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续本文上一页个学法?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。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,一门即是一切门,一切门即是一门,这是大乘经上说的。所以修学的秘诀就是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要晓得,这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。一门深入,这是守规矩,决定没有贪心,决定不会杂乱,心里就想这一样东西,念兹在兹,这个摄心容易。如果学的东西多了,决定分心。为什么古时候这些大德,无论在家、出家,都那么样的杰出?他心专,他心定。我们近代的学人心散乱,妄念太多,心不能够集中,所以学什么都学不好。
古人只着重德行,但德行一般不讲,从小你家里把你教好了,扎根教育全是父母的事情,是家教。那么今天是家教没有了,家学没有了;换句话说,扎根的教育没有了。古人的扎根教育是从怀孕,大家,大家什么?书香门第,读书的人家,做官的人家懂得。母亲怀孕的时候就端正心念,这十个月当中思想纯正,一切不善的东西不想,一切不善,跟它保持距离,不接近,眼不看不好的东西,像杀生这个东西决定不看;耳不听不善的言论,不好的音声不听;口不出傲言,心平气和,她影响胎儿。所以胎儿在这种气分之下,他所感受的,纯正,小孩生下来好养,听话。小孩一出生就知道,他虽然不会说话,他很灵,非常灵敏,他会看、他会听,他已经开始在学习,看大人怎么做法。他看得最多的他母亲,母亲照顾他。
所以《弟子规》不是教小朋友背的,《弟子规》是父母做出来给小孩看的,就是日常生活,就照这样去做。小孩从生下来睁开眼睛他就看到了,看到父母大人都是这么做的。看三年,一千天,他统统学会了。古谚语所谓「三岁看八十」,就说这桩事情,三岁养成这种德行,一生都不会改变。所以古人能够守节,就是能节制自己,不会被外面诱惑,不会被名利动摇,他的根坚固,再苦再难(再困难),他都不会变节,孝悌忠信他真能做到。现在这个教育没有了。现在许多论坛都在做这些报告,让小朋友出来表演,那作秀,那是什么?那是宣传,让大家知道,中国古时候还有这么一桩事情,但这桩事情真正真相没人晓得。我们在汤池做的这个实验,做了三年,那是一个样子,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样子,有一点样子了,可惜没有继续做下去。今天要不做一个好的榜样给人看,谁相信。真正做好样子,都想学习,连外国人都想学习。为什么?每一个人求安定和平的心非常恳切,就是找不到方法,所以有个榜样做出来,好事情。我们听说这个,这个我们要帮助他,要成就他。这是什么?摄善法戒,应该要做。
下面成就众生的德行,我们看科题,「成就众生」,分两段。「现生成就」,现生成就也有两段,第一段「无住生心」,首先讲「一切无着」。我们看经文:
【所有国城。聚落。眷属。珍宝。都无所著。】
这教我们放下,放下什么?『国城』。这里面所说的放下,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,不是事上放下,是心上放下,这才管用。事上放下,那就什么都落空,国也不要了,家也不要了,这个不是佛法,你要这么去体会你就全错了。释迦牟尼佛有没有放下?如果一切都放下了,他四十九年那么辛苦教书干什么?没放下,非常认真,一天不缺课。三百六十行他选的是教师,教学,做出一个典型模范的老师给大家看。所以我们要懂得,放下是心里头没有执着、没有分别、没有起心动念,是放下这些,事你才能做得很圆满,不为自己,为国家、为社会、为大众,没有自己的名闻利养在里头,这叫放下。
『聚落』是村庄,小村、小镇。『眷属』,特别在中国,中国古时候大家庭,大家庭的好处多,我们现在生在这个时代,年岁长了,渐渐老了,想起从前中国的那个家庭,非常怀念、非常羡慕。现在的老人好可怜,全世界都是。中国在过去,人的一生什么时候最享福?老了就享福,老年享福。中国人的教学,是儿童的时候严格的教训,一点都不能放松,为什么?放松他就学坏了,学坏就不容易回头了,所以严加管教。中国小孩教得都像小大人一样,没有外国那种活泼的样子,那是好事情。为什么?懂规矩、懂礼节,几岁出门他就有礼,一点都不会错的。这跟外国人不一样,外国人跟我们颠倒的。外国人,人生一生,儿童是最快乐的,在天堂,儿童的天堂,中年的战场,老年人的坟墓。我们中国跟他完全相反,小孩是严加管教,中年是造福,为家庭造福、为国家造福,晚年是享福。你们也听说过,落叶归根,晚年是什么?归根就是回老家,老家养老。
中国古时候大家庭,两个最重要的事情,一个是育幼,一个是养老。所以小孩教育,在古时候不是国家办的,都是每一个家庭办的。家庭办教育,他认真,他负责任。为什么?每一个家庭的老人都希望我家里出人才,所以那个教育就很认真。请老师可不简单,家庭开会,哪些人在开会?父母,这小辈,父母上面祖父母,再上面曾祖父母,再上面是高祖父母,有时候高祖父母他要问。真正办事是曾祖父母,他们年岁大,有经验,不会请错老师。对于老师,介绍几个候选人,大家来讨论,这老师的德行、学问、家世跟他教学的方法,我们都认同了、都喜欢了,这家庭开会通过了,才正式聘请。聘请的礼非常隆重,大概高祖父年岁太大了,那就不出来了,曾祖父、祖父、父亲都要三跪九叩首,跪到门口去迎接,对老师这样隆重。老师受到你家里这样的大礼,他要不认真教学,对不起你、对不起你家人,一定认真教学。哪像现在,现在的教育是儿戏,不认真,没有那样真诚的态度,他怎么会有成就?
