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淫欲不断不能生梵天,六道里头你活动的范围是个小圈圈,欲界,欲界是最小的圈圈,比欲界大的是色界天,更大的是无色界天,你只能在小圈圈活动,不能在六道的大圈圈活动,这亏就吃大了。所以把这个梵行称为断淫也有道理,淫都能断还有什么不能断!就跟当年翻经的这些法师,中国人最忌讳的就是耻辱,杀头没有关系,「士可杀不可辱」,把辱看得非常重,所以翻经的法师把忍下面加个辱,这个意思说辱要能忍就什么都能忍,没有一样不能忍的。淫要能断,所有一切欲望统统可以断,没有一样不能断。章嘉大师教我们放下,首先放下这桩事,然后其它的放下都容易了。放下见思烦恼、放下尘沙烦恼、放下无明烦恼,这人就成佛了,圆满的回归自性。
「以上皆以离欲为梵行,但另有深义,以证涅槃之万行为梵行」,这个是梵行的深义,断淫欲是梵行的浅义,它有更深的意思。「如《法华嘉祥疏》曰:梵行之相者,梵名涅槃,即根本*轮大涅槃也。行即万行,到大涅槃也」,这个意思就深了。这个清净是指谁?是指如来,最低的果位,《华严》圆教初住菩萨,圆教初住菩萨就是修万行到大涅槃,他到了,只是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。习气是没有方法断的,只是不要去理会它,时间长了自然就没有了。在这个境界里头他已经不起心、不动念了,那还修什么方法?不能修了,要有修不就又起心动念了!起心动念退转了。不起心、不动念是到了极限,但是有习气,这个习气随它去,时间长了自然就没有了。多长的时间?这经上告诉我们,三大阿僧祇劫。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是对法身菩萨说的,也称之为无量寿,有量的无量,可是有量的无量它直接就通无量的无量,三大阿僧祇劫到了,无明习气全没有了,他就是妙觉如来。妙觉不住报土,报土就没有了,住常寂光。常寂光里面只有一个位次,就是妙觉,实报庄严土里面有四十一个位次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,这些人住实报庄严土。实报庄严土里面的修行,大乘教里常说的,无功用道,就是不起心、不动念。他修不修行?修。他修什么?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,众生有感他有应,应就是应化,他有应化身,就现身。正是惠能大师最后一句话所说的,「能生万法」,能生万法的缘就是众生的感,只要众生有感,他就有应,众生之感无量,他的应也是无量。众生有感是有心,有起心动念、有分别、有执着,佛应不起心、不动念、不分别、不执着,就能把这些众生问题全解决了。妙,真是妙!真正不可思议。
下面引「《大日经疏十七》」,十七卷,「梵谓涅槃。梵行谓修梵行者名」,修梵行的人称他作梵行。「具大涅槃」,具是证得,大涅槃名梵。「上二经疏,皆谓到大涅槃之行,为梵行。是则梵行之深义,不局限于持戒与断淫而已」,限于持戒与断淫,这是梵行的第一步。梵行从哪里学起?从这学起,但不是止于这个,他最终极的目的是大般涅槃,换句话说,就是妙觉如来,是究竟圆满的梵行,这个要懂得。「今愿文曰殊胜梵行,应兼此二义」,殊胜,前后两个意思统统有,应兼此二义。「盖断除淫欲,礼佛念佛,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即趣向大涅槃根本*轮之妙行也」。这个地方的几句话,把修行怎么个修法全都说出来了。断除淫欲是断烦恼,这是烦恼的根,把烦恼的根拔掉,枝枝叶叶自然就枯死了。礼佛念佛是修积众善,也是法门无量誓愿学。一切法门不离诚敬,礼佛念佛就是修诚敬,诚敬展开就是无量法门。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是净宗唯一的妙法,让我们能在一生当中圆满,这是其它法门没有法子的,做不到的。发菩提心,就是对于净宗法门、对于西方净土、对于阿弥陀佛,第一个是真信不疑,第二个是真想往生,往生去干什么?第三是见佛闻法。我到极乐世界没有别的,就是亲近阿弥陀佛,听他老人家讲经说法,我在他会下决定大彻大悟、明心见性。这个老师好!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,亲近诸佛比不上亲近阿弥陀佛。我们这个心定了,不再改变了;我们的方向定了,西方;目标定了,极乐世界;到那个地方去的理由定了,亲近弥陀,闻法证果。所以这个就是趣向大涅槃根本*轮之妙行,就是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。
「一闻佛名,即具如是功德,足证佛号,名具万德」,这个要记住。我们要修万德,怎么修法?华严菩萨修六度万行,净宗行人只要信愿持名,就把菩萨的万德全部包括了,这个道理一定要懂,这个事实真相要深深的明了,我们的信心坚定了,愿心不再动摇了,这一生当中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什么都别牵挂,连自己身体纵然有重病,不要牵挂,没事,我心里就一句阿弥陀佛,再重的病,几天就恢复了。你说为什么?因为这个佛号是万德洪名,你天天在修万德,你能不好吗?哪有这种道理!天天在打妄想,那你身体就不会好。打妄想是什么?打妄想是造轮回业,你天天在搞六道轮回。我天天念佛,天天拜佛,我在这个地方修西方极乐世界,我在这个地方修阿弥陀佛,这个功德还得了!
