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六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一三六集)  2012/1/13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136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三十五页第四行,「陈说请听」。

  【法藏白言。唯愿世尊。大慈听察。】

  我们看念老的批注,听是耳闻。察是心中审思,审察。「《会疏》曰:如来听其说明,照察丹诚,故云听察。」察这个意思很深。「故经义为法藏菩萨请求世尊,垂慈于我,听我所说,鉴我诚心。」向下是法藏陈说所发的大愿。法藏这两句话,不但显示出真诚恭敬,而且非常有礼貌,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请世尊加持。当然还有与会的听众、同学很多,这里面的意思,『大慈听察』,就是双关语,老师慈悲听察,同学们也慈悲听察。下面就是他的报告,第一段是「总说」:

  【我若证得无上菩提。成正觉已。所居佛剎。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。】

  这个是报告的开端,这前面四句,「总括全部大愿」,所以这是总说。「愿我成佛时,所居之佛剎,具足无量胜妙功德,具足无量清净庄严」。经文不是很长,所叙述的时间很久。法藏比丘请法,世尊没有跟他一样一样介绍,只是将十方诸佛剎土展现给他自己看,你自己去观察、你自己去选择、你自己去勤修,全是他自己的事情。他确实不辜负老师的期望,他真的认真去考察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,以自己的愿力跟自己的真诚修持,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可知,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纯净纯善的意念所感而自然流露出来,这是从性德里头流露的,确实不可思议。

  至于念力这个问题,我们得到现代量子学家的研究报告,我们对这个问题才不再怀疑。以前经典里虽然这样说,没有事实证明。我们自己有这个念力,这个念力不是经上所说的念力,也不是科学家给我们说的念力,他那个念力是完全集中在一点,我们的念力是散的,松散的,所以这个念力成就真的是很有限。佛经上所说的「制心一处」,我们听得很多,自己也会说,好像是懂得,实际上我们没有真懂。这就是从前章嘉大师所说的,什么叫真懂?你真正落实就真懂。他举了个很简单的例子告诉我,譬如这桌子面前放了,这边一堆是黄金,这边一堆是黄铜,告诉你这两样东西随便你拿一样,送给你,只送一样。知道的当然拿黄金,肯定的,不知道的他就拿黄铜。章嘉大师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你是不是真懂,真懂了哪有不干的道理!

  人生苦短,极乐世界可贵,得到极乐世界你什么都得到了,你得到的是大圆满。这一生不能去极乐世界,问题很严重。去不了极乐世界,你有本事出离六道轮回吗?如果没有本事出离六道轮回,那你还要长劫流转。而流转这一桩事情,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暂。佛这个说法我们相信。《百法明门》里面告诉我们,六道凡夫善心所只有十一个,恶的心所有二十六个,换句话说,从你意识里面,你的识心里面是恶多善少,又何况恶的力量强大,善的力量薄弱。所以人为什么很容易学坏,为什么很不容易学好,道理在此地。

  扎根教育要是不牢,你说他不改变难,太难太难了!没有一个很坚固、很真实的这种扎根教育,让他在高名厚利之下都不动心,你说这桩事情多难!从这些方面你明白了,你再观察这个世间,这么多人造恶,你就一点都不感觉到奇怪。为什么这么多人造恶?真正智慧丢掉了,这佛经上说,这个经上讲的真实智慧没有了。智慧没有了,谁当家做主?贪瞋痴慢疑当家做主,自私自利、是非人我、七情五欲当家做主。遇到事情,用这些东西来考虑,问题当然就出来了。什么叫道德仁义不知道,而且把古圣先贤的东西贬斥为封建、迷信,拿这些东西来欺骗善良的老百姓,巩固他的政权,你看一笔抹杀掉了,让年轻的人不愿意学习这个东西,不愿意去理会这个东西,这是感得来的灾难,灾难来了。

  我刚才看到日本皇家的后裔,她有一篇报告,在日本公开演讲里面说出来的,是演讲里头的一个片段。讲到今年冬至,就是十二月二十一日,地球,她说的,是从三度空间转变成五度空间;上一次我们看那个报告是三度空间转变成四度空间。但是都说到了有三天是在零度空间里度过,三天,这三天什么光都没有,极黑,大概所有的电都没有了,都失效了。到时候来看看是真的、是假的。如果要是说这三天是零度空间,这个我们就很难想象。零度是个数学的概念,什么都没有。她里头也说得很好,说身体不是真正的自己,灵魂是真正的自己。转变成另一度空间之后,就是完全崭新的世界,过去的全没有了,真的像作梦一样,梦醒了,梦中什么一切都没有了,完全改观了,说三天之后是另一个新的世界。我们无法想象,旧的世界全部不见了。

