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▼

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七集▪P3

  ..续本文上一页做到,你才能感化别人;你自己没有做到不行,是假的。帮助一切众生,演是摆在第一位,能演你就有说,不能演说什么?不能演那个说是骗人的,人家不相信。演是身教、是意教,说是言教。妙法,八万四千法门都叫妙法,为什么?能帮助人明心见性,能帮助人回归法性,回归自性,这叫妙法。妙中之妙无过于持名,法中之法无过于《无量寿经》,小本《弥陀经》跟这个是同部,是一不是二。净土的三经一论,祖师加了两样进去,变成五经一论,妙中之妙!我们不能不知道。这是情与无情统统在演说妙法。

  下面,「诸上善人,入正定聚」。祖师大德对于诸上善人有解释,认为此地讲的诸上善人是等觉菩萨、是补处大士,这后补佛。在极乐世界他跟我们做同学,帮助我们学习,我们学习有困难,他来帮助我们。后补佛,等于说在极乐世界担任的角色是阿弥陀佛的助教。跟我们的关系?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,他是我们的学长,皆是弥陀弟子。极乐世界没有恶人,怨憎会苦没有、求不得苦没有,有求必应,爱别离苦也没有,一切苦统统离了。「永离众苦」,这前面有「入正定聚」,这是今天我们常常讲的端正心念,入正定聚就是端正心念,永离诸苦。「唯受大乘法乐,是为同居净土」,这还得了吗?极乐世界同居土太美了!我们相不相信?相信赶紧去。还愿意在此地多待一天吗?多受一天罪吗?罪没受满,真的罪没有受满。为什么说你罪没受满?你还没觉悟,你对于娑婆世界还有留恋,你还不想走,那不是没受满吗?真正明白了,真搞清楚了,得赶快去!有能力去,想去就去,在这个世界多留一天,那是为什么?这个世界还有与我有缘的人,他能听我劝告、他能相信我,我要帮他往生。那你是来行菩萨道的,帮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,这个跟乘愿再来是相等的。

  「又极乐同居净土,圆明无碍」,这句话可不得了!圆明无碍是实报庄严土。圆是圆满,明是光明,明也是智慧,是通达无碍,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性相、理事、因果,这法身菩萨才能做得到。极乐世界同居净土居然是圆明无碍,我们能相信吗?能相信。什么理由?我们相信阿弥陀佛在因地,四十八愿、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,成就就是讲极乐世界,四土清净庄严,四土都达到究竟圆满。《华严经》上说,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即是四,四即是一,我们往生的时候有四土,不一样。到达极乐世界,四土有四土之名,实际,实际全是实报土。同居净土圆明无碍,「亦通于常寂等上三土」。上面三土,最高的常寂光,实报土、方便土,通了,同居土跟上面三土通了,这就是一生一切生。

  「《弥陀疏钞》云」,这莲池大师所说的,「随其机异,所见亦异。有于同居见寂光土;有于同居见实报土;有于同居见方便土;有于同居但见本土」。机是往生的人,往生的人很多,往生的人根机不相同,于是所见亦异,他所见的也不一样。所见不同,应该是这个往生的人闻经多少不一。研究经教、听经重要!经学得多、听得多,他在同居土里面见到常寂光,或者见到实报土。大乘经读多了,悟入知见不一样,足证闻经解入很重要。我们在今天闻经解悟有,证悟没有,这个解悟管用,到那边生同居土,会提升到实报土,提升到常寂光净土。从这个地方我们会想到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我们相信四十九年教学当中,从净土念佛法门成就的是最多的人数。亲自听世尊讲经,带业往生,到极乐世界,正是善导大师所说的,「品位高下,总在遇缘不同」。这句话说得太好了!

  我们这一生遇到的缘殊胜,为什么?没有离开大乘经典,天天在学,天天跟同学们在一起分享。那我们到极乐世界,会到哪一土?肯定实报庄严土。如果听大乘经能够理解,不能证得能理解,生到极乐世界是同居土。但是到极乐世界,在同居土里头没有多久,他就提升到实报庄严土去,这种情形大有可能。如果没有听到这些经,他就没有这个念头,没有实报土的念头,他在同居土的时间就比较长一点。或者按部就班,从同居升到方便,由方便再提升到实报土,比较慢一点。这个说明听教、读诵大乘重要,要不然世尊为什么讲经四十九年,当年出世讲这一部经不就够了吗?何必那么麻烦!这个里头就是教给我们,阿赖耶识里头多放一些大乘、一乘经的种子,往生到极乐世界决定管用,帮助你快速向上提升。

