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二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也有说五趣,五趣就是六道,没有阿修罗。天、人、畜生、饿鬼,把阿修罗归并在这个四道,只有地狱没有。所以,说四恶趣就是五恶趣,五恶趣就是六恶趣,六道都是恶趣。

  为什么说六道统统是恶趣?六道出不了六道轮回,只要在六道里面,肯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,在三善道的时间很短。你要是问为什么?你就想想,我们起心动念,从早到晚你观察一天,这一天里头是恶念多还是善念多?是自利的念头多还是利他的念头多?你从这个地方去观察,你就完全明白了。从自己观察到别人,别人看社会,你看这个世界上,我们出去观光旅游,不能白去,要真正看到东西。看什么?看人心,看人的行为,他想些什么,听听他说的些什么,他做的些什么,你细心去观察你就完全明白了,你不观察你不知道。现在人的存心,你心里想什么?贪瞋痴慢疑,这是现在人心;情绪是怨恨恼怒烦,他干的是杀盗淫妄。这个世界还会好吗?这个世界里头,把六道都在人道里头演出来了。人间的畜生,人间的修罗,人间的罗剎,人间的饿鬼,人间的地狱,你有没有看见?六道的缩影就在人间这一个地球上全看到,我们还没有警觉心那就没法子了,真的是随业流转。佛送了我们四个字,随业流转后头是「苦不堪言」。

  这个环境对念佛的人来说,好环境,真看清楚了,对这个世间一丝毫的留恋都没有。下定一个决心,唯有极乐世界能救我们,我们今天只有这一条出路,这一条出路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这条出路并不难,人人都能够学,只要具备三个条件,这三个条件都很难。第一个真信,如果对极乐世界认识不清楚、不踏实,我们的信心建立不起来,我们的愿心不恳切,这个世间没有彻底舍掉。换句话说,对极乐世界是半信半疑。为什么相信?佛不妄语,佛不应该是欺骗我们,也没有理由欺骗我们,我们可以相信他。可是事实我们没有看到,理论,理论太深了。难得近代的量子力学家,研究报告当中跟佛法讲的理论相应,帮助我们增长了信心。信心增长,愿心也就增长了,同时增长,这好事情。下面就是念佛功夫要得力。

  功夫为什么不得力?杂念太多,妄想太多,想把杂念妄想放下,他就是放不下。这句佛号念几声就不见了,佛号就没有了,妄念又出来了。许许多多人为这个事情很懊恼、很痛苦。用什么方法能够把这些妄念降伏住?给你说一句真实话,还就是念佛。我念佛没有效!没有效是你念的功夫不够。我肚子饿了,怎么办?吃饭,吃一碗没饱,你再吃一碗,你吃的不够。就这么个简单道理,就这句佛号念到底。你看印光大师在《文钞》里头,曾经有人问过这个问题,老和尚说,真正念佛堂念佛人,老实念了三年。一支香的时间,古时候没有钟表,寺庙里头没有,时间用什么来算?燃香,长香一支香大概一个半小时,一般的香一个小时。所以问多长时间,一支香、两支香、几支香,是这样说法的。一支香里面还有二、三个妄念,功夫不错了。他念多久?一般是三年。你看,人家念三年功夫,三年不断,还有二、三个念头。你现在刚刚开始,就想没有念头,这个太过分了一点,那做不到。

  过去的人妄念本来就少,一支香还有二、三个念头,现在妄想这么多,一支香里头有二、三十个念头,不错了,这是真话。你别去照顾念头,别去管念头,愈管它愈多。为什么?你想它!念头多少别去管它,我把心专注在佛号上,这就对了。这样去念,妄念自然就少了,功夫自然就得力,这个很重要!我们今天很多人确实有真信、有切愿,就是念佛念不好。要想把妄念、杂念除掉,最好的方法还是念这句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加持你,真加持。加持还有,那就是你的习气太深,你的妄念太重了,需要时间,不要害怕,要认真努力。经教对我们确实有帮助,把这些事、理讲清楚、讲明白。所以,六道都是恶道,六道都不是好地方。如果要到六道来,还是先到极乐世界,自己成就之后再到六道来是菩萨再来,那就没有问题了。在六道里头现身说法,教化众生,帮助大家了生死出三界。

