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一四七集) 2012/1/19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147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四十四页:
「三十二种,大丈夫相」,我们学到第三十「眼睫如牛王相」。现在我们看第三十一,「眉间白毫相」,佛眉间白毫,我们很熟悉,白毫放光,赞佛偈里头每天我们都唱到,所以这个印象特别深刻。白毫相是什么因缘而感得的?批注里面跟我们说,「因见众生修三学而称扬赞叹,遂感此妙相」。三学就是戒定慧,非常难得,众生要认真修三学,佛菩萨就知道他善根渐渐成熟了。如果得到善缘,殊胜的善缘,善缘佛菩萨一定帮助他。帮助的方式没有一定,就是加持,有显加、有冥加,善巧方便不可思议。我过去在美国,有个台湾同修,他住在台湾,他有兄弟在美国,母亲在美国。病危的时候,他要到美国去看他母亲,照顾他妈妈,人心地很诚恳、孝顺。在一般讲,他说他的签证很麻烦,不可能被通过。但是在大使馆办签证的时候,隔壁一个窗口,里面一个移民官招手叫他过来,很快就把手续办好,给他五年多次往返,他觉得不可思议。第二天他陪一个朋友也去到美国大使馆办签证,看到那个人坐在那个地方,好像陌生,根本不认识,好像一点印象都没有。他说很奇怪,昨天那么亲切,有说有笑来替他办手续,今天怎么板起面孔不认识了?他说是不是佛菩萨加持的?确有这桩事情。而且我们稍微留意,这些加持都在我们身边,稍稍留意都能够发觉。
所以佛菩萨加持修学戒定慧三学的,而称扬赞叹,称扬赞叹是鼓励有善根还没有缘发起的,要接触这个缘,他善根就发现,没有善根的,给他种善根。所以这种鼓励赞扬是非常有必要的,而且鼓励赞扬常常也是佛菩萨冥冥当中来加持。自己对这个人好像并不很熟悉,也不热心的往来,可是就喜欢赞扬,这个都有佛加持。做坏事情、做杀盗淫,也有人赞扬,现在恐怕比赞扬修三学的人更多,那是谁赞扬?魔在赞扬,魔王波旬在赞扬,我们要知道。佛是护持正法,魔是希望把正法毁坏,都有很大的能量,神通变化。所以,我们要遵守普贤愿王的原则,「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」,看到别人行善,与性德相应的要赞叹,与性德不相应的不提,隐恶扬善。一生能够遵守,必定有不思议的感应。
我自己这个一生,说起来是很不可思议,为什么?在这个社会,没有学历,没有经历,也没有真正去念过书,看的东西很杂,遇到的缘非常殊胜。这是什么原因?在迈阿密的时候,是美国人,通灵的,我们那个翻译曾宪炜居士问过他们,他们通灵,他说你们看看法师。他说法师是平常人,很平常,什么也没有,但是他那一点真诚很可贵,就是这一点真诚心的感应。这一点真诚心是从小父母教的,家教,所以从小养成,到大的时候就习惯成自然,没有丢掉,一生都没有丢掉。学佛之后明白了,起心动念要为别人,不要为自己,名闻利养奉献给别人,艰难辛苦自己来承受,欢欢喜喜。学佛之后明白这个道理。为什么?名闻利养有害没有利,真正是所谓「有百害而无一利」。章嘉大师教我,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,名闻利养是形式。自己真干,在经教里头学到的东西落实到生活,落实到工作,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,这叫真干。你把它真做到,乐在其中,这个乐是自己心行与性德相应,烦恼轻,智慧长,这乐在此地。
这个世间缘分需要你,一切自然成就。我们移民到澳洲,缘很好,那也是过去在澳洲讲经十年的缘分。早年我在香港讲经,遇到澳洲的同学,邀我到那边去,以后每年在澳洲讲一个月,每年去一次,讲了十年。这是没有想移民之前,跟澳洲人结的缘。缘成熟了,没想到这部长欢迎我去。在澳洲又遇到殊胜的缘分,参与两个学校的工作,格里菲斯大学是宗教团结、族群团结,昆士兰大学是和平学院。它们研究的主题,就是如何帮助这个世界消弭冲突、促进和平。我们也是偶然的机缘去访问,所谓一次生二次熟,这三次就变成朋友了。又碰到九一一这个事件,这都是缘。九一一昆士兰和平学院认真在做反省,认为过去这些方法有质疑,消弭冲突,结果冲突变成了恐怖战争,这很可怕。所以才重新反省,我们要用真正和平的手段,才来找我,这个想法正确的。我问他们,你们原先的对策是什么?原先的对策是报复、是镇压,用这种方法。现在发现报复、镇压,愈镇愈严重,愈报,这是冤冤相报,愈报真就没完没了。所以现在想过去的方法有问题,要用真正和平的方法,不再用武力,不用镇压、不用报复。
我们有这么个缘分,接受学校的邀请,我们不要这些学位东西,学校一定要送。告诉我,联合国邀请是邀请教授,有博士学位的,他说学校一定要给你,你代表学校。这样才接受的。有这么个缘,我们的眼界大开,在国际和平会议上我们知道了很多东西,以前都不知道的,有缘分接触许多国家领导人,这都是作梦都没想到的。这些事情转眼成空,都成过去了,以往的十年。现在年岁大了,回过头来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我们要把佛在经典上教导我们的要认真学习,我们只有一个目标,决定求生净土。我们想学的东西很多,到极乐世界再学,在此地没有时间,我们的寿命很短促。今天我们所学的,就是到极乐世界的条件,这个抓紧,其它的次要。
