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德,积功累德。中国这个族群值得人尊敬、值得人敬仰,是什么?千万年来历代的祖宗都是积德、修善。只是最近两百年疏忽了,为什么?西洋文化到中国来了,中国看到外国人都很稀奇、都向往,把中国自己的东西冷淡了、疏忽了。特别是清朝,派到外国去留学的学生,他在哪个国家留学就崇拜哪个国家文化,留美的,美国好,美国第一;留德的,德国好,德国第一;留日本的,日本好。回来之后就分成派别,这些派别互相冲突,不但对国家没有带来好处,给国家带来很多麻烦,还不如不留学。
这些留学生里面,实在讲,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。他在《三民主义》,第几讲我忘记了,讲过这么一句话,西方这些国家,比中国好的只有机器,机器比中国好,中国没有。除了机器之外,它没有一样能够比得上中国,无论在政治、在教育,在各个领域都不如中国。他说得好,他能够看到得失。他就讲中国政治、哲学、学术,外国人要向中国学习。孙中山先生在一百年前讲的,他看得清楚。怎么可以外国人样样都好,中国样样都不如人?这个观念导致今天中国的灾难。我将《三民主义》看了一遍,这句话我非常非常的深刻。孙中山先生死得太早了,如果能够多活十年、二十年,中国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,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认知。
今天要讲文化复兴,大事业,这不是儿戏,没有共同的认知,现在讲共识,是很难成就的。共识从哪里建?佛法这段经文好用,必须从离欲下手。佛法里面讲「离欲念佛」,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叫「格物致知」。佛是什么?佛是觉悟。格物是离欲,致知就是念觉。真正觉悟了,心才诚,诚意、正心他才能做到,然后这个事业才能顺着这个方向发展。如果没有正心、没有诚意,什么都做不成功。正心诚意从哪里来?从离欲、从觉悟。如果人不觉悟,人不能够放下贪瞋痴慢,不能放下五欲六尘,那什么都做不成功,这是先决条件。《大学》上的三纲八目,那是圣贤之道,不走圣贤之道怎么能成圣成贤?不是圣贤,救不了中国、救不了世界,这个世界灾难这么多,无法挽救。真的是圣贤心,要做圣人、要做贤人,要离欲,要修清净心,积功累德,那行,社会可以恢复安定,灾难真的可以化解。
所以我们要想报佛的恩,报祖宗之恩,要常常念祖宗之德、祖宗的教诲。祖宗教诲的精华,真的就是这部《四书》,朱熹编的。我相信朱熹编《四书》那个灵感是来自《华严经》,这个我找不到证据,这是我的想象。为什么?朱熹也读过佛经,在佛经上下了很深的功夫,我相信他读过《华严》。为什么?《四书》编辑的思想跟《华严经》完全相同。方东美先生告诉我,《华严经》是一部最完美的佛学概论,里面有理论,你看四书里头,《中庸》是理论;有方法,《大学》是方法;还带表演,五十三参是表演,四书里头有表演,孔子表演圣人,孟子表演贤人,都带表演。这个义趣跟《华严》很相似,他怎么会想出这个东西出来?孔子把《中庸》跟《大学》做出来了,你看圣人,他做到的,孟子是比孔子稍微低一级,贤人所做到的,大圣大贤。这部书就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,代表孔孟,这一部就足够了。所以,汤恩比提到二十一世纪这个动乱怎么解决,他就直截了当说「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,只有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」。真行吗?真行。
我在伦敦访问的时候,有人问我,孔孟的精神是什么?大乘又是什么?我说了四个字,这四个字的根据,「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」,仁义代表了孔孟,核心的思想;《论语》上有一句,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」。我就取这四个字,「仁义忠恕」。这四个字能不能解决现在社会问题?能。大乘是什么?大乘是真诚、慈悲。孔孟仁义忠恕落实在五伦、八德,《大学》里面三纲八目;大乘,落实在十善、三皈五戒。二十多年前我们在美国,净宗学会在美国建立了,我们提出净宗同学修行的守则,一共五个科目。简单,不复杂,人人都能记得住,我们的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要守住这个原则。第一个净业三福,第二个六和敬,第三个戒定慧三学,第四个菩萨六度,第五个普贤菩萨十愿,好记,不复杂。如果我们真能够落实,化解社会的冲突、帮助社会恢复安定和平真能做得到,汤恩比的话没有说错。唐太宗曾经说过,「佛法能治国,佛法能平天下」,不是假的。
大乘跟儒家完全相同,帮助我们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这是大乘普世的教育;普是普及,世是整个世界,普世的教育,它的功用就是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除这个之外,你还要想提升,大乘佛法里有,帮助你不断向上提升。提升的是什么?提升的是哲学、科学,确实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高等哲学。我们学了六十年,跟现代的科学相应了,这些量子力学家的报告我们看到了,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,证明佛经是高等科学。所以我从开始接触,我没有把佛教看成宗教,我提出正名,名不正则言不顺。佛到底是什么?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加两个字进去就行了,佛教加上佛陀教育,不就明白了吗?佛陀的教育。儒家是孔孟教育,这是佛陀教育。佛陀教的什么?五个科目,伦理、道德、因果、科学、哲学。没有迷信,对人类有大贡献,带给人类是圆满的智慧、圆满的幸福。
古人聪明,接受了,完全接受,这中国老祖宗,真的所谓是照单全收,只要是佛说的经典都欢迎。现在人,两百年的疏忽,没人讲了,变成非常陌生,对它产生了误会,说它是宗教。今天社会乱了,世界上灾难来了,找不到解决的方法,有不少人回头。不但中国人,外国人,外国人许多人到中国古老的传统里去找,到印度,婆罗门教、印度教、锡克教跟佛教经典里面去找,希望能找到智慧,解决现前苦难的问题。佛教在中国两千年,清朝中叶以前,世世代代在家出家,多少高人在修学,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。这是佛法对中国的贡献。
在这段里面所说的,最后结到念佛。我们要想齐等,跟谁齐等?跟诸佛齐等,跟阿弥陀佛齐等,那就「亦当持名念佛」,念这句佛号。为什么?「名具万德」,阿弥陀佛的名号具足万德,前面说得很清楚。万德洪名不是一句赞叹的话,我们认为它赞叹,错了,它是一句道地道地的真实话。真正是万德之名,总名,「总摄一切善根」,世出世间一切善根、一切善法都不离这个名字。所以只要我们能够「老实持念」,实实在在这个名号里面就摄受忆佛功德在里头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确确实实是要跟阿弥陀佛等齐,所证的跟阿弥陀佛平等。阿弥陀佛所证的是究竟圆满,跟他平等,也就是我们的证得也是究竟圆满,这就对了。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愿望,他建立极乐世界,接引我们去往生,目的在此地,希望个个成就,个个跟他一样。我们不但要把这个做为是我们的主修,第一个目标,同时我们在这个世间,还没离开,我们尽量把极乐世界好的地方,在现在这个世间还可以能够落实的,认真努力去做。把极乐世界的好方法,帮助我们这个世间人身心健康、家庭幸福、事业成功、社会安定、世界和平。经典里头有理论、有方法,我们要善于运用,没有白学。不信的人他也得好处,他也得利益。
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七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