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四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所以真了达,了是明了,达是通达,真正明了通达真如原来就是万法。真如是什么?真如就是自性。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,去请教老和尚,请老和尚给他印证他是不是真开悟了。老和尚会问他,真如什么样子?自性是什么东西?你说一句我听听。真开悟的随便拈一法真的就是,法法皆是!契入这个境界,禅宗公案你就都能看懂,《五灯会元》一千七百则公案,你没有一条不懂,他们之间问答,那个意思全都知道。《印光法师文钞》里头有,哪个人我忘掉了,我是五十多年前看的,在忏云法师茅蓬里头看的,我记不得是哪一条。有一个人也是自命不凡,参禅的,他写信给印老,他说《五灯会元》一千七百则公案差不多都参透了,还有几条有问题,跟印光法师说。印光大师写一封信回给他,一千七百条公案,有一条有问题,你就一条都没通,如果说一条通的时候全通了。他说这些。没话说了,以后老实念佛不参禅。真的,一条通了全通,还有一条不通,说明你完全不通。

  万法即真如,真如即万法,里头还有一法不是真如,那就法法皆不是。一法是一切法皆是,一法不是一切法皆不是;一切法皆不是是凡夫,一切法皆是是佛菩萨,一切法还是一切法。所以你就晓得,自古以来,研究这门学问的,不能成就的原因在哪里,你就知道了。这个参禅的人,没有遇到印光老法师给他点醒,他永远不知道,还自以为很得意。为什么?他没有离开心意识,禅要离开心意识才行,不离心意识就不得其门而入,这个东西难。我初学佛,三个老师都警告我,三个老师没见过面,方东美先生、章嘉大师跟李老师,李老师跟章嘉大师见过面,但没有谈过什么话。他们警告我意思完全相同,警告我你可别学禅,那个东西是天才学的,不是凡人学的。我们自己想想是不是天才?禅叫一步登天,他真有本事他就上去,没有这个本事掉下来粉身碎骨,就完了。都是教我别走顿超,走渐修,像爬楼梯一样,稳稳当当一步一步往上爬,时间是很长,但是步步都得力。

  渐门就是学教,教有次第,由浅而深、由狭而广一步一步的来。佛在经典上也是这样教给我们,「佛子不先学小乘,后学大乘,非佛弟子」,这个话就是按部就班。像世尊当年在世教学的顺序,小乘是阿含十二年,方等八年,这是大乘的预备班,般若真正是大乘二十二年,最后再提升法华一乘法、一佛乘。所以《法华经》上说,诸佛说法,「唯有一乘法,无二亦无三,除佛方便说」。由此可知,前面四十二年都是佛的方便说,给你奠定坚实的基础,最后给你说真实说,《法华》真实说。真实说跟此地一样,是教你成佛,《法华》教你成佛,前面有四十二年的基础,阿含十二年,方等八年就二十年,般若二十二年,四十二年。四十二年的基础才学《法华》,《法华》是一佛乘,《无量寿经》是一佛乘,现在两条路摆在这里,那个地方要四十二年,这个地方三年就成功,你愿意走哪一门?我们看修净土三年往生的人好多好多,往生去作佛去了,成功!所以净宗念阿弥陀佛就是入一佛乘。李老师教我们换心,不是他发明的,祖师大德常讲,你看中峰禅师《三时系念》里面讲的,中峰禅师元朝时候的人,「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」。这不叫换心吗?「此方即净土,净土即此方」,这是一佛乘,没有那么麻烦。所以念佛法门是直捷教你成佛的,这个路子稳当、快速、简单、容易。

  念老在此地前面讲的,这一段小结论里,众生依此最简最易,又是极圆极顿之径路。它比《华严》、比《法华》超胜,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是一佛乘,都不容易。哪有这个法门好!《华严》到最后圆满,大圆满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这才真正究竟圆满。如果普贤菩萨不用这个法门导归极乐,《华严》就不能圆满,那《华严》是局限于上上根人,那个法门谁学的?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学的,不是法身大士没分。导归极乐那人人都有分,没有一个人没有分。你用《华严》的五止六观来修《华严经》,你要用多长的时间你才能修成?你用念阿弥陀佛这个方法,生到极乐世界就到华藏世界。华藏即是极乐,极乐即是华藏。《华严》只能度正法,像法没分,末法更不必说。净土能够度末法最后的一百年,所有一切经消失了,《无量寿经》留在这个世间还多留一百年。《无量寿经》灭了,没有了,阿弥陀佛名号还在这个世间有一百年,最后就是剩一句佛号,能听这句佛号、念这句佛号的人都能往生,十念必生。我们遇这个法门不简单,遇这个法门要不认识它,把它当面错过,那叫真错了!

