淨土大經科注 (第一五五集) 2012/1/23
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7-0155
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,請坐。請看《淨土大經科注》第四百五十九頁,我們從第二行念起:
『寂靜』者,「離煩惱曰寂,絕苦患曰靜,即涅槃之理。《資持記》曰:寂靜即涅槃理也」。我們在前面學到這個地方。接著我們看下面,又《往生要集》上卷:「一切諸法,本來寂靜,非有非無。」「寂靜」確實是真理,是事實真相,也是大經裏面所說的,一切法不生,一切法不滅。這兩句話的意思非常深,如果一切法確實是不生不滅,說這個話的就沒有意義了。一切法有生有滅,可是生滅即是不生滅,生即無生,滅即無滅,這個意思就深了。那我們再說得粗淺一點,相上有生滅,性上沒有生滅,事上有生滅,理上沒有生滅。但是性相、理事是一不是二,所以不能說它有生,也不能說它有滅,這就講到中道了。凡夫只見事相,不見理性;二乘人見理性,不著事相;菩薩性相圓融,理事不二,有體有用,這是大乘可貴之處。
從諸法實相來說,《往生要集》這個叁句話顯示了中道之義。一切諸法,世出世間法都包括在其中,沒有例外的。世間法包括了十法界,出世間法包括了一切諸佛的實報莊嚴土。常寂光土那就不論了,常寂光裏頭叁種現象都沒有。所以這個一切諸法範圍非常廣大,這個裏頭依正莊嚴本來寂靜。離煩惱的人、絕苦患的人他才見到事實真相,他才能把這個事實真相用在生活上。用在生活上是什麼樣子?大經上有兩句話,「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」,菩薩境界,這不是凡夫境界。生死、涅槃都不可得,都不是真的,都是非有非無,你不能說它有,當體即空,了不可得;你不能說它無,明明在你眼前。知道了,于一切境界相不分別不執著,你在一切現象裏面得自在。沒有起心動念那就是如來的境界,究竟果位的境界,《華嚴經》上所說的妙覺果位,比等覺還高,確實是事實真相。我們今天在一切現象裏頭,分別、計較、執著,這都是錯誤的,這是什麼?這都是煩惱。你沒有離煩惱,所以你心是動的,浮動的,它不是靜的。
一切法本來寂靜,我們的心怎麼會浮動?也是本來寂靜。寂靜樂,寂靜沒有煩惱,寂靜沒有憂慮,寂靜才法喜充滿,寂靜起用是無量智慧。佛法修行,關鍵、樞紐就在禅定,離開禅定不是佛法。八萬四千法門,法是方法,門是門徑,方法、門徑不同,全都是修的禅定。所以戒定慧叁學,一切諸佛如來都遵循這個規則,因戒得定、因定開慧。開慧你就見到一切諸法本來寂靜,非有非無,你全看到了,這是開悟人所看到的真相。開悟是什麼個等級?在《華嚴》,圓教初住以上,開悟的人超越十法界,住實報莊嚴土。實報莊嚴土在哪裏?開悟人所住地方就是實報莊嚴土。今天科學說,我們空間維次不一樣,這是真的。叁維空間跟四維空間可以住在一起,空間維次從哪來的?妄想分別執著裏頭變現來的。真正開悟的人,空間跟時間都沒有了,因爲都是假的,他沒有拘束了。所以他入叫一真法界,一真法界裏就是沒有煩惱、沒有妄想,他沒有苦患,那叫一真。
『諸根』,底下講的六根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「今此六根,同歸寂靜」。這個意根,廣義的講,心意識都用這個做代表。大乘這個意,第六是意識,第七是意根,第八叫阿賴耶、叫藏識,心意識都用這個意做代表,這是精神現象。眼耳鼻舌身這個五根是物質現象,有形的物質。意不是物質,現在科學所謂稱它叫信息,在佛法裏面,稱它作受想行識。受包括前面的五根,眼耳鼻舌身,受,它只有接受,把外面信息接受過來,它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。分別是誰?第六意識它分別,末那第七識它執著,阿賴耶就像數據庫一樣,把它的分別執著統統儲藏在數據庫裏頭。這個數據庫,因爲它沒有形相,所以它就沒有大小,容納多少?遍法界虛空界的資料全在裏頭。不僅是我們自己一個人我們的數據在裏頭,所有一切衆生的數據也在裏頭。這就很奇怪了,爲什麼?大乘教裏面所說的,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,一個清淨圓明體。從一體裏頭起二用,二用一個是依報,一個是正報,正報是自己,我自己,依報那就所有一切衆生,包括山河大地。它們的信息全在阿賴耶裏頭,因爲是一體。
任何一法,還是用佛法講一法,這個法無論是心法、還是色法,佛法裏頭把它歸納爲兩大類,心法是起心動念,色法是物質。物質它也是波動現象,沒有波動,物質不能存在,這是現代科學家證實了。物質現象是波動現象,波動的根源是意念,這是近代科學家才說的,物質的基礎是意念,沒有意念就沒有物質。所以,以心可以控物,可以控製物質,我們的意念可以改變物質現象。這個道理,佛在叁千年前就講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最近科學家證明了,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如果我們能夠相信、能夠肯定、能夠不懷疑,認真能夠學習,我們身體要帶著有病痛就可以自己治療,用什麼?意念治療。而意念裏,今天我們知道,念頭裏頭最好的念頭就是念阿彌陀佛。我意念裏頭沒別的東西,就是阿彌陀佛,你念這個阿彌陀佛一心專念,你全身無論什麼毛病,念上一、二個月全都好了。爲什麼?念頭可以改變物質現象,身體是物質現象。只要好的念頭,病痛是不好的念頭、不善的念頭,造成我們細胞帶著病毒。現在我們把念頭全部改成阿彌陀佛,你什麼都不聞不問,你念上二、叁個月,全身完全恢複正常。就是最健康的,正常是最健康的,不可能再帶著病毒。
