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八集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经》曰: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,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,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。皆乘一如成最正觉,悉具无量功德、辩才。如是入一行三昧」,一行三昧就是念佛三昧,「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」。《文殊般若经》上这段话,我们要是真的搞清楚、搞明白,会起个什么念头?死心塌地专修一门,我不要再搞别的,不要再找麻烦了,一门深入就选定《无量寿经》。这部经学通了,法法全通了,就怕你这法不通。到什么时候全通?念到理一心不乱就全通。事一心通一半,理一心全通了。这个道理要相信。许多人不相信,也说明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。不相信是什么?要广涉经论。四弘誓愿里头说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,我学无量法门是有根据的,佛教我们的。可是四弘誓愿你有没有看清楚?确实看清楚的人很少,都是什么?囫囵吞枣。它有阶段的,第一条可以说那是本愿,真的是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这个是菩提心,这是菩萨的大愿。后面三愿是为了完成这一愿,你没有后面三条,你那个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假的不是真的,你凭什么度?所以后面三愿完成第一愿。

  那我们从哪里做起?先断烦恼,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烦恼不断,你不开智慧。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断烦恼?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就是断烦恼。烦恼断了,心就住三昧了,菩提心就发起来了,因定开慧。慧一开,那就是这一经通了,一切经全通。全通之后,教你去「法门无量誓愿学」。那个法门无量不是指经典,为什么?经典用不着再去学了,那个法门是什么?生活,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你到处看、到处听、到处接触,你这一碰到就智慧开了,那叫法门无量誓愿学,五十三参。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你都要去接触,你都要去看、都要去听,然后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。最后,「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为什么?不成佛不能度等觉菩萨,你跟等觉菩萨一样,你度不了等觉菩萨,你度众生还有欠缺,不圆满;成佛,等觉菩萨、补处菩萨你都能教他,这圆满。所以四弘誓愿是有先后次第的,不能颠倒。

  现在学佛出问题,烦恼没断,他就搞法门无量誓愿学。真学到没有?没有,他所学的全是自己的知见,开经偈说得好,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他不是的,他统统是自己的意思,不是如来的真实义,读一切经全是自己意思。那就是什么?把佛法变成世间法,把经典变成了世间的一种学术。这就搞,现在说得对,佛学。佛法不是佛学,但是佛法现在变成佛学了,人用研究学术的方法来研究经典,就变成了佛学,它变质了。变质了,佛学也不能解决问题,这麻烦。

  那现在到底什么能解决问题?念头能解决问题,现在只好这么说法。这个说法也是佛说的,佛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现在告诉你用这个,绝对的善念。善恶有标准,佛家的善以十善业道为标准,认真把十善业道做到,你学佛的根基就有了;十善业道没有做到,你学佛没根,你学一辈子,你入不了门。因为十善业道是戒律的基础,是戒律的源头、根源,你没有这个东西,你怎么能成就戒律?有戒,那你的定就有根了,戒是定之根,你就能修定,定是慧之根,有根你才能开智慧,要不然不行!

  现在为什么这么差劲?念佛能往生吗?现在念佛往生的人,经上有一句话,是什么人?这个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,这一生得人身,胡里胡涂,遇到这个法门,无量诸佛加持你,你真信、真愿、真念,真往生了,就这么个道理。如果不是过去生中有这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,哪有那么简单!所以我们对这些往生的人要礼敬,他的根不是这一生修的,是过去无量世所修的善根,不是容易。你看他们念佛,净念相继,一句一句都能念下去;我们念佛,念不到一百句,忘掉了,佛不见了,妄念起来了,妄念什么时候起来不知道。这就是什么?这就是功夫不如人,人家什么都不会,经教一窍也不通,他念佛就能够相续不断,一天拿着念珠居然能念几万声佛号,我们学教的人几个人能做到?

  所以不能高估了自己,高估自己就傲慢;不能轻视别人,别人过去生中怎么修的我们不知道。所以人不能不谦虚,不能不尊重别人,很重要!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,不能一眼看穿这个人前世是干什么的、再前世是干什么的,没有这个能力。像极乐世界的菩萨,他们看任何一个人,都能看到他无量劫前。这个本事我们知道,都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力的加持,他得到的。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,可以说,也是过去生中无与伦比的善根福德因缘,这一生才遇到。遇到之后要珍惜,要认真学习,因为我们过去生中虽然多生多劫供养诸佛如来,对于事实真相还是迷惑颠倒、搞不清楚。但是这一生在经教里面可以帮我们大忙,可以帮助我们认识。但是要用真心去做,妄心不行,真心就是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。

