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七集

  净土大经科注  (第二0七集)  2012/2/23

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档名:02-037-0207

  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四十六页,倒数第二行:

  「至于法藏大士才发愿已,空中便即赞言,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者,何也?」在经文上我们看到,法藏菩萨发愿、说偈才完,空中就有音乐、有赞言,决定必成无上正觉。这个地方给我们提出一个疑问,这是什么原因,何也?《无量寿经起信论》所解释的,「甚为精要」,这解释得好,「兹用其意,而简述之如下」。下面所说的不一定是《起信论》的论文,是它的意思,念老取它的意思。这里头最重要的,就是前面这句话,「一切佛土,不离众生一念清净心,而得成立」。这句话非常重要,正所谓「唯心净土,自性弥陀」。所以,诸佛如来十方剎土跟我们自性永远分不开。尤其是一念清净心,我们一念清净心,说不定他方世界的诸佛净土我们就加了一分进去;一念不清净心,可能把那个净土减了一分。这就是古大德告诉我们,起心动念要谨慎。近代的科学家也有这个说法,我们这一念心,在地球上没有看到动静,可能别的世界发生。同样一个道理,别的世界起心动念也会影响这个地球。

  可是这里面,我们冷静观察会看到一个现象,善与善相感应,恶与恶相感应。今天地球上的状况是不善业成就的,那十方不善的业很容易跟我们起感应。极乐世界纯净纯善,十方世界所有的善念对它都有感应,这是人之常情,佛法里面讲法尔如是,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。因此我们就知道,恶念不能有,善念不能断,养成自己一个好的习惯,习惯就变成好的习气。如果觉悟,断恶修善,无量功德,自己决定可以得受用。不觉悟就变成世间的福德,不觉悟出不了轮回,出不了轮回,你所享受的是六道里面的福报。由此可知,觉悟又非常重要,不能不求觉悟,学佛就是求觉悟,觉悟跟一念清净心非常重要。

  这一切佛土,这个地方讲的都是讲实报庄严土,实报庄严土跟众生的一念清净心相应。如果不是一念清净心,是一念善心,与十法界四圣法界相应;一念不善的心,不清净的心、不善的心,与六道相应,六道里头有善有恶。这一句经文让我们明白了,一切法确确实实是从心想生。近代科学家给我们证明,一切物质现象全是从心念变现出来的。心念是物质的基础,心念没有了物质就不见了,所以心能控物质现象。

  「法藏大士,发此宏愿,祇为破除众生妄执」,十法界依正庄严从执着生的。执着不是真的,阿赖耶里面的第七识,或者我们说这是阿赖耶的见分,执着。破除众生的妄执,「开显当人本有心量。令知净土即是法性本然,非从外得」。这说得很清楚了,净土从哪来的?净土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有的。法性就是自性,自性从我们个人讲,法性从一切众生讲,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,没有两样,所以法性就是自性,自性就是法性。净土是法性里头本来具足的,本来有的,只是一念清净心,自性里面净土它就现出来;一念染污,六道就现出来了,都是从自性里头现的。自性里头没有染净,但是自性能随染净缘而现剎土,所以非从外得。这个外是心外,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,一切法不离自性。

  「何以故?自性空寂,离诸恶趣」,自性里头没有三恶道,自性里头没有六道轮回。三途六道是怎么来的?自性随顺众生不善的念头,自然变现出来。在十法界里头,确确实实一切法从心想生,就是自己的心想。于别人有关系,不是没有关系,但是别人做不了主,自己做主,这个一定要知道。自己能够在境界里做主,这就觉悟了,多数人做不了主,随着环境去转,这就很苦。能做主就不迷,能做主就能回头。自性空寂,里面一法不立,所以没有恶趣,不但没有三途,六道都没有。

  「自性妙圆,具诸相好」,极乐世界就是例子,华藏世界就是例子,觉悟了,自性就妙圆,自性空寂。迷了,妙圆就失掉,空寂也失掉了。实际它并不是真的失掉,佛法里讲迷失了,它迷了之后它不起作用。空寂这多自在,烦恼、妄念、习气全没有了,这空寂。得大自在,可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,这个意思就是,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的作用,这是大自在。随着一切众生的意念,无论他是善念、染念都能现相。这个境界里头,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,他才能应,如果他起心动念就不能应。我们为什么不能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?我们有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,所以这些智慧、能力全都不见了。实际上不是不见,产生一种副作用,这个副作用把心现识变完全给扭曲了。为什么扭曲了?起心动念是扭曲的,分别执着是扭曲的,心生心现通过识变,所以全都扭曲了。完全失去了它的常态,变成我们现前这个样子,这个要知道。所以自性妙圆就具诸相好。

