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大经科注 (第二一一集) 2012/2/25
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:02-037-0211
诸位法师,诸位同学,请坐。请看《大经科注》第五百五十页,第七行,从第一句看起:
「阿弥陀如来开示十方来临之正士曰:通达诸法性,一切空无我。专求净佛土,必成如是剎。道破净土真因。与今所云一味无差,互为表里。盖一切空无我,仍求净土者,是真实慧也」。我们就看到这段。前面我们学到此地,这是十方世界到西方世界来参访的这些菩萨。极乐世界它的来由我们读过了,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比丘的时候,参访、考察、学习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剎土。无论是依报、是正报,美好的全摄取,不好的完全舍弃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,这样建造极乐世界。所以,极乐世界是集一切诸佛剎土美好的大成。
这个世界建成了,确实美好,真像他自己所说的,超胜一切诸佛剎土,超越、殊胜。这样好的一个模范地区,当然也会经常不断的有来自十方剎土的一些观众,也是到这边来参观、考察。阿弥陀佛接见他们,告诉他们,怎样建成像极乐世界这样殊胜的环境。来参观,不是参观就完了,参观回去要帮助他那个世界建成像极乐世界一样。这是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用意,这才有意义、有价值。如果只有这一个世界好,别的世界永远不如,这不是佛的意思。佛在这里做个示范,希望所有一切剎土都像极乐世界,这是佛的真意。
今天我们这个地球上,社会混乱,迫切需要一个示范点,像极乐世界一样,极乐世界是诸佛剎土的示范点。示范点怎么来的,我们要晓得,不是凭空想象的,是实地去考察。谁去做这样的人?这是圣贤事业,到每个国家、每个地区去考察,人家好的我们吸收,不好的我们不要,把它舍弃,集现前全世界城市、乡村里面的美好,这就是学阿弥陀佛了。这个点建成之后,如何维护,永远不会变质?那就是教育,真的是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我们看到阿弥陀佛,不但对于极乐世界的居民天天讲经说法,对外面来参观、考察、学习的也不例外,也帮助他们、成就他们。人要像阿弥陀佛,这是人间最好的人,圣贤当中的圣贤,我们要向他学习。他在哪里?经典上所记载的就是,展开经卷就面对弥陀。他的完美的人格就是四十八愿,我们能落实四十八愿,那就是我们真正学到阿弥陀佛了。
四十八愿衍生出极乐世界,我们把四十八愿落实在自己的身上、落实在自己生活,我们的家庭就是极乐家庭,我们的邻里是极乐的邻里,我们居住的都市就是极乐的都市,我们居住这个国家就是极乐的国家,就是极乐国,这才叫真正学佛,这才叫真正修净土。要不然修这个跟我们完全不相干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是自利。真正学会了,现前自利利他,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,佛没有白学,叫活学活用。没有缘,什么叫没有缘?众生不相信,不能接受,那我们就求生净土。有缘,自他两利;没有缘,独善其身,独善其身就是求生净土。等待这个世间机缘成熟我们再来,并没有把这个世间舍弃,什么时候这个世间人民能相信、能接受,那就来了。这个才叫菩萨心肠,菩萨的慈悲。
这里开示好!第一句,「通达诸法性」,全是学来的。看了这四句我们就知道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用什么来教化居民,用什么来应对来访的这些菩萨们,来访问的,这是他应对、教学的宗旨。教学没有别的,让所有大众要通达诸法性,这就是了解事实真相。所以佛法讲什么?一句话。我在早年,我们景美图书馆建成,这是我们第一个小道场。过年的时候,有个老同修,服务在教育界,夫妻两个来拜年。他告诉我,他说下面这个学期,他在辅仁大学课外开一门课程,《普贤行愿品》。我说,好!给同学们讲《普贤行愿品》。我就问了他一句话,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当年在世讲的经,他到底讲的什么?你用一句话答复我,不要啰嗦,一句话。他大概想了有五分钟,答不出来,他反过来问我。我说《般若经》上有一句话,「诸法实相」,用这一句你说妥不妥当?他想了一下:对!
