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0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00集)  2012/2/19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200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三十二页,我们从第三行第二句看起,从《会疏》这里看起:

  「《会疏》:欲是诸苦之因,施戒能离之。正念是善护助,如着铠入城。忍定能为之。净慧则是般若。精进一度总通五故。是则菩萨六度也」。前面我们学到此地,我们接着往下看,「望西师稍异于此,以离欲为施戒忍,正念为禅定。总之皆谓离欲,正念与净慧,即是菩萨之六度。修此六度,能离贪瞋痴三毒,故曰梵行。望西师又云:离欲即无贪,善正念无瞋,净慧无痴,此名梵行」。这些都是为我们解释「净慧修梵行」这一句经文。望西师的话并不难懂,跟《会疏》说法稍有不同,可是意思没有两样。

  离欲是修出离法,就是出离六道轮回、出离生死,是出离法的基础。所以古德有说,「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净土」,爱欲是六道轮回的根。我们知道这桩事情非常难断,六道轮回里头的众生,几个人能没有贪爱?于是我们就明白了,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?贪爱为因,有贪爱就有六道轮回,没有贪爱就很容易离开六道轮回。往生净土亦如是,有贪爱,不容易往生,他舍不得离开此地;如果贪爱断了,往生很容易,只要有愿求往生,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。念佛的人临命终时佛不来接引,那是什么原因?佛知道你放不下,来了你也不肯去,所以他就不来了。佛很慈悲,不会打搅人,完全是恒顺众生,随喜功德,你想去他真来接你,不想去他就不来。

  菩萨修此六度能离贪瞋痴三毒,这上头有个菩萨。我们凡夫修这六门功课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得什么?得人天福报。什么原因?不是菩萨,不是菩萨就是没有真的觉悟,还贪恋世间,这就去不了极乐世界。真正能离贪瞋痴,修六度,你看六度,布施是对治悭贪的,持戒是对治恶业的;真持戒的人不造恶业,真修布施的人决定没有悭贪。真修忍辱他就能得定,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,不能忍怎么会得定?能忍就会开智慧。禅定是正念,般若是智慧现前,这叫梵行。望西师又说,离欲就是无贪,善正念无瞋,就没有瞋恚,净慧就不愚痴。这就是六度断贪瞋痴,这才叫梵行。下面这一小段,「慧光普照」,只有两句经文:

  【愿我智慧光。普照十方剎。】

  前面一段讲的是表无量寿,这一段要讲无量光了,无量光有四小段,这是第一段。「无量寿,体也」,无量光是相、是作用,体相用具足。「从此体相用流出无边之化德化益」,教化众生的大功德,教化众生的真实利益。这从哪里来的?从无量光寿而来。「善导大师《定善义》曰:一一誓愿为众生。今此偈颂,正显是心」,这就是誓愿为众生的心。这里我们看看阿弥陀佛,修净土一定以阿弥陀佛为榜样,他就是我们的指标,我就向他学习,他有这样的大愿,我们要追随他。

  『愿我智慧光,普照十方剎』,这个「照」就是现在所讲的影响的意思、普及的意思,普遍能达到,我这个念力的能量可以达到。念力达到了,这个念力如果要是专一,不但你的意念达到,你连事相都可以达到。这桩事,现代科学家给我们证明了,嘱咐我们起心动念要谨慎,为什么?我们这里打个妄想、起个念头,不一定他方世界就出事情。为什么?如果这个念头不善,他方世界那个人也不善,跟我这个念头相应,我这个能量就加持他,就让他做更多坏事。于是我们就明白了,我们今天有个不善的念头,就有很多不善的念头加持我们,这些不善我们都叫它做魔障,魔的能量来加持你;那我们一个善的念头,就获得诸佛菩萨来加持。我们自己的念头能接收也能加持别人,这个感应道交不可思议。理我们能体会得到,科学家的报告我们承认,所以念头一定要善。念头最好不要为自己,为自己实在说几乎都是不善的。这里头的不善,有些你知道,有些你不知道,知道叫有意,不知道是无意。无论是有意无意,善的对自己有益,不善的可能对别人有伤害,对别人伤害,自己也要负因果责任。

  学佛了,今天我们真的明白了,总的一句话说,我们跟整个宇宙一切众生同一个体性;换句话说,我们的信息都是互相联系的,从来没有中断过。跟现前这个世界一切人、物,物是除了人之外,九法界都是物,物的范围比人大。一切人、物就是指十法界,十法界里头的依正庄严,一切信息跟我们都是互通的,从来没有一秒钟间断过。我们念头善,发出去的念头是善念,从理上讲,我们周边环境无论是近、无论是远,近在身边、远到遍法界虚空界,应该是平等的,没有差别的,这个信息发出去,远近亦同。反应亦如是,远近也都同时反应,为什么?意念当中它不是物质现象,它没有空间限制;换句话说,意念是没有时间跟空间的。我们能想过去、能想未来,这就是时间没有了;能想现前、能想他方世界,空间没有了。绝对不是妄念,妄念没有这个能力,阿赖耶里头的心意识没有这个能力。我们自性有这个能力,自性的能力接收自性,也接收自性所变的阿赖耶,所以善恶念头全知道。这是普照十方剎。

