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辟支佛是半个月,半个月吃一餐饭,阿罗汉是一个星期,七天吃一餐饭。释迦牟尼佛需不需要去吃?每天去托钵做个样子,他那是跟大家随喜,大家吃他也吃一点。他可以不吃,为什么?他没有消耗。
到那时候能量还有个补充,从太空,从呼吸当中,太空的能量多。辟谷的人肚子饿了怎么办?空气,口张开吸空气,空气里头有能量,他能够吸取。所以我们懂得这个道理,能量到底消耗到哪里去了?尽可能的少打妄想,不应该管的事情别管,不应该干的事情别去干。特别是言语,话要少说,真正有修行的人、有德行的人言语都少,他消耗能量少;念头多、说话多,消耗能量就很大,这个道理不能不懂。所以科学家这些报告,我们用我们几十年学习的经验,他未必相信。现在人都要看,科学精神拿证据来,你不把证据拿出来,你跟他讲他不会接受,他不会相信的。我们自己学习,自己得受用。
李老师当年在台中,收入不错,他在奉祀官府当主任秘书,还兼了两个大学的教授。他有工作,有收入,在当时收入大概四百多块钱,很不错了,算是高等的待遇。一个月生活费用六十块钱,剩下的钱干什么?做慈善事业,去布施,帮助别人,乐此不疲。老人家走了之后,我看到他们处理后事的,收拾老人的这些衣物,才发现他老人家里面穿的内衣全是补丁,袜子也是的。外面出门那一套中山装,大概穿了四十多年,非常节省。他不是没有钱,自己真叫克勤克俭,他做到了。欢喜布施,欢喜教人,一天忙到晚,不亦乐乎。跟他老人家约时间见面,得一个星期之前,一个星期之内决定排不出时间,每天时间排得满满的。我在台中住了十年,亲自看到的,这是真正学佛给我们做出的榜样。
这里我们念到铠甲,怎样防卫自己?古时候战士对敌时候,作战穿的铠甲,「用以遮卫身体,防卫矢石等」。矢石这是箭,矢是箭。念老在这里有个括号,「近代之避弹衣亦是此类」,可是今天战争跟过去完全不相同了。「菩萨入生死,降魔军」,这个魔军就是逆境,我们讲逆境、恶缘,它障碍你,你怎样去避免,怎样去降伏。「则以自之弘深誓愿为铠甲」,弘是大,你的大愿、你的深愿,以这个为铠甲,决定不为外境动摇,你才能够成功。「因弘誓之心坚逾铁石,可以此心出入生死之阵」。今天这个世界、这个社会确实像佛所说的,没有坚定的誓愿你肯定不能成就。为什么?阻力太大了,拦不住。我自己一生,这是亲身经历,你们同学都知道。我的讲经教学是怎么磨炼的?在一个地方最长不要住超过半年,为什么?半年麻烦就来了。最理想的,不超过一个月。为什么?大家对你还很客气,一个月什么?讲几天他就走了。长住在这个地方,对他们就产生威胁,尤其你讲得还可以,大家喜欢听,大家称赞你,麻烦来了,嫉妒障碍。哪些人?古人讲的同行相忌,他就不让你长住在这个地方。我们自己要很清楚,绝对不能造成他们的威胁,所以我们讲经教学不取不予。就是这样他们心都不安,那只有回避。
我们讲经的道场多,我在海外,许多国家都要去。就是当年在美国,美国本国就有十几个地方,一个地方住十几天的话,差不多一年就过去了。真的,绝不超过一个月,大家放心。我不争地盘,我不要信徒,我不要供养,他们怕的就是这三桩事情,不要地盘、不要供养、不要信徒。最近二十年就更简单了,因为科学技术发达,有些同修发心搞了个网络,我对这个都外行。现在的网络可以代替卫星,更方便,成本低了,我就不要跑了。每天用这个工具跟全世界的同学们每天来分享佛法,利用这个工具联系我们在一起修行,这是好事情。我们还是不要道场,还是不要信徒,绝对不能跟当地我们的佛友冲突,和睦相处。
虽然不要,供养还是不少。干什么?印法宝。这是跟印光老法师学习的,印祖一生,四众供养全部是用在流通佛法经论、善书。他把这些钱建了个小型的印刷厂,苏州弘化社就是这一笔钱办的,四众供养统统集中在这个地方,自己印经书。弘化社在当年,所出的书很讲究,纸张、印刷、校对都是上乘,而且价廉物美。弘化社的书卖,卖得很便宜,收回这些钱再印书。如果很清寒、贫穷的人想读书,它也可以赠送,也可以半价给你,它那个章程上定的都有。印祖一生,把这些供养的钱就做这一桩事情。国内如果有灾难,水灾、旱灾,老法师也关心,他会从印经款项里面拨一点钱去救灾;没有慈善的这个科目,只有印经,从印经里头拨款。老和尚给我们做个好榜样,让我们知道钱怎么个用法,是我们的好样子。
老和尚一生没有拿这些供养去改善他的物质生活,没有。他吃的东西是常住里面的大锅菜,穿的衣服也是一件衣服穿几十年,生活非常节俭、非常刻苦。晚年专修念佛一门,给我们做榜样,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。往生之后,被后人尊为一代祖师。净宗的祖师不是活的时候,是死了以后,佛门这些弟子大家承认你对净宗有贡献,你对净宗的修持可以做大家的榜样,这才能成为一代祖师。所以祖师都是死后,等于说大家承认的。净土宗祖师跟其它的各宗不一样,其它各宗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,净土宗没有,是大家选的,后人选的,不是当代。
所以,我们学佛要认真,我们的目标是西方极乐世界。这个法门太好了,我们要做出来给人看,把这个法门普遍广泛介绍给大众。这个法门确确实实难信易行,你真正相信,那个个成就。善导大师说,万修万人去,一个都不会漏的。就是要真信、真愿、老实念佛,万缘放下,能持戒、能吃苦,不怕苦。只有一个念头,阿弥陀佛,只有一个方向,西方极乐世界,只有一本书,《弥陀经》或者是《无量寿经》。在这个社会当中,知识分子多,黄念老的集注非常有效,可以帮助我们破迷起信,更进一步,帮助我们破迷开悟。在这一生我们所得到的,方东美先生所说的,人生最高的享受。那是什么?读自己喜欢读的书,干自己喜欢干的事,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没有压力、没有忧虑、没有烦恼,每天快快乐乐、欢欢喜喜,这就是真正的幸福、真正的圆满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一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