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话。你们从根学起的时候,你就明白了。没有根的学术,这是属于知识,今天大家都有,知识。知识不能解决问题,知识有局限性,而且解决问题往往后面带了很多后遗症,但是智慧没有。中国、印度,他们求智能,不是求知识。智能可以包含知识,知识不包含智能。智能一定从戒、从定能得到,知识不需要,不需要戒、不需要定,它能得到。最后我告诉他,你们现在所学习的,儒学、道学、佛学。这个字写在黑板上,外国人从这边念,儒学、道学、佛学。我说中国古人不是从这边念,是从这边念,从这边念,学儒、学佛、学道,不一样,味道不一样!我说学佛要学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样,学道要学得跟老庄一样,学儒要学得跟孔孟一样。我说你们想想,如果在现前这个社会上出现几个释迦、出现几个孔孟、出现几个老庄,这世界有没有救?有救,问题真能解决。汤恩比的话怎么会是错?不错。儒释道大圣人,真智慧,它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。所以我们不是从根去学起,拿到这个经典,找古人批注来学习的话,这个是常识,这个是知识,不是智能,知识跟智能完全不一样。我给他们上课只有一个小时,但是给他们有很大的启示,所以他们的教授到香港来找我。
真的,中国这一套东西非常了不起,不能把它看轻,汤恩比知道。非常可惜的,我们中国自己把这个东西丢掉了,两百年了。前面一百年疏忽、不重视,后面这一百年,到民国年间,把它丢掉了。反而中国人对自己的东西非常陌生,就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,文学院的、文学系的,全也都是知识,智能没有了。没有那一种诚敬心,怎么研究也无法了解古人的用心、古人的真实义。开经偈上说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」,我们现在是曲解如来真实义、误解如来真实义。为什么?没有诚敬,跟他不是同心同德,所以把他的说法依我们自己意思来解释,问题出在这里。
所以这个别体三宝里面,大乘讲空,这个意思很深。非常难得,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了。他们最近八十年来研究的成果,我说八十年,就是八十年前发现原子,以前没有发现,那个时候认为原子是物质里头最小的。最近这八十年,他不断在分,把原子一分开,知道原子里头有原子核、有电子、有中子,再分,愈分愈小,分到现在分出什么?物质没有了。这就是佛经上讲的,佛经上讲最小的物质叫极微之微,也叫邻虚尘,它一分就没有了。现在真的分到这一点了,分到微中子。微中子的体积多大?原子里头有电子,电子的体积很小,微中子要跟电子两个比较,微中子的体积是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,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起来等于一个电子。这微中子再分就没有了,再分是什么现象?发现了,是意念波动的现象。
所以科学家得到这个结论,物质是假的,物质从哪里来?物质从念头生的,物质的基础是念头。这跟佛法讲的完全相同。佛法,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,阿赖耶相分从哪里来的?是从见分来的,见分就是意念。佛说这个,三千年前讲的,三千年后今天量子力学家证明了,真的不是假的。这个发现将来在科学界里头是一个非常大的革命性的一个行动。他们提出来,这三、四百年科学走上一个最大的错误,二分法。二分法就是把它分成心理、物理,这二分。现在这个发现知道,心理跟物理是一不是二,把它分开来是错误的,心理离不开物理,物理离不开心理,物理是从心理来的,心是能生,物是所生。
所以这一个事实要是大家承认了,首先一个革命性的,就是自己不要用医药医疗了,无论什么疾病,你只要把心理调正,你的病就好了。为什么?身体是物质,物质是受意念的控制,所以意念好就不会生病。哪些意念带的病毒?佛法讲三毒,贪、瞋、痴,这个念头会把我们的细胞感染着有细菌病态。贪瞋痴后头还有两个,傲慢、怀疑,叫五毒,有这个念头不好,容易感染病态。这是对自身。为什么佛菩萨不生病?因为他没有贪瞋痴慢疑,所以他不生病。为什么他能够长寿?他都有原因,他跟自性相应,自性无量寿。我们凡夫跟业力相应,业力就有长短,有期限的。这把道理搞清楚了,有这些理论就能改变事实,生病确实可以不用医药,完全用心态来恢复正常,省事多了,而且非常有效果。
不善的念头,对外感应我们居住的环境就很多灾难。这个大乘经上也讲得很清楚,贪婪感应水灾,海水上升、江河泛滥,是什么?贪心所感的。瞋恚所感的,火山爆发,大面积的火烧山,地球温度上升,这都是属于瞋恚。愚痴感的是风灾,傲慢感的是地震。怀疑是更可怕,对自己怀疑,自己的免疫系统全毁掉了,病菌非常容易感染。这人没有信心,没有信心,对山河大地,就是说山会崩塌,大地会陷下去。现在这个事情很多,古时候有,太少了,很难得听到有这种事情发生。现在到处都是的,地突然陷下去了,山滑坡、倒掉了,怀疑。
