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悉无取舍,更无爱憎。不见己是,不道人非。如是持戒,是真持戒」,这个几句话重要,非常非常重要!这是大菩萨,法身菩萨、诸佛如来应化在十法界,应化在我们人间,是什么样态度?这就对了。如果不是这样态度,那就不是佛法,那就是魔变现的,来欺骗众生的。你看,虽然他严持律仪,轨范具足,这是说外表他戒律清净,丝毫不犯,可是里头自心?自心常寂,一念不生。这就说明他是菩萨来示现的,法身菩萨,不是普通菩萨,法身大士到人间来示现的,所以他的心是常寂,就是如如不动。我们虽然做不到,要向这个目标趋近。那你就晓得,什么是真修行?什么是真功夫?每天跟大家在一起,见色闻声,练什么?练不动心,练观。就是《金刚经》,所以《金刚经》在中国最出名,无论哪个宗派,真正修行的人都用它,因为它简单。你只记住《金刚经》上一句话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、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就够了。我们眼见色,耳闻声,心里才动,这心会动吗?那习气,七情五欲习气,才动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就把这个念头打掉了;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我们心恢复清净。
法身菩萨他根本不动心,换句话说,他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。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八十年,他有没有起心动念?告诉诸位,没有。他就像演戏一样,在表演,假的不是真的,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。表演得非常逼真,你看到这个样子,好像从凡夫,出家,看到生老病死,动心了。表演,没这回事情,做给我们看的,是让我们从这个地方觉悟。出家修道,降魔,开悟,示现成佛,再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动过念头?没有。四十九年讲那么多经,他说了一个字没有?没有,他要说个字就起心动念了,没说。所以《般若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谁要是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,叫谤佛。讲经说法要起心动念,他不起心、不动念,那个说出来是什么?是自性里头自然流出来的,众生有问,他就答。这个道理深,我们很难懂。
不起心、不动念,他怎么会现相?用江本博士这个实验能够看到一点信息,实际上比这个深得多。这个水实验给我们一点信息,水是矿物,它有没有起心动念?告诉你,它起心动念。它心在哪里?你看不见。心是什么?它不是物质,物质能看见,心看不见,真有,不是没有。所以经上讲的「五蕴皆空」,我们读《心经》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,现在我们对五蕴皆空这个概念搞清楚、搞明白了。这个搞清楚、搞明白要感谢量子力学家,不是他们,我们还是蒙在鼓里,依旧有怀疑。江本博士的实验给我们解除一些迷惑,让我们知道,所有一切现象,这物质现象,统统具足精神现象,我们从江本博士得到这么一个概念。但是从量子力学家,我们真正彻底明白了。「极微之微」,这佛经上讲的,就是现在所讲的微中子。微中子不能再分,分了就没有了,这是最小的物质现象,再一分变成什么?一分变成意念的波动现象,就物质没有了,是什么?是念头,念头波动现象形成物质现象。物质从哪来的?念头里面生的。那今天我们要再讲《心经》的话,我们就不是从前那个讲法,那个囫囵吞枣,讲不清楚、讲不明白。自己没搞清楚,别人怎么会听懂?没这个道理。
今天把量子力学家发现的,这一报告,这问题解决了,所有物质现象是假的,所有精神现象也是假的。精神现象到底是怎么假的,科学家还没讲清楚,但是已经肯定念头不能长住,这个肯定了。念头也是波动现象,他们的报告是突然发生,没有任何理由,一生出来马上就消失了。跟佛在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他们发现这个现象,佛,这个现象,三千年前就说过了。没理由,「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」,凭什么?这就找根,科学还没找到,想出一定有个零点能量场,可能都是从这发生的。这个想得很好,很像佛经上讲的真如自性,真如自性就是他们所说的零点能量场,宇宙是从这里发生的,万物是从这发生的,我们这个身心也从这里发生。所以我们跟宇宙是同时发生的,没有先后,宇宙不是从大爆炸发生的,那个讲不通的。