诸法实相是什么?就是此地讲通达诸法性,释迦牟尼佛一生就讲这个,宇宙万法的真相。真相大白之后,你才真正懂得一切法空无我,《般若经》上说的「一切法,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。《般若经》上讲四句,这里五个字,更简单,「一切空无我」。我读《大般若经》,总结成四句十二个字,「一切法,无所有,毕竟空,不可得」,不可得就是空无我。不但释迦牟尼佛讲,阿弥陀佛也讲,于是我们就明白了,所有一切诸佛,千经万论讲的什么?就这两句。这两句是一切佛法的总纲领,佛法说大总持法门,这是真实智慧。
这里面三种智慧具足,一切智,指万法皆空。现在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,所有一切法,佛法讲法,他们讲现象,物质现象、精神现象、自然现象,全是波动。所以今天科学说了一个名词,叫弦定理,像弹琴的弦一样,拨动之后它就在那里跳动。所有现象都是从波动状况之下形成的,这个动就叫无常,动就叫无我。为什么?它动的频率,一次振动就是一个现象,现象发生了。弦第二次振动的时候,前面这个振动是灭了,后面第二个振动生了,所以它不是一个现象,这个要懂得。科学告诉我们,单独一个现象是毫无意义,为什么?存在的时间太短了,我们根本不能觉察。产生意义是什么?让我们看到,它是一个物质现象,它是一个精神现象,看到了,这就有意义了。看到的时候决定不只一个,不是单独的,许许多多现象纠缠在一起,让你看到一个幻相,这个幻相就指这三种现象。这个相从这么来的,我们要清楚、要明了,这就是诸法实相。
这你看到现象,现象一定有体,这现象从哪里发生的,依靠什么发生的,这有本体,决定有个本体。但是这个本体一直到今天没找到,有很多种说法,没有一个叫人心服口服的。佛经里面告诉我们,这个本体,在佛学称为法性、称为真如、称为第一义、称为法身,名词很多,几十种。一桩事情为什么讲几十种名词?这是佛教学的智慧,教我们不要执着名词术语,只要说这桩事情,怎么说都可以,目的在此地。不执着,对了,执着就错了,一执着就迷了;不执着是觉,就是觉心不动,你要懂这句话。所以觉悟的人他常在定中,他不动,眼见色、耳闻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如不动。无论是行住坐卧,六根接触境界他都不动,这就是佛。动了,但是不分别不执着,这是菩萨;动了,还有分别,没有执着,这是阿罗汉;这一动,起心动念、分别执着全都有,这是六道凡夫。这是事实真相,你都要通达,通是没有障碍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;达是明了,彻底明了。
我们把它总的来说,把一切法分成六大类,性是本体,相是现象,性是能生,相是所生,这两大类,性相;另外两类就是事跟理,有事一定有个道理,有理一定有事,理事这两类;最后的是因果,有因必有果,有果一定有因。世间法,理事、因果就解释清楚了,出世间法就是性相。性相,佛法,大乘佛法讲得最清楚,性相就是高等的哲学、高等的科学;理事、因果里面,那就是圆满的伦理学、道德学、因果学。这些东西通达了,人身心调和,健康长寿,幸福快乐,这是人身。在家庭,家庭美满、幸福,社会和谐、安宁,天下太平,都从通达诸法性就能得来。
通达诸法性,这是解门,是学问;一切空无我,这是行门。你看有解有行,有行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受用。一切空无我,烦恼没有了,习气没有了。诸位想想,你所有的烦恼习气从哪来的?你所造的,无量劫来所造的业,善业、恶业,从哪来的?都是从个我来的。如果无我,这全都没有了。这个地方的无我的意思,不再执着有个我,尤其是不执着身是我,也不执着心是我,这心是妄心,就是阿赖耶。一切都不执着,这是菩萨、法身菩萨,真解脱了。
「专求净佛土」,这是大业,最伟大的事业。是什么?专门求建立清净的国土,供养一切众生,你看这还得了!这是大德大能,无量功德,不是为自己。这个都是法藏比丘干的,真的是我们最好的榜样,做庄严佛净土的事业。佛是谁,你要知道,佛是一切众生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。我要让一切众生生活在像极乐世界,把我们这个世界,仿效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在我们居住环境当中建立起来。我们能做得到吗?能,只要无我就能。无我就是没有私心,念念为大众,没有一念是为自己。毛主席说了一句话,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,这就是一切空无我。这是什么人?菩萨。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是利益大众的,是救苦救难。苦难从哪里来?苦难从迷来的,对于诸法实相一无所知,想错了、看错了。于是怎么样?于是就说错了,也做错了,这一大堆的错误。这个错误所感应的就是六道轮回,正确所感应出来的就是极乐世界。我们如何把六道轮回转变成极乐世界,这个道理、这个方法、经验你就向阿弥陀佛去请教,他会告诉你。
你看后头这一句,「必成如是剎」,你真正去做,回去做,必定会成就像极乐世界这个剎土一样。我们个人做要做得像阿弥陀佛一样。哪些事情是阿弥陀佛做的,哪些事情阿弥陀佛不做的,得先搞清楚、搞明白。这些总的纲领、精辟的教诲,就是四十八愿。我们把四十八愿一定要落实在生活,落实在自己的身心,落实在自己的家庭,落实在自己的事业,落实在我们居住的地区。从小扩大,慢慢产生影响,三年就可以影响这个小镇,十年就可以影响这个城市,真的,不是假的。你真肯做,决定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,一切善神的帮助。所以,这四句话道破净土真因,极乐世界的真因,阿弥陀佛说出来了,特别提醒大家,学了要真干。
「与今所云一味无差」,跟此地所说的「勇猛精进,一向专志庄严妙土」。我们在这个世间,居住在这个地区,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一定要对这个地方增一分好处,这叫庄严妙土。现在讲公益慈善事业,多做一分,这个公益慈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一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