现在量子力学家证明,意念导致地球上的灾变。如何化解?如果我们能够心态恢复正常,把贪瞋痴慢疑断掉,问题就解决了。美国布莱登博士告诉我们,化解二0一二,就是今年,十二月二十一号银河对齐的灾难,他告诉地球上的人,只要大家回心向善,他讲了三句话,我们都能够「弃恶扬善,改邪归正,端正心念」,不但这个灾难可以化解,而且地球会愈来愈好。这都是什么?这都是用心理转变,物质就跟着变了。这在佛经上所说的「境随心转」,境是外面的环境,随着念头转。中国看风水的,风水家也有这个说法,叫「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」。这个地方风水不好,这人有福,他住在这里,三年风水变好了。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,非常好,这个人缺德,人不好,没有福,住在这里三年,风水就变坏了。谁主宰?自己主宰,不是外面主宰我们,我们主宰外面境界。
这些话大乘经里头常说,今天科学家把它证明了,我们对这个不再怀疑了,确确实实能起作用。所以心地要善良,贪瞋痴慢疑、自私自利、名闻利养要放下,你这一生会过得非常快乐、幸福、美满,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。这个身体活在世间,需要的东西很少很少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天只有吃一餐,省事。他们生长那个地方是热带,所以三衣一钵就够了,不要麻烦。一生没有去盖个小房子,连个小茅蓬他都不要,树下一宿,找一棵树荫底下,晚上在那打坐,就够了。生活多简单,多自在,真正做到了于人无争,于世无求。
所以这是空教,只有大乘佛法有,了解事实真相。今天量子力学家发现了,他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。物质是怎么回事情?是意念集中在一起,他们科学家名词叫纠缠在一起,产生的幻相。单独一个意念毫无意义,它生灭的速度太快了,必须是许许多多纠缠在一起,才能看出物质现象,看出意念的波动现象。这是佛经上的诸法实相里头的一部分,这一部分非常重要,这么多年来一般人都没有看穿。佛看穿了,跟人说,没有人相信。佛说这一桩事情「唯证方知」,你自己没有证到这个境界,你不晓得。什么人才能证到?佛说八地以上。菩萨有等级,程度不一样,从十信、十住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。八地是最上面的四个阶级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,最高的四个阶级,他们看到了。清净心,心清净到那样的程度,宇宙的源起、物质的源起、意念的源起你才能看到,七地以下都还看不到。
今天科学家是凡夫,他们怎么看到的?他们用仪器。数学推断到这个事情有可能性,再用精密仪器去观察、去搜索,发现了。所以他这个发现还是知识,不像八地菩萨,八地菩萨是亲证,他有受用;科学家发现,受用当然也有,没有八地菩萨那么大。八地菩萨神通自在,他科学家没有神通。神通是本能,自性的本能,就是智慧、德能、相好,这科学家没有,但是八地菩萨有。「三贤十圣是僧宝」,大乘里面三贤十圣是菩萨,三贤是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十地、等觉,三贤前面有十信,都要包括在里头,这是僧宝。
另外一种,小乘教,「小乘说丈六金身是佛宝」,这是指释迦牟尼佛,完全从事上来讲的。当年释迦佛在世,这个是真正明心见性,证得圆满的大觉。承认释迦牟尼佛是佛宝。「四谛十二因缘生空教法是法宝」,这是佛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,在阿含时代所讲的。生空,讲到了生空,没有说法空,生是讲众生,小乘最高的讲到这个地方,生空,法有。他们认为法有,法不空。大乘告诉我们,法也是空的。这是法宝。「四果缘觉是僧宝」,四果是小乘,初果须陀洹,二果斯陀含,三果阿那含,四果阿罗汉,阿罗汉再上去是缘觉,就是辟支佛,这些都称之为僧宝。这是小乘,叫别体三宝。
第四个,「住持三宝」。这是佛灭度之后,「范金雕木」,范金是以金属铸造佛像,用黄金铸造的、用铜铸造的,就五金都能够铸造佛像。石刻,石头雕的,宝石讲玉石、玛瑙,这都可以雕做佛像,以这个为佛宝。木雕的,还有彩画的,像我们现在背景是用画的西方极乐世界图,这个都算是,我们讲「绘塑形像是佛宝」,绘画、雕塑佛菩萨的形像,这是佛宝。「三藏文句是法宝」,哪是法宝?《大藏经》。《大藏经》有三大类,叫三藏,有经;有律,是戒律;有论,论是研究讨论的这些文集,这个三大类合起来称为《大藏经》,法宝。「剃发染衣同一理事是僧宝」。剃发染衣,这僧宝的相出来了,但是后头这一句同一理事,这是六和敬,如果不修六和就不是僧宝,剃发染衣要修六和敬。
六和敬第一条是理,见和同解,后面五条是事,这叫僧团。僧团有出家的、有在家的,在家人也是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行,修六和敬,也称为僧团。在佛法里面,出家跟在家是平等的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他示现的是出家佛,同时还有一位在家佛,维摩诘居士,他是佛。你看世尊的弟子,舍利弗、目犍连,这是大弟子当中的代表,他们见到维摩居士一定是顶礼三拜、右绕三匝,跟见释迦牟尼佛礼是相同的。为什么?他是佛。所以佛门里头是师道第一大。维摩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