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續本文上一頁所以真了達,了是明了,達是通達,真正明了通達真如原來就是萬法。真如是什麼?真如就是自性。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,去請教老和尚,請老和尚給他印證他是不是真開悟了。老和尚會問他,真如什麼樣子?自性是什麼東西?你說一句我聽聽。真開悟的隨便拈一法真的就是,法法皆是!契入這個境界,禅宗公案你就都能看懂,《五燈會元》一千七百則公案,你沒有一條不懂,他們之間問答,那個意思全都知道。《印光法師文鈔》裏頭有,哪個人我忘掉了,我是五十多年前看的,在忏雲法師茅蓬裏頭看的,我記不得是哪一條。有一個人也是自命不凡,參禅的,他寫信給印老,他說《五燈會元》一千七百則公案差不多都參透了,還有幾條有問題,跟印光法師說。印光大師寫一封信回給他,一千七百條公案,有一條有問題,你就一條都沒通,如果說一條通的時候全通了。他說這些。沒話說了,以後老實念佛不參禅。真的,一條通了全通,還有一條不通,說明你完全不通。
萬法即真如,真如即萬法,裏頭還有一法不是真如,那就法法皆不是。一法是一切法皆是,一法不是一切法皆不是;一切法皆不是是凡夫,一切法皆是是佛菩薩,一切法還是一切法。所以你就曉得,自古以來,研究這門學問的,不能成就的原因在哪裏,你就知道了。這個參禅的人,沒有遇到印光老法師給他點醒,他永遠不知道,還自以爲很得意。爲什麼?他沒有離開心意識,禅要離開心意識才行,不離心意識就不得其門而入,這個東西難。我初學佛,叁個老師都警告我,叁個老師沒見過面,方東美先生、章嘉大師跟李老師,李老師跟章嘉大師見過面,但沒有談過什麼話。他們警告我意思完全相同,警告我你可別學禅,那個東西是天才學的,不是凡人學的。我們自己想想是不是天才?禅叫一步登天,他真有本事他就上去,沒有這個本事掉下來粉身碎骨,就完了。都是教我別走頓超,走漸修,像爬樓梯一樣,穩穩當當一步一步往上爬,時間是很長,但是步步都得力。
漸門就是學教,教有次第,由淺而深、由狹而廣一步一步的來。佛在經典上也是這樣教給我們,「佛子不先學小乘,後學大乘,非佛弟子」,這個話就是按部就班。像世尊當年在世教學的順序,小乘是阿含十二年,方等八年,這是大乘的預備班,般若真正是大乘二十二年,最後再提升法華一乘法、一佛乘。所以《法華經》上說,諸佛說法,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叁,除佛方便說」。由此可知,前面四十二年都是佛的方便說,給你奠定堅實的基礎,最後給你說真實說,《法華》真實說。真實說跟此地一樣,是教你成佛,《法華》教你成佛,前面有四十二年的基礎,阿含十二年,方等八年就二十年,般若二十二年,四十二年。四十二年的基礎才學《法華》,《法華》是一佛乘,《無量壽經》是一佛乘,現在兩條路擺在這裏,那個地方要四十二年,這個地方叁年就成功,你願意走哪一門?我們看修淨土叁年往生的人好多好多,往生去作佛去了,成功!所以淨宗念阿彌陀佛就是入一佛乘。李老師教我們換心,不是他發明的,祖師大德常講,你看中峰禅師《叁時系念》裏面講的,中峰禅師元朝時候的人,「我心即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即是我心」。這不叫換心嗎?「此方即淨土,淨土即此方」,這是一佛乘,沒有那麼麻煩。所以念佛法門是直捷教你成佛的,這個路子穩當、快速、簡單、容易。
念老在此地前面講的,這一段小結論裏,衆生依此最簡最易,又是極圓極頓之徑路。它比《華嚴》、比《法華》超勝,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是一佛乘,都不容易。哪有這個法門好!《華嚴》到最後圓滿,大圓滿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,這才真正究竟圓滿。如果普賢菩薩不用這個法門導歸極樂,《華嚴》就不能圓滿,那《華嚴》是局限于上上根人,那個法門誰學的?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學的,不是法身大士沒分。導歸極樂那人人都有分,沒有一個人沒有分。你用《華嚴》的五止六觀來修《華嚴經》,你要用多長的時間你才能修成?你用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,生到極樂世界就到華藏世界。華藏即是極樂,極樂即是華藏。《華嚴》只能度正法,像法沒分,末法更不必說。淨土能夠度末法最後的一百年,所有一切經消失了,《無量壽經》留在這個世間還多留一百年。《無量壽經》滅了,沒有了,阿彌陀佛名號還在這個世間有一百年,最後就是剩一句佛號,能聽這句佛號、念這句佛號的人都能往生,十念必生。我們遇這個法門不簡單,遇這個法門要不認識它,把它當面錯過,那叫真錯了!
