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相续相,现在科学家说作纠缠。这三种现象纠缠在一起,让我们感觉好像有东西存在,实际上不存在。这些现象,十法界里的现象,全是从妄想在做主宰,念头做主宰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所以外面境界随着我们念头在变。
我们相信科学研究的报告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报告里面告诉我们,如果我们想用这个意念,把意念集中起来,他的经验告诉我们,你想一桩事情要继续想三十分钟,时间短了不能产生效果,要想三十分钟。每天一定的时间想三十分钟,要想一个月,奇迹就出现了,就能产生效果。好像我们身体,我们有毛病,天天专注想,譬如有皮肤病的,我这个皮肤正常了,我皮肤正常了,就想这个。想到哪个地方我们想这个,一天三十分钟,一个月,那个皮肤上毛病就真好了。这是他们的报告,很多人做这个实验,实验成果科学家搜集,搜集证据,证明念力控制物质环境是真的不是假的。实在讲这也就是一种修定的方法,佛在经上讲,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」,也叫止心一处,我们把心定在一个地方,它就会产生效果,它就会让这些物质环境产生变化。物质,一切物质都是剎那剎那在变化的,没有不动的。指挥这个变化的就是念头,谁的念头?自己的念头,不是别人的。
我们再看下面第十五愿,第十五「寿命无量愿」。这一愿也是善导大师指出来,五种重要的大愿里头的一种,寿命无量。寿命无量愿这个地方的经文:
【我作佛时。寿命无量。】
就这一句。下面这两句应该要放在底下第十六愿,第十六是「声闻无数愿」,要放在这个地方。第十六愿声闻无数应该是「国中声闻天人无数,寿命亦皆无量,假令三千大千世界」,要这样接,这个地方科判经文有一点错误,再印的时候把它移过去。因为它这个底下也有一句「寿命亦皆无量」,但是「国中声闻天人无数」。可能是过去判的时候,因为底下有「寿命亦皆无量」,放在这个地方。在二十四愿里头没有关系,它是因为连在一起的,这两个愿连在一起,可以这样说的。如果把它分开来,还是『寿命无量』这一句,就是「寿命无量愿」。
「此章含第十五寿命无量愿及第十六声闻无数愿」,两愿在其中。所以这个分法勉强也可以,但是明显的,应该把第二句是放在后面。「至于寿命无量愿中,既指佛之寿命无量,兼明国中无数声闻天人寿命亦皆无量。今此一愿,在《魏译》分为两愿,可见今此会本之四十八愿,所摄弥陀愿德,广于任一古译」。这就是会集本圆满,会集得好。寿命无量是佛,『我作佛时』,法藏比丘成佛的时候寿命无量。这个无量是真的无量,不是假的。古大德批注有说这个无量是有量的无量,为什么说是有量的无量?因为佛住的报土是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所住修行的处所,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菩萨都住在这个地方。
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个土?我们现在明了,我们是从断烦恼、断习气里面悟出来的。古人也有说,但是都不清楚,我们学习的时候疏忽了,太大意了。习惯我们都明了,阿罗汉断见思烦恼,见思的习气没断。见思烦恼只要一断就超越六道轮回,他就不住六道,他住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,他提升了,他到声闻法界去了;见思烦恼没断决定在六道,他出不去。见思烦恼就叫做执着,《华严经》上的执着,那就告诉我们,执着要不断出不了轮回。阿罗汉断掉了,于一切法不再执着,知道什么?全是假的、全是空的。但是习气在,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里面去断习气。习气断尽,他升级了,这个升级就是变易生死,他就变成缘觉,他不是声闻了,变成辟支佛。在辟支佛这个地位上断尘沙烦恼,尘沙烦恼断了他就升级,他不叫辟支佛,他升作菩萨,他是菩萨了,变易生死。但是尘沙烦恼断了他还有习气没断,所以在菩萨这个地位上,要把尘沙烦恼的习气断尽。断尽之后,尘沙烦恼是分别,分别的习气都没有了,他又升级了,十法界里最高的,佛,十法界里面的佛,就成佛了。你看,见思、尘沙习气统统断尽了,就是十法界的佛。
十法界的佛他要断的就是无始无明,无始无明断掉了他就又升级,离开十法界,他到实报庄严土,就是圆教初住菩萨。无明烦恼断了,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断,带着无明烦恼的习气到实报土。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法子断,为什么?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,无始无明断掉了,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。诸位想想不起心不动念,你还有什么方法断习气?所以无明习气没法子断,带到实报土。什么方法断?随它去,不要去理它,时间长了自然没有了。要多长的时间?要三个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,所以叫无量寿,这个无量是讲有量的无量。三大阿僧祇劫,习气自然没有了。没有了,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了,他到哪里去了?到常寂光去了,这真正圆满,究竟圆满。只要无明习气没断他就离不开实报土,一断了实报土就不见了,那叫究竟圆满,无上正等正觉。这个我们把它搞清楚了。菩萨果位全在放下,不是在你知道不知道,知道没用,要真放下才行。我们也就晓得,这些报土依正庄严是究竟怎么来的,我们也搞明白了。
