来生到鬼道;如果这一生瞋心重,脾气很大,他就到地狱道。所以不教怎么行!
中国的教育是伦理道德的教育,换句话说,是人永远保住人天的教育。我这一生作人,来生还到人道,日子比现在更好,地位比这一生高,福报比这一生更大,这都是向上提升。但是你要晓得,这出不了三界,维系社会安定和谐,让这个社会能做到世间人所讲的长治久安、太平盛世,行,能做得到。教育太重要了!我们的老祖宗,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、一个族群,都比不上我们老祖宗懂得教育,有教育的智慧。这桩事情我记得很清楚,南昆士兰大学在我们图文巴,校长送了我一个博士学位。那天在学校吃饭,吃饭的人不多,几位教授陪同,校长是主人。陪同当中有一个是教务长,南昆大的教务长。吃饭时候他告诉我,他说二战之前,应该是民国二十年前后,他说欧洲有些学者,非常认真研究中国文化的问题。大家觉得,全世界有四个古文明,三个都消灭了,为什么中国还在?研究这个问题。研究的结论,他们说大概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问题。他特别说家庭,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问题,告诉我这个。我告诉他,完全对了。这些研究的人不是普通人,很了不起的,他能够把这个秘诀发现了。确实,中国最重视家庭教育,因为中国的家庭是大家庭。现在讲中国家庭一般人不懂,你没有见过!你见过都是一家几口,这不是的,这不是中国人家庭,这是外国人家庭。我们现在学外国人,把中国自己的东西丢掉了。
中国人的家庭是大家庭,一般是五代同堂,一家有九族。你看,我们自己,我自己上头有父亲,父母,有祖父母、有曾祖父母,差不多到这个样子,高祖父母就很少了,有曾祖父母。下面,下面有儿子、有孙子,大概都可以到这样的。你说这多少代?至少七代,常有的。这一家人口,兄弟都不分家,我们兄弟不分家,我父亲兄弟也不分家,祖父兄弟也不分家,一家人不分家。所有的人工作收入都归家,家是一个社会组织。我们自己的零用钱,发,每个月发零用钱,收入统统归公。所以它是个组织,一个社会组织。从小小孩就要教他,不能有自私自利的念头,你要为整个家,为整个这个家庭。一个家庭普通人口,少的总得有二百人,三百人上下的是一般普通家庭,人丁兴旺的五六百人、七八百人,这么大的一个家庭。你到中国现在农村里头,那是王庄,那是李庄,你就晓得从前那就是一家。那是王家,那是李家,那一个村庄是一家人。诸位看《红楼梦》,《红楼梦》就是描写一个家庭,就是一家人,他那个一家人二百多口。所以是大家庭组织。
这样多的人在一起生活,没有规矩不就乱掉了?所以非常重视规矩。家有家道,道是共同的,就是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道,人人都必须遵守。还有家规,家规是自己祖先订的,我们家里还需要守哪些规矩,跟别人家不一样,我家的规矩。为什么?我们经营的事业不一样,这一家是做官的,他有做官的规矩;那一家是经商的,他有经商的规矩,每一家行业不一样。《弟子规》是共同的规矩,都必须要遵守的,里面只有一百一十三桩事情,那必须要遵守,那是共同的,家家都必须遵守的。后面附带的是你自己家里的,叫家规。所以它有家规、有家学,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,家里面这些小孩。私塾放在哪里?都放在祠堂,因为祠堂只有春秋祭祀,平常是空着的,所以祠堂就变成家学,就是学校。很好,有祖宗在那边,让小孩天天看到祖宗牌位,懂得孝道。连老祖宗天天都怀念他,那个时候行礼,见到老祖宗牌位要叩首的,三跪九叩首,他在家里他怎么能不孝父母?家里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,他都会孝。所以社会好。现在没有了,现在真的叫父不父、子不子,把父亲看成朋友就不错了,还有朋友关系,还没有看成对头。
