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九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居,有一个跟我同年,三次中风,身体还算是不错,每天早晨都出来散步,拄个拐杖,要运动,不运动更糟糕。现在没有人照顾,中国古时候大家庭,这就看到大家庭的好处,大家庭,老人有人照顾,儿孙满堂。这些孩子年轻,都懂得照顾大人,都懂得孝敬,这是长辈。

  「病苦」也有两种,一种是身病,这个四大不调。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,中国古人常说「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」,饮食起居不小心,得病。现在这个时代,饮食不是享受,现在是一种威胁,饮食里头多半都有化学品在里头,到哪里去找干净的食物!这些生化、化学、农药、肥料、种子,全都有问题。种子经过基因改变,所以吃这些东西,得一些奇奇怪怪的病症,人要到医院,麻烦就大了。农产品不敢吃,为什么?农耕都使用大量的农药、化肥。我们到农村去访问过,种的这些稻米,他自己吃的是另外一块,没有农药化肥的,他自己吃的;出去卖的,都用农药化肥,长得漂亮,米又白又干净。蔬菜亦如是。那个卖的东西他们敢不敢吃?不敢吃。这是什么行为?明摆着在面前的,叫谋财害命。他卖给你,赚你的钱,东西给你,要你的命,你看多恐怖。

  我们同学从网络下载一些新闻给我看,全球有很多灾难,影响农作物的生产,这些专家学者预估将来一定有粮食危机。粮食生产量因为灾难的原因,旱灾、水灾,农作物没收成,将来人吃什么?现在水也有问题,海洋被污染,内陆的河川也被污染,土地被污染了,麻烦真大!我在澳洲,同修们问我,我们吃的东西天天要吃,怎么样保持干净、卫生?唯一的办法,自己搞农耕。十方的供养是供养常住的,常住不要留这些钱财,买土地、买农地来耕种,让常住生活有保障。我们自己不会种,请农夫来耕种,给他工资。收成的时候,除了自己吃的之外,一定有很多多余,多余,可以在市场上去卖,卖的钱付工资还有余。我们吃得干净,这放心,没有农药,没有化肥。所以,帮助我们种植这些农夫看到都欢喜,因为不用农药、化肥也能种出很好的粮食、蔬菜、水果,他们看到了。我们也劝导他们不要用农药、化肥。我们的田园里面都放佛号,树木花草统统都听阿弥陀佛,日夜不间断。所以他到我们这里参观,问我们怎么种出这么好的东西?我们说用佛号音乐种出来的,他们听了佛号也欢喜。所以今天养生、饮食、衣服比什么都重要。

  第二「心病」。现在人心病多,普遍的,贪瞋痴慢疑,怨恨恼怒烦;不好的心情,不好的情绪,当然就做不善的业,不善的业,杀盗淫妄。哪个人不做?哪一天不做?有意无意伤害这些小动物,蜎飞蠕动、蚊虫蚂蚁。家里面像苍蝇、蟑螂、老鼠,我们想想有没有杀害。盗,占便宜的念头就是盗心,贪一点小便宜,错了,不应该。淫,淫欲是其中的一条,第二个意思,凡是过分都叫淫。我们日常生活,饮食起居有没有过分?分,是本分。中国古人,是什么样的身分就保持什么样的生活,没有贪心。富贵过富贵人的生活,贫贱守住贫贱人的生活,安贫乐道。所以对于物质生活懂得节俭,一点都不浪费。勤俭持家,这个家庭会慢慢的兴旺;如果奢侈浪费,这个家庭容易衰败。古圣先贤给我们讲得很多。

  第四「死苦」。「死苦有二种:一者,病死,谓因疾病,寿尽而死。二者,外缘,谓或遇恶缘,或遭水火等难而死」,这都是死苦。死了以后,如果这一生心行不善,那就更苦了,他堕到恶道。所以我们知道死苦后面还有问题。要是真正了解,我们存心要善良,宁愿吃亏,不占人便宜。一定要懂得行善积德,我们来生比这一生更好,这就是聪明人,这叫有智慧的人。来生最好是到极乐世界去学佛,实际上,到极乐世界决定成佛,那是好到究竟圆满了。

  我们这一生遇到这个缘,这个缘不容易遇得。诸位想想看,今天世界上人口总数大概七十多亿,这七十多亿人我们同时生在地球上,几分之几听到佛法?少数!我们自己是没有调查过,听说宗教界的统计,全世界学佛的人大概只有五亿多人,七十亿只有五亿,闻到佛法的人不多。这五亿人当中,又有几分之几闻到正法?闻到正法的里面,再问有几分之几听到净土?你一层一层淘汰下来,真的没有几个,然后才晓得我们多幸运、多难得。珍惜这个缘分,得来不容易!来生纵然再到人间来投胎去做人,未必闻到佛法。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是真话,不是假话。闻佛法有什么可贵?有脱离六道、脱离十法界的机会,有这个机会。不闻佛法没有这个机会,来生还要搞六道轮回。这个机会太难得了,我们遇到这个机会,不能轻易把它放过。所以,没有能力往生就不能死,死了就不得了!有把握往生,死可以,到极乐世界去了。要把这桩事情当作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,其它都是小事,其它的无所谓,这就是真的学佛。真学佛少中之少,再能听到这部经,读到这部经,少之又少。

