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个宇宙的信息统统在里头,我们起心动念全都在里头,没有一个会逃掉的。这么小的东西,你简直没有办法看到它。黄念老在这个批注里头有引用,八十年代发现的微中子。微中子多大?是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,就是一百亿个微中子那个体积相当于一个电子。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,这个东西也许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微细的念头。所以物质现象我们不敢轻视,为什么?它会听,它会看,我们起心动念它知道。这个现象,我们过去学习贤首国师的《妄尽还源观》,那是《华严经》的精华,也可以说是贤首国师读《华严经》的一篇论文,分量不多,讲得真好!文分六段,前面三段就是讲宇宙源起,宇宙从哪来的,他讲得比科学讲得好。
最初就是讲本性,本性是一个,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这就是本体。自性清净圆明体,自,这个字很重要,自是谁?自己,我们自己。我们的真心是清净的,从来没有染污过,就像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之后,你看他提出的报告,第一句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。贤首国师跟惠能都是唐朝的,但是距离很远,惠能出现在唐朝中宗的时候,贤首国师是唐朝开国的时候,隋末唐初,大概有一百多年。贤首国师这篇论文,惠能大师不认识字,他不会看过,除非有人提起来告诉他。从这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,起二用,一体二用。二用,第一个是宇宙,宇宙出现了,第二个是自己,我出现了。我跟宇宙虽然有先后,但是它的速度太快了,没有法子分,就是刚才讲的,弥勒菩萨讲的一念,都在一念当中,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里头,那我们看好像宇宙跟我同时出现。怎么出现的?迷了,一念迷了。一念不迷没有这个现象。叫一念不觉,不觉就是迷了,一念不觉而有无明。一念没有理由,一念没有先后,所以佛家讲这个无明叫无始无明。始是什么?开始,它没有开始。如果它有开始那就是真的,那就不是假的,有始有终,没有开始。换句话说,它完全是虚幻的,它不是真实的,你可别把它当真,当真你就错了,你就上当了。
这两种现象出现了,就是依报跟正报,依报是宇宙,正报是自己,出现了。出现之后这两种都有三个现象,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称它为自然现象。第一个自然现象,周遍法界,我们起心动念,才起心动念已经周遍法界。任何速度都没有办法跟它比,光的速度一秒钟才三十万公里,太阳光到地球八分多钟,我们这一个念头才动,整个宇宙统统达到了,好快,全部都达到了,我们念头才一动就达到。我们身体呢?身体要晓得,每一个细胞都在那动,波动现象,这个波动的速度也周遍法界。换句话说,我们心里想什么,有那个功夫的人、有清净心的人他都知道,我们身体状况他也晓得,因为你每一个细胞、每一个器官动态他都知道,妙不可言!这是第一个现象,周遍法界,说明什么?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。把关系搞清楚了,一体!真的是一体,不能分割的。这第一个现象。
第二个,出生无尽。出生无尽是变化无穷,这个变化无穷我们想不出来,我当时学这个的时候想了好久,想了好多天想不出来,突然有一天想到小时候玩的万花筒。我这还有道具,万花筒。万花筒构造很简单,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么漂亮,万花筒自己做的,找竹筒,里头的节打通,里面放三块玻璃,放几张碎片,不同颜色的纸,你就转一下来看,那个图案非常之美。你只转动它就起变化,你转一天,找不着两个图案相同的,这不就是出生无尽吗?出生无尽从万花筒里头看到了。那就是说我们无论是心里的念头,或者是身体物质现象的波动现象,遍法界虚空界统统都收到,这信息全收到。
第三个现象就是心量,含容空有。我们本来就有这么大的量,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。我们中国老人说量大福大。每个人本来的心量跟佛一样大,佛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,真的是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没有想到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,心量是一样的,都是周遍法界的。这三种周遍,是说我们今天客观的宇宙环境。《还源观》上后半段,后面这三段,第一个是讲德行,那就是说修学大乘做人的一个基本德行、基本的理念、基本的态度。第一个要随缘妙用,它重点在妙用。现在科学发现,宇宙之间没有一个东西是独立存在的,它们的名词叫互相纠缠,纠缠在一起才发现它存在的意义。独立的不存在,独立没有办法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你怎么独立?没有法子独立。