下面說『寂靜』,「寂靜者,離煩惱曰寂,絕苦患曰靜,即涅槃之理」。什麼叫涅槃?你煩惱跟苦患統統斷掉了,那就是涅槃。這個東西自性裏頭沒有,自性裏頭沒有煩惱,自性裏頭沒有苦患,沒有苦惱、沒有憂患,所以煩惱、苦患不是出于自性。它從哪裏來的?它從分別執著來的。你離妄想分別執著,煩惱苦患了不可得,本來沒有。煩惱的對面是智慧,苦患的對面是極樂,智慧跟極樂是自性裏頭本來有的。本來有的是真的,本來沒有是假的,所以分別執著是假的,煩惱苦患是假的,你今天把假的當作真的,這苦,真苦。你真正覺悟,這是假的,它不是真的,煩惱就轉變成智慧,轉煩惱爲菩提,轉苦患就變成極樂,這是佛門常說的離苦得樂。別人幫不上忙,統統要自己覺悟,自己不覺悟,還有分別執著,到極樂世界你也得不到樂趣,你還在那裏分別執著,你還是有苦。如果我們在此地沒有分別執著,這個地方無異于極樂世界,你會看到這個世間樣樣都是清淨無爲。有分別、有執著你看什麼都不順眼,離開分別執著是樣樣都順眼。所以問題不在外頭,問題在自己,自己念頭一轉外頭境界就變了。中峰禅師說得很對,此方即是極樂,極樂即是此方,只要前頭那一句做到,這一句就兌現了。前頭一句我心即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即是我心,這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。別人看到有災難,你看到沒有,哪來的災難!災難是種什麼東西?全是夢幻泡影。衆生的妄念是夢幻泡影,妄念的果報也是夢幻泡影,沒有一樣是真的。所以你可以在這個境界裏頭,如如不動,清淨無爲。
我們再往下看,「又《往生要集上》曰」,上卷,它有上下兩卷。「一切諸法,本來寂靜,非有非無」。這都是佛經上說的,真的是非有非無,你看到它好像有,其實它沒有。這就是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,一切萬物真相,所有一切萬物,絕對沒有一個物相是獨立存在的,找不到。彌勒菩薩告訴我們,念,念頭能生能現;識,識是從念頭裏頭生的,所生所現,萬物是從識變的,這是講萬物的根。念就是大乘經上常說的「一念不覺」,這叫無明,一念不覺就變現阿賴耶,阿賴耶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。念跟識極微細不可執持,不可執持簡單說就是不可得,爲什麼不可得?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。今天科學家看到了,我們能不能相信佛菩薩那個能力?人家叁千年前看到。
今天科學家憑著數學,在數學裏面知道有這麼一個道理,推理有這種可能,再用精密儀器去觀察,真看到了,看到這種極其微細的現象。這現象從哪裏來的?就是這種微細的相不是一個,無量無邊的微細念,無量無邊的微細相,相是從念頭裏頭生出來的,而且相跟念永遠合在一起不能分開。科學家用的名詞叫糾纏在一起。糾纏兩個字用得好,它纏在一起它不能分開,絕對沒有一個物質可以獨立存在。所以說一個念頭、一個現象,它是毫無意義的,只有糾纏在一起,才産生這生命的意義、生命的現象,單獨你看不到它,糾纏在一起才看到。這個東西確實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,我們今天看電影、看電視,電視現在用數字,這個表法比較困難,表法困難。以前那個老電影表法非常清楚,你在銀幕上看的時候,它這個畫面就是糾纏在一起,用糾纏你很容易理解。
這是以前電影的底片,就是幻燈片,每一張幻燈片不一樣,張張都是獨立的,就動畫片。一秒鍾鏡頭開關二十四次就是放二十四張,我們在銀幕上看到這二十四張糾纏在一起,我們看到好像很生動。一張一張你看不到,因爲它太快了,你沒有感覺,它已經過去,一秒鍾二十四張。彌勒菩薩告訴我們,我們現前現在這個環境,一秒鍾要像這底片多少張?他說一千六百兆張。二十四張的糾纏你就已經分不出,一秒鍾一千六百兆,你怎麼能知道它裏頭一張一張的?所以給你講一張一張的沒意思,沒有意義。給你講一秒鍾有一千六百兆個畫面糾纏在一起,你懂得了,你能夠理解,這叫事實真相。如果你真的肯定完全通達明了,你在這一切現象裏頭,還會起心動念嗎?還會分別執著嗎?當然沒有了。
這就是章嘉大師當年常說的,看破你決定放下,只要你沒有放下,你就要想想,你並沒有看破,不要以爲你看破了。章嘉大師這一句話對我來說,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開示。爲什麼?往往我們自己以爲不錯,其實差遠了,全在迷惑顛倒,自己以爲覺悟了。所以是不是真覺悟了?要問你放下了沒有。佛真覺悟,所以把起心動念放下;菩薩真正覺悟,他把分別執著放下;阿羅漢真覺悟了,執著放下,見思煩惱放下,這才是真的。凡是沒有放下的全是假的,你的悟,佛學也加一個名詞給你,叫解悟。解悟是什麼?你聽說的,聽佛說的、聽祖師大德說的,解悟,你沒有證悟。宗門裏有「一指禅」的故事,看到老和尚,人家問他,他都豎一個手指。這小沙彌學會了,人家來問我事情也伸一個指頭,結果遇到一個真正厲害的人,他伸出一個指頭,人家拿刀把指頭砍掉,再問他的時候還是伸,習慣,手指沒有了,他真悟了。
什麼是真、什麼是假,不要問別人,問自己。問別人,別人總是稱贊你,不會批評你,那現在人更不肯批評人,一定要問自己。古時候師徒如父子,老師跟你講真話,父母跟你講真話,別人都跟你講客氣話。到老師都不肯給你講真話,父母也不肯跟你講真話,你的問題就嚴重了。現在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,父母對…
《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五四集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