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七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、有起心动念,全错了,他决定没有。

  密宗里面讲的第九识,所转的法界体性智,这成为五智,名字叫「法界体性智」,就是庵摩罗识。「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」,大日如来就是阿弥陀佛,大日如来就是释迦牟尼,大日如来就是毘卢遮那。一个人在某个境界里头用不同的名号,实际上是一桩事情。明白这个道理,一切边见、成见都能化解了,对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自然生尊重想,不再有差别的观念,这就对了。一法就是一切法,一切法就一法,这一法是任一法,没有专门指哪一法,任何一法都是一样的,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了解事实真相,你所见到的都是清净、平等、和谐。十方诸佛剎土无不如是。今天我们这个世界乱了,把灾难给乱出来了,什么原因?为什么古时候没有这种现象?古时候的帝王、古时候的大臣、古时候的人民,接受圣贤教诲、接受佛菩萨的教诲。所以灾难不是没有,规模很小,伤害都不大,原因在此地。现在这个地球,最近这二、三百年,迷于科学、崇尚科学,而把圣贤教诲、宗教神明教诲、佛菩萨教诲完全抛弃掉,这是所有一切灾难的根本原因。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也一无所知,也迷信科学,无论什么事都是拿科学的标准来思考、来判断是非,哪里知道科学发生问题?

  现代量子力学家提出来,最近这三、四百年的科学,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二分法,二分法就是心理跟物理把它分开,而科学完全偏重在物理上。现在量子力学如果再过个二、三十年,可能整个科学都要改变方向。物理的研究,真的已经把物质现象推翻了,物质根本不存在,物质的基础是意念,从物理转变为心理。物理造成今天这个社会、今天的灾难不能解决,要用心理去解决它,这是有可能的,佛法是这么说的。所以现在人心坏了,人心一坏,所有物质现象全坏了,因为境随心转。单研究物质不行,心物是一体,不能够分开的,今天科学家提出「以心控物」,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,要用心去控制物质。现在开始重视心理了,研究的人愈来愈多。心理有善、有恶,善的意念是极乐世界,是净土;恶的念头是六道轮回,秽土。善念所变现的,一般说四圣法界,四圣法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,六道轮回是释迦牟尼佛的秽土;秽土是凡圣同居土,净土是方便有余土。真正的净土,转八识成四智,那叫一真法界,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,那是此地讲的五智所成就的。

  五智第一个「法界体性智,是转庵摩罗识所得」,这是阿赖耶的体,这个一转全都转了,转八识成四智。「法界有差别之义,诸法差别,其数过于尘沙,是为法界」。法是一切法,界就是有差别,一切法千差万别,无量无边,在佛法里称它为法界。法界体性就是六大,六大是什么?《楞严经》上跟我们讲的,《楞严经》上讲七大,地水火风空见识。六大,见大跟识大合成一个。地水火风通常讲四大,四大是物质现象,除了物质现象,还得有精神现象。「大日住于此六大法界之三昧,名为法界体性智,主方便究竟之德」。大日如来住在六大法界,六大法界的三昧,他得到六大的三昧,我们念佛人讲得到念佛三昧,是由念佛的功夫而成就的三昧。大日如来是由于智照六大法界成就的三昧,对于六大它的真相清清楚楚、明明了瞭,一点都不迷惑,这六大法界之三昧。

  地是物质现象,水、火现在科学称之为带电,水是阴电,火是阳电,任何一个物质现象都带有电。佛法以前没有说带电,佛法讲有湿度、温度,再小的物质现象里头,它有湿度、它有温度。风是什么意思?风就是它是流动的,它不是停止的,这风大,风是个流动的。地水火风空,空的意思,也就是说明它的真相,它没有自性,自性空寂,它是缘生的。也就是这些东西,地是个物质现象,温度、湿度,运动,风是运动,缘聚它就有相,缘散它就没有相。空是说它的体性,性空了不可得。识就是这边讲的庵摩罗识,庵摩罗识实在讲也就是六大,六大合起来称为庵摩罗识。

