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在学习,学生,我们大家都是同学。
今天老师不在了,我们老师很多,「三人行必有我师」,要记住。当然最得力的是私淑古人,我们今天展开这个集注,黄念祖老居士是我们的老师。念老所引用的八十三种经论,一百一十家的注疏,这些全是我们的老师。我们这个教室,老师多过学生,一百九十三加上黄念祖,一百九十四个老师,我们学习的人只有几个,这个教学无比的殊胜,我们应当值得庆幸。经论、祖师大德里面所说的,里头就包括十方诸佛如来,都在这里教我们。我们如果虚心、诚敬,好好来学习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!自自然然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。
染污除掉之后,善就生了。你看贪瞋痴放下,无贪、无瞋、无痴就起来了,取而代之,三善根,生善。「慧眼开明,净心持念」,智慧开了,用清净心持名念佛。「于是十方如来光明护照」,十方诸佛如来光明护念你、注照你。「行者自身即成光明藏也」,这个修行的人,这个念佛人,他就成就光明藏身。我们念佛念了这么久,为什么还没有感觉得有光明?这个答案就在前面这一句,「众生垢灭善生」,我们的染污没有灭,我们的善没有生起来,所以我们的智能光明没有显示出来,这就是原因之所在。我们在今天最重要的是什么事情?把我们心里头这些染污要清除掉。要细心去观察,不要以为我已经清除得差不多了,其实依旧有非常严重的染污还在。这些染污障碍你的光明,障碍你真实智慧。这些都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所以我们的慧眼没开,心不清净,不是经上讲错了,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这边。
修禅定的就更容易了解,智慧没有开是什么?定没有成就。定的成就就是清净心现前,行住坐卧都在定中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不会起心动念。我们今天不行,眼见色,耳闻声,一听立刻就起心动念、就分别执着。现在有个什么好处?是恶的念头、不善的念头少了,善的念头多了,如是而已。这是不是学佛?这不是学佛。学佛最低限度是教你出六道,这个是不出六道。善心善行生三善道,恶念恶行生三恶道,你没有出六道轮回。换句话说,我们所用的心是轮回心,用轮回心学佛,用轮回心念佛,还是在轮回里头,出不了轮回,这总得要搞清楚、搞明白。所以,最重要的是要用出离心,这才能超越,才能走得了。
怎么才是出离心?出离心怎么发法?例子很多。真正知道这个世间苦,容易发出离心,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出家修道。他是真出了家,我们出家是假出家。家的象征就是房子,你看中国写这个家字,你要用篆字写起来,你就看到那是个小房子。这房子里面有一只猪,小猪,这比喻什么?愚痴,没有智慧,住在这个房子里头。释迦牟尼佛真出家了,一生晚上只树底下休息一下,真出家了,三衣一钵,什么都没有。这是告诉人什么?这叫放下。我们旅行还带行李,那叫没放下。他真放下,那就真的叫出家了。释迦牟尼佛圆寂在树林里头,不是在房子里头,你看他做得多干净,叫后人对他没话说,做出这么好的榜样。我们今天想学他,没有法子学。为什么?人家身体好,禁得起雨露风霜,他不生病。我们要学他那个样子,晚上到树底下去待一夜,第二天就加护病房去了,这不行,决定做不到,这是我们要有自知之明。他是做老师的身分,要做出这个样子来给人看。我们做学生,我们学生跟老师比差得很远,所以我们还住在一个房子里头。
但是老师告诉我们,出家,心出家比身出家重要,心果然出家了,身不碍事。你看看,经典里头记载的,《往生传》里面记载的,上上品往生,许许多多人身没出家,上上品往生。经典上你看《观经》讲的韦提希夫人,在家女众,上上品往生。还有韦提希夫人的侍者五百人,那是伺候她、照顾她的宫女,这些人跟她一起往生极乐世界,也是上品上生。自己上品上生,带了五百人。我们这部经一开端,我们念过「贤护等十六正士」,全是在家菩萨。什么地位的菩萨?等觉菩萨,跟文殊、普贤、观音、势至是平等的。他们往生极乐世界,当然也是上上品往生。这是说明,在家人心出家了,身没有出家,心出家了,心清净一尘不染。眼不被色尘转,耳不被音声所转,你的六根在六尘上自己能做得了主宰,不受外头境界影响,这叫清净。看见、听到一点风吹草动,这个心马上就起了反应,念头就生了,这个不行。
如果你要说,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,那不变成麻木不仁了吗?遇到人家苦难,我们也不伸手了吗?这哪里是菩萨!没错,菩萨遇到苦难肯定伸出援手,马上就帮助他,他是菩萨。我们看到伸出援手,你是世间善人而已,不是菩萨。为什么?你心里起心动念了。菩萨伸出援手救护一切众生,他不起心不动念、不分别不执着,那是菩萨,跟我们确实不一样。释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他没有起心、没有动念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。他的事我们可以学得到,这世间的好事,一生从事于教学,好教育家,他那个心学不到,那个心是佛,没起心动念。为什么没有起心动念?他知道空有,我们不知道空有。我们把空当作有,把有当作空,搞错了。空是自性,有是法相,法相之有是假有,自性之空叫真空,叫真空妙有,二边都不着。一着就迷了,空有二边都不着,他永远是清醒的,那叫智慧,那个清醒就是智慧,智慧就是光明。