「闻名功德,微妙难思」,这个话句句都是真话。「如《尊胜陀罗尼经》曰:诸飞鸟畜生,含灵之类」,这就是讲一些小动物,「闻此陀罗尼,一经于耳,尽此一身,更不复受」。这个陀罗尼是什么?尊胜陀罗尼,就是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,不是别的。连畜生听到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牠死了之后就离开畜生道,不再做畜生了。所以我们的菜园放念佛机,二十四小时念南无阿弥陀佛不间断。菜园里面那些小虫、小鸟天天在听念佛,牠知道,牠不是不知道,还有树木花草,连这些菜统统都跟着念佛。我们帮助它,它也帮助我们,菜长得特别好,滋味营养特别殊胜,这是它回报给我们。我们在澳洲,乡下一些菜农到我们菜园参观,都非常惊讶,你们怎么种的,种的比他的好。我们又没有农药、又没有化肥,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好?我们用阿弥陀佛种的。诚心诚意去做,就会感应道交。
「又《涅槃经》曰:是大涅槃,亦复如是。若有众生,一经耳者,却后七劫,不堕恶趣。」《涅槃经》是佛说的,这个大涅槃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,或者像莲池大师所说的,只念阿弥陀佛。南无两个字是客气话,可以省略掉,一心专念阿弥陀佛。《弥陀经》上告诉我们执持名号,名号就是四个字,阿弥陀佛。南无是皈依的意思、皈命的意思,是恭敬的意思、礼拜的意思,这些都可以不要,一心专念。莲池大师在《竹窗随笔》里头说,他劝别人念佛念六个字,他自己念四个字。人家问他为什么?他说我这一生唯求决定得生净土,所以南无可以不要念,我执持名号,别人未必想生净土,加上皈依阿弥陀佛、皈命阿弥陀佛、恭敬阿弥陀佛好,加这个意思就好,差别在此地。名号功德真的不可思议,无论你有意或者是无意,听到这一声佛号,你看,尽这一身,牠就不更复受,这是讲小动物,牠就能脱离畜生道,这个功德多大!我们帮助这些众生,二十四小时帮助我们做不到,现在用念佛机可以做到。我们用一种虔诚恭敬心去供养牠,帮助牠们,希望牠们跟我们一样真信、真愿,一同念佛求生净土。知不知道?知道。不但小动物知道,植物也知道,山河大地,这一块土地上每一粒微尘都知道。有经典所在之处,有佛号所在之处,这个地方就是净土。
我们看末后这个结语,「一经于耳,尚具上述功德」,上面所讲的好处。「何况经耳之后,兼能信受」,能信、能受,能接受,能接受就是真的发愿求生净土,「其功更胜」,这个功德就更殊胜了。「一般经中闻字」,「如是我闻」,每部经开头都有这一句,有这个闻字,「不是但闻,义兼信受」,所以一部经最后一句,「信受奉行」,这是一头一尾,意思里头包含着有信、有受。「是故闻名之人,今生纵不即能往生,来世亦必常修殊胜梵行」。末后这句话说得好!我们就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、什么样的方法去帮助一切大众。讲经分享,这是闻法,无论他有没有心、有没有意思学习,功德都不可思议。他有心,听懂了,听明白了,真干,这一生决定成功。家亲眷属希望生生世世都在一起,只有到极乐世界真的永远在一起,不到极乐世界全都分散了,各人随各人的业去流转,下一次再遇到的时候不认识了,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,真的永远聚会在一起。极乐世界聚会跟在娑婆决定不一样,为什么?在娑婆世界你的心是乱的,心意是杂乱,里头有怨有恨、有情有爱,又有怨又有恨,纠缠在一起,是这么一个状况。到极乐世界聚集在一起的时候,这一些亲情怨恨全没有了,全是智能功德,那怎么会一样!