  所以,有于同居见到常寂光土,这是最高的;有于同居见到实报土,我相信这是最多的,凡是学大乘的,读诵、听闻大乘经的,都会到这儿来;有于同居见方便土,这我们一看就晓得,这是学小乘的;有于同居但见本土,这连小乘都没学过。世尊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,有道理!留下来这些经典,不但帮助他当时,帮助我们后世,我们现在受到这个利益。末法往后还有九千年,九千年众生也受这个利益。这是世尊的慈悲,世尊的善巧方便。总是一个心、一个愿望,一切皆成佛,佛就是这么一个心愿,希望一切众生赶快成佛。有于同居但见本土,这是没有闻法的,能不能?能,能往生。虽然但见本土,生凡圣同居土,他也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他在极乐世界的待遇、受用跟实报土的菩萨平等的,只是智能有差别。

  「如《像法决疑经》云:今日坐中无央数众」。像法,世尊灭度之后第二个一千年,禅定成就。这个时候佛教传到中国来,佛教传到中国是像法,不是正法。今日坐中无央数众,这是像法时候,坐中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。「或见此处山林、地土、砂砾」,这是见到什么?普通的我们肉眼所见的。「或见七宝」,这不是肉眼所见的,天眼所见的、法眼所见的。「或见是诸佛行处」,这是慧眼所见的。「或见即是不思议诸佛境界」,这是佛眼所见的。你看,「皆随机异见也」,与会大众根机不相同,大家同在一会、同在一处,每个人所见的境界不一样。这说出一桩什么事情?境随心转,你是什么样的心,你见的是什么境界。我们是凡夫的心,凡夫里头境界也不同。凡夫境界,烦恼、习气很深的人,他看到什么都会生烦恼,境随心转!他要是个很达观的人、很快乐的人,一切能大而化之,他看到目前这个境界很快乐,他生欢喜心。不一样!所以境界是幻化的,不是真常的。

  我们在《还源观》上读到,「出生无尽」,为什么会出生无尽?众生的众生心是无尽的,真正是随心应量。佛在《楞严》上说的,一切时、一切处、一切境缘无一不是「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」,没有一样是真的。真的,那要到实报土,实报土是真的。为什么?你用真心,你的妄想分别执着全放下了。心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着,那叫真心,有这些东西都叫妄心。妄心见不到真相,真心就见到真相,所以实报庄严土也叫做一真法界,真心所见。上面所说的皆随机异见。两个人同在一起游览,看到山山水水,有人心情非常愉快,有人感到很悲哀。面对着环境是一个环境,为什么感触不一样?用心不一样。心地清净的人、心地善良的人觉得山河大地多美,心情烦躁的人、心情怨恨的人,看到什么他都埋怨。我们在这个地方细心去观察、细心去体会,确实境随心转。

  「故《弥陀要解》云:今云极乐世界,正指同居净土,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。」这蕅益大师说得好,经里面所介绍的、所给你说得出来的,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这部经,里面讲的极乐世界,讲什么?极乐世界是纯粹给我们讲凡圣同居土。凡圣同居土就这样的美好,何况上面。正指同居净土,是我们有能力去的地方,往上三土我们也许达不到,但是同居净土可以说人人有分。只要你真信,你真想去,肯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你就有分,你就决定得生。亦即横具上三净土,这个地方用了个横具,不是竖的,竖的就有高下,往上面方便土,再往上面实报土,再上去寂光土。它这里用横,在我同一层,平等,没有高下。虽有四土,一即是四,四即是一,同居里面看到实报土、看到方便土。

  这桩事情很难想象,我们举个例子来说。实报土好比是研究生,博士班的,方便土好比是大学生,同居土好比是中学生。现在三个人在一起上课,同在一个教室里头,这就平等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,程度确实不一样,但是真在一起。这个比喻好懂。佛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不可思议,佛以一音而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。老师在上面讲课,研究生听的是他的课程,他听得很欢喜;大学生听的,也是我的课程;小学生听也听懂,他是给我讲的,是我的课程。不可思议!我们凡夫做不到,佛能做到,这是自性里头万德万能,不可思议。

  这说出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,跟我们这里完全不一样。世尊在我们这个世界,这娑婆世界,众生根机不相同,所以他老人家四十九年说法有程度上的差别。最初,阿含时十二年,是小学程度;第二个阶段,方等,好比是中学程度,小学生提升上来,一直向上提升,提升到中学。方等八年,加上前面阿含十二年,二十年。二十年基础之后,佛讲般若,大乘,好比是大学。般若讲了二十二年,这是佛法的核心,时间最长。前面阿含跟方等加起来二十年,它还超过它。最后八年讲《法华》,会三归一,讲成佛的法门,一乘法,八年的时间,好比是研究所。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一生施教,他好像办学校,办小学、办中学、办大学、办研究所。极乐世界不如是,极乐世界上课全在一起,什么样程度听他就是讲这个程度。妙极了!