再看,「二者,如《论注》云:佛光明是智慧相也。故光明身与智慧眼不二。智慧眼开,了了见性,光明身顿即成就也」。换句话说,见性的人那个身就是光明身,他的光明身我们没看见。惠能大师明心见性了,他坐在那个地方,晚上坐在那个地方我们看不到他。那我们要问,他能不能看到我们?他肯定能看到。为什么?他身有光,他能照见外面,外面看不到他。这什么原因?自性有光明,这大家知道的。自性的本体是大光明藏,为什么我们离开日月灯光就一片漆黑,大光明藏到哪里去了?大光明藏在,那不是光明没有了,是我们自己本身有障碍。譬如你在光天化日之下你带个眼罩,什么也看不见,一片漆黑,是你自己有障碍,你眼罩拿掉不就看到了吗?我们这个眼罩是什么?无始无明、尘沙无明、见思无明,带了三个眼罩,所以一片漆黑。要靠外面的光才能看到一点点,看近不能看远,道理就在此地。如果我们把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放下,你就看到宇宙是一片光明。这个事情就在现前,我们确实是这个情形。六祖明心见性了,他没有障碍,换句话说,他没有黑夜。我们念佛念到清净心的时候,这个现象也会发生,这个现象发生,说明常寂光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常是永恒不灭,叫做常,不会有中断的,只是我们自己本身有障碍,这个障碍应当要放下。末后这句说得好,智慧眼开,了了见性,光明身立刻就成就。这个标准是绝对的标准,只要明心见性,你就没有黑暗了。
「三者,如《思益经》曰:如来身者,即是无量光明之藏。盖愿一切众生皆由真实智慧,而证如来法身也。」这是弥陀的本愿,愿一切众生有真实智慧。真实智慧就是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光明,不是从外来的,所以这个东西不是学来的。修行到底修什么?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就是一个放下。放下为什么有那么多,八万四千?用什么方法放下,那个方法有八万四千、有无量无边,随便你用哪个方法放下,统统是。宗派、法门统统都是方法不一样,放下是相同。放下,清净心就现前,真实智慧就现前,真实之际就现前,真实之际就是明心见性,真实的利益就现前,利益是你成佛了。你看从凡夫成佛了,这在利益上说,都在放下!我感谢章嘉大师,第一天见面他就教我放下。告诉我,凡夫从初发心到如来地,就是看破帮助放下,放下帮助看破。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,无量无边法门都出不了这个规矩。这老人说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
下面解释,『闭塞诸恶道』。什么叫「恶道」?「恶道者,《地持经》言:乘恶行往,名为恶道」。念老下头有解释。「即乘恶行而往之道路,亦名恶趣。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等是也。上名三恶趣,亦有加入修罗,名为四恶趣者」。趣是趣向,向着这个目的地。这目的地是什么?是地狱、是饿鬼、是畜生、是修罗,这是通往这些地方的道路,这个道路就称为恶道。恶道是讲果,因是什么?贪瞋痴慢,贪心饿鬼道,瞋恚地狱道,愚痴畜生道,傲慢修罗道,修罗、罗剎都非常傲慢,自以为是。那想想这四条我们有没有?如果我们的心里头有贪瞋痴慢,你走的路就是恶道。你将来到哪里去?这四条路通这四个地方,这四个地方都不是好地方。修罗、罗剎,有些时候看到他们也很不错,有大福报。可是你要晓得,罗剎、修罗死了以后到哪里?全是地狱道。你要看清楚了,这个路就不是好路。阿修罗的福报是非常大,威势也大,造业多,伤害人多,所以他的前面是地狱,没有往后退的。
我们再往下面看,「闭者,关闭」,塞的意思。「令诸众生免除堕入三恶趣,或四恶趣之厄难」,堕到那个地方,那真的是灾难,「是为闭塞诸恶道之粗解」,这是最简单的解释。「《会疏》更进一解,谓六道皆是恶道」,这个解释更进一步了。为什么?「疏云:六道,则流转所由,故言恶道。」「《会疏》之说,于经有据」,经典里头有根据。《魏译》本,康僧铠的译本,曰「横截五恶趣」。「以修罗分入余趣,故六趣成为五趣。经云五恶趣即《会疏》所解,六道均名恶趣」。这个意思是,阿修罗,《楞严经》上说得很清楚,除了地狱没有阿修罗,其它的四道统统都有。天有阿修罗,平常我们讲阿修罗道,就指天阿修罗,人间有阿修罗,鬼道有阿修罗,畜生有阿修罗,这个四道都有。哪些属于?你细细观察,傲慢心特高,脾气很大。阿修罗一定是有福报,为什么?过去生中修布施,他有大福报,财、法、无畏他都修,所以福报很大。好胜心特强,样样他要站在第一位,烧香也要烧头炷香,叫他跟着烧第二炷香,他就不高兴了。所以通常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二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