这个现象,我们可以从电影里面明白这个现象。这是一卷老的电影胶片,以前都是用幻灯片在放映机里面播放。它的时间是多长?二十四分之一秒,就是一秒钟它放二十四格。镜头打开放一张,照到银幕上,再关起来,再打开第二张,这种相续的一秒钟二十四张,我们看银幕上就好像是真的一样,这就是一种纠缠的现象。佛告诉我们,实际上我们现在感官的世界里头,这个现象生灭多快?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生灭。这个玩意在放映机里头,一秒钟二十四个生灭,现在变成一千六百兆个生灭,你怎么知道它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!所以不要被假相欺骗了。用这个东西可以体会佛在经上讲的,它真有道理。
这是佛经上告诉我们事实真相,今天科学家愈来愈接近,还没有佛讲得那么圆满,因为他没有证得自性。换句话说,他还是用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这个东西不用了,那他就成佛了,科学家就成佛了。科学家还用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他是凡夫,他所得到的是知识。他如果不用心意识,就是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他就成佛了,那他能说出来是智慧。佛教里头世间、出世间的差别就用这个做标准,起心动念这叫世间,不起心不动念叫出世间,我们哪一天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也能够入佛的境界。所以这二百一十亿佛国。
下面这一段,「摄土超胜」,这个土是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造成功了,超过一切诸佛剎土,胜过一切诸佛剎土。为什么?它是一切剎土里头的精华,最美好的,所以它超过。
【所摄佛国。超过于彼。】
我们看批注,「经此长时思惟、选择、修习、摄取,于是结得大愿」。所以我们对极乐世界要认识,它怎么来的,阿弥陀佛怎么建造的?你把这个搞清楚,你就晓得,这很有道理,符合现在人所说的逻辑思想。他不是凭空捏造的,不是自己想出来的,不是的,完全是到处参观考察所得到的一个结论,这样结成四十八愿。四十八愿就是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就是四十八愿的成就。而『所摄佛国,超过于彼』,这个「彼」就是「指二百一十亿佛国」,超过它了。二百一十亿不是数字,是表法,代表圆满。因为二十一是密宗里头的表法,表圆满的,二十一,二百一十那就是大圆满,是这个意思。也就是整个宇宙里头所有的这些佛国,世间自在王佛全部都以神通展现,让法藏比丘去看、去学习,佛有这么大的能力。「今法藏菩萨大愿摄取之佛国」,实实在在超胜于二百一十亿佛国。下面这一句说得好,「亦即超踰十方佛土,极表极乐净土之超胜独妙。」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说,法藏菩萨是集十方一切佛土胜妙之大成,成就极乐世界,成就这四十八愿就是四十八种殊胜,其它佛国土里头没有的,是极乐世界独具的。我们再看下面一段,「所摄陈佛」。极乐世界建立了,向佛提出报告。「既摄受已,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」。要知道,这个时候人的寿命很长,世间自在王佛教化众生四十二劫,所以五劫修行是很合理的;等于说我们四十二年当中他用了五年的时间去建造极乐世界。人寿长,福报大,他有的是时间去学习。我们没有办法,在这个世间寿命短促,人寿再长,活到一百岁也是一弹指,这样短促的时间能学多少东西?很有限!人怎么努力,不要说别的,中国的一部《四库全书》,不要多,你每天看十个小时,从一出生就会看,到一百岁这书还没看完。只能看一遍,一天看十个小时都没看完,那还谈什么?所以人必须要长寿。极乐世界第一德就是无量寿,这是我们每个人想求的,我有无量的寿命那就不在乎,我什么都可以学习。所以极乐世界的佛叫无量寿佛,人个个跟佛一样,佛无量寿,大家统统都是无量寿。所以真正能证得究竟圆满,最高的学位佛陀,人人都可以拿到。拿到佛陀的学位就回归常寂光,就不在实报土。实报土还有相,常寂光没有现象,刚才讲的三种现象都没有,回归自性,回归本善。好不好?好!三种现象都没有了,这在现在科学里头有这个概念,这概念是零,数学里头的零。零是什么都没有,但是什么都具足,再多的数字都是从它那里展出来的,非常像佛经所说的「自性清净圆明体」,很像。从这个地方出现一度空间、二度空间、三度空间、四度空间,无限度的空间都从它出来的,所有空间到最后都会归到零。佛给我们讲的,这很有味道,我们是从零开始的,到成佛,成佛最后就归到零,零的能量是没有办法想象的。
惠能大师明心见性之后,告诉我们五句话,形容他所见到的境界。第一句话他说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跟我们经题上讲的「清净平等觉」,自性绝对没有染污,这是我们自己的真心、是我们自己的本性,决定没有染污过。第二个现象是「本不生灭」,就是佛所说的大般涅槃。真心不生不灭,妄心有生有灭,阿赖耶有生有灭,一念不觉阿赖耶生了,出现了,到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,阿赖耶就转变成智慧,转八识成四智,阿赖耶就没有了,用真心不再用妄心。用真心才是佛,用妄心称佛也不是真佛,天台智者大师说,十法界里面的佛,什么佛?叫相似即佛,很像佛,不是真佛,为什么?他用妄心,他不是用真心。用真心,用真心十法界就没有了,不见了,十法界是假的,叫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用真心虽然在一真法界,佛家讲的真妄,它的定义说有生有灭是假的,不生不灭才是真的。你看起心动念,这个念头有生有灭,这就是假的,不是真的。所有物质现象是建立在意念的基础上,意念是假的,所以物质不是真的。物质是剎那生灭,许许多多不同物质纠缠在一起,你才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四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