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生净土,三宝加持。
「四者,于忍辱中生决定心。」这个决定是什么?忍到底,受不了的时候还得要受,不能放弃。能忍到底显示出心平气和,这个忍辱功德就现前了。心里头没有贪瞋痴慢,清净平等,生智慧不生烦恼。忍辱是三昧的前方便,不能忍怎么得三昧?三昧简单的说就是制心一处。我们今天修忍辱波罗蜜一举一得算是不错,最好是一举多得。我们把心就止在阿弥陀佛上,再不能忍的事情,合掌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,事就没有了,就能化解了,忍辱就圆满了。样样放得下,忍辱才能成就,真正做到于人无争、于世无求,连寿命都不求,还有什么不能忍的?学佛学了这么多年,别的东西没有得到,诸法实相看破了一些,真正明白了佛在经上常讲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包括自己的身体。
身体是物质现象,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?从念头生的,念是心理,物质是假的,念头也是假的,清净心中一念不生,起这一念叫无始无明,也叫根本无明。所以佛教给我们,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不起心、不动念,真心现前,真心里头什么都没有,为什么?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统统是虚妄的,当体即空,了不可得。这个道理深,很难懂,世尊讲这些道理讲了二十二年,二十二年讲《般若》,有多少人开悟?肯定不是全体,释迦如来当年法会当中真正开悟,我想应该有十分之一,那就相当不得了。于念佛法门当中得到开悟,念佛法门开悟是什么?真相信了,一点怀疑都没有,下定决心真想去,这就开悟了。而今而后杂心闲话统统放下,一句弥陀念念相继,决定往生,这是净宗里头大彻大悟,决定得生。对这个世间没有留恋,在这个世间就像再来人一样。再来人,到极乐世界再回来的。回来干什么?回来帮助众生的,帮助众生觉悟,自己一点都不迷惑。自己要真正做出极乐世界人的样子,就能够接引很多有缘众生,做给他看。忍辱当中生决定心。
第五「深心清净,不染利养」。什么叫清净心?利养就是染污,还有名闻利养,你不清净,远离名闻利养,清净心就能现前。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做出示范,他全部的财产就是三衣一钵,这是当时的印度,热带地区,三衣一钵够了,树下一宿,日中一食。每天要去托钵,所以僧团栖息之处所不能离开都市太远,太远乞食不方便,一般都是三里路,乞食方便。雨季就结夏安居,印度每年都有雨季三个月,这三个月不出门,由这些在家弟子每天把吃的东西送来,这是应该接受的。今天的社会过分的重视利养,对于利养坚固的执着,贪而无厌,不能够惠施,于是福报就享尽了。福报享尽了,阿赖耶里头还有不善的习气种子,遇到缘它会起现行,那个现行就是灾难。灾难怎么来的?不是无缘无故,有原因的。真正修行这句话就非常重要,深心清净是菩提心的核心,菩提心的体是真诚,自受用就是这一句,经论都是这个说法。《观经》里面讲菩提心,体是至诚心,自受用是深心,他受用是回向发愿心;《起信论》里面讲,菩提心的心体是直心,自受用也是深心,他受用是大悲心,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更清楚了,真诚就是直心,直心就是真诚,直是没有委曲,这就是真诚的意思,深心都相同,深心就是此地不染利养。深心,古来祖师大德很多人说,好善好德,这个心是深心。清净,不染利养,是善德之上者,最殊胜的。
第六「发一切种智心,日日常念,无有废忘。」一切种智是自性真实智慧,《无量寿经》三种真实,真实之际,真实智慧就指的这个,后头真实之利。三个真实是一桩事情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一个得到了,三个全都得到了。真实之际是自性的本体,真实智慧是自性的德相,真实之利是自性的德用。什么人能用这三种真实?大乘经教里面我们看到的法身菩萨,他们用上了,法身菩萨在禅宗里面讲是明心见性的,在教下是大开圆解,在净土宗是理一心不乱,心里面发出来的全是智慧。一切种智,如来所证得的。阿罗汉证得的是一切智,菩萨证得的是道种智,一切种智,如来证得的、法身菩萨证得的。日日常念,我们如何念这一切种智?给诸位说,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切种智。你们想想对不对,阿弥陀佛是不是真实之际、是不是真实智慧、是不是真实利益?统统具足了。
《往生论》上讲三种庄严,「入一法句」,念老在这个批注里头我看引用至少有十次,可能十次以上。他这么喜欢引用这一句话,可见这句话重要!这个批注看完了别的都忘掉,不记得,这三句重复十几次,肯定记得。赞叹西方极乐世界三种庄严,国土庄严、佛庄严、菩萨庄严,三种庄严,入一法句。一法句者,清净句。清净句者,真实智慧,无为法身。这句话他引用至少十几遍,我们没有去记它,遍数多了印象深了。最后归结到哪里?就是这个佛号,阿弥陀佛的名号,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真实智慧、就是无为法身,入一法句,这就是一法句,不可思议!日日常念,无有废忘,这一切种智。
经,这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现在我们可以确实将它指出来,就是这个会集本,中文《无量寿经》九种版本里头最好的本子,善本!在这个时代出现,大灾难来临之前夕出现,真正是救苦救难。从这部经典上我们肯定了佛号功德不可思议,又加上近代这么多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报告,告诉我们,念力,尤其集体的念力,能量之大无法估计。现在在这个世间学习的人慢慢的多了,因为它传播得很快,传播的面很广,就是用网络来传播。知道这个方法,人不管他怎样不善,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。现在这个世间几乎让我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受到威胁,所以身心没有安全感,吃的东西不干净,全是染污,喝的水不干净,呼吸的空气不干净,穿的衣服全是化学的,对身体带来的都是不好的东西,衣食住行,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!真正有识之士都在呼吁,叫我们回到原始,过从前农耕的那种生活。今天就是农耕都有问题。为什么?土地被染污了,水资源被染污了,你种植的东西,土不干净,有毒,水不干净,这庄稼能长得好吗?