大爆炸这个现象是宇宙不断在扩大,他们看到这个现象,这个现象在佛法也能找到理论的根据,我们的心无穷大!所以中国古人讲的两句话,我常常想,这两句话不是普通人能说得出来的,「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」。他要不真正知道,他怎么能说得出来?那真正知道的,这是究竟圆满的佛果,普通人怎么知道?就是法身菩萨,一大半都不知道。佛在经上说,对这个问题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是什么地位?八地以上。菩萨五十二个阶级,八地快到顶头了,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你看五十二个位次,最上面的五个位次,这个位次的菩萨他知道,七地以下都没有证得,没有看到这个事实真相。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真叫妙!而且怎么?大小不二。无内的这个小,小到小而无内,它能包容无穷大的,在那个小的里头包容,这个科学家没说过。
大小不二,内外不二,所以这极小的里面有虚空法界,虚空法界没有缩小,这个极小也没有放大,里头它就有。这个让我们联想到什么?联想到现在的芯片。你们用计算机,那芯片那么一点点大,里面为什么有那么多东西?这个不可思议!现在我们知道了,这个芯片还很大,小指甲那么大;佛讲的那个极微之微比这小太多了,科学家发现的微中子,一百亿个微中子等于一个电子,你说那多小。那么小的体积,一个微中子里头,有整个宇宙的信息,整个法界宇宙都容在里头。所以你这个指甲那么大的芯片算什么?太大太大了。这个叫什么?这叫性德不可思议,这是自性的德用。所以自性没有大小,它都是圆满的。
这个圆满的现象被今天科学家发现了,它叫全息现象,就是再小的一点,里面决定是整个宇宙现象,一丝毫没有欠缺。他们用照片做实验,实验出来了。用全息照相,实在讲就是用两个激光,照射这个人像,两道激光。这个人像照出来之后,洗出来的照片我们看不到人,必须用一束激光去照它,人像就现前。把这张照片剪得粉碎,剪成一百小片、二百小片,任何一小片放到激光底下去照还是完整的,一点差别都没有。就这一张照片变成几百张,张张是完整的,这被科学发现了。那物质的原点,就是不能再小的,最小的物质单位,里面就有整个宇宙的信息,有整个宇宙的图像。在这个原点里面,图像里面,可以找到我们的存在,那我们一定在其中,真叫宇宙奥秘。所以佛,佛经深密,就这个道理。你说佛这个事情怎么能跟人说?说谁相信,谁懂?说了是白说,引起争论,引起人家说你胡说八道。对什么人说?对八地菩萨说。为什么?他也看到了,这好讲。你不在这个境界,给你说是白说,不但没有好处,还会引起你的疑惑。所以佛甚深之法不常说。
我们这些大乘经,所以大乘经里头佛说,「佛法无人说,虽智莫能解」。什么人?真正见到的人,真正证得的人,他可以说。不是真正证到的,他所说的都是道听涂说;换句话说,他自己都不甚理解,他怎么能讲得那么清楚、那么明白?他讲不出来。佛法的智慧是自性本具的,佛法讲的德能,你的才艺、你的德能,也是自性本自具足的,不是从外来的。你证得,你样样都有,样样不缺。怎么证得?放下,放下便是。我们今天最大的难处就是不肯放下,就怕放下,好像放下我们什么都没有了,这是一个严重的妄念。佛告诉我们,真正放下什么都有,什么都现成的,没人相信。
我们在《坛经》上看到,惠能大师,那一年二十四岁,在黄梅开悟了。开悟是什么?真放下了,妄想分别执着一时顿舍。这种人少见,太少见了!这么样的干脆,一时顿舍就立地成佛。你看成佛之后,五祖就叫他赶快走,往后不再去管他,为什么?他开悟了,他自己晓得到哪里。他有智慧,他有这个能力,知道什么地方最安全,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来,知道什么时候该隐藏,他全知道。不放下不知道,放下全知道了。佛在经上讲得这么清楚,自古以来,许许多多祖师大德表演给我们看,为我们现身说法来做证明。目的是什么?是让我们有信心。有信心的用意何在?让我们有胆子敢放下,目的在此地。否则的话我们没有这个胆量,不敢放下,不知道放下就成就、放下就圆满,放下完全显的是性德。
所以放下之后,自心常寂,一切平等,你在什么境界里头都不会起心动念。悉无取舍,对于一切法,没有取、没有舍。取,是我想得到它;舍,是我不喜欢,我想踢开它。这个念头没有了,这叫平等,有取有舍他不平等。更无爱憎,没有贪爱,也没有憎恚。不见己是,这两句话重要,不道人非。没有发现我是是的,我做得很对,没有,没这个念头,也没有看到别人做错,都没有了。这就是什么?善恶、邪正、是非全没有了,恢复到清净心。现在人总以为自己做得不错,别人做错了,这里头还有是、还有非。那是非、邪正、真假、善恶什么都没有了,这个人不就变成白痴了?他一点都不白痴,他样样都清楚。你不问他,他什么都不知道;你问他,他什么都知道,没有一样不知道,妙就妙在此地。
「如是持戒,是真持戒。如是修行,是普贤行」,这还得了!真持戒,那修行是什么?在日常生活当中,你看,他怎么生活?他怎么过日子?他怎样工作?他怎样处事待人接物?普贤菩萨,你就细细观察他,是不是普贤十大愿王?十大愿王,每一愿都在生活表现出来,工作表现出来,待人接物表现出来,普贤行。修净土的全是普贤菩萨。我们这部经第二品,「德遵普贤」,第一句话就说,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普贤菩萨之德就是十大愿王。十大愿王是总纲领,展开之后就是《大方广》里面所说的无尽的法门,普贤行,无尽法门归纳总纲就这十条,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。「如是知见,方契中道」,这样的知见,知是心所知,见是眼所见,这就是大乘教里面所讲的中道第一义,…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六集》全文未完,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