科學家現在搜集這些證據、這些例子,中國有,外國也有,是全世界搜集。特別是得到絕症的,醫院裏面放棄治療,告訴這些病人,你存活的時間只有二、叁個月,等于說宣布死刑了。確實有一些,我想多半是信仰宗教的人,他反正活的時間不久了,一切放下,病也不想,專門去想上帝,天天做祈禱;學佛的人念佛、念菩薩,不再想病,一心一意去想佛、想菩薩,天天念佛。二、叁個月之後再去檢查,沒有了,病好了。醫院裏說這是奇迹,其實它不是奇迹,這是什麼?物質的基礎是意念,意念好就把物質全部恢複正常,全都變好了,就這麼回事情。我們病從哪來的?病從惡的念頭,貪瞋癡慢疑,這個東西很嚴重,你才造成病。你自己想想,你有沒有貪心、有沒有瞋恚、有沒有傲慢?你有這些東西,這是什麼?這就是你的病因,你不知道。嚴重的分別執著,嚴重的欲望,我要怎樣怎樣,那是貪婪,病從這裏起來的。所以佛常講,貪瞋癡叫叁毒,有這個東西我們細胞就帶著病毒,外面細菌很容易感染。現在我們把貪瞋癡全放下,我們一心念佛,心裏頭只有佛,沒有貪瞋癡、沒有傲慢、沒有懷疑。
懷疑很麻煩,懷疑讓我們免疫系統全部瓦解,懷疑造成我們居住的環境,地球山崩地陷。你看《地藏經》上講的「堅牢地神」,那個堅牢靠信心。信心,佛法頭一個相信自己,他不相信自己,這個人免疫能力就沒有了。堅定的自信心,就是有堅強的免疫能力,我們身體再嚴重的病都會恢複正常,我們居住的環境不會山崩地陷,那個地神,就是堅牢地神就守住。如果我們都是懷疑,堅牢地神沒有能力了,他守不住。這是事實真相,不能不知道。我們要身心健康,第一個條件就是建立信心,相信自己,相信佛菩薩不欺騙我們,相信阿彌陀佛,相信釋迦牟尼佛,一心念佛,什麼問題都解決了。許多信息告訴我們,今年是個災難年,今年是個很不平常的年,要求我們,只有念佛人可以安全度過這個災難。這個話講得很有道理,我們聽到能理解、能懂。爲什麼道理?阿彌陀佛是最好的意念,你能夠保持這個念頭,什麼問題都解決了,世出世間的意念沒有比這個更好的。
這個念頭叫萬德洪名,一念裏面具足世出世間一切的德能,一切的美好都在這一念當中,爲什麼不念?爲什麼還要懷疑?爲什麼還有雜念再滲透進來?這全是錯誤。真正回過頭來一心念佛,嚴格遵守大勢至菩薩的教誨,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都攝六根就是章嘉大師教我們的放下萬緣,意思完全相同。六根不再緣六境,回來,收回來,統統收回來都緣阿彌陀佛。眼看阿彌陀佛,早晚課誦看阿彌陀佛的像,日常生活當中看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,看每樁事都是阿彌陀佛,看所有萬物,花草樹木、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,眼收回來了。耳聽阿彌陀佛,把一切聲音全部都轉成阿彌陀佛。前面我們學過叁十二相,佛有這個能力,把所有的音聲轉成阿彌陀佛,把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轉成上味,自己最歡喜的味道,他念頭可以轉!《楞嚴經》上說得好,「若能轉境,則同如來」,如來能轉境,我們轉境跟如來差不多了。所以,六根緣外頭境界,我們會轉,統統歸這一句阿彌陀佛,這叫念佛人!看到佛像是阿彌陀佛,看到別的不是阿彌陀佛,那不是念佛人。
這是不是故意這樣想的?不是,事實真相如是,阿彌陀佛是自性,自性的名號。這個名號裏頭有自性的理體,有自性的現象,有自性的作用,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全都取代了,都概括在其中,這叫念佛人。我念彌陀,彌陀念我,彌陀念我是真的,你看看這經文上所說的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,願願都是爲衆生發的,這彌陀念我。問題是我不念彌陀,只要我一念彌陀就跟他相應,我們要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。淨念這個淨字,沒有懷疑、沒有夾雜就叫淨念。所以必須在境界裏頭有個轉變,看一切人,真的,好人是阿彌陀佛,壞人也是阿彌陀佛,不要去分別,全是阿彌陀佛,我們才修成功。一有分別,錯了!『遠離分別』,爲什麼要分別?有執著,錯了,別執著。這是真念佛人,真念佛道場。所以六根同歸寂靜,這就是都攝六根。
「如《華嚴經》曰:觀寂靜法,離諸癡闇。」只要觀寂靜法,癡闇,癡闇是煩惱、是疑惑,自然就沒有了。「不生分別,自然遠離癡闇,而諸根寂靜矣。」于一切法,可以看,看得清清楚楚,那是什麼?智慧。境界裏頭一切邪…
《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五五集》全文未完,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