  「今会本第三十二品亦曰:横截于五趣,恶道自闭塞。」我们要有能力横截于五趣,不是竖超,横截就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横超。我们从六道里头横超出去,这个五趣就是六道,不是竖出。竖出是往上提升,一层一层提升,上面二十八层天,二十九层就出去了。那个费功夫、费时间,很辛苦。念佛这个法门善巧、方便。

  再看后面这一段,『通达善趣门』。「通达者,畅通无壅」,没有障碍。门有个两个意思,一个是差别的意思,一个是趣入的意思。《大乘义章》第一卷说,「门别不同,故名为门」,就是分门别类的意思,如部门、门类,这称之为门。「又能通人趣入名门」,这个房子有门,从门进出。「法有种种差别,即是有种种门」,所以八万四千法门,这叫法门。「皆能使人趣入涅槃」,这是门的意思。门门都通无上道,为什么?门门都是教你放下,放下就通了,障碍就没有了;障碍不在别人,全在自己。放下执着,你就出了六道,六道这个门通了,没障碍了,出去了。放下妄想分别,十法界的门开了,你就可以离开十法界,到一真法界,这是成佛去了。每个法门都是教你放下。

  「故指经中之法为门」。念佛,这是一切法门当中的一门。这个门条件最简单,什么人都能修,个个有成就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自自然然就把烦恼业障统统放下。我们自己只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,这一心专念的功德,就有能力,现在人讲能量,就有能量断烦恼,就有能量消业障,我们要深深相信。这个道理,这部经里头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如果熟读这部经注,你对于道理明白了,事你就不怀疑,你就会很老实的一直念下去。过去即使造作五逆十恶之罪、毁谤佛法之罪,都不要紧,这一句佛号统统能忏除,阿弥陀佛决定会接引你往生,这不可思议!这部经号称为难信之法,如果你真信,你这一生就成佛;你要不相信,那继续搞六道轮回。都在乎我们自己去选择。

  底下引《四教义》第三卷说「门者,以能通为义。佛教所诠正四句法,通行人至真性实相之理,故名为门。后者正是今经中之义」。就是修行人,至是到达,真性实相之理你能够证得,这叫做门。「善趣者,一般指六趣中之三善趣」,善趣就是善道的意思,一般指六道中的三善趣。「但此与今经之义相违」,为什么?这部经的意思,既然以六道都是恶趣,「故人天等趣不能复称善趣」,你出不了六道轮回,这不能算是善。「故知善趣门不是趣向人天之门,而是上善者所趣向,故名善趣门。如《会疏》曰:菩提者,则上善所入,故言善趣门。是谓入菩提妙觉之法门,才是善趣门」。

  这里头「通达善趣门」,意思很深。善趣门是什么?就是西方极乐世界,往生到极乐世界,真正是善趣。八万四千法门,如果我们藉这个法门确确实实能证得无上菩提,都叫善趣。由此可知,善趣必然是上契诸佛所说之理,下契众生可度之机,那叫善趣。如果跟我们根性不相应,虽是佛说的法,对我来说不是善趣门。为什么?我做不到,这个门我进不去,我进去之后得不到。标准,最粗浅的标准是六道轮回,出不了六道轮回,更深一层的,出不了十法界。换句话说,出不了十法界,都不算是善趣。六道轮回里头两种生死,分段生死跟变易生死。四圣法界,分段生死没有了,有变易生死,也就是没有真正了生死出十法界,这不能算是善趣。善趣一定要帮助我们出十法界,两种生死都了了,这才叫真正善趣。今天摆在我们面前,印光大师说得好,只有这一门,能真正帮助我们横出三界,往生净土,不退成佛,这是真正善趣。契理契机,我们依照这个法门去修学,真正能成就,真正能得到效果,这才叫善趣。所以这个地方的善趣,绝对不是三善道,绝对不是声闻、缘觉。往生净土皆作阿惟越致菩萨,这叫善趣。阿惟越致简单的说就是不退成佛,他只有向上提升,绝对没有向下堕落的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做了保证。