  这就是科学家发现的,它纠缠在一起才产生意义,如果各个独立毫无意义,而且都不存在,只有纠缠在一起才看到意义、看到它存在。就像我们在电影看银幕上一样,一秒钟二十四个画面纠缠在一起,我们看到这个画面,看到它里头什么意思了。如果一张一张的我们看不到,眼睛一花就过去了,里面到底是什么不知道。又何况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,我们现前境界当中,那个速度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,如果是一个念头的话,我们根本没法子感觉到。我们想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那是什么境界?一秒钟二十四个生灭这个境界,我们会眼花一下,有没有看清楚?没看清楚。但是知道好像光一闪,知道,里面什么东西看不见,它速度太快了。二十四张重迭在一起,这个重迭是在我们眼根里头,我们一张一张印象进去,重迭在一起,知道它有个意义、知道是怎么回事情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,弥勒菩萨讲一弹指,一弹指是什么?五分之一秒,五分之一秒里头有多少个念头?三百二十兆,这是用科学家的话来说。依中国历史记载,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所说的,今天最近三十年才被量子力学家发现了,真不容易!证实了佛在经上讲这个是正确的。

  他们怎么知道的?用释迦牟尼佛分析的方法。释迦牟尼佛经上讲,这小,小讲什么?讲尘土,微尘。佛这个小是从哪个讲起?从牛毛尘讲起。牛毛很粗,牛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尘土,叫牛毛尘,有一粒尘土。它是四平八稳在这个毛端上,毛怎么动它都不会掉下来,以这个,这很小了。把牛毛尘再分分成七分,七分之一羊毛尘,羊毛就细了;羊毛尘的七分之一叫兔毛尘,兔毛更细;兔毛尘的七分之一叫水尘,水有空隙,这一粒尘在水空隙里面游来游去没障碍,叫水尘。水尘七分之一叫金尘,金属,金属的密度比水大,还是有空隙,这个我们现在在显微镜下一看就知道,这一粒微尘在金属的空隙里头它没有障碍。金尘再分为七分之一,才叫微尘。这个微尘,佛说了,阿罗汉能看见,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到微尘。再把这个微尘分成七分之一,叫色聚极微,阿罗汉看不到了。色聚极微再分为七分之一,叫极微之微,也叫邻虚尘。它不能分了,再分就变成虚空,就没有了。就是佛经上用这个方法。

  科学家也是用这个方法,将一个细胞分裂之后变成分子,分子再分裂就产生原子,原子再分裂就看见原子核、中子、电子,再把电子再去分,一直在做这个工作,这个工作做了八十年。八十年前发现最小的物质是原子,这八十年来,科学家不断用分子再分,分成你看中子、原子核、电子。再分,分成所谓是基本粒子,好像我听说有几十种;再分分成夸克,夸克好像也有几十种。再分叫基本粒子,从基本粒子又再分,才发现叫微中子。微中子的体积跟电子来相比,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,是原子里头绕着原子核转的电子,它的体积是电子一百亿分之一;就是一百亿个微中子是一个电子,组成一个电子,那变成极微之微了。微中子再分,没有了,发现是什么东西?发现是意念波动的现象。所以普朗克说物质的基础是念头,是意念波动里头产生的。这就是佛法讲的,极微之微不能再分,再分就没有了,物质现象没有了。佛虽然没有像现在科学家这样精密的过程,但是佛所说的,跟他研究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。

  物质没有了,物质是假的,不是真的,物质的基础是意念。意念是什么?再去研究,意念真相还没搞出来。我们看到报告,科学家说意念没有原因,突然蹦出来的,又突然消失掉,速度非常快,才起立刻就消掉了。这个说法《楞严经》上佛说过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科学说的这个,佛也说到了。但是佛说了,念头从哪来的?从一念不觉,一念不觉确实没有原因。一念不觉就是当下的一念,不是过去、不是未来,遍法界虚空界发生的这些事情就是当下一念。所以,这些事情,所有现象全是假的,都不是真的。你看到一念才看到事实真相,好像你看电影一样,电影的真相就是那一片,一片幻灯片,这才叫它真相,电影的真相。我们现前看到这些遍法界虚空界的真相,就是一念,这个一念拿不出来的,不是像幻灯片那样,可以拿出来给你看的。它真的就是一念,这一念的速度,比电影放映机快得太多,简直没法子比。一念只有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,那叫一念,你看出一念才是真相。所以科学家说,这个一念毫无意义,而且根本不存在,那就是佛所说的「万法皆空」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了。