戒定慧是一切菩萨修行成佛最高的指导原则,没有一个是例外的。我们看到近代中国、外国,许多学佛的人,在家、出家,一生都没办法成就,原因在哪里?没有遵守这个原则,特别是戒学。戒、定都不要,就要智慧,这智慧怎么能成功?所以他那个修的他不是智慧,是常识,把学佛就变成佛学,变成一种世间学术。过去讲,变成哲学,一般大学,在台湾哲学系里面都有佛经这个课程。那个行,讲得天花乱坠,那个里头不需要戒、不需要定。禅宗讲故事、讲公案,讲了大家笑嘻嘻的,哈哈大笑,实际上连禅边都没有摸着,所谓口头禅而已。
下面再一个解释,「于无量世,宣说正法,实法不虚,得白毫光相」,这生生世世宣说正法。宣说正法自己一定证得正法,自己不证得,拿着释迦牟尼佛的经典还是隔一层,为什么?听说的。孔子有批评,说「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也」,听说的是记问,读多、听多了我记得。问就是什么?不是自己悟的,是向别人请教,别人说的,我们再引用,是他的,不是我的。我们在宗门、教下看到古代许多大善知识,学人向他请教,往往他不直接答复,拐弯抹角教你自己悟入,那个方法高明。为什么不给你说清楚?说清楚,把你的悟门堵死了,给你讲解,你以为就是这样的,不再深入去体悟。所以不说,诱导你去觉悟、去体会,这是另一种最高的教学方法。可是这种方法,如果不是这样的根机没用处,诸佛菩萨、祖师大德无不是应机说法,不是这个根机,说了没用,说了一点好处都没有。实法就是明心见性,实法就是性德。下面说「于无量世,不诳一切诸众生故,得眉间毫相」。生生世世绝不欺骗众生,换句话说,要以真诚心待人接物,这个能得眉间毫相。
末后一句,「赞叹他人所有功德,得白毫相」,与白毫相的作用有关系。佛放光,从白毫放的光,缘分最多,就是欢喜赞叹别人功德。决定要学隐恶扬善,别人有过失绝不能提,他的事情,与我不相干。我要说别人过失,就变成自己在造口业,亏吃大了;把别人不善的事情放在自己心上,我们的心被染污了。许许多多人不知道这个道理,不记别人的功德、善行,专记别人过失。别人过失未必是真的,我们是凡夫,没有慧眼、没有法眼,见不到,见的是表面,不知道那个人的存心。如果那个人存心非常善良,用这种不正常的手段他能够觉悟对方,那是好事,不是坏事。「丹霞烧佛」,把佛像烧了,他能叫老方丈开悟,这都是非常的举动,不是凡夫能做的。知道老方丈到将悟未悟这个关口,一点他就通了。冬天烤火,把木头佛像拿来烧,有人向老方丈报告,丹霞把佛像搬去烧了取暖。这老和尚就呆了,赶紧跑过来看,看到他还在烧:你怎么可以拿佛像来烧?他跟老和尚说:我在这里烧舍利。木头佛像哪有舍利?那再搬几尊来也无妨。这一句话,老和尚觉悟了!那是什么?那是帮助一个人成佛,这非常手段,这叫善巧方便。我们哪里会知道?在一般说,恶意毁坏佛像等于出佛身血,无间地狱罪。他烧佛像没有罪业,还有功德,帮助人成佛,帮助人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所以像丹霞用心没人知道,他也无须要给人说破。末后这个意思是教我们学普贤菩萨赞叹如来,一切众生跟佛实在讲没有两样,只是一个迷、一个觉。
我们看最后,三十二「顶肉髻成相」。佛的头顶有肉高起来一块,好像髻一样,头发挽的髻一样,也叫「无见顶相」。《楞严经》上有提到,菩萨想看佛顶,用神通升到高空,结果佛的肉髻放光,看不见。所以叫无见顶相。「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,皆不能见故」,二乘声闻、缘觉,权教菩萨,没有见性的菩萨都见不到。这个相「系由教人受持十善法,自亦受持,而感得之相」。所以,三十二相我们学完了,最后结归在一切善法,一切善法的代表就是十善业道,世出世间无量无边的善法,没有超过十善业道。所以菩萨把十善业道展开,八万四千细行,就是说展开来变成八万四千善法;小乘人展开来三千威仪,这个十条变成三千条的善法。我们就晓得,原来十善每一条都含摄无量无边的善法,一切善法离不开这个十条。
下面还有个批注,「于无量世,头顶礼拜一切圣贤、师长、父母,尊重赞叹,恭敬供养,得无见顶相」。「于无量世,供养师长、诸佛菩萨,顶头礼拜,破骄慢故,得无见顶相」。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两句话,是恭敬供养、破骄慢故。恭敬供养是依教修行,不是别的。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,法供养当中第一条就是如教修行,这真供养。破骄慢,骄慢是菩萨最大的障碍,不但出世间法,世间法也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四七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