  智慧光有两个意思,「一者,如《涅槃经》云:光明名为智慧。又《超日明三昧经》曰:大智发外,能照法界,名为光明」。这个能照法界是什么?对于遍法界虚空界明了,这就是光照。我们有没有光照?有,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们学习大乘,得到佛光注照,同时引发自己自性里面的光明也能遍照十方。不过我们的智照不圆,没有明心见性,明心见性这个智慧能照就圆满了。我们现在能照是我们所知道的,见闻觉知里头所得来的,我们看到了,在经典上看到了;我们听到了,听到讲经说法,包括科学报告,乃至于世间一切法。譬如我昨天看了一份报告,上个星期全世界发生的灾难将近有四十起,我看到了。你们一提我有这个印象,这就是光照到了。我们看到科学家的报告,天文上一些发现,我们晓得了,这个知、觉就是智慧光。我们从大乘经典里面知道,像《华严经》上讲的「华藏世界、世界成就」,这对宏观宇宙的普照。我们学习法相宗,知道有《百法明门》,弥勒菩萨《瑜伽师地论》里头有六百六十法,这些把宇宙之间一切法归纳成品类,提起来我们也有概念。这都是智光普照,这个地方讲的大智发外,对外面能照法界。

  可是我们在现前,是能照,但是照的能量很薄弱,敌不过习气。敌不过习气发生什么状况?叫明知故犯。譬如知道万法皆空,心里还是贪得患失,这就是习气,敌不过习气。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要产生警觉,时时刻刻有警觉心,要认真努力精进,什么时候能克服习气就得受用了;得受用就叫菩萨,就不叫凡夫。譬如修六度,修六度真正能够把贪瞋痴慢疑断掉,这就是菩萨,它起作用了。我们也修六度,修六度不但不能断贪瞋痴慢疑,还很可能增长贪瞋痴慢疑。这修了干什么用?有用,修得人天福报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管用。菩萨修六度是功德,凡夫修六度是福德,福德在六道里头享受。只要有福,到哪一道都享福,除了阿鼻地狱,那是一点福报都没有,那是造极重的罪业。极重罪业有时候我们造了根本没有觉知,不知道它是极重的罪业,现在人不知道。不孝父母是极重的罪业,现在几个人知道孝顺父母?那个孝顺父母如果扩大,往前推,不孝祖宗是极大的罪业,谁还孝祖宗?祖宗已经不在了。我们推到自己家谱里面,记载着我们最早第一个祖先,这是有记载的,当然没有记载的前面还有。有记载的第一个是伏羲氏,第二个是神农,第三个是黄帝,这我们家谱上记载的,这老祖宗。老祖宗的事迹,黄帝有记载,伏羲、神农都没记载了。神农的时候只记载的教我们农耕,伏羲有个记载,画八卦。

  我们老祖宗,我们对他怎么孝顺?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、方法、经验,我们能够接受、能够好好应用在生活上,这孝顺,我们感恩;如果把这些东西全都忘掉了,不孝顺!我们今天真的是大不孝,把老祖宗东西丢掉了。老祖宗真实智能创造了中国的文字,发明了文言文,这是老祖宗对后代最大的恩惠。千万年前他们的知识、方法、经验靠什么传?就靠这个东西,这是最好的工具。我们今天把文言文不要了,废弃掉了,这是不孝达到了极处,不孝他真的做到究竟圆满了。究竟圆满的不孝,果报在哪里?在无间地狱,永远不能出来。今天我们讲大孝,究竟圆满的大孝,要把老祖宗的东西恢复,把它找回来,把它发扬光大。

  所以,儒释道三个根是我们德行的根本,德的根;中国的汉字、文言文是学的根,圣贤教育的根,我们学圣贤从哪里学?就从汉字、从文言文学。不但你要能读文言文,而且要能写文言文,为什么?你自己这一代所研究的心得,你要想留传给后人,只有用这个工具不会变质。你用白话文写,二、三百年之后看不懂了,没有人能懂,因为语言随着时代变。西方的文学全部都使用白话文,我们中国人讲都用白话文,就是它的言语跟文字是一致的。所以西方的古籍就没有人能懂,像拉丁文写出来的东西没人懂了。只有极少数考古学家,都没有办法完全了解。虽然这个东西保存到现在,都没有人学得到了,这是我们现前能看到。

  我们能希望中华民族的后代,过了一千年之后,现在人写的东西都看不懂,用白话文写的都看不懂了。可是文言文好,它不变质,你世世代代保留,这条热线是通的,没断。这个发明还得了吗?真不得了!今天这条热线是跟古人通达的热线,怎么样把它修复,怎么样把它发扬光大,这是谁的工作?圣人的工作,干这个事情的事情,这圣人。现在这个时代没有人称圣人,一千年之后,后人尊称你为圣人,你的功德跟孔子是一样的。没有孔子一生极力提倡,把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训,以前是传说,统统写成文字传给后代,这个功德大,至圣先师。现在我们濒临断绝的时代了,不重视汉字,废弃文言文,中国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0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