  这是法界体性智,证得法界体性智,它起的作用就是方便究竟之德,这方便是权智。法界体性智是实智,你对于一切法全都了解。一切法就是六大,六大是怎么回事情,统统通达明了,然后你才能够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。众生起心动念这就感,我们现在晓得,起心动念是意念在感。还有一个,我们的物质现象,我们的身体,身体它也是个波动现象,归到最后就是意念的波动。这个物质有波动现象,这个波动现象发出去也周遍法界。换句话说,我们任何一个人,身体就像个发射台一样,我们每个念头就是什么?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念头念念都往外发射。遍法界虚空界这些佛菩萨他统统收到,他了解我们的意念。我们的身体细胞也是一样,一秒钟也是一千六百兆的频率在发射,他对我们身体健康状况也是完全明了,一点障碍没有。所以诸佛菩萨对我们清楚,我们什么时候真放下了,他晓得。说放下,没真放下,他笑笑,他那里如如不动;真放下他就真来了,他就接引你往生。真放下他还不来接引你,换句话说,你有任务,这个任务是什么?任务是度众生。你自己的事情了了,没有了,别人的事情。在这个世间度众生的缘没有了,就走了。还有缘,佛会留你、帮助你,让你多带几个人到极乐世界。这是事实真相,我们真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了!

  第二个「大圆镜智,是转阿赖耶识所得。显现法界之万象,如大圆镜之智也」。大圆镜智是什么作用?是照见现前法界的真相。佛经上常常把法界的现象归纳为六大类,大圆镜智照见了。这个六大类是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全都明白了。你帮助众生的方法才善巧方便,为什么?你全通达,一点障碍都没有。如果不通达你就会有障碍,通达之后没有障碍。释迦世尊当年在世八十年,我们中国人算虚岁八十年,外国人算实足年龄七十九岁,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,他有没有起心动念?决定没有。如果有起心动念,他从妙觉退转,退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退到这个地方去了。我们相信证得的果位绝对不会退转,他是妙觉如来,他在常寂光。常寂光就是他,他就是常寂光,常寂光里头没有一切现象。一切诸佛如来统统证常寂光,换句话说,体是一个,心也是一个。没有证得,像江河的水一样,不一样;证得,像水流到大海里去,完全相同,再分不出了。所以,一切诸佛的名号都是表性德的,一即一切,《华严经》上说的。一尊佛就是一切佛,一切佛就是一尊佛,无论说哪一尊佛都是一切佛。佛是证得妙觉果位,确实是一不是二,就好像融入光中一样。一千盏灯在一个房子里头,这个房子里头圆满的一千盏灯,任何一灯的光都是一切灯光,一切灯光就是一盏灯的光。我们从这些地方细心去体会,慢慢就知道一点事实真相。

  所以佛佛道同,一丝毫差别都没有,无论念哪个佛都一样。果上没有差别,因上有差别,我们今天在因地,不是在果地。因地,我们跟弥陀有缘,我们就偏念弥陀,用这个方法让我们证得究竟果觉,让我们融入常寂光。这条路是径路,这条路是我们自己可以走得通的路,这条路上我们没有障碍。你看只要具足这么简单个条件,真信、真想到极乐世界去,我真心念佛。虽然是说得这么容易,但是这里头都有障缘,如何把你的疑惑,极其微细的疑惑都断掉,你的信没有障碍了。如何能把这个世界看清楚、认识清楚,我的愿没有障碍了;没看清楚,对这还有留恋,有留恋就是障碍。为什么这一句佛号念不下去,常常会断掉,还有很多杂念掺杂在里头?这些都是难处的地方。所以,信、愿、持名都有很多微细的障碍在其中。我们又不能像老太婆那么死心塌地,那是人家的善根福德,我们没有,我们这个心乱如麻。

  能帮助我们把它理顺,把它搞清楚、搞明白,放下,就是这部经、就是这部批注。所以这部经、这个批注对于我们来讲太重要了,我们真的要深入经藏,就是这一部经藏。不能搞多、不能搞杂,就这一部。果然用上十年功夫,你决定得念佛三昧,得念佛三昧,再进一步就开悟了。开悟之后,悟的是什么?悟的那个境界,原来跟经上、跟批注讲得一模一样。疑惑断了,杂念可以放下了,这个时候念佛就「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」。没到这个境界,虽然念佛不相应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我觉得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这一天,对我们来讲是大好事!逼着我们在这一天之前,我们必须要拿到念佛三昧。灾难我就不怕了,灾难真来了我真往生,一点疑惑都没有了。所以这个三百天,我们要把它当作闭关勇猛精进。所有外缘统统放下,全心全力干我们这桩事情,断疑生信,求生净土,别的来不及了。

  现在时间到了,今天我们学习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七七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