  第五种,「爱别离苦」,谓所爱的人,亲爱的人,「乖违离散」,不能常常住在一起,这是爱别离苦。你所喜爱的物,譬如说你爱你的居住的环境,非常喜欢,偏偏你要到外地去工作,你不能在这个地方长住,这都叫爱别离。你所喜欢的工作,你所喜欢的物品,都不能常常伴随着你,你都得常常跟它们别离。早年我在台北讲经,台北有一个也是大富长者,也是个企业家,在阳明山建了个别墅,非常优雅,环境非常好。我听说他一生在那里就住了一个晚上,我也在他别墅住了一晚上。你看看,一生建个别墅,只住一晚。有福报的是什么人?他那些工人,替他看房子的。他有两个工人长住那里,替他整理环境,有福报!这两个工人没有所有权,但是他有使用权。我听说这个世间像这样的富贵人家很多很多,建了富丽堂皇的别墅,一生不晓得在那里能住几天,爱别离苦。

  第六个是「怨憎会苦」。冤家对头、不喜欢的人偏偏常常要见面,常常要在一起,怨憎会。不喜欢的东西,你常常会遇到,你没有办法把它舍弃,这都是人间的苦事。第七个是「求不得苦」。人的欲望没有止境,古时候读圣贤书,欲望还有个标准,不能太离谱、不能太过分。现在标准没有了,圣贤书不念了,佛法也不要了,标准完全没有了。变成什么?变成欲望没有止境,这就太苦了。天天望着别人,跟别人去相比,总想比别人高一点,比别人更好一点,大家都比赛。住在高楼上,一百层以上的高楼,很风光;如果灾难来了,电没有了,那就苦不堪言,天天要爬山。电没有,水没有,你怎么生活?这些都是非常可能的事情,时时刻刻给我们身体、精神带来的威胁,都是我们现在人的处境。

  后面还有一个,最后「五阴盛苦」,五阴炽盛。「五阴者,色受想行识」,这个阴是盖覆的意思,它能够「盖覆真性」,真性就是真心,「不令显发」,我们的真心生不起来。这个五阴是妄心,色是我们物质的身体,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的心理现象。受是感受,想是妄念,行是相续相,前念灭后念就生。我们读过弥勒菩萨跟世尊的对话,就很清楚、很明白,那个念头不断就是行。识,识就是阿赖耶,我们世间人叫它做灵魂,在佛法里叫它做神识。「来先去后作主公」,到这个世间来,它第一个来,它来投胎;走的时候它最后走,阿赖耶识最后走。五根是最先走,眼看不见了,耳听不见了,鼻也不能嗅了,五根先失去作用,阿赖耶最后。

  所以佛教给我们,送往生助念的时候一定要晓得,这个人断气了,前面七识都不起作用,阿赖耶起作用;阿赖耶走了,这个人就真的死亡了。佛告诉我们,人断气之后,呼吸没有了,至少还要八个小时阿赖耶识才离开。这八个小时,就不能够碰这个亡者,你碰他什么?他会痛苦,他感觉痛苦,痛苦,他就有怨恨。怨恨,怨恨就会堕地狱。所以,八个小时不要碰他,念佛帮助他,希望他的神识也跟着念佛,这是最好的方法。最稳当的是十二个小时之后,或者十四个小时之后,就更安全,他真走了。这叫五阴。盛是盛大的意思,「谓前面生、老、病、死等众苦聚集」,所以叫它做「五阴盛苦」。这是三苦里面苦苦。

  除了苦苦之外,还有坏苦。什么叫坏?身体有变坏的时候,死亡身体变坏了;我们居住的环境会变,房子会变坏,环境会变,古人所谓是盛极必衰。一般人讲,人一生这个运气五年一转运,一生当中一定有最好的五年,也有最不好的五年。最好的五年你很得意的时候,你很自在。可是好运走完了,年岁大了,地位失掉了,坏苦就现前。富有的人,现在富有的人很多一生保不住,到晚年的时候破产了,坏苦马上就看见了。做官的人,在位,他感到很荣耀,可是一退休,一切都没有了。所以我们这个人间,三种苦都具足。行苦就是你不能永远保持不变,人一天比一天衰老,这就是行苦,青春不能常保,这叫行苦。

  欲界,这三种苦统统要受,到色界天就不一样了。色界天人是化生,不是胎生,化生。化生是什么?没有生老病死的苦,生老病死他没有,他是变化而生。他有生有灭,当中没苦,没有老死苦,没有老病苦,生也不苦,化生。求不得、怨憎会,他都没有。所以他没有苦苦,他有坏苦。他的寿命很长,到寿命终了的前七天他才感到苦。感到什么?不对劲了,衰了,但是七天他就要走了。色界天人,他有行苦,他有坏苦,没有苦苦。到无色界天人,他连身体都不要了,我们称它作灵界。因为他没有身体,所以他没有坏苦。他也不要居住的环境,他只有行苦,这样很自在。他不能永远保持,他还是有寿命的,寿命到了他还要堕落,所以叫爬得高摔得重。这是哪些人?四禅天的、四空天的。这个四禅是第四禅,第四禅跟四空天,这都寿命很长。

  真正永远脱离三苦,我们常讲三苦、八苦,实际上三苦的范围比八苦大,八苦只是三苦里面的苦苦,就是一种。三界统统要受,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三界统苦,欲界三种全有;色界没有苦苦,有坏苦、有行苦;无色界有行苦,苦苦、坏苦都没有。总而言之,三界全是苦,哪里有乐?乐是假的,苦是真的。你要真的得乐,那就到极乐世界,极乐世界是真乐,这三种苦都没有。那就是极乐世界超胜娑婆世界,我们不想再过苦日子,就得到极乐世界。今天我们有极乐世界的根基,这本经书、这个法门就是到极乐世界的凭据。今天掌握在自己手上,要真干,要真放下,要认真学习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九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