所以从前教学,老师把学生看得比自己儿女还重,自己的儿女学不会没关系,学生一定教好。学生教好什么?他家的后代就有保障。古礼,师徒如父子,老师的儿女跟自己亲兄弟完全一样,一生要照顾,要关怀、要照顾,有困难一定要全心全力帮助。所以老师认真教什么?他的后裔有学生照顾,他放心,他无后顾之忧。现在没有了,所以现在教育不像教育,让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对从前那个旧社会无限的怀念。但是那一种社会不能再恢复,破坏不能再恢复。除非真的,像这什么预言讲的大灾难,地球毁灭了,剩下的人重新再过原始的生活,那个社会又起来了。极端困难的时候,人不能不合作,不合作不能生存。
所以养老,人到老年的时候,回老家享福,天伦之乐。每一家都有祠堂,祠堂是一家最重要的一个建筑,为什么?纪念祖先的。重大的事情都在祠堂开会,在祖宗面前,不敢动恶念、不敢说错话。学校在这个祠堂,老年人可以跟小朋友在一起,这些老年人去听听老师教学,对老师的那种恭敬,那是身教,表演给学生看的。这些老人,伯伯、叔叔这一辈的退休了,那退休的大概都是祖父辈的,叔祖、伯祖,这些老人跟小朋友在一起。身体健康的、动作还很灵敏的,把他自己一生的经验,人生的经验,讲故事讲给小朋友听,都是灌输知识,你将来会懂得怎么做人、怎么做事。听老师教学,也等于监学,看老师认真教,这些人对老师的尊敬,让这些小朋友都看会了,哪个不尊敬老师,哪一个不听话,那还得了!那大不孝,老师是父母、祖父母、曾祖父母请来的。
所以天伦之乐。你看一家人,普通一般的人口,我们讲标准的人口,三百人左右。三百人左右他们家的子弟,不是一胎化,他能生的都是尽量养,父母养不起没有关系,你整个家庭替你养,大家庭有这个好处。自己在外面赚的钱都要寄回家,不是私有的,你自己生活费用之外,全部要给家里。家就是你的后台,就是你的保障,你遇到什么困难,谁支持你?家支持你,你无后顾之忧。所以在家庭确实是共产主义,共财,没有私财。各人需要的,等于说家里有管钱的人手,他负责,需要用钱也是一样,要报家长,家长批准,这正当用途。所以老的时候,什么都没有忧虑,家养你。围绕在你面前都是你的儿子辈、孙子辈的,所以儿孙满堂。那个乐趣现在人作梦也想不到,无法去体会了。
现在老人老了进老人院。老人院办得最好的,我看过很多国家、地区,澳洲办得最好。澳洲主要土地便宜,所以居住环境非常好,老人院就像公园一样,里面也布置小桥流水,庭院非常大,物质生活没问题,精神生活没有。我们在那里看,很多老人都不说话。原因什么?他不同的信仰、不同的族群、不同的生活方式,心量都不大,儿女一年难得看一次,你说他精神多苦闷。每天我们看了,拿个小椅子坐着晒太阳,面上一点表情都没有。我们去参观,打个招呼,他很欢喜,大概很久没有人跟他打招呼。那我们就想到,我们将来老了是不是也到这个地方来?不到这来怎么办?没处去。年岁老了你自己不能动作了,不能自己照顾自己,你怎么办?所以西方社会问题多。
中国过去的老社会问题少,只要把教育办好,什么问题都解决。生活,养老育幼,还是中国老方法理想,找不回来。所以我常常听到人家说什么企业家、企业家,我听了有一点感动,能不能让企业继承中国传统的家庭,把中国从前老的那个家道、家规、家学、家业落实到企业。企业是一家人,老板是家长,能够把所有员工看作自己兄弟姐妹,把员工的老人看作自己叔叔、伯父,企业来养这个老人,养自己员工的老人,那么员工他会忠心,永远为企业来服务,他不会到别的地方去。把一个企业变成一个家庭,过去家是血缘关系,现在这个家是道义的关系,用这个来建立。那么中国,我相信往后还有千年盛世的出现。中国过去长治久安,确实是家的贡献,没有家就没有中国社会,就没有中国的文化,家对中国贡献实在太大太大了。二次大战结束,中国这个家没有了,我们回去看看非常伤感。
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六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