  「又云:今约信愿行三,弥陀名号不可思议,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极乐,最极清净也。」这还是《弥陀要解》里的,蕅益大师所说的。现在就信愿行这三桩事情来说,显示出弥陀名号不可思议。名号不可思议,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里讲得最透彻,我们读过。经虽然只读了一半,对名号功德不可思议,每个同学我相信都有很深的概念。因为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自己自性的核心,自性的性德。这个名号可以翻成中国话,为什么不翻?叫尊重不翻。不是不能翻,可以翻的。阿翻作无,弥陀翻作量,佛翻成觉,你看中国翻出意思,无量觉。无量觉是自性,自性就是无量觉,不觉就迷了,觉就悟了,是无量觉。

  无量觉里面含着圆满的智慧,这是般若,明了宇宙万有的真相,是般若智慧。第二个,无量觉里头有自性本具的德能。德能里面第一个就是慈悲,佛家常说,佛教是讲的什么?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慈悲是根本智,方便是后得智。慈悲就是爱心,无条件的爱、没有情执的爱,是真爱。爱里头有分别、有执着,就不可以叫慈悲,就是世间人念的爱;慈悲是爱,里面没有情执、没有分别执着。我们讲的,换句话说,说个大家容易懂的,爱是感情的爱,慈悲是理智的爱。把感情转换成智慧、理智,那个爱就换个名词叫慈悲,真爱!永恒不变。感情的爱会变,靠不住,假的,虚情假意。你们看看这个社会,每天结婚的人多少?那不是爱吗?结婚了。可是结了婚之后,马上就离婚的有多少?不是假的吗?虚情假意!不要被这个假相欺骗了。被假相欺骗的人,在佛教里头,就是经典上常看到,可怜悯者,这些人真可怜,被假相蒙蔽,被假相欺骗。这个道理、事实真相我们真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们才真正觉悟到,这个世间谁最爱我?你们能晓得吗?阿弥陀佛,他真爱我,永恒不变,其它的都靠不住。只有阿弥陀佛对一切众生的爱,是平等的爱、清净的爱,是大彻大悟的爱。如果我们不能相信,那我们就错了,我们迷惑到极处了。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。

  念这句名号,一切诸佛如来全念到了,你想想看,哪一个诸佛如来不是无量觉?全都是,一个都没有漏掉。你念这个名号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加持你,一切诸佛如来保佑你,你自己要肯接受。不要人家来加持你,我不敢当,这我不要,我不敢当,那就错了。自己要直下承当,要接受,要依教奉行。诸佛无量觉,我走这个路,念佛求生净土,亲近弥陀,这就是无量觉的一条正道,一条大道,成佛的快捷方式,可不能在这一生错过了。世出世间所有一切的殊胜都不能跟它相比,真正明白了,世出世间统统放下,二六时中就一句佛号,这一生当中,没有一个不生净土的。只要你真信、真愿,行是真干、真念,念力不可思议,把念头集中,就在佛号上,除佛号其它什么都不念。这说名号不可思议。

  「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极乐」,真信、切愿,专念阿弥陀佛,你所感的极乐世界同居土,无比的殊胜庄严,「最极清净」。最极清净是说,十方诸佛剎土里面跟极乐世界比都比不上。这句话我们相信,没有怀疑,为什么?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,四十八愿五劫修行。四十八愿从哪里来的?是考察、参观、学习十方一切诸佛剎土,取人之长,舍人之短。极乐世界是集一切诸佛剎土美好的大成,好的都在极乐世界,不好的在那里找不到。所以极乐的同居,是所有一切诸佛剎土的同居土都比不上,道理在此地。他不是自己想的,是真的去考察、真的去学习,这我们能信得过。

  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学习到此地。

  

《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四七集》全文阅读结束。

菩提下 -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

Copyright © 2020 PuTiXia.Net