所以你真的搞明白了,今天这个世间什么事情全是假的,真的,每天能吃饱、能穿暖,能有小房子居住,就得其它的全放下,我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这个人是世界上第一大福报的人,还有哪个福报能跟他相比!他现在走的什么路子?阿弥陀佛的路子,光中极尊、佛中之王的道路。一般人走的全是三途六道,怎么能相比!人要聪明一点,不能再干傻事。什么事是傻事?放不下的全是傻事,不要以为你不傻,你没有放下的那就是傻事。真正聪明,万缘放下,我就老老实实一心念佛。想做一点好事,今天全世界第一桩好事就是帮助人才。真正有善根的人,帮助他、成就他,第一桩好事,这个好事要做,其它的好事都是二等、三等、四等,不认识不行!好,修殊胜行愿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再看下面,「庚八、生获法益」。生是往生,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所得的利益。这个里头分九段,第一,第二十八愿「国无不善愿」。
【我作佛时。国中无不善名。】
不但没有不善的事,不善的名都听不到。我们现在有个错误观念,新闻报导要据实天天来报,报的是什么?不善的多,善的很少。报不善的多,不善天天就在增长,为什么?大家都在学。中国古圣先贤教给我们应当怎么做?隐恶扬善,有道理!我们要拯救社会、要拯救人心,新闻报导什么?不善的少报一些,善的多报一些,让人家好好去学善,扬弃不善,让不善的人生惭愧心,他能够回头作善,这是教育。现在怎么报法?小不善他宣扬成大不善,大不善他宣扬成极不善,他这种报法,好事反而不报,这个社会怎么会好?这个道理很深。古人教给我们的方法都是真实智慧,都是真正的经验。家庭里面家人相处要明白这个道理,一家人,夫妇、兄弟姐妹,跟父母,跟儿女、亲戚朋友相处,记住,隐恶扬善,恶的不提,善的赞扬,慢慢人的良心就生出来了。知道什么?知道不善是羞耻,不愿意说,知道善行是好事,大家宣扬,互相的劝勉,这个家庭才幸福,家庭才会兴旺。
如果都看到别人不善,那就是自己的大不善,为什么?别人不善把你心里头那个心所统统引发起来了,全是不善的。如果自己心是善良的,外面不善的见不到。外面这个境界现前,我们的反应就是反应你的心,反应出来全是不善的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这是善,为什么没看出来,看的全是别人的一些缺点?是有缺点,但是我们看缺点什么?要原谅他,不要去责怪他,不要放在心上,不要去批评。为什么?他没有受过圣贤教育,圣贤教育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丢掉好多代了,疏忽了有两百年,你怎么能责怪他?今天干什么坏事都是正常的,他要不干坏事他是圣人再来的、是菩萨再来的,他不是圣人、不是菩萨,那他干这个事就是正常的。要懂这个道理,互相称赞就和睦了。僧团亦如是,祖师大德常教我们,「若要佛法兴,唯有僧赞僧」。你在家庭里头换一个,若要家庭兴,唯有你家里人互相赞叹、互相尊重,它就兴旺起来了,一个道理。国家也如此,你要团体兴,这个团体里面上上下下所有人互相赞叹,要国家兴旺亦如是,领导与群众,领导与各级领导,都能互相赞叹,这个国哪有不兴的道理!家怎么衰的、国怎么亡的?净看别人错处,家就衰了。先生看太太的错处,太太看先生的错处,这个家还会有幸福吗?不可能!团体里面,领导看下属错处,下属看领导错处,这个团体衰了。圣贤这几句话太重要了!
极乐世界为什么好?极乐世界连不善的名都没有。普贤菩萨十大愿王,这是列在前面两个,第一个礼敬,见到任何人,冤家对头都要恭恭敬敬,怨结化解了,这是善。见到掉头而去不理的,怨恨就加深了,见一次面加深一次,麻烦大了。如果礼敬,见一次面化解一次,见个十次面,全化解了,就那么简单、就那么容易。再称赞如来,如来是善,善的称赞,不善的不说、不批评。这是菩萨、这是诸佛如来他们所表现在外面的,用意很深很深。我们今天社会变成这个样子,迫切需要的就是圣贤佛菩萨日常生活当中这点点滴滴的行持,我们都能学到了,什么问题都解决了。所以礼敬诸佛、称赞如来,是化解冲突、恢复和谐的根本法,不能不学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二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