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功了,得念佛三昧。大彻大悟没有,但是大悟有,为什么?没有学过的经她都能讲得很好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,一部经通了一切经都通了,她有这个能力。所以她可以讲经,她可以教学,这是如来真实弟子。
下面再回归到极乐世界,「故极乐水鸟树林一色一香,悉皆圆明具德。一一皆是圆圆果海。皆是真实之际也」。极乐世界是个学校,我们要想成佛,得要去上这个学校。这个学校太好了,一切设备俱全,老师是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在那边讲经教学,一天都不中断。诸位想想,十方世界每天有多少人到那边去往生,每天去往生的人可以说是无量无边、无数无尽,这真的不是假的。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,实报庄严土是报身如来,方便土、同居土是应身如来,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大众,阿弥陀佛的化身。他有能力化无量无边、无数无尽身去接引往生的人,因为他发过这个愿,凡是真正发心求生净土,他一定去接他。慈悲到极处,一个都不漏。
到极乐世界你不会退转,你永远进步不会退步。佛教你,十方诸佛也常常到极乐世界去上课,老师是诸佛如来,同学是菩萨。大菩萨也会帮助这些小菩萨,《弥陀经》上说,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那个上善是等觉菩萨,是后补佛,地位像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这些人,他们常常在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,像担任助教一样,帮助这些学生,成就他。极乐世界六尘说法,所以你不会懈怠,你不会退步。你看极乐水说法,七宝池里头的水,流水,有声音,你细细听,它在讲经;鸟在说法,树林在说法,一色一香悉皆圆明具德,没有一样不说法。六根接触六尘都受到正法的熏习,所以他成就很快,也就是到极乐世界成佛很快,是任何一个世界都比不上的。一一皆是圆圆果海,圆明具德、圆圆果海前面我们都学过,圆满到了极处。后面这一句,皆是真实之际。圆明具德、圆圆果海我们明白了,真实之际是自己的本性,真实之际就是自性、就是法性、就是实相。
「复因一一是弥陀大觉真心,果觉妙德」。前面讲真实之际是从性相上讲的,这个地方讲阿弥陀佛大觉真心、果觉妙德是从理事上说的。阿弥陀佛在因地,法藏比丘,在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面前发四十八愿。四十八愿不是凭空想象的,是他有济世的大心,知道一切诸佛剎土里面六道众生很苦,迷得很深,造的业很重,怎样帮助他们圆成佛道,这个愿太大了!他求他的老师,世间自在王佛教他,世间自在王佛将十方诸佛剎土用他的神力展现出来给他看,他明白了。亲自到诸佛剎土里面去考察、去观摩、去学习,四十八愿是这么来的,每一愿都有实际上的背景,不是凭空想象的。所以五劫的时间,一面看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,每个世界里面好的我统统要,不好的我统统不要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实际上是集诸佛剎土里面最美好的大成,这个世界建立之后,当然就超过一切诸佛剎土,阿弥陀佛的愿满了。
这个世界建成来干什么?供养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的六道众生,是供养他们的,帮助他们在那边修行、证果、成佛,不得了!六道里面哪些人?有缘的人。什么人有缘?肯信的人有缘,愿意往生的人有缘;他要不相信、不愿意往生,那就没有缘。还有真的念阿弥陀佛,真肯念的。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,那个缘是满分,这一生就可以往生。如果缺个一、二条,这一生不能往生,还得来生后世。一定是这三个条件统统具足,这一生就往生了。我真相信有极乐世界,我真想往生亲近阿弥陀佛,我从今天起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,那你缘统统具足,你就决定得生,条件就这么简单。这个法门不要断烦恼,不要消业障,叫带业往生。其实这里头有个极为微妙之事,那就是这句名号是万德洪名,念这句佛号烦恼自然断了、业障自然消了。什么时候见到?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见到了,才真正发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这个东西搞清楚、搞明白了,我们想断烦恼、想消业障、想修无量无边功德,到哪里去修?念这句阿弥陀佛你全修了。所以阿弥陀佛劝我们念佛,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念佛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劝我们念佛,念佛是所有法门里头第一法门,八万四千法门、无量法门,这是第一法门。
下面说,「一一又是我等当人自心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」,这句话是佛在《华严经》上说的。佛说,「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」,到极乐世界全看到了。你到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无量本愿功德之所成就,到那里去发现,也是我们自己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,跟阿弥陀佛所修的融合在一起。这什么意思?这就说明极乐世界跟我们的关系,我们跟极乐世界原来是一体,所谓是「自性弥陀,唯心净土」,这句话就是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。阿弥陀佛不是外人,是我自性本具的;极乐世界也不是外面的土,是我自性变现的。阿弥陀佛是智慧变现的,极乐世界是德相变现的,没有离开自性。明白这个道理,我们的信心就坚定了,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了。所以学佛要跟阿弥陀佛学,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模范、是我们的典型。我们的团体或者是我们的家庭,要想和谐、幸福、美满,向极乐世界学,极乐世界是最好的典范。他用什么样的手段,让每个人都过着圆满幸福的生活,一丝毫欠缺都没有,一丝毫烦恼没有,怎么造成的?教学造成的,阿弥陀佛每天给大家上课,教学没有中断过。