  下面说,「此门唯有发菩提心上善之人方能趣入,洞开此门,故云通达善趣门。云何洞开?则唯有成就净国、普摄群生之净土法门也。」洞开此门只有一个人,阿弥陀佛。建立西方极乐世界,欢迎我们去往生,一丝毫障碍都没有,这才叫洞开此门。由此可知,学佛,这一生不能往生,我们的功德唐捐了,很可惜。但是有很多同修都说,往生没有把握,念佛功夫不得力,愈着急就愈糟糕,就决定不能成就。到底怎么办?心平气和,该放下的统统放下,该认真的那要真的去认真。什么事该认真?念佛该认真。除了念佛这个大事之外,其它的最好都淡薄一些,别认真了。古来祖师大德教我们,随缘度日,这叫「随缘消旧业,不再造新殃」,不要再造业,善业恶业都不造,我们心就清净了。

  别人做好事,昨天我看到上海来了一个同修,在那边做了个放生园,好事情,我们也随喜一些,身上有的钱全给他了。他这个放生园,对象是屠宰场里头那些牛羊,这些大的动物,小的有鸡鸭,到屠宰场上去买,去放生。这些东西牠不是野生动物,所以他们找了一块地,地方政府也支持他。他说现在大概有七十多亩地,希望将来能达到五百亩,好事情,这应该要做的。做了之后可别放在心上,这就对了,要学菩萨,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。如果做了常常念着它,就不好。为什么?着了相。着相就造业,造什么?造善业,将来得善报,它有果报。我把它统统忘得干干净净的,善恶果报全没有,那我得的是什么果报?极乐世界的果报。只着极乐世界的相,不要着别的相,这样念佛就对了,念念不离开佛号。

  妄想杂念多的,我过去还教人一个方法,这特多的,他自己也非常烦恼,我教给他用念佛机,就是念佛号的。那个时候还没有念佛机,是录音机,录一卷佛号,可以小录音机带在身上的。用耳机,把它放得很大的声音,你只听到佛号,外头什么声音都听不到,你就跟着它念,也有效果。持之有恒,然后不用念佛机,耳朵里头还是有佛号。好!他随时随处能听到佛号,自己跟着佛号去念,慢慢功夫就成片了。现在用的念佛机,比录音机录一卷带子就方便太多了,体积又小,用个耳机非常之好。如果杂念真多,两个耳都用耳机,不要一个耳机听佛号,这个还听到乱七八糟的东西,还是麻烦。两个耳朵都听佛号,不让杂念进去,好办法!

  下面,第四科「开藏施宝」。

  【为众开法藏。广施功德宝。】

  这两句经文好,这都是阿弥陀佛的功德,往生到极乐世界就都得到了。『为众』,「众」是谁?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人,这些大众。阿弥陀佛为这些大众『开法藏』,『广施功德宝』,他真的是大施主,世出世法里头没有人能跟他相比。建造极乐世界不是自己享受的,是接引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六道苦难众生,到他那里去一生圆满成佛,他造的是这个事业!极乐世界到底是个什么地方?用我们现在的话说,成佛的学院。我们这佛学院未必能成佛,它是成佛学院,到那里去肯定成佛,这还得了!我们发心,真正要发心作佛的,上这个学院就对了。真正发心成佛,就真正发心度众生,成佛是为什么?是为度众生的。为度众生,首先自己要成佛道,这个学校帮助你成佛道,帮助你度众生。就这两句经文,为你开法藏,阿弥陀佛广施功德宝给你。

  今天时间到了。我们就学习到此地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二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