  时间很迫切,愈来愈近。许多信息告诉我们,在这个转变,心里一定要清净,没有妄念,要有爱心。这个爱心大家都讲到,真诚的爱心。我们知道爱心是性德的核心,中国古圣先贤他们知道,从什么地方叫我们看到?父子有亲,五伦里头第一个,这是核心,伦理道德的纲目统统是从这个核心流出来的,这个爱心要把它找回来。觉悟的人有这个爱心,在佛法里头讲,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,就是这个。父母跟子女,同体大悲,没有任何条件的,看那种亲爱。这我们讲了很多次,中国的伦理教育就是以这个为起点、原点,从这里慢慢扩大,爱你的家人,爱你的亲属,再爱你的邻里乡党、爱你的领导、爱你的干部,这就是君臣有义。长幼有序,序是爱,跟大众在一起相亲相爱;朋友有信,那个信就是爱,没有一样它不是爱。五常是爱,四维八德都是爱。

  我们怎样把这个性德发掘出来,将它发扬光大?佛法里面告诉我们,转念头。真正相信世尊在经上所说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,我们对佛多么敬爱!对释迦牟尼佛敬爱、对阿弥陀佛敬爱。佛告诉我们,所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换句话说,所有一切众生我们要像对佛那样敬爱去敬爱他们。我们什么关系?我们是一体的关系,再亲不过了。父母毕竟还不是一体,佛菩萨告诉我们,一切众生是一体,这一体是什么?一体就是自性,就是我们能够思惟、能够想象的这个能是一体的。把同体大悲发挥出来,同体大慈发挥出来。悲是怜悯众生,众生在受苦受难;慈是爱一切众生,帮助他离苦得乐、帮助他破迷开悟。

  法藏比丘依着老师的教诲认真修学,五劫的时间他成就了,极乐世界自自然然显现出来。没有说设计,也没有说是施工建造,没有,确实是自性本具的功德之成就,这就是惠能大师报告里面所说的,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。尽善尽美的意念,显示出来的就是极乐世界。一切法从心想生,尽善尽美的想,就会出现这个事相。《弟子规》里面教给我们初步,很好,从这个基础再向上去提升,「凡是人,皆须爱」。什么时候我们心目之中,目是看,心是想,心目当中确确实实看到一切众生皆是佛菩萨在示现,就像善财五十三参那个心态一样,就成佛了。五十三位的善知识代表社会男女老少、各行各业,有善有恶,在善财心目当中,全是诸佛如来示现给我看的,帮助我提升境界的。所以他每一次参访,自己就提升了一级,五十三位善知识统统都圆满了,他就圆满成佛了。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他是实报土上上品往生,那就是证得等觉的果位。到达极乐世界,我们相信从等觉就提升到妙觉,功德圆满。

  《华严》末后做出修行的榜样给我们看,我们要了解善财的起步,他是从什么样的基础向上提升的?起步是圆教初住。吉祥云比丘他所证得的是初住菩萨,能参访他的,断证地位一定是平等的。也就是起步的时候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参访,自己没有到这个程度不能离开老师。他的老师是文殊菩萨,老师照顾他,不让他走错路。彻悟之后自己可以照顾自己,为什么?是非善恶你都能够明辨,你有这个能力,再用不着老师照顾了。好比走路,不认识路的时候需要别人带路,自己认识了,不需要别人带路。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就什么都知道了,这才可以参学,才真正是《还源观》上的四德,这第一个说的,「随缘妙用」。你看五十三参,随缘。妙用是什么?一丝毫都不沾染,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,他向上提升了。不着相,于一切法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这真的往上提升。

  法藏比丘五劫修行就是《华严经》五十三参,他圆满了,成就了。所以具足无量,无法计算的、说不出的深妙功德,这是果,果德;具足无量清净庄严,这是因,修因证果。「具足者,圆满也」,一丝毫欠缺没有了。「周遍含摄,无欠无余」,这就是圆满,大圆满。「故云具足。所具功德与庄严,皆不可思议」。功德,五劫修行的功,自自然然现出极乐世界。极乐世界的成就就像我们这个世间欲界天,欲界天里面的第六天,他化自在天。我们这个世界第六天人的一切受用,是第五天变化供养第六天的。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,就像第六天人一样,那不是第五天供养的,是阿弥陀佛供养的。阿弥陀佛五劫修行本愿功德来供养我们,让我们在极乐世界样样都不缺乏。他老人家做了个大施主,做了一个大护法,还天天为大家讲经说法,从来没有中断。不可能中断,什么原因?每一天新往生的人有多少,说不尽。所以那个像学校一样,天天有新生进来,天天也有毕业出去的。成佛了,毕业,就出去了。学校,有新来的、有毕业的。所以阿弥陀佛永远没有休息。

  所具功德庄严都不可思议,「超情离见」,这一句就是很明显的说出这不是凡识。情是情执,烦恼障;见是知见,是所知障。超情离见意思就是说,烦恼障、所知障断干净了,都没有了。「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」,为什么?称性了,到极乐世界这个身,身体是法性身。我们现在这个六道里头、十法界里面的身都不是法性身,这身是什么?是阿赖耶的相分,就是阿赖耶的境界相。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他已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三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