  下面说『寂静』,「寂静者,离烦恼曰寂,绝苦患曰静,即涅槃之理」。什么叫涅槃?你烦恼跟苦患统统断掉了,那就是涅槃。这个东西自性里头没有,自性里头没有烦恼,自性里头没有苦患,没有苦恼、没有忧患,所以烦恼、苦患不是出于自性。它从哪里来的?它从分别执着来的。你离妄想分别执着,烦恼苦患了不可得,本来没有。烦恼的对面是智慧,苦患的对面是极乐,智慧跟极乐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。本来有的是真的,本来没有是假的,所以分别执着是假的,烦恼苦患是假的,你今天把假的当作真的,这苦,真苦。你真正觉悟,这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,烦恼就转变成智慧,转烦恼为菩提,转苦患就变成极乐,这是佛门常说的离苦得乐。别人帮不上忙,统统要自己觉悟,自己不觉悟,还有分别执着,到极乐世界你也得不到乐趣,你还在那里分别执着,你还是有苦。如果我们在此地没有分别执着,这个地方无异于极乐世界,你会看到这个世间样样都是清净无为。有分别、有执着你看什么都不顺眼,离开分别执着是样样都顺眼。所以问题不在外头,问题在自己,自己念头一转外头境界就变了。中峰禅师说得很对,此方即是极乐,极乐即是此方,只要前头那一句做到,这一句就兑现了。前头一句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这个地方就是极乐世界。别人看到有灾难,你看到没有,哪来的灾难!灾难是种什么东西?全是梦幻泡影。众生的妄念是梦幻泡影,妄念的果报也是梦幻泡影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所以你可以在这个境界里头,如如不动,清净无为。

  我们再往下看,「又《往生要集上》曰」,上卷,它有上下两卷。「一切诸法,本来寂静,非有非无」。这都是佛经上说的,真的是非有非无,你看到它好像有,其实它没有。这就是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,一切万物真相,所有一切万物,绝对没有一个物相是独立存在的,找不到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念,念头能生能现;识,识是从念头里头生的,所生所现,万物是从识变的,这是讲万物的根。念就是大乘经上常说的「一念不觉」,这叫无明,一念不觉就变现阿赖耶,阿赖耶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。念跟识极微细不可执持,不可执持简单说就是不可得,为什么不可得?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。今天科学家看到了,我们能不能相信佛菩萨那个能力?人家三千年前看到。

  今天科学家凭着数学,在数学里面知道有这么一个道理,推理有这种可能,再用精密仪器去观察,真看到了,看到这种极其微细的现象。这现象从哪里来的?就是这种微细的相不是一个,无量无边的微细念,无量无边的微细相,相是从念头里头生出来的,而且相跟念永远合在一起不能分开。科学家用的名词叫纠缠在一起。纠缠两个字用得好,它缠在一起它不能分开,绝对没有一个物质可以独立存在。所以说一个念头、一个现象,它是毫无意义的,只有纠缠在一起,才产生这生命的意义、生命的现象,单独你看不到它,纠缠在一起才看到。这个东西确实就像我们看电影一样,我们今天看电影、看电视,电视现在用数字,这个表法比较困难,表法困难。以前那个老电影表法非常清楚,你在银幕上看的时候,它这个画面就是纠缠在一起,用纠缠你很容易理解。

  这是以前电影的底片,就是幻灯片,每一张幻灯片不一样,张张都是独立的,就动画片。一秒钟镜头开关二十四次就是放二十四张,我们在银幕上看到这二十四张纠缠在一起,我们看到好像很生动。一张一张你看不到,因为它太快了,你没有感觉,它已经过去,一秒钟二十四张。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前现在这个环境,一秒钟要像这底片多少张?他说一千六百兆张。二十四张的纠缠你就已经分不出,一秒钟一千六百兆,你怎么能知道它里头一张一张的?所以给你讲一张一张的没意思,没有意义。给你讲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个画面纠缠在一起,你懂得了,你能够理解,这叫事实真相。如果你真的肯定完全通达明了,你在这一切现象里头,还会起心动念吗?还会分别执着吗?当然没有了。

  这就是章嘉大师当年常说的,看破你决定放下,只要你没有放下,你就要想想,你并没有看破,不要以为你看破了。章嘉大师这一句话对我来说,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开示。为什么?往往我们自己以为不错,其实差远了,全在迷惑颠倒,自己以为觉悟了。所以是不是真觉悟了?要问你放下了没有。佛真觉悟,所以把起心动念放下;菩萨真正觉悟,他把分别执着放下;阿罗汉真觉悟了,执着放下,见思烦恼放下,这才是真的。凡是没有放下的全是假的,你的悟,佛学也加一个名词给你,叫解悟。解悟是什么?你听说的,听佛说的、听祖师大德说的,解悟,你没有证悟。宗门里有「一指禅」的故事,看到老和尚,人家问他,他都竖一个手指。这小沙弥学会了,人家来问我事情也伸一个指头,结果遇到一个真正厉害的人,他伸出一个指头,人家拿刀把指头砍掉,再问他的时候还是伸,习惯,手指没有了,他真悟了。

  什么是真、什么是假,不要问别人,问自己。问别人,别人总是称赞你,不会批评你,那现在人更不肯批评人,一定要问自己。古时候师徒如父子,老师跟你讲真话,父母跟你讲真话,别人都跟你讲客气话。到老师都不肯给你讲真话,父母也不肯跟你讲真话,你的问题就严重了。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,父母对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四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