  我们同学当中有一个榜样,刘素云居士,大家晓得。她是一个普通人,但是她的恒心毅力成就了她。生病的时候,十年就听一部《无量寿经》。她说我别的没学会,就学会了一句话,「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」,我就学会这八个字。她就真干,就选择了一套《无量寿经》的光盘,早年我在台湾讲的,大概一百多个小时。《无量寿经》听完,她就从头听。她告诉我一天听一片,一片一个小时,但是这一个小时她要听十遍,就是每天听经十个小时,就是一片重复十遍,这得很有耐心。那这部经听完了,从头再来,一遍一遍的听,听了十年。除了听经,她就念佛,她没有妄想。所以十年之后,她真的成功了。现在许多人告诉我,刘素云居士有神通,我相信。她没有学过的经,没有听过的,请她去讲,她讲得头头是道。这是什么?一经通一切经都通了,她没有困难,稍稍做一点准备,她就能讲得很好。

  佛给我们讲的话,句句是真话,没有一句是骗我们的,问题是我们肯不肯相信?肯不肯真干?你要真干,真干就真成功,你这一生就成菩萨,将来一定成佛。所以真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抓住这一门,决定别放松,十年你有大成就。你真的念一佛,晓得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,跟念无量诸佛功德是一不是二,没有差别。不是说我念一尊佛功德少,我念无量佛功德多,错了!我学一切经,我的智慧大,我学一部经,我的智慧小,也错了!学一部经那个功德大过学一切经。这里头有秘密,不能不知道。所以念一佛功德跟念一切诸佛功德没有两样,不思议佛法等无差别,一部经跟一切经的功德没有差别。皆乘一如成最正觉,一如是明心见性,成最正觉是见性成佛。成佛了、见性了,悉具无量功德、辩才,这是自性里头本有的,只要见性,它统统起作用。如是入一行三昧,即念佛三昧。得念佛三昧的人,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,恒河沙数的诸佛法界你全见到了,你全明白了。于三昧中,遍知诸佛世界差别相,你看看,无差别相是见性,差别相是见相。「正与住定供佛同旨」,同一个宗旨、同一个目标。

  愿二十四章,前面二十三章我们学过了,后面是最后的一章。最后一章有三愿,四六、四七、四八,最后的一章有三愿。请看经文:

  【我作佛时。他方世界诸菩萨众。闻我名者。证离生法。获陀罗尼。】

  这个经文里头很清楚,把条件说出来了,他方世界不是凡夫、不是二乘,是菩萨众,这个要看清楚。所以他们能够得,你看闻名,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,或者是见到《无量寿经》,他得的利益,『证离生法,获陀罗尼』。我们看批注,「右章」,这是最后的一章,四十八愿最后一章,「具三愿,获陀罗尼以上,为第四十六获陀罗尼愿。一二三忍以上,为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」。最后是「第四十八愿现证不退愿」。

  现在我们看,「第四十六愿」,离生,「证离生法」,「离生者,离生死也。三乘行人,入于见道。因见谛理,断见思惑,永离三界之生,是云正性离生」。首先给我们解释,离生法的离生的意思,就是离六道生死轮回,就指这个。三乘行人,三乘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这个地方的声闻缘觉是小乘,菩萨是权教菩萨,就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、佛,佛也包括在菩萨里头。他们离开六道轮回了,这三种人都离开六道轮回,那是什么?入于见道,他们证得见道位。因见谛理,这个谛理就是事实真相,我们今天讲事实真相,佛经上也说诸法实相。真相明白了,所以见思烦恼放下了。三界八十八品见惑、八十一品思惑统统放下了,六道轮回就没有了,出离六道轮回了。所以轮回不是真的,是假的。佛在经上用个比喻告诉我们,把它比喻一场梦,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一切有为法就是指的六道,六道里头的一切法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你真正了解,它不是真的,它是假的。

  这个事情佛在经典上讲得很多,而且讲的时间很久。经典流传到中国也两千年了,我们读诵的人很多,学习的人很多,为什么不能了生死、不能出三界?虽然学,确实没懂、没有真懂;换句话说,都是半信半疑,因此烦恼习气放不下。这种虚妄境界从哪里来的?就是烦恼习气变现出来的。就好像作梦一样,梦从哪里来的?阿赖耶识里头那些业习种子,我们睡觉的时候,意识不能控制了,它就冒出来了;我们清醒的时候能控制住,它不会出现,但是不能控制的时候,它就出现了,不是真的。有定功的人,行,他能把它控制住。所以阿罗汉修的九次第定,这《楞严经》上说的,超越六道轮回。要功夫深,定功不够不行。世间禅定,四禅定、四空定叫八定,出不了六道,能够到四空天、四禅天,能生到那个地方去,出不了六道轮回。真正到第九定,超越了,轮回就不见了。就好像你作梦,梦醒了,梦醒了的时候,轮回不见了。

  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这一愿下午好好的来学习,很有味道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八八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