有家学、有家业,家里头经营的事业。所以中国人经商的,老字号,世世代代经营下去,货真价实。北京的同仁堂那是老字号,世世代代几百年都做这个行业,子子孙孙接着做。所以东西做得很精,做得好,跟现在社会不一样。现在人真的不知道老中国,也不晓得新中国,你问他,他一塌糊涂,他什么都不知道,真的叫中不中是西不西,现在的社会变成是这种形态。老社会好,老社会有保障。第一个,小孩教育有保障,我父母没能力教,家族教你。老人有保障,老人不愁,年老家族养老,不必到老人院。而且家族养老好,你的子孙,你的那些侄子辈的,天天围绕着你,儿孙满堂,天伦之乐,这是外国人作梦都想不到的。大家庭,你说你的晚辈多少人?总有几十个人,这些小孩天天围绕着你玩,他怎么会不快乐!老人会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告诉后代,增长他们的智慧,增长他的见识,他将来的一生过得会比我们更好,荣宗耀祖,光大门楣。
那些外国人研究中国的文化不会灭亡,真的,这是主要因素。但是今天中国家没有了,中国的文化就不保险了,这是个大问题!中国古时候这种家庭不能再恢复了,绝对不可能。所以我这些年就想到什么?想到企业,人家说企业家、企业家,我就从这儿来了个灵感,希望企业继承中国传统的家道,它可以做得到。老板要真的把员工都看作是自己兄弟姊妹,都是我自己一家人。要什么?要养老,员工的老人要照顾。自己企业要办养老院,不收外头人,是我员工的老人,我要来照顾。让所有的员工在这里工作安心,你的老人公司养你,你将来老了公司也养你,你没有后顾之忧。那小孩,公司办子弟学校,不收外头人,专门我自己的员工,我自己的员工子弟我自己来教。这样就把中国从前这种非常有价值、非常了不起的文化承传下去。公司的老板就是大家长,这个公司就是一个家庭,希望这个公司千年万世永远经营下去。你后代有人,你将来员工这些儿子他们长大了,继承这个事业,将来也变成千百年的老字号。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,在全世界找不到。
这种文化所以能够推动,最快乐的人是谁?是做官的。做官的怎么?没案子办,轻松,没事情做。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社会上没有作奸犯科的,太平盛世!做官的人呢?做官的人读书、写文章、写诗词,《四库全书》集部里头一半都是他们的作品,他没事干。到处去巡查一下,看看,去指示指示就行了,到每一家里去访问、去作客,人家家里招待,某大人今天到我家来作客。所以从前社会各行各业,做官这个行业是最值得人敬佩的,为什么?地位很高,收入也不错,又没事情干,最好的是没事干。读喜欢读的书,干喜欢干的事,你说这个行业到哪去找!哪像现在?现在做官是第一苦。三百六十行,哪一行最辛苦?做官的最辛苦。为什么?办不完的案子,处理不完的事情。我现在在澳洲劝陆克文不要做官,是好朋友,我们见面什么话都可以谈的。
这天台宗的六种善第一个。我们现在看第二个,「二乘之善。能离三界之苦,故名善。然但能自度,不能度他,故亦为恶」。他跟菩萨比他是恶,他跟凡夫比他是善,换句话说,他的善不究竟,不圆满。三、「小乘菩萨之善,慈悲兼济故是善。然未断一毫之烦恼,故名为恶」。小乘的烦恼没断,这是小乘菩萨,他也修六度万行,但是他烦恼、习气没断。所以他对社会、对大众的贡献是善,对他自己烦恼习气不断,他还是恶。这一比较的时候就比出来了。天台大师这个说法说得好。第四,「通教三乘之善。三乘同断见思之烦恼,是为善。但堕于二边,不见别教中道之理,未断一分之无明,故亦为恶」。这就是跟上面比这是恶,跟下面比这是善。这个善不能算圆满,不能算究竟,可是对于我们凡夫修学,这是阶梯,好像爬楼一样,一层一层往上爬,每个阶段都得要经历。好做,容易做得到。前面太难了,样样都能够跟第一义谛相应,这不是人能做得到的,说得是没错,做不到。天台这六种善的话,你从第一,那是很容易做的,人天之善。在中国,我们能够把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做到,善,人天善。再从这个基础上向上提升,修五戒十善,逐渐逐渐向上升,断见思烦恼、断尘沙烦恼、断无明烦恼,提升到法身菩萨,提升到究竟佛果,这是大善,圆满的善。所以天台这个说得非常好,很适合于我们修学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一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