「弥陀所显,乃我本心,是我家珍,非从外得」,那说得多清楚、多明白,讲到最后原来阿弥陀佛是自心变现出来的。大乘教里头佛说过,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一切法都是自心变现的。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过,他最后一句话说,「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」,这个万法里头包括极乐世界、包括阿弥陀佛,说明了整个宇宙、整个法界跟我是一体的关系。上面我们跟诸佛如来一体,下面我们跟饿鬼、地狱一体;不仅如是,我们跟花草树木、跟山河大地、跟虚空法界也是一体。一体当中的第一德就是亲爱,我们中国老祖宗在五伦里面讲的第一伦,「父子有亲」,所以自性第一德就是亲爱。这种亲爱不是哪个人发明的,不是哪个人提倡的,是自然而然的,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。所以在佛的世界里头,整个极乐世界是个亲爱的团体、是个亲爱的世界,你说多美好,十方世界找不到!完全得力于教学。
我们学佛,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,还附带我们也应当要学习的,把极乐世界的美好如何带到我们现在的世界,那就是我们个人要学阿弥陀佛。怎么学?学他的四十八愿,我们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,真学阿弥陀佛。我们的家庭,我们的社团,我们的社会,我们居住的这个都市、国家、地球,要向极乐世界学习。我们现在很苦,很乱、很苦,为什么不学极乐世界?把极乐世界这些优点、好处搬到我们地球上来,我们这个地球就变成极乐世界了。可以做,不但可以做,阿弥陀佛教我们这样做法,前面经文我们读过,他希望我们这么做。他只是在宇宙当中建立一个示范点,这个示范点建成功之后,希望每个佛国土都向它学习,每一个星球都变成极乐世界。
从哪里做起?从我心做起,我们现在心里头要有阿弥陀佛,心里头要有四十八愿,心里头要爱一切众生,要敬一切众生,从这开始。这就是佛家讲的六和敬,我们要和睦相处、要平等对待。净宗所提倡的三福、六和,在三福这里扎根,在六和这边扩大,真干。三福第一个,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就是儒释道的三个根。孝亲尊师怎么做?落实《弟子规》就是孝亲尊师,落实《感应篇》就是慈心不杀,以这个基础修《十善业道》就入佛门了。《弟子规》是儒,《感应篇》是道,用儒道做基础,佛的根就扎下去了,这样才能入佛门。入佛门先受三皈,再接着受五戒,成为佛的正式弟子。所以三福第二条,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。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,明礼义,遵守法律,佛的戒法、世间的法律都应该要遵守。然后进入第三条,第三福是大乘福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」。这不是普通的因果,这个因果是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念佛往生成佛要相信这个因果。「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,六和把它扩大了。净业三福就是建立共识,如何把三福详细讲解清楚、讲明白,那就是大乘经论。天天讲、天天学,根深蒂固,从学习当中就得到法喜,真的是快乐人生。
六和这个团体是一家人,「见和同解,戒和同修」。戒,在儒家就是礼节,传统文化里面所说的仁义礼智信、四维八德、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,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,要遵守。佛家的五戒、十善、三学、六度、普贤十愿、弥陀四十八愿,这都是属于戒律,一定要落实到生活,那就是和谐社会。「身同住,口无诤,意同悦,利同均」,这六和。六和是一家人,大家互相敬爱、互相尊重、互相关怀、互助合作,每个人都能做到舍己为人。这就是佛陀教育的社会、佛陀教育的乐园,方东美先生所说的,「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」,人人都能提升到最高的享受。在物质方面,利和同均。这些理想、愿望,极乐世界全做到了,我们要认真学习。
在我们,我们怎么做法?先从自己做。自己做好了你会影响一家人,你一家都做,你家就变成一个佛化家庭。在一个团体里头,希望团体能做到,真正是佛化的团体。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代,中国传统的家庭没有了,不可能再恢复,那是变成历史了。但是中国传统家庭里面的道德,家道、家规、家学、家业,那个精神非常可贵,在过去维系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,就靠这个。这个东西丢掉了,这世界上四大古文明最后一个就消灭了,消灭在我们这一代,我们是民族的罪人。所以我们今天期望企业家把中国传统的家继承过来,家道继承过来,家规继承过来,家学继承过来,家业继承过来,中国会复兴;不但会复兴,至少有千年盛世。这要靠大家努力,要靠大家觉醒,不能只为自己,为自己同归于尽,走灭亡的道路。
起心动念要想别人,不要专想自己,要把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二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