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三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一六三集)  2012/1/27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163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四百七十七页,第三行看起:

  《往生要集》所说的二种菩提心,「一、缘事菩提心(此即密乘之行愿菩提心),以四弘誓愿为体」。第一「众生无边誓愿度,是应身菩提之因」。应身,是诸佛如来、法身菩萨与一切诸佛剎土六道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,佛以应身去加持他、去帮助他。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,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。这样的应身,像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》里面所记载的,他朝五台山,三步一拜,在旅途当中两次生病,遇到一个乞丐来救他。病倒的时候都在荒郊野外,附近都没有人家,病倒在那里。遇到这个乞丐文吉,乞丐的名字叫文吉,文章的文,吉祥的吉,两次都是他救的。他很感恩,虚老和尚很感恩,请问他的名字,他告诉他。问他住在什么地方?他说他就住在五台山,他说你到五台朝山,说我的名字大家都知道。他就记住。到五台山,第一桩事情就是打听文吉,没人晓得。到以后在寺院提到这个事情,别人告诉他,文殊菩萨化身,恍然大悟。这个身是应身,因为每次遇到,照顾他在十天以上。他的体力恢复了,病治好了,体力恢复之后,这再拜。这不是普通的化身,这个属于应身,你感到完全是真实的,这个人照顾了十几天。

  还有一桩事情,我们在台湾,听到周邦道夫人讲她遇到地藏菩萨的故事,那也是化身,应化身。抗战胜利之后她回到南京,他们住的房子很大,是三重四合院。所以庭院很深,大门进去之后是院子,很大的一个院子,到里头有二门,再里面才是居住的客厅、房舍。她有一天遇到一个出家人,走到她家里去,那个时候她不信佛。她问他有什么事情?问他是哪里来的?九华山来的。你来有什么事情?来化缘,希望施主布施五斤香油。周师母没给他,没给他,他就走了。走了之后她突然想起来,院子这么深,大门、二门都没有开,他怎么进来的?走了之后不见了,门还是关着的,门没有开,他怎么走的?这个疑惑她就疑惑了好多年。以后在台湾跟李老师学佛,把这个事情告诉老师,老师说那是地藏王菩萨,妳跟他有缘。她非常后悔,五斤香油没有给他。时间虽然不长,只有十几分钟,真人真事,他不是假的。但是这个人从哪里来的、怎么出去的,不知道。这是属于化身,时间短,几分钟过去了,找不到了。不像虚老和尚,虚老和尚遇到文吉这个乞丐,照顾他十天,十几天、半个月,这个时间很长。每天他还出去讨饭,讨一点东西来分给老和尚吃。这是佛菩萨的行事。所以这是应身,应身菩提。

  菩萨为什么要应身?应身太多了,随时随处,哪个地方众生有苦,他就去帮助。这是因地上发的愿,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,因为发了这个愿,现在成佛了、证果了,有这个能力,一定要兑现,不能说话不算话。没有能力的时候另当别论,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兑现。这应身菩提。

  第二「烦恼无数誓愿断」,这是法身菩提。法身每个人都有,法身是真身,法身没有形相,没有物质现象、没有精神现象,也没有自然现象。它是遍法界虚空界,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是我们自性真正的本体,也叫真如、也叫自性、也叫本性。它是能现能生,一切万法,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,是所现所生。法身只有一个,大乘经上讲得很多,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在净宗就是常寂光净土。常寂光里头什么都没有,就是一片光明,大乘也称为大光明藏,就是常寂光。等觉菩萨将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断掉,实报庄严土就不见了。所以,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。它怎么来的?它是无始无明习气来的,只要有无始无明习气,实报土就会现前。习气断掉,实报土就不见了,就像作梦一样,梦醒了,醒过来了。

  我们现在六道轮回是一场梦,永嘉《证道歌》里头说得很清楚,「梦里明明有六趣」,有六道轮回,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。见思烦恼断掉就醒过来了,六道不见了,清醒了;清醒了,是一个崭新的世界。是什么世界?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,六道是释迦牟尼佛凡圣同居土,换了,完全换掉了。醒过来之后是净土,你所看到的是罗汉、是辟支佛、是菩萨、是佛,你看到是这个世界。这个世界里面善恶没有了,六道里头有善恶,这个世界没有善恶。这个世界还有染净,一层比一层清净,辟支佛比阿罗汉清净,菩萨比辟支佛清净,佛比菩萨更清净,净土。这些人在这里面将见思烦恼的习气断掉,尘沙烦恼跟尘沙烦恼习气也断尽,在这里头修行,剩下来就是无明。无明烦恼断尽,十法界没有了,就是方便有余土不见了,又是一次的梦醒。

