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六集▪P4

  ..续本文上一页期六我们接待大家,免费供应。将来吃的蔬菜、主食都是自己种的,这好!

  所以世尊种种震动是提醒人,我们看到这些地震的灾难立刻就想到一切皆空、一切无常。「复次如人欲染衣,先去尘土。佛亦如是,先令三千世界众生见佛神力,敬心柔软,然后说法。是故六种动地」。这是警觉大众,佛有这个能力。刚才跟诸位说过,佛菩萨这六种震动对人没有伤害,只是提醒你的警觉,不会受灾难,没有灾难,不像我们是恶业、不善业,感得的震动就带来灾难。「今者普地六种震动,正应法藏大士大千应感动之誓」,法藏菩萨曾经有这个誓愿,他的大愿、大行,有愿没有行,这个愿是假的,他五劫的时间以行践愿,每一愿都落实了,所以成就极乐世界,这个大千应该受感动。

  「复表今发愿」,这也表示现在发愿,「正是将转无上大*轮也」,无上大*轮就是讲念佛往生净土,这是八万四千法门里头第一法门,真正无上法门。因为八万四千法门我们一定要晓得,要断烦恼、要消业障,这个法门消业障、断烦恼都在一句佛号之中,只要你真正念佛,那个心是求生净土的心,这种心念佛,念念转烦恼,念念消业障。转烦恼为菩提,消业障成了福报,极乐世界那个福报多大,太大了!十方世界所没有。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凡夫,一品烦恼没断,到极乐世界的享受居然跟阿弥陀佛平等,这福报多大。所以现在正是将要转无上大*轮的时候,「天雨妙华,自然音乐,《唐译》为天华鼓乐满虚空。《嘉祥疏》云:地动表皆行因。雨华明必得果」。地动这一句很重要,不能疏忽了,地动都表行因。行是什么?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这是行,行为。地动是表我们行为的因,我们行因善,地善,心行不善,地也就不善。这个事情在过去没人相信,中国古人相信。为什么古人相信?古人心地清净、心地淳厚,不欺骗人。那佛怎么会欺骗人!

  中国自古以来讲五种德,叫五常,常是永恒不变,做人一定要遵守,这才叫个人。仁义礼智信,仁是什么意思?推己及人,想到我自己就要想到别人,我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可以叫别人做,这叫仁,仁者爱人。第二个字是义,义是讲理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要合情、合理、合法,这叫义,义者循理,遵循道理。第三个讲礼,人不能没有礼。人跟禽兽不一样,就是禽兽没有礼,人有礼,小小的礼节都不能失,都要守住。人养成什么?谨慎不放逸,就是不敢随便,很小心、很谨慎,德行从这养成的。智,智是我们今天讲的理智,不是用感情,用感情就会出状况,会产生过失,用理智不用感情。最后一个是信,决定有信用。仁义礼智信,信是最后一个德行,如果信没有了,前面全部都是假的。信好比是第一层楼,理智是第二层,礼是第三层,义是第四层,仁是第五层,你第一层没有,全部都没有了。

  今天的社会,这五个都没有了,问题出来了。《左传》上有一句话说,「人弃常则妖兴」,人放弃了,常是什么?就这五常,这五常放弃了、不要了,这个社会就是妖魔鬼怪,人就不像人了,灾难肯定就现前。千万年前,老祖宗世世代代教我们四个科目,五伦、五常、四维、八德,把人都教好了,所以古人相信佛讲的,相信圣人讲的。中国古人称佛是西方大圣人,孔子是中国大圣人、东方大圣人,那是印度大圣人,怎么会欺骗我们?都能诚信,跟现在完全不一样。所以「皆行因」,这三个字重要,我们要时时刻刻检点自己思想、言行有没有犯过失,为什么?我们想到极乐世界去。极乐世界的道德比我们的水平高,我们只要具足基本的德行就能往生,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留意、不能够不学习的。

  「雨花者,有花则有果」,这是表法的,以表大愿必然得大果,大果是什么?一切皆成佛。「自然音乐必得妙乐之土」,这是净土,所以有自然音乐。「并广宣妙法,化物无尽」,这些音乐里头都是在说法,都是在教人念佛,所以这空中音乐是在教学的。「最后空中赞言」,听到空中有人说,「决定必成无上正觉」。这么肯定的语气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,法藏大愿一定成就。他必成正觉,就是他四十八愿愿愿都圆满了,因为他每一愿都自己说,如果这一愿不能成就,就誓不成正觉。那空中赞言说必成无上正觉,就证明他四十八愿愿愿兑现了、愿愿都圆满了。这个意思深!「《会疏》曰:克果无疑」,就是成就、证果没有疑惑,这叫决定。「决定中之决定,故言必成」,必定成就,那是决定当中的决定。「无上正觉,即佛果。无有此上」,没有比这个更高的,它到顶点了,这叫无上。

  我们学了要放在心上,要真干,我们现在克期取证,十个月的时间,三百天,天天要检点,天天要进步,灾难来了与我们绝不相干。我们要发大心,要度众生,那就平平安安度过;我们觉得度众生太苦,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,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,然后再来度众生也行,阿弥陀佛都欢迎。无论你怎么做,佛一定加持你,佛一定帮助你。好,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六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