回到常寂光,常寂光什么都没有,就是回归自性。现在科学家叫回归零点的能量场,零点能量场很像佛法讲的常寂光,讲的自性,回归自性。但是数学里头的零是什么都没有,佛法里头的自性它是什么都有。虽什么都有,它没有现象,佛法讲隐现,完全隐藏,没有表现,什么都有。有缘他就现相,什么缘?众生有感,他就有现,十法界的众生有感,应以什么身得度,他就现什么身。不是自己意思,他绝对没有起心动念,他连起心动念的习气都断掉了,他怎么可能起心动念!但是他非常灵敏,众生一有感,他立刻知道,随着众生的感现身说法,帮助众生。众生想见佛身他就现佛身,他自己没有意思,没有起心动念。这个现是自然的,就是《楞严经》上说的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随心应量。随众生的心,不是自己,自己没有起心动念、没有分别执着。
所以这一点我们要了解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示现八相成道,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他没有起心动念。他要是起心动念,他是凡夫。他是从常寂光里头来的,不是从实报土。实报土里头也能来示现,他无始无明习气没断;常寂光里面来的,无始无明习气断尽了,不一样。在实报土里头,圆教初住菩萨也能跟十法界众生起感应道交,他起不起心动念?不起心,他也不起心动念。所以他的作用,跟常寂光妙觉如来的作用没有两样。那个无明习气在不碍事,碍的是什么?碍的是他回不了常寂光,就碍这个事。除这个之外,他什么事都不碍,跟十法界众生感应道交,跟妙觉如来一模一样。无始无明习气断掉了才能够回常寂光,障碍就在此地。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,总算把这些东西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这个东西好多好多我们初学的时候这些大德都说不清楚,说到最后他讨厌、他发脾气了,以后不敢问了。他说你们太啰嗦,说我们妄想这么多,追根究柢。答得也没错,叫我们回去老实念佛,别胡思乱想,这个答得也不错。可是我们不清楚,总是有疑惑。这么多年在大乘经里面咱们搞清楚了、搞明白了,断疑才真正生信。有疑,这个信根没有办法,生不起来。
我们看批注后头这一段,「第十五寿命无量愿中,首为彼土教主寿命无量」,就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自己寿命无量,才能叫所有大众寿命无量。这个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凡圣土跟方便土,实报土没有问题,虽然三大阿僧祇劫是有量,但是有量跟无量它接起来的,它当中没有间隔。无始无明习气一断,它就变成真的无量,回归常寂光就是真无量,那不是假无量。到那边去是有量的无量,最后是真的证得无量的无量。但是凡圣同居土、方便有余土不然,极乐世界这两土也是无量寿。这个是他方佛国土里头所没有的,只有极乐世界独有。这是什么原因?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,换句话说,这个寿命都是依靠阿弥陀佛恩惠,阿弥陀佛给的,我们讲阿弥陀佛保佑、阿弥陀佛加持,这一点都不假。
为什么别的佛菩萨加持你得不到?你不到西方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加持你你也得不到。什么原因?在极乐世界天天上课、天天学习,道理就在此地。他没有叫你空过,经典上说得很清楚,阿弥陀佛讲经教学没中断;换句话说,你在西方极乐世界,速度佷快,很快向上提升,去的时候是凡夫,很快你就入了境界。入境界是什么?极乐世界是大乘,没有小乘,一佛乘,它里头有十信位。证得初信位你就升级了,升到方便土一年级,那就变成正科生。换句话说,生到同居土,很快你就入位,入菩萨的地位。十信在方便土修圆满,就升到实报土。这个是要教学,我们相信在极乐世界学习速度非常之快。极乐世界的人,极乐世界叫光明世界,每个人身上放光,阿弥陀佛有身光,所有天人都有身光。光明世界,没有黑暗、没有夜晚,所以他学习不中断。
他们的身体是法性体,居住的国土是法性土,这个要懂得。法性土是什么?是心现心变的。我们这个地方的居土是通过阿赖耶识,识变的,虽然是心现,但是识把它变的,识做主,心不做主。所以我们是法相土,极乐世界是法性土,不一样。我们是法相身,他是法性身,法性身永恒不变,法相剎那剎那在变。弥勒菩萨讲的,一秒钟多少变化?一千六百兆,我们这个身跟土都是无常,剎那变的。极乐世界不是的,它不变,连凡圣同居土也不变。生到极乐世界,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法性身,乃至于边地受生都是法性身,这还有什么话好说!太殊胜了!我们要知道它殊胜,才能把这个世间一切全甩掉,不再搞这个玩意,知道这些东西统统都是惹麻烦的,搞得我们受这么多的辛苦,不能向上提升。所以真把它统统放下,真智慧。放不下,愚痴,放下是真实智慧。一心一意我就取西方极乐世界,我哪里都不想去。我就跟阿弥陀佛,跟定了,这一尊佛、一个修学的场所,决定成无上正觉。这叫寿命无量。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七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