  「自性无碍,现六神通」,这是讲起作用,六种神通是自性本具的德能,样样都是圆满的,无碍就现前了。我们今天有碍,六种神通不见了。其实还是有,眼还是见,耳还是听,不过受了很大的局限。眼受了局限,看近不看远,实际上看的,它有一定的局限,超过这个局限,远的看不见,近的也看不见。我们这个能见度有一定的距离,在这个距离范围之内看得很清楚,在这个之外看得就模糊,甚至于看不见。有物质障碍,我们也看不见了。要知道自性里面,能见量是没有局限的、没有障碍的,这个道理现在我们比较容易懂得。

  科学家告诉我们,我们能见是有一定的光波,比这个波度长的见不到,比这个波度短的也见不到。分布在空间,光的波的长短没有限量,自性的本能,所有的光波都能同时看见,所以它什么障碍都没有了。听也是如此,声波,我们能听到的声波也是有一定的局限,比这个长的音波听不到,比这个短的音波也听不到。我们借着机器,能够听到一部分,譬如电视跟收音机,我们从它这个地方,把长波、短波转变成我们能听波度的范围,听到了。电视亦如是,能够把我们眼见见不到的那种长短波,转变成我们能够见到的范围,于是我们也见到了。可是在性德里头,无需要机器来转变,自自然然各种不同波动情形全都见到、全都听到、全都接触到,而且非常快速。《还源观》上给我们说,念头才动就周遍法界,这是神通。

  自性无碍,神通是本能,一点都不稀奇,一切众生各个都有。妙觉如来有多大的神通,我们自性的神通跟他一样大,超过等觉菩萨。我们自己要知道、要明白,为什么我们自性这些德能,现在统统不见了?真正透彻明白之后,才知道这是自己真正的耻辱,为什么佛与法身大士他们都没有障碍,圆满的现前?我们有,但是有障碍,虽有等于丧失了。学佛终极的目标,无论是宗门教下、显教密教,唯一的一个宗旨、一个目标就是明心见性,把我们的心性找回来。我们心性有障碍,现在不明,障碍去掉它就明了;有障碍我们见不到性,障碍去掉了,我们的自性就现前。自性、法性是一个性,你全见到,见到之后你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统统恢复了,学佛的目的在此地。世出世间一切法,你没有一样不能解决。所以佛有个德号叫「天人师」,天上、人间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都来向你请教,你有能力帮他解决。为什么?你看得清楚、你听得清楚、你接触得清楚。他们不知道。

  「自性无住,不可断灭」,我们在这就晓得,有住就有生灭,无住就没有生灭,不生不灭。无住住在哪里?住在遍法界虚空界。而遍法界虚空界不可得,于是自性不可得,自性是永恒的,自性是不变的,自性是常住的。「自性无作,无有限量」,有作就有限量。诸佛如来、菩萨摩诃萨应化在这个世间,无论现什么样的身、无论做什么样的事,在他的本分上,是无作而作,作而无作;现身,无现而现,现而无现;说法是无说而说,说而无说。这叫妙用,随缘妙用。这种妙用不但六道没有,十法界也没有,只有实报土里面的法身大士他们有。为什么他们有?他们障碍放下了。六道里面这些修行人,烦恼、习气没有完全放下,十法界里面的佛,见思烦恼放下了,尘沙烦恼放下了,无明烦恼没放下,所以他还是有障碍。自性无作,没有限量,「自性无外,如风广被」,像风一样,没有外、没有边际。「自性无内,如镜普现」,这个用镜子来做比喻,很妙,镜子从哪里看?两面镜子对照,它就没有内。镜子里头还有镜子,那个镜子里又有镜子,重重无尽。中国古大德用这个来告诉我们,其大无外,是前面一句无外;其小无内,真的没有内,在两个镜子互照的时候你就晓得,就没有内。这是属于性德。

  「自性光明,如日普照」,全是讲的性德,没有它不照的。日,是在过去这个社会里,说阳光普照,大家都看到,用这个做比喻。而实际上,阳光还有照不到的,只要有遮蔽,阳光就照不到。阳光照到房屋,我们在房屋里面,它照不到。在野外我们打一把伞,阳光照不到,它能照到伞,伞下面的人它照不到。所以它还不是普照。普照是什么?佛光普照,自性的光普照,自性光明真的是普照。因为它的光穿透,所有一切物质它统统穿透了,完全没有障碍。照这个地球,从表面看到地心好像透明的水晶球一样,表里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这叫普照。有这种能力的人,换句话说都是最好的大夫。佛菩萨给人治病,他学过没有?他不要学,比任何医生都高明。为什么?任何医生没有能看到人五脏六腑,他有本事,他眼睛能透视。而且能看到你五脏六腑,是看到五脏六腑里头每个细胞、每个分子,现在讲每个原子、每个电子,他看得好清楚,哪个地方出了毛病他都知道,不需要学习。学习的还看不到,还借重仪器,有时候还看错了。佛菩萨那个法眼、慧眼决定不会看错,所以看透了。

  他教给我们的方法决定是好方法,佛菩萨治病不要用任何药物,也不要用任何手术。用什么?第一个是用你意念去观想,病可以恢复,这是从理上讲的。要从事上讲,佛菩萨用音声,教你发一种…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七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

直接转到: 第2页 第3页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