念力要是变成一种科学,影响就非常大。现在这个环境连科学都没有办法解决,它造成这种混乱,它没有能力把它恢复正常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土地大面积的污染,怎么样叫它恢复干净?水资源的污染,江河的污染、大海的污染,怎么办?你看到鱼、鸟,现在所看到的,大面积的死亡,牠们不适合生存了。我们在电视里面看到的画面,被海水毒死的这些鱼群,几十万条的浮到海岸边,从来没见过的这个景观。人口在增加,粮食资源在减少,那我们就想到,将来一个大灾难来,饿死的人有多少!现在的人浪费成了一种习惯,不知道爱惜食物,在粮食危机里头要受这个灾难。这都是我们眼前的事实真相,我们不能没有警觉。
我们如何应对?净宗法门可以解决,急难的时候,我们纵然还有寿命,不要了,不愿意在这个娑婆世界受这些苦难,我们要学莹珂,我往后的寿命不要了,请阿弥陀佛早一天来接引我,这个做得到。我们起心动念佛知道,我们所有一切造作他也晓得,《还源观》上所讲的三种周遍,念头才起,周遍法界,这心理现象;物理现象,我们每一个细胞都是波动造成的,每一个波动也是周遍法界,换句话说,他对我们生理健康状况了如指掌,全都知道。我们求生净土不是为自己,这个地方教化的缘尽了就是我们往生的时候,众生不愿意接受、不想学了,这就是缘尽的样子。他喜欢学、喜欢教,帮他,全心全力帮他;不喜欢,我们就可以走了,到极乐世界认真修学,提升自己,早日成佛。成佛之后,这个世间众生缘成熟了,又想学了,佛就来了。众生有感,菩萨有应,感应道交,法尔如是。所以在现前,日日常念阿弥陀佛,这是第一桩大事。知道这个世界整个宇宙都不是真实的,从自性里头幻化出来的。这个事实真相,非常难得现在科学家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这些报告发表了,我们看到、我们听到,跟三千年前佛所讲的完全相同,这就可以相信了。
「七者,于一切众生,起尊重心,除我慢意,谦下言说。」这是我们要学的,要特别提醒,为什么?我慢很麻烦,我慢有时候自己不知道,自己以为我很正常,我没有傲慢。所以这个地方,前面这句话很好,「于一切众生,起尊重心」,我们对一切众生没有生起尊重心,那就是我慢,真正能对一切众生都尊重的话,我慢就没有了,谦虚才能生得起来。所以如果真的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,我心即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即是我心,以阿弥陀佛这个心看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,皆是阿弥陀佛,尊重心生起来了。这不是我们理想,故意做这个幻相,不是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我们前面学得不少,阿弥陀佛是性德,就是自性,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性相是一不是二,性是阿弥陀佛,相当然也是阿弥陀佛,随拈一法,无有不是。阿弥陀佛在哪里?无处不在,无时不在,无有一法不是,尊重心真的生起来了,看一切人皆是佛。世尊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」、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佛说的话是真话,他见到了,他明白了。我们在大众当中还有自尊心、有傲慢心、别人不如我的心、我胜过一切人的心,这什么?这个就是妄想分别执着,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具足是六道凡夫,出不了六道轮回,念佛也不能往生。
弥勒菩萨这十句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,把我们的深重的习气转过来、改过来。美国布莱登所说的,「弃恶扬善」,什么是恶、什么是善要清楚,「改邪归正」,哪些是正、哪些是邪也要搞清楚,才能真正「端正心念」。端正心念的人是一个真正知道自爱的人,自爱没有不爱别人的,为什么?自他是一不是二。我们爱别人的心意是圆满的,就跟佛一样,佛对遍法界虚空界那种慈悲是圆满的,问题人愿不愿意接受?你愿意接受你就充满了慈爱,跟佛一样,不愿意接受,不是说佛的慈爱没有加持你,加持到了,不愿意接受是你没有感触到。所以这种慈爱,佛菩萨的慈爱对你不起作用,跟你起作用的是你的烦恼习气,这个东西起作用。佛的这个慈爱比烦恼力量不晓得大多少倍,我们没用上。这个怪自己,不能怪佛。大经上常说,「心佛众生,三无差别」,这个力量是平等的。如果我们的心跟佛结合,问题就解决了;我们的心跟众生接触,问题就来了。为什么不跟佛结成一体?跟佛结成一体,跟众生也结成一体,这一体是觉。所以这个排列顺序不一样,心是主,是自己的意念,这是主,我跟佛结合,我就能教化众生,我跟众生结合,我就远离佛法,这个道理要搞清楚我们才能得真实的利益。
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学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0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