  佛经上这种情形,很像现在科学家所说的空间维次的转变。他们说地球在今年十二月二十一号要进入空间维次的转变,从三维空间转变成五维空间。转变过程当中有三天的黑夜,三天黑夜是使这个空间走到零点的空间点。零点是什么都不存在、都没有了,数学里头零是什么都没有。他说这个转变是个非常崭新的世界,还有没有肉体?灵界我们能理解,他还有没有肉体?他说是个完全新的世界,以前的全都没有了,就像作梦醒过来一样。跟佛法讲的有一点相似,但是他们所说的我们现在还没有搞清楚。佛法这种转变叫变易生死,它不是分段生死。也就是说,证得阿罗汉以后,分段生死就没有了,六道轮回这个投胎没有了,往后全是化身,胎卵湿化,向上去全都是化身。所以,烦恼统统断尽,这是法身菩提,法身就现了。法身在大乘里面就是自性、就是实相,它什么都没有,但是它能生,惠能大师所说的「能生万法」,它能生。这才是真正的自己,禅宗里面所说的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就是说的法身。法身一定是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全都放下。起心动念是最难,这是无明烦恼。起心动念放下,他还有习气,习气就很不容易断,要经历很长的时间自然就没有了。

  第三「法门无尽誓愿学」,这是报身菩提,实报庄严土。这也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启示,真正成就圆满的智慧。方东美先生年轻的时候读《华严》,他在峨嵋山养病,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,跟《华严》的关系太密切了。他告诉我,佛经上所说的是可以相信的,为什么?它非常合乎逻辑,它不是妄想。像善财五十三参成就圆满的智慧,他从参学当中成就的,不是坐在家里哪里都不去,好像什么都知道那种神话一样,它不是的,《华严》不是的。社会上各个层面他都去访问,他都很认真去学习,这个学一般叫实学,实实在在的学问。所以,他对于佛法里面的这些修学方法非常佩服。你看善财在文殊会下成就根本智,根本智是什么?是戒定慧三学,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这个慧叫根本智。《般若经》上所说的「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」,这个无知就是根本智。只有无知才能够无所不知,只有无能才能够无所不能。这个道理是真实的道理,现在人所说叫硬道理,它是真实的,一点都不假。

  善财童子后得智从哪里来的?从五十三参来的,五十三参是无所不知。在文殊菩萨会中,那是无知,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就不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,老师那里学的是根本智。后得智也叫权智,无所不知,是得到根本智之后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自然生智慧。这个从哪里能看得出来?从六祖惠能那看出来。六祖惠能不认识字,没有上过学,虽然学佛,从开始学佛到五祖把衣钵传给他,不到一年,他二十四岁。在五祖道场只住了八个月,衣钵就给他了。八个月当中在道场学什么东西?舂米、破柴,做义工,属于厨房里面的工作。黄梅有讲堂,他没去过,有禅堂,也没去过,禅堂里没有坐过一炷香,讲堂里头没听过一堂课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开悟之后,无所不知、无所不能,世出世间一切法你念给他听,他都能讲给你听。这个本事是般若无知,无所不知。他没有像善财到处去参方,没有。他在猎人队里头躲避十五年,替猎人烧饭,照顾猎人的伙食,干这个工作,跟这帮猎人打工十五年。可以能算得出来,二十四岁得法就逃难,十年是三十四岁,再加上五年,三十四加五年,三十九岁。大概在见到印宗法师应该是接近四十岁的样子,这才出来弘法。猎人队里十五年修忍辱波罗蜜,看到这些猎人天天造罪业,他在猎人队里吃肉边菜。

  从这些地方我们体会到,实智得到了,权智很容易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生智慧,不生烦恼,真的是智能,不是知识。由此可知根本智的可贵!世世代代学佛的人,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多,我们一般所看到的,佛门修学的人没有离开心意识,惠能大师离开了。用心意识不能证果、不能见性,明心见性一定是转烦恼为菩提,像交光法师注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「舍识用根」,那就开悟了。凡夫,十法界的凡夫,不仅六道,十法界,用眼见,眼识见,用耳听,耳识听,用六根当中的识,六识,这就是凡夫。如果不用六识,只要你不用六识,六根对六尘境界起作用的那就是性,六根的根性。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,见闻觉知,那是自性的性德,完全不一样。谁用它?诸佛如来用它,法身菩萨用它,《华严经》上圆教初住到等觉,这是法身菩萨,四十一个阶级,他们统统是用六根的根性。用根性不用六识,这里面最大的变化,就是根性是没有生灭的,因此他的境界里头就没有生灭。识不行,识是波动现象、是生灭现象,只要是用识就决定有生灭。十法界里头有生灭,一真法界里头没有生灭,一真就是实报庄严土,没有生灭。所以人的寿命很长,但是很年轻,他没有变化。树木花草亦如是,树木都是长青,没有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没有,这个现象在一真法界看不到。所以,一真法界你所看到的一切现象,都是恒常、久远,不变。

  学法门是报身,你看,先断烦恼,法身现前;再学法门,报身,住实报庄严土。他们是怎么学法?就是善财五十三参,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他什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三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